《人间便利店》读后感

2020-12-29 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间便利店》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人间便利店》读后感1

  《人间便利店》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看得人觉得又有点惊悚又有点好笑,还能进行一些反思。

  主人公谷仓惠子并不能称作“人类”,她缺乏感情,像个AI一样,通过收集信息来训练自己融入社会。为什么要融入社会?她认为只有融入社会才不会被消灭。可是她本人并没有感情,不理解什么叫同理心,甚至不会感到高兴和生气,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向来粗暴直接。这样的她是个彻头彻尾的异类,为了不被消灭,不当异类,她努力学习周围人的行为:从说话方式到穿搭配饰,她耿直地用提问的方式挑战人类社会暗自形成的世俗流程。

  白羽的角色更像是作者对自称异类的人的嘲笑,他的行为和言语,像极了你我在生活或者网络上见到的人。他是一个很容易评价的人,想吃白食还挑三拣四,不愿受到他人评价却随意评论别人,可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讨厌鬼。谷仓对此有很犀利的评价:受害者意识这么强,却丝毫没想过自己是个加害者。原来还有这种思路啊,我边想边打量他。

  白羽渴望的生活,可能是每个人都会有过的想法:我现在没有本事没有钱,那是因为你们不识货,我一旦得到机会就会立刻让所有人拜倒;现在随意贬低我的人,都是蠢货,你们没有资格评论别人的人生;但是我一定会过上你们都羡慕的日子……谷仓反问说:“咦?你明明讨厌别人干涉自己的人生,还偏要选择这种在乎他人看法的生活方式吗?”

  说实在的,人本来就满是矛盾,心里充满各种自私的欲望,觉得自己应该是宇宙中心。因为社会性,我们彼此碰撞,最后形成了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美好人生模板”。如果你是人,处在社会中,你就会受到评价。大家会在收到负面评价的时候满是抱怨别人干涉自己,却在收到正面肯定的时候沾沾自喜。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奇怪的事,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双标。

  说回故事本身,谷仓是个非常单纯的人,有人觉得结尾谷仓做回便利店店员是因为她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找到自己了。我倾向于她是找回了熟悉的流程,毕竟她没有感情,谈不上喜欢。但这个主动选择回归的行为,让这个AI一样的主人公有了一点点人类的样子。

  《人间便利店》读后感2

  《人间便利店》里作者用第一人称叙事,可是在对古仓小姐的描述里却是妥妥的第三视角,是我们这些“正常人”的看法。

  古仓小姐是异类吗,是精神病吗?我觉得都不是,只不过是作者用这种疯狂的文字表达去反应我们这些正常人在社会既定规则的约束下,而对敢于突破这种规则的人的一种偏见看法。

  古仓拼命掩盖真实得自己,就好像我们一样。没有勇气去突破,只能持续的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普通人的样子,看似正常,其实内心一直在无限的挣扎。而白羽先生就好像古仓小姐的另一个影子,他不在乎任何一切,他深知这个世界,但他也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所以把自己藏起来。一个是伪装,一个是藏匿,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古仓和白羽都知道这个世界的法则,所以他们也知道不能曝光真实得自己!

  文章最后古仓小姐说自己是为便利店而生,在做人之前,首先是个便利店店员。我觉得并不疯狂,这样几乎变态的写法反而更深刻的刻画出古仓对真实自己的一种追求。只不过写法上让人觉得可怖。但放到现实中,不过是敢于冲破一切束缚,不在乎外界因素,勇于做自己罢了!或许作者只想通过这种黑色的描写来刺激浑浑噩噩的我们罢了!

  《人间便利店》读后感3

  像古仓惠子这样的打工者显然是很罕见的——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以就业为己任,而是选择了在便利店里打工,而且一做就是十八年!到她三十六岁的这一年,依然是一枚“单身贵族”。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古仓惠子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古仓惠子的'新同事,宅男白羽就曾经问她:“你这样活着也太奇怪了吧?”是真的奇怪吗?!当然,大体上来看似乎的确如此。但既然这个世界是一个越来越趋于多元的世界,又何必执著无比地非要墨守成规呢?只要自己觉得好,自己也喜欢,那就足够了。

  古仓惠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而她从小就是一个“公认有点怪异的孩子”。在家里就不需要多说了,虽然一开始的时候父母难免“大惊失色”,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显然就不一样了,老师不理解她,同学也不理解她——因为她实在是怪异之至!于是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社会的古仓惠子,也就理所当然地与社会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而正是便利店“接纳”了古仓惠子。其实,很难说对于古仓惠子和便利店来说,到底谁才是谁的知音。但冲在古仓惠子是一个主观能动性极强的人的面子上,姑且认为古仓惠子相对来说处于强势地位吧。

  古仓惠子在便利店里一干就是十八年,从十八岁干到了三十六岁,从少女变成了“剩女”。她自己却仿佛无所谓,每一天依然故我地迎来送往,每天吃便利店卖的便当,每天听着收银机发出的咔咔声,每天看着干净的店面,每天说着“欢迎光临”迎接顾客,每天过着这样平静的生活!很显然,只有如古仓惠子这样的“非常人”,才能适应得了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没有人能够理解得了古仓惠子吗?!显然不是的。不然,也就不会有《人间便利店》的故事了。但直到最后,古仓惠子依然认为:“我能听见便利店的‘声音’。”她说:“我就是为听见这个‘声音’才出生到这世上的……”当然啦,白羽先生的表情立刻就“变得惊惧不已”了!换成是谁,估计也是一样或者类似的反应!

  作为日本第155届芥川奖的获奖作品,作者村田沙耶美在《人间便利店》中塑造了古仓惠子这样一个颇为“怪异”的店员,伴随着便利店先后换了八任店长,而只有古仓惠子“岿然不动”。她是真的怪异吗?也许是的,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是这样,而且实际上也多半不会相差太远!但即使真的这样,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既然这个世界是个自称多元的世界,那么,在一般所谓的公允、公正的“正常”与“不正常”之间,到底会有多大的区别呢?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标准呢?这个世界上如古仓惠子这样的人当然是极少数,但一定不会是唯一。那么,在她们的眼中,显然,她们之外的世界也是颇为怪异的!

  所以,卞之琳在《断章》中写了很多人都能够耳熟能详的四句话:“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了,只管走好自己的路罢。

  《人间便利店》读后感4

  人生在世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虽然每个人的时间都差不多一样长,但是在人生路上的经历却迥然各异。人类天然属于一种群居动物,社会的形成就是最好的体现。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下,其运行规则则是有所有的成员认同并遵守的,不管你是否参与了规则的制定都要如此。如果与社会的运行规则格格不入,与身边人的价值观取向迥异的话,那么你很有可能被归入“异类”。

  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日本作家村田沙耶香编写的小说《人间便利店》一书中通过塑造的女主人公古仓惠子从事便利店兼职工作的经历展示了普通人眼中的“异类”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

  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主人公从小的思维模式就友谊与常人,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而暴力。例如在上学的时候看到同学打架想到的不是第一时间报告老师或者上去劝架,而是采用了一种常人很难想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虽然最后制止了打架,但主人公从此带给所有人的异端行为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这样一个有别于常人的人究竟是如何看待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看待身边人的举止行为呢?主人公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呢?究竟古仓惠子如何与便利店结下特殊的缘分的,而且能够从大学开始兼职一直到三十多岁,还能够一直保持未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作者笔下的文字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那种孤独与惶恐。

  正如太宰治曾经说过的那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人间便利店》读后感5

  女主角古仓惠子,在周围人看来是明显不正常的。

  ——三十六岁,至今未婚,大学毕业后没有就业,选择在便利店打工,一做就是十八年。

  除却表面能看到的异常,她的人格也有问题,连家人都难以接受她。

  ——她无法理解其他人的情感,前段时间学会一个词语“共情”用在这里很合适。比如说亲人哭泣,你也会跟着难受;比如小时候养的小猫小狗死亡,看到别人的悲惨遭遇,你会难过会同情,但她通通不会,反而会难以理解,她没有与他人感情的共鸣。

  她和我们太不同了,所以,她就是我们口中的异类。那在她的眼中,我们这群所谓的健康人是不是也是“异类”呢?

  她接触普通人间的方式就是通过在便利店的打工。她观察周围人类的言行举止,以此来同化自己使之与他们可以正常交流。可哪怕模仿得再像,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周围的抱团围攻。尤其是在与为数不多的好友聚会时,她会立马成为“焦点”。这么大的年纪竟然没有谈过恋爱?为什么能在便利店打这么长的工,不找一份正经工作吗?人类就是如此,莫说是小说中,在我们村里,每当我家有其他叔婶来聊天,长辈他们的话题就没有离开过村子中的“异类”。在普通人眼中,积极向上、功成名就这才是人上人,那些没有多大能耐或者工作不顺的后辈就会被当成鞭挞对象,仍记得一个婶子说起村子里一个40多岁还没有结婚的女子时那副令人生厌的嘴脸,窥丑欲与排他性深深植根于生物的基因当中。

  生活中有多少人也是别人眼中的异类?可能不是像惠子这般天生存在人格上的缺陷,可能是因为我们是别人眼中的loser,可能是因为我们喜欢的人恰好和我们是同一个性别,就要被当成异类。所谓的普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哪怕是身边的亲人,也都会像书中惠子的家人那般内心积蓄着恨铁不成钢的愤懑,对你实施“定罪”。可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如大家期望那般恋爱、工作、结婚、生子就是正确,稍微偏离轨道就是错误?地球上如今有76亿人,有76亿中生活方式,就算50亿人的轨迹是八九不离十,又有什么资格批判剩下的26亿人!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活着一天,只要还有呼吸,就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喜欢最后的结局,惠子就是惠子,没办法变成别人眼中的惠子,成为便利店的一部分也没什么不好,谁叫我天生就是为便利店而生的呢。

  不能过自己认为正确的生活,那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

【《人间便利店》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人间草木》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2.《在人间》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3.《人间词话》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4.在人间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5.在人间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6.《人间草木》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7.在人间读后感范文

8.人间草木读后感范文

上一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下一篇:《森林报》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