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香菱学诗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香菱学诗读后感1
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我读了语文书上的这篇课文感慨万千。
故事的开头写的是香菱去找黛玉学诗,黛玉很高兴的收了这个徒弟,然后向她讲述了作诗的方法,并向她推荐了几本诗书。香菱收下诗书后,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读书学写诗,足见其对诗的痴迷。之后,黛玉让香菱写一首诗,香菱便“痴呆”起来,每次到五更才睡下。第一首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状况下苦思写成,但不见成功;不灰心的她“连屋也不入”但第二首依旧不行;最后精心所至,在梦中得到一份佳作。
香菱对诗的痴迷,学习的`勤奋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此刻的学生一看到难题便去问他人,甚至不去做,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难道这就是学习态度?有的同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对学习不钻研,对老师的话不听,难道这样的学生也能功成名就吗?同学们,学习才是正道,人不可能快乐一辈子,只有先痛苦,才能后快乐,否则就有可能先快乐后痛苦。
同学们,向香菱学习吧!做现代的花朵和骄子,我们没有理由会比香菱差。
香菱学诗读后感2
《红楼梦》是我国一部伟大的通俗小说,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内容的高度性和对人物塑造的成功。一直以来,我对《红楼梦》的印象不过是贾宝玉、林黛玉,最多还有个薛宝钗几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已。可是这次学习的课文《香菱学诗》却是令我很喜欢,朝思暮想地一遍遍回味,许多感情从心里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漫开。
其实《红楼梦》我是读过的。在未学习这篇课文以前,我从未注意到香菱这个孤苦的女子,但近来的学习,只是短短几页纸的文字,香菱的.形象便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她对于不幸的乐观和坚强、对知识的渴求、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对学习的执着与刻苦……那么可爱。这些丰富的感受其实揭露了我阅读时一个习惯上的不足我不懂得精度,总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对于像《红楼梦》这样深刻的有内涵的经典之作,我的浅尝辄止实在是可惜。但我感触更深的应该是曹雪芹的小说对于人物的塑造那么饱满、形象,而正因此,整本《红楼梦》就像当时整个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立体而鲜活,构造复杂却有条理、因果。
读《香菱学诗》,我不仅在学习小说和文学方面感到有收获,有感触,在精神方面,更是获益匪浅。
香菱学诗读后感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香菱之所以想学诗,兴趣是她最先的出发点。黛玉吩咐香菱要多读,于是香菱便在灯下一首一首的读,宝钗连催香菱数次睡觉,她也不睡,继续钻研黛玉给她勾画的诗词。读书,不仅用眼更要用脑,边看边思,才能有所得。倘若所有的学生可以像香菱那样勤奋好学,学到废寝忘食,学到对诗如痴如迷境界,学到忘我的境界。
那么即便是一只再笨的`马,也总有会先跑的一天。
其实香菱学诗,可以学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好,可以学的像黛玉所说的“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香菱是个好学生,即使黛玉是个在好的老师,香菱不学那也是无用功。香菱对学诗到了一个痴迷的境界,即使她每次写的很不好,她也不气馁,不放弃,她用功到连晚上做梦也在写诗,她呕心沥血,费尽心思。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苦志学诗终于终有所成,在梦中得到了八句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昏天黑地,怎能见风和日丽。她这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想要学好知识不仅需要一个好老师,但更需要一个好学生。一个像香菱一样的好学生,这样即使是笨鸟也总有一天可以学会先飞。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香菱学诗读后感4
《香菱学诗》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中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第四十八回,本篇课文叙述了香菱在林黛玉的指导下专心读诗,认真理解,讲评诗歌并苦心吟诗,写诗的全过程。也赞扬了黛玉教得得法,香菱学得极致。
文中黛玉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香菱是一个精敏灵秀,悟性极高,心性拔俗的女子。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黛玉有诗性、有灵性、有耐性、有经验的好老师。一个苦学的学生加上一个好老师,体现出教与学紧紧相扣,缺一不可的重要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学习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有教也有学,教得细,学得精。
自从上了中学后,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尽人意,而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好老师,她讲的课针对性强,循序渐进。成绩不理想时她会很严厉的批评但又叫你下次努力。这种指导发式可谓严而不苟,引而不发。但是我却没有好好珍惜这种优良的教学资源。有了好的教,却没有认真学,才会导致今天英语差的局面。在《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为学诗“诸事不顾”甚至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如果用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去学英语,我想也不至于那么差。
在我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我有一位与黛玉相似的好老师,但我“不学无术”没有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所以成绩当然提高不了。在学习中不但要有教也要有个人的苦学。在学习中教育学缺一不可。
教与学密不可分,教与学相结合才有可能成功。对于教与学的认识使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无穷。
香菱学诗读后感5
小女子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生于书香门第。却不料自幼被人贩养大,成长坎坷,路途崎岖。波折过后,曾经傲娇的贵小姐竟成为一个卑微低下的丫鬟。
但她并不认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缘机之下,诗歌的光辉得以普照,竟于诗歌世界里得到了心灵的解脱。她的`身体是属于一个豪门下人,但她的精神是属于诗歌的。
对诗,近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无视主仆悬殊身份进行讨教,为索诗而痴呆,梦中吟诗……
她,爱诗,以至于一切关于诗的事,在旁人眼里是苦差事,辛苦之极,在她眼里,美妙如此,幸甚至极。她乐此不疲。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啊,若是不爱,不以此为乐,又怎么能坚持呢?
联想到我们的同学以及我自己。在学校里大多都认真刻苦学习,可回了家,就很容易松懈了。若想要改变,如果不去爱学习,爱上手头的科目,那么真正改变是无望的。
可以说每一门学科都有她美的地方,只是我们暂未品尝到,还需苦索,期待顿悟,努力去热爱。
香菱学诗读后感6
其实读《香菱学诗》,收获的远远比我已经写下来的多得多:香菱的乐观和坚强、黛玉的才思和循循善诱、诗的内涵、诗的鉴赏……大大小小、点点滴滴,小到我自己也难以察觉的触动与共鸣,大到人生的意义与航标,不胜枚举。红楼一梦,却是现实的悲剧,可悲剧中却又有美得令人心醉的人、事、情。我想,这就是所谓名着吧。说香菱自尊,是因为当香菱面对命运的不幸,无法凭她弱小的身躯反抗的`时候,她并没有绝望,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尽力去追求自己可以追求到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香菱更珍贵的品质——自尊。我认为人只有拥有自尊,才能有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和奋斗的坚强与提升自我价值的渴望,这既是使人不断向前的原始动力,也是人能够维持自身原则,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我也想拥有像香菱一样的那份平凡却不普通的自尊,这样我便感觉是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令自我不断成长、强大的动力。
香菱学诗读后感7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就比如说香菱,她本来不懂诗,但她随宝才住进打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要学诗的,她每一天一亮就去找林黛玉把她自己的诗给改进,学习一天心得,就立即谈出来,有一点灵感就记录下来向别人请教,终于写成了一首“新颖而又有意趣的吟月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说到这个词语,我就想到了我们班现在的戚大庆,虽然他该玩的还是玩,就算他自己曾向自己保证但也照样玩,可是他这个学期的进步也的确挺快的,而提升的秘诀只有八个字“认真听课,虚心请教”。
想这学期刚开学不久的一次物理测试中,在快交卷的时候,突然听见戚大庆突然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是收卷的人已经站在他的旁边,他只好把没有写完的试卷叫给了收卷子的人,班主任看到后说:“戚大庆这学期是真的好好学了,”我本以为这是班主任安慰戚大庆的话,但事实却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戚大庆,61分,”物理老师说道。虽然一百分的试卷,戚大庆只拿到刚及格的分数,但是从不及格到及格,这就是一个进步的表现,更何况我还没有及格。
戚大庆在第一次月考中的成绩更是突出,政治以七十分拿到了全班政治的前三名,下课时,他不会的常常会请教各科目的老师,但是不是虚心我就不得而知了,他更能在每次考试后与其他人共同讨论试卷的难题,单是这一点我就做不到。
每次到下课时,特别是物理、化学这一类型的科目,基本上每次下课都能看到戚大庆拿着书或者资料去问各科老师,而且在英语老师要求要背的'短文中,他总会与我们班的一些人在老师抽查前就去背诵,而且背的都很流利。由这几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戚大庆在进步,而且进步的原因也是因为之前所说的那八个字“认真听课,虚心请教”。照这样发展下去,谁的成绩能提不高?而且戚大庆的这个例子也向我们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就需要有个好的学习心态。
香菱学诗读后感8
首先,作者通过香菱拜访林黛玉请求学诗的对话,阐明了学习写诗(律诗)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讲“起承转合,中间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林黛玉)关于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通俗说法,但是“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奇句新奇为。”(香菱)“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做‘不以词害意’。”(林黛玉)曹雪芹实际在这里通过林黛玉之,阐明了写诗以立意为要,要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不能为形式而讲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道理。
其次,作者还通过林黛玉对香菱学诗的指导,道出了学写诗的应遵循的循序渐进的步骤:先把王王摩诘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的一看。不用一年,不愁不是诗了。在曹雪芹看来,学诗就要先学王维、杜甫、李白,这打基础,一开始就进入正道。这三无疑是唐代最有就的诗和大家,有这三垫底,再学陶渊明、谢灵运等才能学出,即再一个新台阶。香菱一开始就说她喜欢陆放翁的诗,林黛玉以她的个体会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林黛玉断然否定陆游,也没提白居易,大概在曹雪芹看来,陆、白二的诗太浅显,诗味不浓,学诗断不可从这二学起,从这二学起,可能走入歧途,或者就学不好。
另外,香菱学诗的刻苦,由最写诗写不好,到最后写出好诗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说明“世无难事,只怕有心”,诗并不难学的道理。
关于诗的好,曹雪芹通过香菱之说:“诗的好,有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的。”这话简直是论诗的名句了。涉世事的年轻,一般都喜欢诗歌,喜欢诗里优美的意境,喜欢那说不出的意思。若有喜欢古典诗歌,并想尝试写作,那么就应从香菱学诗得到启示。
香菱学诗读后感9
香菱学诗这个情节想必大家都曾阅读过,不知里情节怎么样,她不耻下问,聪明能干,不能把事情弄明白,不罢休的这种心态,使我受益匪浅。
我,其实很懒惰,但我喜欢做饭,我从这个做饭,改掉了很多毛病,我最喜做鱼,特别是烫,我很喜欢;第一次,妈妈告诉我怎么做,我就做,结果吃时,差点儿没把我腥死,鱼腥味还全在。
“妈,你说你怎么做的这么好吃,能告诉我呗。”“我不都已经告诉你了嘛,这要靠你的领悟了。”我没想到这还有什么悟性。
我第二次做鱼,我又按照妈妈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可在做时,就没放料酒,就不好吃了;我气急败坏,把碗摔了一个(妈妈不在家),我又把鱼偷偷地倒掉,又赶忙跑回去,刷锅、拾碗,怎么也准备再来做一次。
我第三次尝试,已经是打破妈妈平常的做法,加入我的“新创意”。我把鱼一整条放在锅里煎,然后放上油,让表皮黄了就好,平常妈妈煎时什么都不放,我把蒜末和辣椒粉一起放在鱼肚里,撒上盐煎,最后兑上水在锅里煮。妈妈不喜欢除料酒以外的'东西,我偏不放料酒,我放啤酒,而且还放一些鸡精,提一下鲜味儿,妈妈平时做的时候,都切大块大块葱花儿在上面,而我把葱切的跟末差不多,最后好了,放一点儿猪油,把那葱末放在汤上面,一道“水煮黄鲤鱼”就成了。妈妈竟然也夸我这一次比上两次做得好,打破了他的一些做法,没想到味道还是不错的,还可以。
难道大家就没对我为什么要去做鱼干什么,因为鱼这道菜它代表着我奶奶,因为奶奶最喜欢吃鱼,这样我就完全可以到奶奶家做鱼给奶奶吃,这样她老人家一定会十分高兴——从小给烧到达给我吃的一个孙子,没想到也会做饭了!
香菱学诗读后感10
“香菱学诗”见《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薛蟠外出游艺,香菱由宝钗引领进入朝思暮想的大观园。脂砚斋说:“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在这一回中,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香菱内心对美的渴望被激发出来,在黛玉的指导下,吟诗、作诗、评诗,在气象万千的诗歌世界流连忘返。香菱学诗是《红楼梦》颇具匠心的一段小插曲,对全书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审美风格都起着重要作用。
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香菱是《红楼梦》第一位登场的女性,在全书地位极重。第五回,太虚幻境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暗示了这位悲苦女子的秉性和命运。香菱学诗是其悲苦一生中的华彩乐章。香菱求宝钗教作诗被婉言拒绝,后拜黛玉为师。受到黛玉的指点后她无心茶饭,整日沉浸在诗歌之中。探春对香菱说话:“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答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作者通过香菱在学诗过程中的言行描写,揭示出她丰富醇美的内心世界。在苦难的人生中,奋力追寻自己的理想,这是香菱赋予自己生命的尊严与意义。
这一段情节,还将宝钗、黛玉二人稍作对比。香菱学诗,先求关系更亲近的宝钗,宝钗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婉拒香菱。黛玉却一口答应:“既要学作诗,你就拜我为师。”黛玉是大观园中最具诗性的女儿,诗歌与黛玉的生命早已融为一体。作者借香菱学诗同时凸显了黛玉不凡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品味,刻画了其热情大方,好为人师的形象,为我们展现了黛玉善待一切、珍视一切,才情高远而并不恃才傲物的内心世界。
联结至俗与至雅,增加作品张力
香菱原名甄英莲,甄士隐之女,她本为千金之贵,出生于书香门第,五岁时被人贩子拐卖,后又遭冯渊之变,被薛蟠强买,沦为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呆霸王”薛蟠之妾。薛蟠遭柳湘莲苦打后,托名做生意出去躲羞,香菱这才有机会进入大观园。从大观园外到大观园内,从污浊男儿到灵秀女子,从至俗到至雅,借香菱学诗一事自然过渡。这个有着秦可卿品格,钗黛风貌的'女孩,即便命运坎坷,也从未放弃寻找短暂的生命中投射过来的任何光亮,更是增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加强了作品的悲剧意味。
凸显审美趣味,表现诗歌观念
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黛玉的审美品味也展现得淋漓尽致。香菱称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则认为:“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仍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于是推荐《王摩诘全集》给了香菱,她还说“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学诗最重要的是讲究立意,不能“以辞害意”,无意境,无情趣的诗都不是好诗。作者借此一段展现了黛玉的审美趣味,也表现了自己的诗歌观念。
《红楼梦》读百遍而常新。一段“香菱学诗”,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诗歌审美等方面皆有可品处,实是“淡极始知花更艳”。
香菱学诗读后感11
学课文《香菱学诗》之后,我深深体会到了封建体系下女子的悲惨与无奈。
香菱是一个苦命的女子,3岁被人贩子抢走,自此,一个本该幸福享乐的女孩沦为奴隶,后又被迫成了侍妾。身为一名女子,香菱对于自身的命运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忍受。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学写诗。生活的悲惨使香菱无处诉苦,委屈、伤心压在心里,为了发泄,香菱只好选择以诗抒情。
香菱好学乐学,虽然身份不高,受人压迫欺辱,却依然怀有一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心。在学诗的过程中,她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认真对待。读诗之后,黛玉叫她说说体会,而她的一番侃侃而谈,让人不得不赞叹她的才思敏捷、悟性高,同时又让人叹息——怎样聪明的女子,却又这样的不幸。
后来,黛玉又鼓励香菱大胆的作诗一首。这个傻傻的女孩,为了能作出一首好诗来,竟然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以至于由“呆”到“疯”,又由“疯”到“魔”,最后竟似“通了仙”。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终于写出了一首好诗,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也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一抹色彩。
香菱一生命运坎坷,但因为这件事,总算让她有了些美好的回忆。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幸福很简单,可对于香菱来说,幸福也不过就是那珍贵的一瞬了。
时光温暖,珍惜人世中的每一分幸福。也许你身处其间却未曾发觉,从香菱身上,是否能反照出你人生的幸运?善良的姑娘啊,愿你还会幸福。
香菱学诗读后感12
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我读了语文书上的这篇课文感慨万千。
故事的开头写的是香菱去找黛玉学诗,黛玉很高兴的收了这个徒弟,然后向她讲述了作诗的方法,并向她推荐了几本诗书。香菱收下诗书后,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读书学写诗,足见其对诗的痴迷。后来,黛玉让香菱写一首诗,香菱便“痴呆”起来,每次到五更才睡下。第一首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情况下苦思写成,但不见成功;不灰心的她“连屋也不入”但第二首依旧不行;终于精心所至,在梦中得到一份佳作。
香菱对诗的痴迷,学习的勤奋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现在的学生一看到难题便去问他人,甚至不去做,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难道这就是学习态度?有的同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对学习不钻研,对老师的话不听,难道这样的学生也能功成名就吗?同学们,学习才是正道,人不可能快乐一辈子,只有先痛苦,才能后快乐,否则就有可能先快乐后痛苦。
同学们,向香菱学习吧!做现代的花朵和骄子,我们没有理由会比香菱差。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戏。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兰。
懂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诗。在《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算的上是一个插曲,但是联系香菱在《红楼梦》中的'悲惨遭遇,作者写"香菱学诗"也是颇具匠心的安排。
在《红楼梦》中,香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笔下,香菱的一生颇具悲剧性,作者之所以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并且这样写也使得当香菱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悲剧性更为强烈。
回归到"香菱学诗"上,其过程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林黛玉为师,在黛玉的指导下细品王维的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的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所作的三首诗中,第一首较为幼稚,全诗只是前人咏月时所用的词藻放在一起,其中没有任何真情实感,但她的第二首诗便有所进步,渐渐有了作诗的感觉,第三首诗中,香菱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看似句句都非写月,实际上却是句句与月相关,借月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从其所作的第三首诗中可以看出香菱自己本人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使得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这全都是曹雪芹的精心安排。
另外,在《香菱学诗》中,香菱所拜的师傅是林黛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虽是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但也热情大度,并且林黛玉指导香菱时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这也是香菱能在短时间内作出如此成功的诗的一个重要原因。林黛玉的这种表现,同时也是作者对她性格刻画的另一侧面的反映。
细细品味,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为后文香菱的悲剧性结局作了一定的铺垫,为黛玉的性格刻画作了一个很好的侧面描写,可谓是"一举两得"。
香菱学诗读后感13
谈起文学我就非常有兴致,学起文学,我就忘乎所以。这回我又找到了一个知已——香菱。她对诗的兴趣可比我大多了,为了学习写诗,她更是废寝忘食。
刚和她接触,我就感到她对文学是多么的如饥似渴,薛蟠外出经商,她随薛宝钗搬进了大观园。她学诗的热情就愈加高涨,进大观园的当晚,就去找黛玉学诗。没想到平时骄傲尖刻的黛玉,竟然收了这个弟子,还热情地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地教她。从这里我也看到了黛玉没有小性子时的诗人的胸襟。香菱后来学会了作诗,还加入了海棠社,这归功于两个人,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她自己。黛玉给香菱制定了一套正规的学诗安排,从此看,黛玉的学识是非常深厚的,我也看到了这个一个孤独女孩的内心,只有读诗、写诗才能抚平她内心的`寂寞,只有在诗的世界里,她才能自由翱翔。虽然黛玉的莘莘教导让香菱受益匪浅,但是如果没有香菱自己的勤奋努力,也是不会有学成写诗的结果的。香菱在学作诗时茶不思,饭不想,一心只惦记着诗,甚至连梦中也还在作诗。正是因为她如此的虚心、好学刻苦,才能摘取这么硕大的胜利果实。
尽管香菱是如此勤学好问,但是上天却对她如此不公,让她的人生如此悲惨。原本出生乡宦家庭,却在三岁时被拐走,长大后被薛蟠买去做妾,后来又被夏金桂折磨至死。我不得不惋惜在封建社会中被扼杀的人才,无法表达出对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现象的厌恶。
在这样的发达、开放、文明的今天,我们拥有舒适的读书环境,随意挥撒的空间,更要借鉴香菱的学习精神,长江后浪推前浪,成为世界的栋梁。
香菱学诗读后感14
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丫环,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受大观园浓厚的文化气息熏陶影响,也开始学习写起诗来。在林黛玉、薛宝钗的指导和帮助下,她两天时间内就以《咏月》为题,作了三首诗。
第一首诗是:“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第二首诗是:“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第三首诗是:“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蛾应借问, 缘何不使永团圆!”
显然,前两首诗意象单一、矫筹造作,质量不高,林黛玉、薛宝钗看了都不满意。第三首诗境界、格调就大显不同,众人看了都说:“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香菱只所以在两天之内,诗艺大进,从一个门外汉变成“诗翁”。原因有三:一是多读。在林黛玉的教导下,香菱很快掌握了诗的`基本理论,并且阅读了杜甫、李白、陶渊明等人大量的诗作。俗话话:“孰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了诗的积累,就有了作诗的“细胞”。二是用心。香菱学诗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不论白天晚上,她“满心中还是想诗”,甚至为此,“茶饭无心, 坐卧不定”,可见用功程度。三是丰富的生活积累。诗歌本是心灵的艺术,有感于心灵,才能发为诗歌。香菱幼年被拐子拐走,落入贫苦人家,大时被出卖,为一位冯公子看中。偏偏在命运要发生改变时,呆霸王薛蟠打死冯公子,把她抢入薛家。正因为有着这样惨痛的人生经历,她心中充满了悲苦的诗情,对诗歌写作爱好之极。
香菱学诗,对于我们写文章有很大的启示。写作本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要付出无数心血和汗水。特别是要把文章写好,更不容易。作为写作爱好者,首先要热爱写作。爱好产生乐趣。不爱好,就没有乐趣,就没有动力。爱因斯坦说:“爱好最好的老师。”要把写作当生活,当娱乐,虽全力为之,而不感到苦和累。这样,才能坚持长久。其次,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感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充沛的感受、敏捷的思维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此,必须多读书,多感受,多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感受。这样,才能言之有物,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再次,要勤于练笔写作。文章是写出来的,光想不写或光读不写,如同“纸上谈兵”,同样难以提高。只有在写作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收获心得会,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勤于写作的前辈学习。要给自己压任务、交担子,规定自己每月、每星期要写多少篇、写多少字,常年不断,坚持不懈,慢慢地就养成了写作的良好习惯。这样,必将终于写出好文章来。
香菱学诗读后感15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的一生遭际来看,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说:“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后四十回写她死于难产,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了。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香菱学诗读后感16
香菱是《红楼梦》"所写开卷第一个女子",居于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香菱原名甄英莲,乃乡宦甄士隐之女,原本也是一个千斤小姐的身份,由于元宵节晚上被人拐卖,后来又被薛蟠强买去做了妾,遂先后被改名为香菱、秋菱。在薛蟠和其妻夏金桂的摧残蹂躏之下,苦命的香菱终于年纪轻轻便死于非命,走完了她那十分悲惨的命运结局。
纵观香菱短暂的一生,虽然是一个丫鬟,但她不但漂亮,而且十分聪明、有才干。但凡见过她、与她在过一起的人,无不交口称赞她的人品。在丈夫薛蟠外出学做生意以后,她被安排来服侍薛宝钗,终于有机会住进了大观园。在大观园里,她被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等人的影响,心中萌发了学诗的念头。后来,她拜林黛玉为师,经过刻苦努力,终于很快便学会了写诗,成为大观园诗社中的一员。那么,香菱是怎样学诗的'呢?
第一是求知心切。作为一个丫鬟,香菱主要是听主子的使唤,服侍好主子。但她却求知心切,也要和主子、小姐们一样去读书,学诗,这在一般的奴仆中是十分少见的。她般进大观园来服侍薛宝钗后,即恳求
香菱学诗读后感17
《红楼梦》是我国一部伟大的通俗小说,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内容的高度性和对人物塑造的成功。一直以来,我对《红楼梦》的印象不过是贾宝玉、林黛玉,最多还有个薛宝钗几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已。可是这次学习的课文《香菱学诗》却是令我很喜欢,朝思暮想地一遍遍回味,许多感情从心里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漫开。
其实《红楼梦》我是读过的。在未学习这篇课文以前,我从未注意到香菱这个孤苦的女子,但近来的学习,只是短短几页纸的文字,香菱的形象便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她对于不幸的乐观和坚强、对知识的渴求、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对学习的执着与刻苦.....那么可爱。这些丰富的感受其实揭露了我阅读时一个习惯上的不足——我不懂得精度,总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对于像《红楼梦》这样深刻的有内涵的经典之作,我的浅尝辄止实在是可惜。但我感触更深的应该是曹雪芹的小说对于人物的塑造——那么饱满、形象,而正因此,整本《红楼梦》就像当时整个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立体而鲜活,构造复杂却有条理、因果。
读《香菱学诗》,我不仅在学习小说和文学方面感到有收获,有感触,在精神方面,更是获益匪浅。
弱小的香菱遭遇了命运的不幸,三岁就被人从父母的怀抱里夺走,从故乡的土地上分离,从此是再也不知道归根何处,他人问香菱:你可知父母是谁?家乡何处?”,香菱默然,少顷,又如梦醒般,只能低着头,迷惘地轻声答道:“不记得了。”除此之外,再无别言可诉。可是,即便如此,香菱却有着许多生命宝贵的品质,譬如好学,譬如自尊。
说香菱好学,是因为当她得以在大观园中安定地生活一段时,生命中少有平静到来了,她却没有选择物欲的享乐或是令人沉迷的安逸,她选择了刻苦的学习。对于香菱这样小得像是世间的尘埃连命运都把握不住的女孩子而言,学习有什么意义呢?她不是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生,学习是义务,是使命,是竞争,是改变命运的钥匙。对香菱而言,学习没有任何的功力可言。她不是那个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迂腐的范进,她也不为了通过学习写诗蜚声文坛或是一跃成为才子佳人受人众星捧月,她只是单纯地渴望写诗,渴望学习罢了。香菱学习写诗的行为,提升了她自身的价值,增多了她生活的意义。这样的赤子之心是难能可贵的,是现代的就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习的。
说香菱自尊,是因为当香菱面对命运的'不幸,无法凭她弱小的身躯反抗的时候,她并没有绝望,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尽力去追求自己可以追求到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香菱更珍贵的品质——自尊。我认为人只有拥有自尊,才能有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和奋斗的坚强与提升自我价值的渴望,这既是使人不断向前的原始动力,也是人能够维持自身原则,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我也想拥有像香菱一样的那份平凡却不普通的自尊,这样我便感觉是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令自我不断成长、强大的动力。
其实读《香菱学诗》,收获的远远比我已经写下来的多得多:香菱的乐观和坚强、黛玉的才思和循循善诱、诗的内涵、诗的鉴赏……大大小小、点点滴滴,小到我自己也难以察觉的触动与共鸣,大到人生的意义与航标,不胜枚举。红楼一梦,却是现实的悲剧,可悲剧中却又有美得令人心醉的人、事、情。我想,这就是所谓名着吧。
香菱学诗读后感18
好久不读《红楼梦》了,如今我理想失落的一败涂地,人也散漫的对不起当初的雄心和泪水。一个朋友说,去看看《红楼梦》吧,她会给你重生的力量!我曾发誓说为了我的化学,封起红楼的,但思虑再三,还是拿起了她。看那段好呢,“香菱学诗!”不知是心底的声音,还是最后的挣扎……
这节读了好多遍了,在我心里也算是个励志段落了,但哪一遍也没有这一遍觉得如此震撼,产生不期的共鸣!只可惜感觉有了,文笔却没了,唉,一叹。
她想学诗,起初目的好像……从题目看,应该是向往一个“诗人”精致的精神生活,从她生活的环境来看,是安慰她那一种精神的孤独,并不是真的爱写诗。而我呢?当初来到数学系,目的赤裸裸的,就是要考研,当然必须要有真本事。我拼命啃那两本书,也是为了不回想那些繁芜的往事,给心里一点充实,也并不是真的爱上了数学。某种意义上讲,有一定的契合度。
经历了一番周折,香菱找到了好老师——黛玉。而据说,晓萌也是以倒数第几名的身份最后一批插到了实验班,成为李、石两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弟子(现在我好惭愧,说我是他们的弟子,因为我觉得越来越不配了,不过我会努力再次配的)。
没有过人的智慧,她就是死读《摩诘集》,夜深了,一遍又一遍,她硬是读出了些功夫,品得了“嘴里说不出来的意思”。去年的今天,(我估计即使将来我老年痴呆了也不会忘)呆呆的我一遍又一遍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了多少遍的高代数分!竟也朦胧的体会着数学结构大气的美,那其中说不出来的意思,竟也时时勾起我向上的嘴角。
束缚了,穿凿了,呆香菱作诗屡屡失败,正如我面对我的作业题们,我每回都会花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来做作业,因为理解能力不好,因为对形式,ε—δ语法的陌生和不能接受,那些题面前,我就是个呆子,一直没头苍蝇一样的乱撞。但那时的我相信,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一个严格大于零的可能性……
但是我们不曾厌倦,虽近乎绝望,却固执的不可救药的喊出一句“我能!”累月的诗海终于浸润了她的心,幽幽咏月诗终于也走出了她的梦境!而后来,我也是偶有在与矩阵、微分为伍时被闹钟叫醒。然后悟出了些许奇妙的联系……
最后,香菱爱上了作诗,寻觅那幽幽意境,深深情味,而半年前的我,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让我忙个不停的数学。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
用生命的力量去追寻,全部的精力去打拼,没有探春之敏,黛玉之咏絮才,宝钗之深厚知识储备,我却可以做个香菱!能力自然愚钝些,思维自然呆板些,但有一颗一意追寻的透明心和存在的严格大于零的'可能性,去做了,成不成,又有什么所谓?也许我做不了我一直期望的探春、凤姐型人物,但,我还可以做个香菱!为梦的舞动拼一次。
曾经奋斗的过程和香菱学诗的过程如此的相似,以致看到这段就像看到了我的大一一样。一幕幕,揪着自己的头发学习,吃着药片,在一样寒冷的冬夜,打着小手电,…任意ε>0,存在δ>0s。t……
没有智慧,没有灵性,这是学习的本真状态么?我想,他至少是我的状态!雪芹真的是太了不起了!诗文如此感性的东西,他竟要香菱那样动情的来学!难道是学习的通法么?我想,那些“须眉浊物”,恐怕真不是那么学八股文章的吧!好一个雪芹!恐怕他竟不知200年以后,有那么一些人,仍用香菱的法子,学着一门叫“calculous”的东西。
如果是个普通人如我,不妨学学香菱。正如今天这句话“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不付出一定不会有回报,付出不一定会及时回报,虚度终究什么也留不下。”谢谢红楼的凄然超度,我将继续追寻我的路。
对不起,文字总是那么苍白,请原谅一个学了一年数学忘了文章如何写的人吧……
香菱学诗读后感19
来自红楼梦里的一篇课文《香菱学诗》,讲述的是一名苦命的女子,本出身在一个乡官人家,却在三岁时被拐,长大狐被薛蟠买去做了妾,后随其进京,在薛蟠的一次外出,贾宝玉把她带到了大观园里给自己作伴,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激起了香菱学习写诗的欲望。开始香菱并没有什么基础,可是却有分执着的热心。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成功是要靠自己努力,并非靠口头说说的,有些人说要做了最好的决心要考最好的高中,但只是说说的,成功离不开勤劳,表最好的决心做不到也是徒劳,居里夫人在法国念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室度过。图书室10点关门,回到自己的小屋后,她在煤油灯下继续读书,常常到夜里一两点钟。所以最后他成功了,许多名人伟仕能够取得成功都离不开自己的艰辛。
可是说说容易做起来太难。就像我一样,当初小升初,去学校考试回到家,自信满满的以为一定能取得成功,太过自信变成了自负,考试下来了,分数出来了,因为当时是座位号,所以我再三核对这是不是我的分数,结果是徒劳的。因为这就是我的分数,雷打不动的分数,双科加起来不过一百,引以为傲的成绩变成了奢望,从那时候起,开始想好好学习了想上进了,几乎是哭着回家的,回家也免不得被亲戚朋友耻笑,可这算什么?几天甚至几个星期过后,不开心的情绪消失的无影无踪,终究是一个字。懒。可就是这个字,可能导致将来甚至现在失败,挫败。
经过那一次考试,努力了两个星期,又开始了懒散的生活,随之汇报的是什么?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说要努力。都是徒劳的,现在学习还有用吗?我问自己。是有用的,我相信是有用的,香菱能一次又一次取得进步的原因是什么?是孜孜不倦的求知。努力,为了现在,为了将来。为了自己。努力!
香菱学诗读后感20
在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里,提到的有名有姓的女孩有上百个。最重要的便是金陵十二钗正,副,又副册里的三十六个了。文中姑娘或丫鬟也不少,为什么曹公把学诗这一情节安排给香菱呢?
我认为,香菱学诗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香菱确实对诗文和学习保持着高度的热情。香菱学诗时,能读诗到“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的程度,这不仅仅是显出香菱的呆,更是体现了她对学习的执着。香菱有着绝好的领悟能力,在黛玉对作诗稍作解释后便能提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说道:“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在第四十八回中,宝玉也说:“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若从这个方面来说,聪明之人必求多掌握学识,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知识很大层面上都是从书中获取的,那么,香菱学诗也不足为奇了。“精华欲掩料应难”月亮那纯净的光华,料必难被掩盖。这句话何曾不是自喻呢?黛玉也说:“你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可见香菱确有过人之处,这光华又怎能被掩盖呢?总有一天会绽放光芒。
其次是为了抚慰心灵,缓解寂寞,寄托她的寻乡思乡之情。香菱自小被拐卖,好不容易被冯渊看中,“定情于一人者”,可偏又让薛蟠买去做妾,闹出个人命官司。可那“这薛家纵比冯家富贵,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从这侧面描写,也可看出香菱日后在薛家也不会安稳。可偏巧香菱对于自己的父母,年龄以及家乡,一概没了印象,文中也多次强调这一点,在周瑞家的以及夏金桂的询问中都可以看出。从现当代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如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萧红的《呼兰河传》来看,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在自己最穷困潦倒之时,写出回忆自己童年美好生活的作品,其中的精神归乡的意味不言而喻。反观香菱,她从小被拐卖,在贾府被欺侮时,她能回忆起自己父母亲的关爱吗?她能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薛蟠外出时,香菱便得了空闲,自然要学几首诗,寄托自己的感情。“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归乡,团圆应是香菱日夜所思的吧。
再次,便是香菱对进入贾府上层社会的渴望。香菱在贾府的地位并不算高。作为薛蟠的妾,她只比丫鬟高些许,却又比不上宝钗,黛玉等人。大观园中的姑娘们都各有自己的才情。学诗也是一种提高才情的方法。而且这又能够帮助香菱更接近钗黛等人,更是帮助了她进入海棠诗社。
第二个问题,便是曹公为什么把学诗这一情节安排给香菱呢?第一,我们知道,曹公对香菱是既赞美又同情的。首先是赞美。文中多次采用侧面描写赞美。第七回,周瑞家的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第十六回,王熙凤赞:“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可见香菱的品性不同一般。脂砚斋道“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杜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在这一点的作用下,“香菱”学诗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红楼梦中合计有正、副、又副册各十二钗,第六回判词副册中唯一提到的便是副册之首香菱。显然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书中香菱出现的次数并不算少,但正面描写就只有那么一两处。第一回以及第四回有对她的外貌描写。其余的描写多为一笔带过,如第二十回,“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第二十九回的“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我们对香菱性情的了解多从旁人的描绘中得到,缺少正面描写。在前面的描写中,我们知道,香菱是一个漂亮、安静的女孩子。但,这还不够,这从哪儿体现出来?于是香菱学诗的情节便上场了。这也是文学作品必须要做到的,这才使香菱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其三,人物的行为是与其身份地位有直接关联的。我们把与香菱年纪相仿的其他女子如惜春、平儿、袭人等人来和香菱作个对比。惜春是荣国府的四姑娘,即使是庶出,从小也能获得较好的教育,虽不善诗,但善画,拥有小姐的气质。平儿是凤姐的陪房,贾琏的妾,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凤姐的帮手的,没有身份也没有时间去学诗。而袭人地位更低,就更不可能与宝黛等人平等相处,向他们学诗了。而香菱正好有这个身份及时间,安排学诗的情节也是自然的。
综上,香菱学诗的情节正是大观园的必然产物。
【香菱学诗读后感】相关文章:
《香菱学诗》11-14
《香菱学诗》赏析12-06
《香菱学诗》教案12-06
香菱学诗课件03-31
香菱学诗说课稿01-22
《香菱学诗》的说课稿02-06
香菱学诗教案06-14
香菱学诗教案09-14
《香菱学诗》的教案09-04
《香菱学诗》说课稿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