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读后感篇1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于晨”早上的心情和精神状态决定了一天的工作效率,当然在这里就涉及到“幸福”这个词汇。幸福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判断的标准,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提出了“幸福存在于平静和享受之中的幸福观”,个人的幸福只能有自己作出评价,每个人都是用适合他自己的方式来追求幸福,而且个体之间的幸福是不可以比较的。《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这本书中提到了经济学中一个经典的故事,即富翁和渔夫的故事:一个富翁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到了足够的钱,然后在海边度假,却发现一个渔夫也在沙滩旁晒太阳,富翁就劝说渔夫努力的打渔,赚足够的钱然后买更好的装备,进而能够有自己的打渔团队,过更好的生活。而渔夫揉揉睡眼,对富翁笑道:“你看我现在啦”。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看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里面的沈冰和石小猛是社会两种价值观的极端体现,剧本把这样两个角色安排为最初的恋人颇具讽刺意义,从而我们也知道即使没有程峰的出现他们肯定也会不欢而散的。石小猛—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一直抱怨着因为差七分没有上清华,一直抱怨着社会对他的不公和欺骗,一直抱怨这个社会给男人的负担太重(这个现象非常普遍),认为两个人在一起的幸福必须建立在财富之上,将财富的比重无限扩大,最终走上了极端路线。
其实财富只是幸福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萨缪尔森提出了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效用是指现实生活带给我们的满足程度,欲望是我们期望社会带给我们的满足。一方面我们不论否定欲望带给我们的积极作用,但这里也提示我们:人不可贪得无厌,要学会止欲,就像易经中的“九五”一样,人必须顺应天道大势,否则如同秦始皇一样贵为“九五”,也会身败名裂;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我们必须提高我们的效用,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来达到我们现实收益,获得个人成就。
人活着的首要条件是幸福,不然其他的一切都毫无意义,理性的看待幸福,就像《漫漫人生路》唱到的一样,“每天都有新发现”,其实幸福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我们忘了给心一个观赏的机会!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读后感篇2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有实用价值、最成熟、研究的人也最多的一门学问。它既非常深奥,又平白易懂,就看我们怎么学。一个人不学经济学也能懂一般的经济规律,比如说物以稀为贵,这就是经济学。但是学过经济学就懂得更深刻,问题看得更透。而且能够用经济学的规律来解释世界,判断事物的是非,估计局势的发展。我们还能够发现,由于古人不懂经济学,人类的发展大大地延误了,而且至今类似的错误还一犯再犯。可见普及经济学知识有多么重要。
我们是处于人生最重要的阶段的一群人。我们的人生观开始形成,开始观察社会,学习如何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可是现在的学校里并没有很好的关于人生观和正确认识社会关系的课程。教育部门不是不想,而是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来讨论怎样建立符合社会需要的人生观,又易于被我们所接受。我认为学点生活中的常识经济学应该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如今,大学生们,做兼职的,炒股的,创业的…比比皆是,你要去街上随便找个人问也能问出很多来:
“工资都不够买一平方米房子住的,你说该怎么办?”;“股市跌成那样了,我该怎么办。”;“学习就业买房买车涉及到的经济学问题我不懂,该怎么办?”
他们都跟经济有关。所以说,生活在这个时代,你要是还不懂点经济学那就真是OUT了。
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懂得人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处理好和周围人群的关系,懂得个人的社会责任。学好经济学不但自己享受人生,同时也能帮助别人享受人生;懂得怎样赚钱,怎样花钱,要做钱的主人,不做钱的奴隶。但是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同样是学,学得深,学得浅,大不一样。小学生读孔子的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和成年人读的感受完全不同。一方面透彻的理解需要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深入的思考。同样年龄的人,有的显得肤浅,有的比较深刻,差别就在能不能思考。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4.懂礼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