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毛流浪记》有感

2020-11-13 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1

  九岁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本书——《三毛流浪记》。当我迫不及待翻开这本书时,便被书中的主人公命运深深吸引,从此,我爱上了这个既可怜又顽强的漫画人物——三毛。

  《三毛流浪记》是平民画家张乐平爷爷在解放初期绘制的一本漫画书。书中描写了在解放前,一名叫三毛的流浪儿童,在当时动荡的社会中无家可归、顽强生存的感人故事。三毛从小失去父母,到处流浪,饿了,他捡拾食物吃,找不到食物,他就勒紧裤腰;冷了,他就把废弃的报纸盖在身上取暖;困了,他就睡在垃圾车里……为了生存,他卖过报纸,捡过烟头,帮别人刷皮鞋,虽然他卖力工作,但总是受人欺侮,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

  读完《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我的心沉甸甸的。三毛与我们差不多是同龄人,当我们大多数人还在父母面前撒娇时,三毛却饱尝了人间辛酸。我们每天吃着美味的食物,想想三毛却经常忍饥挨饿;我们穿着四季分明的衣服,想想三毛却衣衫褴褛;我们每天坐在明亮的教室学习,想想三毛他却为了生存流浪街头……与三毛相比,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更应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环境,努力认真学习,不仅仅为自己,更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振兴。

  可怜的三毛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有时我想,三毛能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多好啊!有一次,我去公园玩耍,看到有挟着书的三毛白色素胎卖,我迫切地买下了它,并给素胎涂上了色彩,不一会儿,一个新时期的三毛出现在我眼前,只见三毛穿着蓝色的风衣,黑色的皮鞋,右手夹着一本厚厚的书,红润的脸上露着浅浅的笑容。我轻抚着三毛的手臂,三毛笑了,我也笑了……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2

  假期中,我读了《三毛流浪记》一书,这本书给我很大的触动和感想。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叫三毛的孤儿,在社会上流浪的坎坷经历。它写出了旧社会,穷苦家庭的孩子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富人的冷漠和刻薄,揭露了旧社会制度的不公平。

  其中,有一个故事令我难以忘怀。一天,三毛走在街上,看见了前面的儿童乐园。他刚想走进去,就被保安毫不客气地推了出来。三毛看见柱子上写着:“我们要爱护儿童。”于是,他气愤地撕掉了那张宣传单。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画面!三毛就在张贴的宣传口号下,却没有得到被爱护。可见,当时很多事情,仅仅是喊喊口号而已。

  读了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生活在那个年代,是多么的坎坷艰辛,但对于三毛这样的孤儿,居无定所、忍饥挨饿,生活得太不容易。而今天的我们,生活在这个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里,住在带电梯的高楼里,出门有车乘坐,吃得丰盛,穿得漂亮,有美丽的学校,优秀的老师,循循善诱地教育我们。我们是多么的幸福!

  因此,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们的国家,感谢我们的老师,感谢我们的父母。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3

  寒假里,我阅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故事书。知道了三毛是个非常可怜的苦孩子,他没有父母,没有家,甚至都没有一件好衣服穿,从小到大都过着流浪的生活。但是三毛非常善良,他帮助别人洗衣、做饭等等,但是每次都被别人误会,常常挨打。

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悲惨的生活。我们生活在新社会,每天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吃的饱穿得暖,还经常去公园和游乐场玩。所以,我们要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本领,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4

  《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大家必须不陌生,书中三毛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毛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孩子。三毛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孤苦伶仃,缺衣少穿,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在流浪期间,他做过报贩、擦过皮鞋,还当过学徒,受尽苦难,但他却靠自我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一向没有放弃求生的勇气。三毛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品德十分值得我去学习。想想自我,有时在遇到一点困难的时候,就不肯动脑筋、不肯动手。我今后也要象三毛一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运用智慧,勤于动手,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毛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孩子。三毛虽然自我生活得很困苦,但他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却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忙别人渡过难关。有一次,他看见一位老爷爷不细心摔倒了,旁边的人不去扶老爷爷,还在一边看热闹。三毛急忙走上前去扶起那位老爷爷,他看老爷爷很饿,就拿出一半的烧饼给老爷爷吃,之后又把剩下的一半也给了他,自我却饿的肚子“咕咕”叫。三毛除了帮忙过老爷爷,还奋不顾身地救过落水的小孩。三毛这种助人为乐的品德也十分值得我去学习。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要进取伸出援助之手,主动地去帮忙别人,大家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爱的世界。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5

  《三毛流浪记》这个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书中三毛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旧上海滩十里洋场,有个穿着颜料“衣服”的小男孩,骄傲地笑着,得意地走进了那个必须穿衣服的“文明社会”。这个小男孩便是三毛,一个身世凄凉,饥寒交迫,受尽欺辱,贫穷得只剩下三根头发的孩子。在这辛酸、无奈的流浪生活中,他的心却依旧跳动着机智、幽默、乐观。

  旧上海的“文明社会”是不允许光着膀子的人进入的。黄包车上载着一朵朵精致的花儿,而三毛却穷得没有衣服穿。他应该想着自己坎坷的命运,在这不公平的社会里,是不是该低着头,流着泪,默默离开,哀叹自己的苦命呢?不是的。我们可爱的三毛看到了广告牌下一盒盒的颜料,伸出手指,细心地为自己抹上了一件“衣服”。面临这样的处境,他选择幽了现实生活一默,坦坦荡荡地笑看灾难。

  与三毛的苦日子相比,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可真是太幸福了,有书念,有衣穿,有伴玩,有亲人的细心呵护……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却还要嫌这个,嫌那个,跟父母斤斤计较,不知道什么叫做感恩。我觉得我们这么做太不对了,我们应该要体谅父母对我们的用意,他们的每一句唠叨,都是为了我们:当他们“唠叨”时,无非就是想让我们努力读书,长大后报效祖国,做有用的人才,无非就是让我们保护好视力,多看书;当他们让我们帮忙做家务时,无非就是要让我们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父母对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表达他们对我们的爱吗?

  生活总是会跟人开玩笑,让人找不到方向。面对现实的残酷,我们要像三毛一样,需要有接受现实的勇气,有含着眼泪也能骄傲地笑着的骨气,伤痕累累也不忘要与灾难幽默一下的胸怀。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灾区的同胞们没有倒下去,反而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努力重建自己的家园。在各方的帮助下,才一年多,那里就变了样,甚至建设得比原来更好。

  在失去后,他们体会到我们生活在幸福中的人所体会不到的凄凉,他们从此更懂得珍惜,更懂得感恩,更坚强地笑着面对未来。有希望就能推动生命前进,与其在哀叹命运中痛苦地苟活,不如坦然地接受,感受当下生命的多姿多彩,微笑着与灾难击掌问好。

  读完《三毛流浪记》,我被三毛的人格魅力震撼了。也许我们永远不会有三毛一样的坎坷人生经历,但只要我们学着三毛那样的乐观、开朗,无论多高的山,多深的坎,我们一定能够从容地面对,微笑着说:“我很好,我能行!”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6

  你们都过《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吗?我可喜欢这本书了,特别是故事的主人公“三毛”,他坚强,勇敢、善良的性格我最佩服了。

  他没有家,没有父母,没有亲人,光溜溜的头顶上只长了三根毛,所以大家都叫他“三毛”他生活在旧社会的大上海,没有饭吃,也没有地方睡觉,饿了只能吃贴小广告用的浆糊,到了非常寒冷的冬天他也只能睡在又臭又脏的垃圾箱里面。

  有一天,三毛抱着饿扁的肚子在路边走着,突然看见前面有个叔叔好像掉了什么东西,走 近一看原来是只钱包,他连忙拾起来追了上去还给叔叔。他宁可饿肚子也不干坏事。

  三毛真是个可怜的孩子,现在的我们跟他比起来是多么的幸福啊!有幸福的家庭,有优越的学习环境,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我想如果三毛他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他一定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觉定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 !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7

  寒假里,我读完了《三毛流浪记》这本漫画书,每次读时我的心里都是酸酸的。张乐平爷爷以漫画加文字的形式描述了三毛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精彩、生动,让我爱不释手,我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书中每一幅画,每一个字,生怕漏过每一个情节。从书中我了解到三毛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没有父母,没有一个亲人,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没有遮风避雨的地方,他一无所有,头上只长了三根头发,因此取名“三毛”。他到处流浪,在饥饿难忍的时候和狗抢食物,把训狗的链子套在自己的头上,还吃贴标语的浆糊,险些送了命,三毛的童年真是太悲惨了。看到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泪水一滴一滴地滴在书上,我伤心极了。三毛受尽了屈辱和磨难,为了活命,小小年纪擦过皮鞋、卖过报纸、拉过车;为了活着,他甚至给自己贴上标签:我卖一万元,商店里的洋娃娃还卖十万元呢。天哪!我咬紧牙关为三毛深感不平。三毛虽然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很勇敢、善良。他曾不顾个人安危,救出了落水男孩;他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了,会急忙把老人扶起来;他曾饿着肚子,把食物让给饥饿的兄妹俩;他曾帮助拉货的老大爷推过车,等等。三毛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我学习。

  与生活在旧社会的三毛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拥有爸爸妈妈的呵护,老师的关爱;拥有明亮的教室,崭新的书本;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长大了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8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三毛流浪记的书,感受很多。

  三毛是一个没有爸爸和妈妈的孩子。他很想读书。有一次,他见小朋友们都去上学了,自己却不能上学。于是,三毛想出了一个办法,就偷偷地到学校的课堂门口听老师讲课。我想三毛真爱学习啊,可是有时候我还不认真听课,我真觉得很惭愧。

  三毛也很勇敢,有一次,他看见有小朋友掉进水里,三毛就不顾一切跳入水里,把小朋友救上了岸。别人都夸三毛见义勇为,我想三毛这么勇敢,我也要热心地去帮助同学。

  三毛是可怜的孤儿,他能自己照顾自己,我也要像三毛学习,自己检查作业,自己洗袜子,衣服。

  读了三毛的故事,我要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9

  我怀着悲伤的心情读完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我此时的心情可谓是感激万千······

  三毛是一个孤儿,他没有真正的家,只能四海为家,四处流浪。寒冷的冬天,三毛晚上只能睡在街上,而我却可以睡在那柔软又温暖的被窝里。炎热的夏天我可以在家里吹空调,而三毛却在那阳光下捡拾废品······啊,可怜的三毛。

  三毛从小就失去父母,只能靠乞讨生活。如果他讨不到东西吃,就得饿肚子。不仅这样,他还经常受到人欺负,有时好不容易讨来的东西,却被其他孤儿给抢走了。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却是恰恰相反。就说我吧,我从小过着幸福的生活,爸爸妈妈把我捧在手心里,照顾得很好,可以说是衣食无扰;我要什么就有什么,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妈妈每个星期还经常带我去吃肯德基或麦当劳,但是有时我却还会对妈妈发脾气。现在想起来,我是多么不懂得珍惜呀!

  合上书,三毛的样子还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我见到了一个头上三根头发的,赤着小脚丫,长的又黑的又瘦小的三毛展现在我面前,那又冷又饿又可怜的样子使我心如刀绞;我仿佛听见三毛讨饭的声音,那凄凉的声音像一只箭在人心碎。

  他的生活多么悲惨!他小小年纪就要靠打工维持自己的生活。我现在的生活和三毛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远。这么一比较,我才知道我有一个温暖的家,我想我应该珍惜我的一切!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10

  今天,我又看了一遍《三毛流浪记》。我记不清自己已经看了几遍,总之,三毛深深地吸引着我。

  三毛大大的脑袋上可怜得只有三根毛,无论什么时候都光着脚丫。大冷天拿报纸当被子,用标语当褥子,睡在垃圾车里。三毛不但穿不暖,更是吃不饱。饿了喝糨糊,啃树皮,看了真让人同情,小小年纪,过着苦难生活。虽然生活十分艰难,但三毛却有一颗善良上进的心,他帮助别人,他想往上学……

  三毛的经历十分坎坷,为了生存,他当报童;看别人打扇挣钱,他也给人打扇去;又想另谋生路,去干擦皮鞋的活儿,不料被警察没收了工具,钱也被偷了。虽然三次有家,但最后都散了。

  三毛骨瘦如柴,衣不蔽体,吃不饱,穿不暖的形象和我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啊。我有一个自己的小房间,一张舒服的床。打开我的衣橱,皮夹克、羽绒服、棉大衣、牛仔库……应有尽有。爸爸妈妈还经常带我去饭店品尝各色美味,带我到全国各地旅游。

  想想自己,连学习都要让爸爸妈妈、老师操心,真不应该啊,我吃穿不愁,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做一名好学生、好孩子。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11

  在暑假中,我看了许许多多的课外书,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三毛流浪记》这本书了,它描写的是另一个世界----旧社会。

  在这本书中,虽然大多数都是图画,但是旧社会的情景却一幕又一幕的呈现在我的眼前。我被它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在大街上,人群的嘈杂声,小孩的哭闹声,棍棒 的敲打声,富人们在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穷人饥寒交迫,露宿街头;有人还被逼自杀……一幅幅不堪入目的画面,令人气愤,令人心酸。当我们与亲爱的爸爸妈妈 围在饭桌边,吃着可口的饭菜时,是否想过在旧社会的流浪儿是怎么过的?这本书提醒了我,使我永远忘记不了。

  三毛是千千万万流浪儿中的一个。三毛是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他的一生经历使人心酸。三毛从小就没有爸爸妈妈,至于他们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从此,他便成了 个孤儿。三毛整天过着无衣无食的生活,生活很艰难,只有偶尔才能吃上一顿饭。冬天,凛冽的寒风吹着弱小的没有衣服的三毛,他看着富人家牵着一条狗,边狗也 穿上了暖烘烘的红棉袄,人竟然不如一条狗!三毛变成这样是因为没有出息吗?不是的,是那个万恶的社会把他弄成这个样子的。看到这里,我心中燃起了怒火,恨 不得推翻旧社会,让三毛来到这个光明的世界,和我一起学习、玩耍,三毛一定名列前茅。我想:三毛肯定也是这么想的,他做梦都想来到这个光明的世界吧。

  三毛机智、勇敢、有志气,他憎恨那些欺压人民的坏人,他又拾金不昧,当他捡到钱包时,他立即追赶那位老先生,把钱包还给了他,这种精神令我们敬佩。

  看了这本书,我恨旧社会,恨欺压百姓的人,我十分同情三毛,我想:如果不是解放,我也可能在他们当中,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今后我要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上一篇: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 下一篇:《余秋雨人生哲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