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第一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第一读后感 1
最近我拜读了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这本书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也没有讲过多的教育理论,而是以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阐述了李希贵校长 “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书中的66个故事,每一个都充满着创新与智慧,都让我有所感触,感受最深的就是十一学校孩子们的自信、阳光、热情,让我也不禁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荣誉感其实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快乐的学习机会、健康的成长环境,愉悦的课堂氛围,宽泛的知识源泉及在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去经验和锻炼的方式方法。从这些学生身上也让我感受到了这是一所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影院、学生大使团……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无一不体现了“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学校为培养自信、阳光的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培养了每一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我感受到孩子们才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就像是一个孩子们的“王国”,是属于每一个学生的“小社会”,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尽显自己的才华,彰显自己的个性。
打开这本书写在扉页上的是这样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背景上满满地写着全校每一个教师的名字,书中一幅幅的精彩纷呈的照片以及每一幅照片旁边详细记录着时间、班级和每一个学生名字的说明,一个个小的细节都充分体现了对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无不体现着“学生第一”。拿着这本书感觉到 “沉甸甸”的,似乎在它里面写着的不是文字,而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能让每一个读它的人似乎都听到了学生们欢快的笑声,能让每一个读它的人都感受到了这本书与所有十一人有关,这个学校是所有十一人的学校。“校园泼水节”学生们行畅淋漓的“泼水大战”,一盆盆灌进老师脖领里的水,一张张充满纯真的笑脸,让人感受到了学生在校园里的自由、平等、欢快,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也让每一教育人羡慕不已,在这所学校里尊重是第一位的,学生、教师和校长都是第一的,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进而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教师品味着幸福,学生充满着快乐。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们的学生需要尊重、需要自由、需要无限展示自己的空间、需要自我价值的体现、需要有那么几件让所有人都觉得“很牛”的事儿,而这所有学生想要得到的,也是他们必须要得到的需求,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我们要反思、我们要努力、我们要改变,“学生第一”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学生第一读后感 2
近日,我阅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一部新作《学生第一》,这部新作主要收录了学校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相关资料,图文并茂, 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活动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及教育价值取向,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书中66个小故事给了我们答案。每一个小故事都充满着创新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凝结着十一中所有老师的心血与汗水,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精彩的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学生第一。学校教育中没有太大的事情,各个学校所开展的活动也都大同小异,但是很多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事都可以做得很精致,让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从中受益。《学生第一》用生动形象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校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
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把学生的需要和成长放在第一位,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就是李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努力探索和践行的教育理念。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是学校的真正主人,这个最基本的常识,做教师的都懂,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的学生怕进校园,一进校园如入苦海,原因何在?看看十一的做法,想想我们的作为,答案不辩自明。死板的课程,教条的制度,枯燥的课堂,单调的活动,单一的评价,这些似乎都是原因,但又好像不是全部。我觉得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的位置。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体现出对师生的激励和人文关怀。在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在学生中评选每月百星,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可能榜上有名;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工作上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建立教工健康促进中心,关注每位员工的身心健康;让所有师生都能在校园里留下痕迹,让所有师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很得要,教职工的幸福感,来自工作的成就感,也来自家庭的美满和孩子的健康成长。传道授业时,学生的成长生态就会更加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读完《学生第一》这本书,我被李希贵校长的睿智、创新、博爱所感染,正因为这种智慧,他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正因为这种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教育的一员,我将继续追寻一种教育本真的东西,怀揣一个小小的教育梦想,在生活中,努力学会寻找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让这种幸福感充盈每一个日子,用这种力量去爱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学生第一。
学生第一读后感 3
又是一年寒假,又是一年新春。在这个假期中,学校推荐老师们阅读李希贵老师的著作。对于李希贵老师,我曾经有所听闻,一看他的简历,不由得感叹真了不得——李老师曾经是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长,兼任国家督学。这样一个在教育行政部门呆过,又督导过学校工作的教育家,会写出怎样的著作呢?带着好奇心我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读完了《学生第一》这本书,感触颇深!
在《学生第一》中,北京十一中的学生们那种自信阳光、活泼向上、热情智慧的精神面貌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激发对各种领域的兴趣。校园机会榜,学校的开学护照,学生出版社,学校里面开公司,校园吉尼斯,校园泼水节……不得不感叹这些活动创意十足,每一种都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身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是对教育者最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做到这点,最基本的'还是从自身出发。多思考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有时候好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言传身教从古讲到今,而《学生第一》中着重强调的是通过改变教育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们愿意学、乐于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向书中学习,多想想我应该如何设计有趣的课堂、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压抑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善良的童心与旺盛的好奇心。当学生有了求知欲,就非常利于当堂课的学习,同时对这门学科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是《学生第一》里面北京十一中的育人目标。给我深刻印象的是书中关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坚守自我的教育理念,非常富有批判精神。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本来世界就不是非黑即白的,而孩子们在中学阶段恰恰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教会他们在读书时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符合“授人以渔”的教育目的。曾经看过一句话这样说:一般的老师,让学生没有问题;优秀的老师,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形成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然后,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上下求索,让学生在快乐和经历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尊重别人的想法,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快乐着并成长着!
学生第一读后感 4
刚拿到学校赠送的《学生第一》,我很有亲切感,因为我对教师应该转变的教育观念记忆犹新: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在教学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李希贵在这本书中说:“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一句话,学生第一。”学校给孩子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成就未来。
李希贵在《学生第一》里面展现了理想教育的蓝图,在北京十一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的许多大胆的设想都能在学校成为事实。学生自己出版作品,自己开公司,自己聘用职员,自己选择喜欢看的电影,自己当大使……这些属于出了社会才能做到的,却再校园里成了平常,这些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也是我们看到的学生第一的新理念,真真切切能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来学生第一不是观念,而是事实。
在十一中,学生们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良好的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来提前接触社会的点点滴滴。他们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空间,还有许多实践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学生广告公司,学习开公司的相关业务;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学生院士;可以作为大使团,像外交官一样接待世界各地的来访者;还可以自己成立出版社,自己征集和编辑优秀作品;通过模拟国际组织,把握时局,预测未来。
就是这些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园地。
学校还开办许多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比如:“开学护照”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都牵引到“新学期开始”的事件中来,让三方都能见证学生的开学,也让学生对这样的开学终身难忘。还有,校园吉尼斯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出自我悦纳,充满自信的学生。校园开展泼水节,师生同乐,甚至连校长也能脱下身份,和学生一起泼水。十一中的泼水节,泼出的是水,带来的是亲密的.关系,愉悦的情感,它给孩子紧张忙碌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成为了师生的乐园。
学校还是教师们的家园。十一中,再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让老师们都能展现自己的风采。还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教师工作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甚至,建立了教工健康促进中心。给与教师们家一般的温暖和关爱。
北京十一中通过“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让校园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家园和乐园,教师再这里幸福工作,学生在这里快乐的学习、健康地成长、和谐地相处。我们没有看到关于成绩,教学质量的内容,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色的学校,一个以创造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学校为价值取向的特色学校。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学校的校训培养学生成为“勤学习、做真人、善实践、求创新”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实,我们还是在做蓝图之梦,只是十一中已经成为了现实。有许许多多的原因,阻碍着我们小学成为如十一中那样的特色学校。但是,我们都会相信,我们“学生第一”的蓝图终有一日会成为现实。
学生第一读后感 5
进入外国语已经一个学期了,作为一个新人,我已经积攒了一点点教学经验,但是这种经验是感性的,是不成体系的,是杂乱无章的,此时正是梳理实践经验、明确教学观念走向的关键时期,学校便提供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充电的机会。我从来没有读一本书可以这么轻松,站在窗前,沐浴着冬日的阳光,一口气就读完了李希贵的《学生第一》。
这本书让我记起了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指责中,就学会了冷漠;生活在讽刺中,就学会了偏激;生活在否定中,就学会了自卑;生活在恐惧中,就学会了忧虑。反之,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生活在朋友之中,就学会了热情;生活在鼓励之中,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之中,就学会了自爱;生活在爱抚之中,就学会了爱人。由此,我想到了可爱的孩子们,他们都是怀揣着梦想来到学校,这就让我更加坚定了“每位学生都是最重要的”。
在《学生第一》中,我们看到的时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他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有着宽厚的肩膀;他们睿智机敏,有着智慧的韬略;他们热情友好,乐于助人,有着仁爱的情怀。我相信,这群孩子是在健康的校园文化中培养出来的:如果教师每天带着微笑走进教室,与每一个学生的交流变成自己的习惯,坚信每位学生,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向上向善的信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生活热情,那么阳光睿智的孩子将会越来越多,一些小细节,恰恰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当然真正遇到原则性的`问题,绝不姑息。
读了《学生第一》这本书,我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所吸引,书中介绍了一个个让学生展示和锤炼能力的舞台,使得同学们真正成为了学校的主人。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中,同学们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去,既增长见识,又培养了能力。让同学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经常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事实上,学生不光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学校的主人。
所以我们无论举办什么样的校园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这本书中,“校园泼水节”、“学生大使团”、“学生出版社”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活动不仅带给学生们愉悦的情感,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也给同学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使得他们的人生旅程更加精彩了。在去年的夏令营中,我有幸参与了整个活动,我看到了这本书中所提倡的“快乐校园”的种子正在我们周围埋种、发芽。我们外国语学校也在怀揣着这样的情怀建构教育!看到小故事中前人所展示出的教学成果,我的教学观念的方向也就确定了,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的高度吧!
《学生第一》中的66个故事看似简单,实际上每个故事背后都凝聚着北京十一中学的老师们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匠心独运的精神。
如果没有非凡的责任心和抱负,再可爱的学生也会有让你觉得疲倦的一天。那个时候,内心会有一瞬间觉得自己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平时可爱、温馨、纯真的学生、教室、学校会荡然无存。培养有想法的学生,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这样才能有创造力,我们的民族才能有希望。这是十一学校的育人目标。
让我们树立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开启教育教学工作新的起点!我会更加努力、坚定信念,力求成为一名学生们喜欢的老师,欣赏学生的老师,适时引导、共同进步!
学生第一读后感 6
一口气读完《学生第一》这本书,惊喜不已。这本书主要收录了十一学校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相关资料,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温馨而有趣味、充满创新与新教育理念的教育图画。纵览全书,我能深切领略到生命成长的动人景象,分享到十一学校学生洋溢出来的令人羡慕的幸福。
66个小故事,每一个都充满着创新和智慧,这是一所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多姿多彩的活动,为培养自信阳光、睿智机敏的学生提供着最好的平台。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影院、学生院士、学生大使团、模拟国际新组织等各种异彩纷呈的.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指向学生,学生第一。而这也正与我校活动特色教育不谋而合,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为孩子们展现丰富的校园文化盛会,20几个社团活动丰富着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把学生的需要和成长放在第一位。创造性的请学生参加校务会,师生共同编写教材、学生票决餐饮公司去留等等,都为孩子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创造锻炼的机会。十一学校,真的是学生自己在经营、在打理;十一学子,也真的是自己在成长、在发展!十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默默地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舞台的主角,永远都是学生!
其实在我们学校也一直在努力践行着这些理念:开展“校长开放日”,贴近学生心灵;为退休老师制作“退休纪念册”留下教育的足迹;为学生设计“毕业纪念册”,留下成长的足迹;让学生自主选择新闻播报、红领巾之声、制作读书节海报等等,都在朝着培养自信阳光、秀外慧中的儒雅少年这个目标迈进。或许我们现在做的还没有十一中学精彩,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心里所期盼的也是让学生快乐的成长,努力的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努力的就是创设更多机会,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间与时间,用力去爱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学生第一。
学生第一读后感 7
上学期校长向我们推荐《学生第一》这本书。初次听到书名,很是不解,自古至今我们一直倡导尊师重教,一日为师当终身为父,当然是老师最重要,老师第一了,怎么还成了学生第一了?带着好奇打开这本书读了起来。
这本书图文并茂,描述了北京市十一中学学校内发生的66个精彩的故事。这66个故事似乎让我亲眼目睹了十一中学生校园生活与活动的场面,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这66个故事让我深切领略了十一中学生生命成长的动人景象,分享令人羡慕的幸福。
李希贵校长在卷首语中的话解答了我的疑惑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找寻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学生第一。我们希望在所有的教育教学包括管理活动中都能看到学生活跃的身影,我们还推动着孩子们能够慢慢地脱离家长和老师去自己做事情,我们甚至十分情愿地让自己的虚荣心‘丧失殆尽’而看着孩子们的作为不断地超越自己。这种理念、这个想法打动了我,我也很想在我的教学中学习运用,我应该如何去做呢?读完这本书,掩卷思考,我有了想法,这学期我校即将启动谈固小学文化节,文化节将历时一个月,每周有不同主题,分年级进行,这不是很好的.机会吗!文化节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去做,就像让学生自己组织联欢一样,有些活动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全过程,先是小范围的,比如一个班或一个年级内的,逐渐在校内。如果真正能让学生操作,这样的文化节才是他们的节日,才有意义。我们理应像北京十一中的管理者和老师们一样,默默无声地为每个孩子搭建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培养他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有着宽厚的肩膀;睿智机敏,纵横捭阖,有着智慧的韬略;热情友好,乐于助人,有着仁爱的情怀。当然第一次尝试会有失败或者不理想,我们要允许失败,要尊重、赏识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
我们的愿景是愿每一天校园生活更幸福,愿每一位师生生命更精彩!我们学校正在打造的幸福校园,应该和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殊途同归吧!
学生第一读后感 8
近段时间,很多老师都在阅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我也不例外,待我把书读完之后,感到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从中我看到了一位教育大家的智慧与创意。
《学生第一》,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创意层出不穷。而且一切创意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而设计。全书66个小故事,每一个都凝聚了李希贵校长和十一中老师们的教育智慧,心血与汗水。他们所有的教学思想都表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是真正的第一。
比如“开学护照”。我们都经历过开学典礼。但是北京十一中把普普通通的开学典礼变成了有趣的,适合孩子口味的活动,让却让孩子们在明媚的九月就拥有了崭新的生活。还有校园泼水节。在那泼出去的一盆盆水里,洋溢着同事情、师生情、同学情。仿佛泼出去的是一盆盆水,而是一种师生交融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深厚感情。
还有很多活动:校园吉尼斯、学生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文化艺术节、学校纪念日……这些纷繁多彩的活动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和谐美丽的画卷,更让我们看到了一副理想的教育蓝图。在她的摇篮里,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人,才成为了真正的第一位。
看到北京十一中的点点滴滴,我却由此想起我们学校举办的那些活动。某中程度上来说,我感到我们学校和十一中真的很相像。我们也有很多绚丽多彩的学科活动。我们也有着我们的泼水节。十几年来,每年的八月,欢快的一幕都会在求实中学上演一次。虽至盛夏,骄阳似火。
但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浑然不觉。大家都在水池中你来我往的泼个不停。欢笑声,嬉闹声响彻云霄。泼水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再有所谓的隔阂,老师们几乎无容置疑的都成了被攻击的焦点,大家笑着,叫着,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清凉的水流一扫而光。
另外,我们还有读书节,体育节,疯狂英语节……很多学生喜欢的学科活动,我觉得我们的张校长的理念和李希贵校长的思想不谋而合。他们都希望校园真正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家园和乐园,教师在这里幸福地工作,学生在这里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和谐地相处。
他们从不一味地追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其实这些都不必讲,这样的学校升学率不可能不高。就像我们学校,在这里,我们张校长她并没有对孩子们大肆宣扬要爱国,爱党,爱人民,热爱学习,长大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尽管小学生都会受到这样的教育。但是我们评选孝星;每个母亲节,父亲节我们都会要求孩子给爸爸妈妈说感谢的话,给父母洗一次脚,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意和尊敬;每个假期都会给孩子留在家帮助父母做家务的作业;每周我们都会带领学生观看感恩重情的节目……
至今,我还记得张校长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么?你的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样的菜?虽然我们不曾宣传过什么爱国主义,但我们的孩子在外的口碑一直都是最好的,我们的孩子素质都是很高的,他们知书达理,行为举止无不透漏着绅士,淑女的风范。
这是因为我们的张校长很清楚——教育的起点,本来应该是爱;是循循善诱,是身体力行,启发被教育者感受爱,发现爱,是在世俗生活中践行爱。因此,升学不是我们追求的至高无尚的目标,教育的价值就是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成就未来。
因此,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学校也一定能成为一所像北京十一中那样的,学生第一的理想校园!
学生第一读后感 9
《学生第一》这本书共收录了66个鲜活的小故事,这些小短文所描述的智慧,体现了李校长的办学思想,是他和十一学校的同事们心血的结晶。实际上,这66个故事的后面都凝聚着十一学校领导、老师们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匠心独运的精神。
为了体现学生第一,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李希贵校长作了好多探索,这一点在中国尤其可贵,值得其他的校长学习效仿。 作为老师,看了很受启发。校长看会更好。佩服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国多一点这样的校长、这样的学校,那将是中国教育的希望。很多年,人们只重视学生的感受而忽视教师的感觉,这本书能把教师当成普通成员中的一员,教师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当今这个社会上教师的地位不是很高,人们对教育不是很重视,感谢作者能为老师呼吁。
学生第二,是一本书的名字。李希贵先生说他写这本,是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只有校长把教师放在了第一位,教师才会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校长心中教师第一,学生第二”。学生第一,则是基于教育学的价值取向。我的理解是,从教育学意义上说,学生永远是第一位。
校长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校呢?我认为,如果非要让学校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排出一个顺序的话,学生无疑应该是第一位的。很显然,学校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吗?既然如此,学生就应该是学校这个场域中最重要的人群,是第一位的。
如何做到呢?北京十一学校的一系列做法值得学习,但不能照搬。学习的要点在于其始终把学生推到前台,把校园一切能够让孩子们自己做的事情,悉数交给他们。比如办广告公司、复印社,搞电影课程,发放开学护照,选课,参加学校重大项目招标事宜等。校长和教师退到后台,作后勤保障。
不能照搬,是因为十一学校的特殊地位、特殊积淀、特殊条件,并非所有中国学校都具备,更多的学校是望尘莫及的。有差距,不代表不能有所作为,关键在思想、在理念。就实践层面而言,从校长到教师到校园里所有成年人,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为他们的未来着想,自然就能生成许多办法。
学生第一,意味着“育人为本”的真正落实。校长、教师的视线应该始终集中在学生身上,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需,一切从孩子发展的高度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生第一,不代表包办代替,不代表我们能冠冕堂皇地以爱的名义,强加给孩子许多他们不喜欢、不乐意接受的东西。 学生第一,是李希贵先生循教育规律办学的大胆实践。但我要说,这不是创新,而是大大小小的教育纲领里早就阐释得一清二楚的事情,只不过我们的绝大多数学校没有照做罢了。然而,我们仍应为李希贵和十一学校喝彩,他们的非典型案例,至少让我们明白:写在文件里的东西,可以成真。
如何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何让学生在学校里获得终身受益的本领,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校园的主人……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李希贵校长在北京十一学校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改革。细细品味此书,你就会深切感受到,种种创新举措真的有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感觉,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生第一读后感 10
前几天读完李希贵校长的新著《学生第一》。这本书文风朴实,文字简约,内容丰富,思想灵动,读来,让人耳目一新,颇受教益。作者在自序中说:“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通读《学生第一》,可以看到,作者所说的这个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正是人本主义的教育追求。
一、营造尊重他人的氛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类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第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校管理者尊重学生、尊重教师的许多例子。比如,邀请应届高中毕业生,与老师一起对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和编写;高二学生冯嘉荟利用李希贵校长听课课间,上交成立少年社会科学院的提案,得到学校领导重视,她和少年社会科学院的几位创始人,因此获得了首届校长奖学金“金钥匙”奖;在校内合影中,李希贵尽量不处在中间位置,他认为校长把自己放在边缘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位置;《学生第一》的扉页印上了所有老师的名字,包括外籍教师,李希贵还附有这样的赠语——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正是有了对他人的尊重,李校长诚恳邀请学生共进午餐,倾听学生的声音;校务会每个月有一次会议研讨学生提案,并请学生在会上阐述主张;在开学典礼上,全体老师为现场所有同学颁发“护照”并签名,十一学校成了欢乐的海洋,新学期如一位天使走进了每一位师生的心空。正是有了对他人的尊重,李希贵坚信,在学校少年文学院、科学院等平台上,一定会锻造出一批了不起的国家栋梁。 尊重,是一种理念,一种气度,一种作风,更是一种力量,应该成为教育管理者辛勤耕耘的第一追求。
二、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任何人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一定的平台做支撑。教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群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作为教育系统的管理者,要有容人之胸,识人之眼,用人之胆,要善于搭建师生共同成长、自我实现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人才辈出、健康向上的和谐发展的格局。
从《学生第一》中可以看出,李希贵校长提出了很多创意,并积极变成生动的校园实践,让学生和教师得以展示自我、成就自我。比如,校园机会榜,把学校日常管理的一些工作进行分类,学生能做的事情直接交给学生做;学生出版社,由学生负责文稿的征集、编辑、印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校园吉尼斯大擂台,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关注的“明星”;十一学生大使团,让学生向外宾介绍学校,介绍自己。以许许多多这样的活动为载体,提醒老师们:“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 在重视学生的同时,李希贵并没有忘记或忽视教师,因为不管一个校长有多么好的思想、理念、创意、策划,都需要教师去落实,去影响、引导、转化为学生的一言一行。于是,十一学校推出了名师大讲堂,让一些在专业领域或者某个感兴趣领域很有研究的老师在专设的课堂上激情演讲;评选“月度人物”,只要教师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做出令人感动的.事情,代表学校主流价值观,就可以获评;专门为35岁以下青年教师设置了“青年才俊”评选项目,成立教育家书院、教师互助中心,让有体育特长的非体育教师带体育课,等等。
十一学校的尝试,渗透着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将学校建成师生幸福成长乐园的人本追求。成就需要靠成就来激发。没有比成就感更能振奋一个人的心志,更能为一个人的漫长旅程加油添力。作为外国语学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加油添力。
三、走出制度管理的误区。从《学生第一》的描述里,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家、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已经深刻认识到制度管理极端化的弊病,正在重塑学校文化,用文化的力量引领师生发展,引领学校攀向新的高峰。他说:“教育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只有靠启动教师个人的内在动力和情感才能做好的工作。”
一切有效的管理都来源于实践的不懈探索和深度思考。李希贵先生的教育实践也“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他的《学生第一》是一部“活的教育学”。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外国语学校的教师,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饱满的力量,坚定地走在实践与思考的路上,人生和事业一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学生第一读后感 11
书中除了有饱含教育智慧的文字外,还有一幅幅温馨和谐、风清日丽、鸟语花香的教育图画,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李希贵校长给我的印象,可以说既模糊又清晰。模糊的是这么多图片我竟然记不清李校长的样子,因为只有几张合影中有他,况且位置还在旁边;清晰的是李希贵是一位从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集教育专家和教育官员为一体的当代教育的风云人物。做普通教师,他在班内搞教育改革和实验;做校长,他在全校推行教育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做高密市教委主任,提出“让高密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推进大范围的教育改革;做潍坊市教委主任,把潍坊教育改革弄得轰轰烈烈,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在十一,他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当合影时,他在后排、在边角,因为他的心里装着老师、装着学生;当看到他和学生共进“校长午餐”时,彼此亲密无间的谈话与交流真正体现了学生第一,而这恰恰是另外一种“校长第一”,是付出与责任的第一,是管理智慧的第一。
除了校长第一,他还有学生第一。以学生为本就是他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就是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就是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就是以关心、关怀、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的,这就决定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过程,更多的是文化传承、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过程。
因而我们永远要记住一句话:我们不能够给孩子生命中本来没有的东西。我们只能够小心呵护孩子生命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所谓好的教育,不是我们提供了多少好的东西给孩子,而是我们减少了多少损害,提供了多少保护。好的教育是在保护而不是在给予的层面存在着。在学校我们需要的只是创设条件,提供自由的空间与时间,给孩子惊异感与好奇心以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我们更多的时候要想到的是,我们的教育行为,是在损害儿童的天性,还是在帮助他们成长。永远学生第一。
学生第一读后感 12
这本书从六大模块六十六个章节集中展现了北京十一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如何去实现学生为本的价值,怎样去落实学生的中心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李希贵校长作为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我由衷地佩服李校长的智慧与努力。做校长,李老师的观点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学生第一》这本书中体现了“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在我看来,《学生第一》这本书不仅仅是李校长教育思想和教学技术的总结,更是学生个人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典范。
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更好地想法。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真实问题的`解决中来,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十一学校学生的参与度之高令人惊叹!
“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也是让李希贵至今感到震撼的话。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方式和课堂民主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他在十一学校推行的素质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相信十一学校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体会到了这种“幸福”。
《学生第一》这本书的内容都是源自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切身体验,学校管理中得点滴小事,也许正是这些学生参与的亲身体验,才使得内容更显得亲切、有血有肉,给人毫无造作之感。比如书中的“校园吉尼斯”给学生展示特长的平台;“带学生参加重要的活动”让学生跟着他尊重的师长,参加重大的活动,接触各界精英人士。
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地影响。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信、阳光、勇于担当、有智慧、有宽容心、热爱友好、乐于助人、有仁爱情怀的了不起的孩子们。
《学生第一》这本书给我的感动和触动很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幸福感令人向往。我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多看书,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多体验,多参与,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将会非常有帮助。从根本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校园里的‘学生第一’。
学生第一读后感 13
《学生第一》这本书是被学校评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时,学校赠给的一本书,拿到家里,一直没有时间细看。今日拿来翻看,一下就被它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所吸引。书中介绍了北京十一学校一个个让学生展示和锻炼的舞台,使得学生成为了学校的主人。
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中,学生们释放个性,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他们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能力,真的所有孩子们向往的学校。在这本书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学生是主体,其中校园泼水节、学生大使团、学生出版社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他们个个了不起,他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他们睿智机敏、有着智慧的韬略,有着仁爱的情怀。
不知怎的,看这本书时,我的心情是舒畅的,因为学生第一,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这让我想起了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学会了谴责,生活在指责中,他就学会了冷漠,生活在讽刺中,就学会了偏激,生活在否定中,就学会了自卑,繁殖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就学会了自爱。
这就让我想到了自身的教学,他们的境界,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在自己的教学中,尽量把更多的时间和权力让给学生,不束缚学生们的思维!
学生第一读后感 14
以前老是听张校长说《学生第一》这本书怎么怎么好,春节前我在网上一下子买了《学生第一》和《学生第二》,先拜读新书《学生第一》,受益匪浅。
翻开扉页,首先看到的是粉棕色和一句温馨的话:“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而在整个扉页中,除了这句话字体略大,剩下的是满满一页老师的名字!我很震撼!在李希贵眼里的学校管理中,教师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师第一,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第一。
我在想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否已经把自己的学生名字记住了呢?今年春节前我见到小学的一位数学老师,我给她老人家问好后,她竟然能叫出我的名字!还说我那时的数学很好,但有些调皮。说实话我们好多年没有见面了,她老人家还能记得我,这位数学老师给我上了一课!虽然我每年都教三年级能记住大部分学生的名字,但我从现在就必须要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我尊重、重视每个学生。在我的心里装着每一个学生,这能给学生无限的力量。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带着放大镜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哪怕十分微小的闪光点。闪光一次,也许就成了这个孩子上进的`起点!于是我们又多了一个自信、上进的孩子!像我们的一些不危险的实验我都会让给孩子动手做,十二班的张云尧课下给我说:“老师,我今天很幸福!”我说:“为什么?”“因为我今天在化学课上给大家做了演示实验。”所以我觉得我们教育者要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孩子们真是潜能无限!
这本书我细细读了两个多月,接下来再读《学生第二》,我要自己的视野开阔,多读书多反思,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新时代教育的步伐!
学生第一读后感 15
拜读了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十一学校的孩子、老师都是幸福的,他们热情自信,阳光智慧。开学护照、校园公司、名师大讲堂、学校纪念日、学科博物馆……创意不断、精彩纷呈。月度人物、青年才俊、非正式表扬、教师互助中心、教育家书院……教师的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校成为师生的乐园,满足他们成长的需求。学校给师生提供多大的舞台,就会缔造出多少精彩。无数的创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
李校长是一个善于管理的人,把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对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这是教育管理达到最高境界。学校让每个教育细节都融进学生的想法,都契合了学生的需求。于是,整个校园,就真真正正成为学生自主成长和发展的沃土。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是十一学校的育人目标。他们一直在学校生活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坚守自我,富有批判精神。其中他们的“为班级命名”活动让我也印象深刻,我们何曾几时也可以设计出这样有创意而又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也能在快乐和经历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尊重别人的想法,让学生快乐着并成长着!
静思我们现在的工作,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虽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尊严和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与需求,这时沟通的渠道便非常的重要。李校长很巧妙的寻找到了这样几条沟通渠道——师生共编教材、与学生共进午餐、让学生参与校务会,让学生在校园里办出版社、开公司,甚至接待世界各地的来宾,多么直接有效的方法!这些在我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在十一中真切的发生着,事实也证明了孩子们自负盈亏的小商店可以办的红红火火,学生大使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说明学生身上的潜能远超于我们所能想到的水平,我们需要及时大胆的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舞台,尊重他们主人的角色,用充分的信任来激发这些惊人的潜能。每一个参与者都感觉到,自己就是十一学校的绚丽色彩中最浓重的那一笔。
有一些事,让我们久久感动;有一些话,让我们经常回味;有一些人让我们永远温暖;有一本书,让我们瞬间成长。走进书中,心灵在凝练的文字滋润中沉静、平和。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仔细琢磨李校长的经典语录,尽情沐浴这细雨般的浸润。跟着感觉走,每个人都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亲人、朋友、同事、领导、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足矣让每一个人热血沸腾,演绎出更多的.精彩。我唯一能改变的也就是我自己,我的工作态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60多个孩子,60多个家庭,好几百人的幸福啊!如此重要的的角色,我怎敢怠慢、偷懒,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努力工作呢?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要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最大限度的去体会自己的重要性,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他们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绝成长。不压抑他们的天性,培养他们的童心,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呈现突出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内趋力。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的课堂,才是以学生为主人的教学。当孩子的眼睛晶亮,双手挥舞,情不自禁时,这不就是最高境界的课堂吗?
其实孩子们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一个微笑,一息赞许,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拥抱。让我们平时对孩子们多些赞美与鼓励,少些批评与指责;多些尊重与理解,少些挖苦与抱怨。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不算多,也不算难,就像李校长说的“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学生第一读后感 16
读完学校的暑假作业,要求读《学生第一》我感受到了书中北京十一中孩子们的自信阳光,热情智慧,是什么让他们这么了不起?是什么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学校的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出版社,校园吉尼斯,学校里面开公司,校园泼水节等等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我不由得想到了“美国有一位获得教育界最高荣誉的教师坦言,他并没有高人一等的教学经验,他最擅长的就是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他最自豪的就是他所教过后学生没有一个自暴自弃,品行不端。他认为一个孩子的坠落就是从‘厌学’开始的。”他还说道,在学校从教的那些年,他目睹了很多孩子出现“厌学”的状况,萌生了一个想法:“如何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呢?我想,我无力改变整个教学现状时,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自己。”
我唯一能改变的也就是我自己,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多让学生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设计班会课,设计班级的入场式,设计自己的课余生活,排排自己喜欢的英语对话…难道这不是更好的、更有效的学习吗?不压抑他们的天性,培养他们的童心,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兴趣。用枯燥、低效的作业填满孩子们的时间,怎么能让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呢?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呢?快乐是他们创造力的源泉,我要让我的学生快乐起来。
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是十一学校的育人目标。他们一直在学校生活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坚守自我,富有批判精神。其中他们的“为班级命名”活动让我也印象深刻,我们何曾几时也可以设计出这样有创意而又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也能在快乐和经历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尊重别人的想法。让学生快乐着并成长着!
学生第一读后感 17
一直认为,生命是一段旅程,在旅程的每一个阶段,总会有一些特殊的人陪伴着你,也总会有一些关键的事件影响着你。而教师,将陪着学生走一程,在学生求知欲最旺盛、充满无限发展可能的阶段;而结伴同行的路上,教师的学识、修养、工作态度和专业技能等,必将带给学生一定的影响,或保护或损害,或促进或阻碍……
常忆起自己的学校生活,一些性格鲜明的老师总会跃上我的心头。记得上幼儿园大班时,我趴伏在矮桌上午睡,酷热难耐,辗转难眠,突然感觉一阵阵凉风吹来,原来是长辫子的小朱老师摇着蒲扇挨个儿为我们扇风,我在幸福中渐渐入睡;上二年级时,我为了早一点交完作业出教室玩耍,作业做得马马虎虎,一向慈祥的老夏老师第一次板起了面孔,狠狠地批评了我,使我从此再不敢懈怠;进入中学,从部队转业到学校,操着一口极不标准的普通话的陈老师,在学完《荔枝蜜》一文之后,将一本《杨朔散文选》借给了我,由此我开始盼望每月一次的借阅图书……虽然老师的容颜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模糊,但他们陪伴我一路走来所给予我的温暖、智慧、力量令我感念。
自己当了老师,便像我尊敬的老师那样,在陪伴学生走一程时,努力带给学生有益的影响,爱自己,爱他人,爱阅读,爱美好的事物……前些年,这些都还行得通,高年级学生还比较单纯,低年级学生还很天真,教师凭借自己的信念和力量可以营造一个师生和谐相处、共同成长的世界,自己也颇有些成就感。然而,当我连续教了五六年低年级孩子之后,突然与一群活力四射的高年级学生相遇,我发现,一切不再那么顺利。尽管我不时地跟学生讲述身边的真善美,煞费苦心地为学生添置了图书,组织了一系列读书活动,设计了一些微型课程,然而,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我也因此难以真正地接纳和喜爱这批学生。我遇到了瓶颈,苦恼着,并寻求着破解之道。这时,重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豁然开朗。
之前初读这本书,感叹的是十一中学为学生创设了富有创意、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露才华,丰富体验,提升自我,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今重读这本书,读出了活动背后的真意,李希贵校长写在卷首语的一段话令我反复寻味——“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找寻成长的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学生第一’。”
叩问自己之前的教育行为,一切似乎都是源于“我喜欢”“我以为”,我自认为自己的教育活动是出于好心,出于对学生负责,却不知我忽视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未真正践行“学生第一”;当我看到学生身上的问题,我并未以朋友的.角色介入,而是在无形的讲台上控制着学生,规划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也是没有践行“学生第一”。良好的教育,是基于人性的,是尊重人性的,是帮助孩子形成和建立良好人性的过程。否则,我们就会离良好的教育越来越远,甚至南辕北辙。学生自然需要改变,而改变,必须从我开始。
因此,接下来的一段生命旅程,我应当和学生结伴成长。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要掌握的技能也有很多,例如,去和学生交朋友,去聆听学生,去了解需求,去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引导学生设计活动而不是由我来规划活动……
“只有当培养孩子的方法中浸透着尊重和理解时,孩子才会茁壮成长。”我将以此鞭策自己。
学生第一读后感 18
今天我怀着高兴而欢跃的心情观察了《开学第一课》,它教会了我非常多,尤其是教会了我怎么去爱自个儿的祖国,去爱世界。《开学第一课》被媒体称为“史上最牛一堂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题目是“我的梦,中国梦”。我觉得如此的题目非常故意义。今天特邀的嘉宾有:着名演员章子怡、武术大师李连杰、阿里巴巴网站的制造者马云……着名人物用别同的方式介绍了自个儿的梦想。《开学第一课》为啥要用“梦想”做主题呢?因为大伙儿懂,要日子得幸福,必须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
在《开学第一课》里最让我难忘的是完玛草,因为完玛草的梦想是当一名舞蹈家,她姐姐跳舞跳得非常好,可是由于姐姐的年龄太大了,因此别能去竞赛。在青藏高原里,她非常努力的练习,她懂那个梦想也许会失败,但她还是坚持着。
而作为辅导老师的:庞清、佟健、房祖名、张静、陈然、王心凌……人物,用课间的时刻和小孩们做游戏。来自玉树的才仁旦周是地震时最小的志愿者,是他为救援队翻译,解救生命;无臂的'杨孟衡和刘伟给了人们更加多的感动;来自舟曲遇到困难的少女的父亲和校长的说述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梦想,而且有着别一样的梦想,有的梦想实现了,有的到如今也没实现。看完《开学第一课》我意识到我们要珍惜周围的每一个人,从周围的小事做起,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故乡、爱祖国……惟独付出“小爱”,才干聚成祖国的“大爱”,让我们荣耀中国,让中国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
相信梦想,相信坚持算是力量,让我们的梦想绽放,向来坚持下去,探究下去,从“我的梦”变成“中国梦”,梦想让改日更美好!加油吧!让我们为梦想而努力!
学生第一读后感 19
读《学生第一》的感觉,和之前听中关村四小校长的报告一样,首先是艳羡(确定是艳羡而非仅仅羡慕),心说:哇噻,人间天堂,教育圣土!他们居然这么有自主权?他们那儿没有名目繁多的检查评估吗?或者他们的校长、行政和老师们个个都是铁臂阿童木?
偶尔,我会坏坏地想:要是今天检查这个,明天评估那个,继而这个进校园,那个进课堂……如此折腾个几次三番,即便是阿童木也难免 “满面尘灰烟火色,心忧评估吓破胆”。
我知道这样贼眉鼠眼不怀好意的揣测,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对《学生第一》的歪批。读书总该读别人的,想自己的。于是我端正态度再读这本《学生第一》,领悟李希贵先生管理的最高境界“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及其教育理想“ 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 这是一本近似经验报道的剪报合集,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任谁都能不费劲地知道书里写的是什么,知道北京十一中做了些什么。本书的形象直观分可以打满分,假如能提炼出与之相关的概念、原理或系统的理论,估计会有更为普遍的指导意义。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读别人的,想自己的',彼此联系,举一反三。
别人的学校能开公司,能建博物馆,能请白岩松、杨利伟等名人进校园,能把学校办到北美去,我们的学校怎么办?相比“不差钱”的学校,我们农村学校的资源条件不可谓不落后啊。
别人的学生能接待国际友人,能经营出版社,能协助编教材,能自主研修,我们的学生怎么办?相比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学生团体,我们的多数孩子就是农二代、工二代、负二代,简直就是吊丝。
学校、家庭、孩子,比无可比之下,我们能改变的是什么?我们力所能及的是什么?
首先是改变教育观念。不管贫富高下,不管是哪一类“二代”,教育管理者都该力所能及地“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包括我一直奉行的“教师第一”,经李希贵先生启发,其实也是“学生第一”:立师德,强师能,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
我想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倡的“学生第一”,与社会上畸型的“学生第一”不是一个概念,那种家长动辙要起诉要见报,千错万错都是学校老师错的破观念,不是“学生第一”,而是家长愚昧地自以为“老子的儿子第一”。
其次是调整教育行为。回顾我们课堂内外的教育行为,学生不是第一,教师才是主人翁,处处可见教师强势的身影。这倒也情有可原,毕竟小学姓小,毕竟他们到自主还有些距离,还很需要老师扶上马走一程,然后放手。扶,是为了放,不能揪着不放。我们要考虑的是怎么实现从扶到放,而不是只一味琢磨怎么扶得更稳。好比教人学自行车,你应该从未见过哪一位教导者死扶着学习者骑车100 公里没放过手,然后得意地炫耀:瞧,我多会教!
教,是为了学。因而,备课时,要渐渐地变备教案为备学案;课堂上,要点燃、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我们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学生喜欢不喜欢?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懂了不必再教?哪些内容教了没用也不必教?假如我是学生,我更喜欢学什么,怎么学?……
活动,是为了学生发展(而非迎检或宣传)。因而,策划活动时,我们得多想想学生喜欢不喜欢,学生参与了能不能得到发展?哪些事得由老师负责,哪些事可以交由学生自主(即哪些该扶哪些该放)?假如我是学生我更喜欢参加什么?哪些我想试一试?
假如,我们信奉“学生第一”,相信学生能行。于是,课堂自主、探究的氛围渐浓了;学校文学社、广播站、少先队大队部渐能自行运转了……学生也能为学校发展出谋献策了……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翁。那时候,我们会惊叹:学生确该第一,学生确实能行!
学生第一读后感 20
《学生第一》所展示的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诠释的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他们创造了一个真正属于孩子的学校,在这里,每个生命都像野花一样自由地生长,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漫步其间,我们能够深切领略生命成长的动人景象,分享到十一学校学生洋溢出来的令人羡慕的幸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说,可怎么培养呢?书中66个小故事给了我们答案。每一个小故事都充满着创新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凝结着十一中所有老师的心血与汗水,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精彩的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学生第一。学校教育中没有太大的事情,各个学校所开展的活动也都大同小异,但是很多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事都可以做得很精致,让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从中受益。《学生第一》用生动形象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校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比如课前设置新闻播报环节,让学生关注时政,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与十一中相比,个人认为很多的工作都是老师做好了移交给孩子,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上岗培训后也自己来动手策划一下呢?每个学生的发展空间都是不可估量的,关键是老师千万个不放心,怕被搞砸,不给孩子动手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我们教育者要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在十一学校,无论是学校的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出版社,还是校园吉尼斯,学校里面开公司,校园泼水节等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自由来进行。在十一学校,“接待客人”被精心开发成一门特色课程,“十一学生大使团”应运而生,学生们以自己富有创意的方式,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展示自己的风采。从丰富多彩的必修课程到斑斓多彩的选修课程,这些活动和课程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体现出对师生的激励和人文关怀。在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在学生中评选每月百星,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可能榜上有名;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工作上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建立教工健康促进中心,关注每位员工的身心健康;让所有师生都能在校园里留下痕迹,让所有师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很得要,这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文化传统,退休纪念册即是为了落实这样的文化而设立的;教职工的幸福感,来自工作的成就感,也来自家庭的美满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对教职工中品学兼优的子女进行一年一次的奖励,奖励范围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只要符合条件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奖励;迎新酒会是给新教师设立的一个特殊活动,酒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给每一位新入校的青年教师找闪光点,活动组织者将之凝练为动人心魄的精美赞语,在酒会上送给相应的教师。这些新教师,无不激情澎湃、信心满满,这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当然,这一切还是为了学生,当课堂里有着越来越多的具有教育姐情怀的老师们传道授业时,学生的成长生态就会更加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读完《学生第一》这本书,我被李希贵校长的睿智、创新、博爱所感染,正因为这种智慧,他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正因为这种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教育的一员,我将继续追寻一种教育本真的东西,为四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幸福的四中人!
学生第一读后感 21
阅读了北京市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的《学生第一》,每一个故事都充满着创新和智慧,凝结着十一中所有老师的心血与汗水,在每一个小故事中,都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学生第一。这才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精彩活动,为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提供展示的平台。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影院、学生大使团、带学生参加重要活动、模拟国际新组织等,让我们感到: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生第一”
在十一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在学生参与下完成的。李校长说: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更好的想法。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真实问题的解决中来,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校长有约,共进午餐”:给学生表达想法提供了场所,并且努力使那些合理的、富有创意的想法在校园里变成现实。请学生参加校务会,在校务会上响起学生的声音,学生票决餐饮公司去留等,给予学生无限的'尊重。
一位优秀的校长,一位优秀的教师,能俯下身子,蹲下步子,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平等的姿态教育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里想法。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把学生的需要和成长放在第一位,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就是李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努力探索和践行的教育理念。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是学校的真正主人,在十一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在学生参与下完成的。
课堂、课本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不一定给学生们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在十一学校推行的素质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相信十一学校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体会到了这种“幸福”。《学生第一》让我们教师用这种力量去爱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学生第一。
学生第一读后感 22
寒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一部作品《学生第一》,这部作品就像一缕清新的阳光映射进我的内心。我深深地被李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努力探索和践行的教育理念所折服,李校长能够如此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是一颗对教育怀着怎样的耐心和虔诚之心的人啊!
于是,我再一次认真地细读了李校长的著作,李校长有一些做法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一、创意无限 激发潜能
有人说:“仰慕山的高度,只要挖掘自己的潜力,尽可以塑造生命的高度。惊叹海的深度,只要挖掘自己的潜力,尽可以开拓灵魂的深度。潜力无极限,你,总会成功。”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丰富情感和内心,都具有独立的个性,而且他们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他们的潜能是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十一学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健康和谐地发展。
在实践中,学校让每个教育细节都融进学生的想法,都契合了学生的需求。你看,开学护照、校园公司、名师大讲堂、学校纪念日、学科博物馆……真是创意不断、精彩纷呈。于是,整个校园,就真真正正成为学生自主成长和发展的沃土。
李校长还很巧妙地创设了这样一些展示舞台——师生共编教材、与学生共进午餐、让学生参与校务会,让学生在校园里办出版社、开公司,甚至接待世界各地的来宾。这些在我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在十一中真切的发生着,事实也证明了孩子们自负盈亏的小商店可以办的红红火火,学生大使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说明学生身上的潜能远超于我们所能想到的水平,我们需要及时大胆的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舞台,尊重他们主人的角色,用充分的信任来激发这些惊人的潜能。
无数的创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
学校不仅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的创造性也同时不断被激发出来。月度人物、青年才俊、非正式表扬、教师互助中心、教育家书院……在这样的条件下,当然学生成了最大的受益人。
学校为学生的发展不断创造机会,提供条件,搭建舞台,就是为让更多的学生投入校园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在实践体验中积累经验与教训,在经验积累中发展与提升,这正是新教材改革的初衷。
二、终生发展 始终如一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行业,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他们能够在社会上谋生,为社会创造价值。既然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那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当然应该对“最终产品”负责任,而不只是为下一道工序负责。所以,教育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该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信仰和幸福负责。
那怎样保证服务质量,便显得非常重要。李校长在职业与人生规划方面的做法让我眼前一亮,邀请名家大师讲解人生经历,开设社会职业考查课程和学生职业咨询与辅导,以学生的职业与人生规划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而明确人生理想,帮助他们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个性与才能的领域。我想这种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的服务教育方式,势必会培养出志存高远、目标明确的人才!
三、学会赏识 爱意无尽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仔细琢磨李校长的经典语录,李校长就是这么做的,他让十一学校的孩子和老师都感到特别幸福,也充满热情自信,阳光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盛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老师从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尊重的姿势……都会使学生有一份收获的快乐。
月度人物,学校百星,青年才俊……为的就是给大家展示的`舞台。当学生成功的时候,学校对学生加以赏识。在学生努力的过程中,学校对学生加以认可。每个人都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哪怕亲人、朋友、老师们的一句鼓励,就足以让每个人热血沸腾,演绎出更多的精彩。
把学生放在第一的位置,真正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剖析了学生的心理,参与了学生的活动,体会了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发展,不是公开课上的表演,而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目标;“学生第一”不是一句空话大话,而是我们教育生涯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曾经看到这么讲一句话:“教育者的技巧就在于能够机智地、敏锐地看到孩子那种要求上进的心理,给以信任,加以适当的引导。”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表达无尽的爱意,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做到的事。
四、善待过失 真爱永恒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李希贵生动概括的一句经典。李校长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应最大限度地顺应孩子的天性,最大限度地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活动内容。他常对老师们说,只要你蹲下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不一样,你就能学会理解孩子。孩子们犯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小学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指出:“儿童是出现过失最多的时期,与成年人的明知故犯不同,儿童出现过失往往是出于好奇或无知,有时候也与控制不住自己有关”。由于他们的自制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各有差异,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未免会做出一些令人发笑、幼稚无知的事情,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审视一个孩子的所作所为,加以指责批评,甚至责骂,而应该认真分析(搜寻孩子过失),因势利导地引导教育他,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其进步。错误有时候是美丽的。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我们可以辩证地看,错误与失败也并非一无是处,错误可以让我们今后不至于重蹈覆辙,正如常言说,吃一堑长一智,错误可以变成我们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在挫折中体验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错误是成功的桥梁。
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正确对待,合理宽容学生的过失行为。这些对我们来说不算难,就像李校长说的“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静思我们现在的工作,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虽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尊严和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与需求,只要我们用心,在爱的力量下一定能够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而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学习、享用李希贵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继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不断丰富、拓展李希贵的教育理念,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做教育的人,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
学生第一读后感 23
上学期,学校在打造爱心教室期间给每位老师下发了一本书――李希贵校长的教育管理随笔《学生第一》。由于书中都是讲述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故事,还配有许多精彩的活动照片,所以它一下子就把我的视线紧紧吸引,几乎是一口气就轻松读了个遍。尊重,这个我们长挂嘴边的教育用语竟然被李校长用一个个大胆的举措、一次次有创意的活动诠释得如此精妙,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
一、尊重教师,把同事视如亲密无间的伙伴。
打开扉页,“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几个字随即映入眼帘,让人倍感温馨亲切。正当想要往后翻的一刻,蓦然发现扉页上还排满了白色的小字,那是一个个老师的名字。慨叹扉页设计的巧妙之时,也被一种感动紧紧地包围。做李校长的同事竟是如此幸福的事,不是因为能把名字写到书上去,而是内心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挥之不去。校长能把每一位普通老师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太难得了。怪不得在《学生第一》的封底能读到李希贵校长的这段耐人寻味的话:在校内的合影,除非外事工作需要,校长尽量不要处在中间位置,因为那样势必使处于边角位置的人感到被忽略。
二、尊重学生,把校园当成幸福成长的家园。
作为城中这样一所有特色的品牌学校的老师,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尤其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相信,我们在认真学习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之后,也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贯彻“学生第一”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师生共处关系,加快课程建设与开发,打造最凝心聚力的爱心教室。时刻牢记:尊重,才能让师生自由呼吸。
学生第一读后感 24
其实,教学以来,什么应该是第一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最近阅读李希贵的“学生第一”这本书,有了些了解。其实,一本好书,要想真正了解其中的精髓,是需要很长得时间的。浅显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我的了解也就显得很肤浅。这本书实在是值得好好品读的。
李希贵校长说: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常常令管理者事务缠身,说好听一点叫日理万机,说白一点则是焦头烂额。但是当我们真正想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时候,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赖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的核心。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要以培养学生为目的,学生第一恰恰说明学生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是一个有目标、有规律、有计划的.过程,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甚至大学毕业,在学校里培养什么样的技能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那就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学生一生的立身之本。假如在学校没有全面落实三维目标,那学生的成长将会出现一些问题。可能某些方面就会出现问题,当只关注孩子学习的时候,那他的品德会出问题,自私、霸道等独生子女身上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培养全面发展、个性突出的学生,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要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需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其实,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感受,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身,都会招到排斥。所以,我们更应该在生活当中多和学生多多接触、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里变化及碰到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第一读后感 25
记得刚看到这本书时,我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迫不及待地翻看每一篇小故事,觉得畅快、过瘾,感叹于十一学校的一些我们想都没想过的做法,惊异于十一学生们的才华和能力,更感叹每一个做法之后渗透出来的教育理念,学生第一。因为这个理念,从开学典礼到学校课程,处处体现着对学生的呵护和关爱;因为这个理念,校务会上才会响起学生的声音;因为这个理念,每一项活动都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展示。
“学生第一”,这个简单的说法使我对自己的教书过程进行了深思。自己每天都在教育教学一线忙个不停,可是我到底要教学生什么,我的育人目标是什么。当我们被日渐繁杂的工作困住的时候,当我们在教育的路途上遇到困惑的时候,不妨静下来思考一下:我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我所做的事情是否符合这一理念。
“学生第一”,李希贵从最初的一个想法、一次尝试到最后形成一项制度。我想十一学校如今能运转得如此成熟,中间经历了不少研究、实验。回想自己参加工作的时间不算短,当班主任的时间则和工作时间一样长,一直毫无建树。很庆幸能读到这样的一本书,用来指导我的工作。
秉承学生第一的理念,我们才能俯下身子倾听学生心灵的需要;秉承学生第一的理念,我们才能走到学生中间一起欢笑痛苦;秉承学生第一的理念,我们才能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们托起施展才华的舞台。希望我和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从这本书中汲取的理念加以发挥运用,为我们的孩子服务。
当然,做法可以借鉴,思想和理念唯有自己播种才能结出果实。
学生第一读后感 26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书中有66篇文章,200多幅彩图,展示了李校长无数的创意和教育智慧。
读完此书,感悟颇多,最深的感悟有两点:
感悟之一,只有教师第一,才能实现学生第一!当我第一次翻开此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淡淡的粉色和一句无比温馨的话:“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而在整个扉页中,除了这句话字体较大,剩下的是满满一页老师的名字!令我震撼!这样隆重的把老师的名字印在扉页,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感受到了老师在李校长心中的地位。书中“标注所有人的名字”,这是李校长重视每位老师的一项举措。因为“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合影照片文字说明,通常只标注主要领导、重要人物的名字,对一般人往往忽略”,而李校长要求,无论什么场合的合影中都应该把所有人的名字加以标注。充分体现了他对每位教师的重视。而凡是有校长参加的合影中,李希贵所站的位置总是在边角的地方,这样能让每位教师都感到自己站在重要的位置上……李校长不仅重视教师,他还特别善于鼓励老师,而那些独特的鼓励方式,经常让老师怦然心动、感动不已:每个月每个月他们都会评出“月度人物”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他为每位退休的老师制作退休纪念册,总结提炼他们的工作业绩;他把每个老师的照片和业绩印在个性化的笔筒、茶杯上;他让学生为自己的老师写贺词、贺卡;他不仅表彰老师的优秀,还表彰教师子女的优秀……李校长的这些做法,无不显示出他对每位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当每位教师享受到这些关心和重视时,心中该有着怎样的温暖和感动?而这种感动和温暖,又会转化为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于是每位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变得更加优秀和可爱。于是,就真的有了这样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他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他们有着宽厚的肩膀、有着智慧的韬略、有着仁爱的情怀……当我今日再翻《学生第一》,分明又一次感受到,在李校长的眼中,在他的管理中,教师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师第一,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第一。
感悟之二:反思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令我惭愧!我被《学生第一》中异彩纷呈的学生活动所吸引,我惊讶于学生的能力,我感动于学生的创造力!惊讶和感动之余我也深深地反思了我自己:十一学校的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创意?他们为什么能自由的展示风采?关键是他们有敢于创新的.老师,是老师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只有有了创造力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意的学生!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总是不敢放手发动学生,上课总是陶醉于不厌其烦的自我讲述之中,有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觉得他们简直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试想这样的教学行为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意的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也试图创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不能“蹲下去与学生交流”。今天,我学习了李校长的《学生第一》,也听取了我们吴校长“要蹲下去与学生交流”的报告,我要改变我自己,首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改变课堂入手,营造能够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环境,努力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由地展示风采!让我们外国语的孩子创意无限!
【学生第一读后感】相关文章:
卫校学生第一学年总结09-08
学生第一读后感(精选16篇)05-03
学生第一的读书心得范文02-27
高三第一学期学生评语02-10
初一第一学期学生评语05-07
高二第一学期学生评语11-20
学生开学第一天的日记09-05
学生第一次做饭日记06-02
大学生第一学期学习计划02-21
学院第一学期的学生工作总结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