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呼啸山庄》的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呼啸山庄》读后感1
有不计其数的人把《呼啸山庄》说成是复杂的心理悬疑小说或是探索人性和伦理的著作,而在我看来,《呼啸山庄》说的就是终归是一场爱和爱的呼啸。
年少轻狂的希斯克利夫与同样年少轻狂的凯瑟琳相爱,却在复杂的世俗背景下被迫分离。凯瑟琳的爱情苦果让希斯克利夫的情感世界崩裂,从此他尽余生之力实施一场灾难性的复仇,这场复仇之火几乎燃尽了一切温情、希冀和生命,而作为最后的赢家,希斯克利夫对也无法逃脱他死于爱的梦靥。
欧美文学界称《呼啸山庄》是一部“人间情爱的宏伟史诗。”的确,凯瑟琳说“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大的悲苦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苦,我活着的最大目的就是他。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我自身存在在我心中!”
希斯克利夫则说“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的未来了:死亡和地狱。失去了她,活着也在地狱里。”凯瑟琳在希斯克利夫沸腾的灵魂里看到自己的倒影,而希斯克利夫把凯瑟琳的爱视为生命。这种灵魂交叠的爱,光辉而壮烈。我们不能说这是最美好的爱情,但至少,它是最纯粹的
并且饱含着力量,正是这力量在背叛面前掀起疾风骤雨似的报复,毁灭生命同时升腾爱情。因此在我看来,书中所谓的仇恨、狂放、扭曲、残暴以及一切有悖于人伦道德的手段,都源于他们之间那场因为刻骨铭心所以山呼海啸的爱情。
《呼啸山庄》是一部漩涡似的小说。在《呼啸山庄》里,作者以全部的心血铸造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就是一个典型的漩涡中的矛盾结合体。希斯克利夫在漩涡里挣扎于生命和爱情,而我们,每一个读书的人,在这个漩涡里挣扎于对主人公的无限的热爱和仇恨。
《呼啸山庄》不是一部令人窒息的惨剧。在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残酷爱情的余味中保存了新生的希冀,那就是山庄的后代、哈里顿与小凯瑟琳的爱情,它幸存于复仇的火焰里并且健康茁壮、生气勃勃。我想这爱情的幼苗,是作者赐予读者的最后的美好想象,让我们在无尽的忧愤和挣扎里停下脚步,再次嗅到生命与爱的清香。
或许《呼啸山庄》要教给我们的有很多,譬如坚守尊严的崇高、信奉理性的高贵、恪守心灵的自由等等。然而当我们合上书之后,真正为之动容的不是这些哲思,而是故事本身以及它所引出的绵绵遗恨。
除了那些人生教训,《呼啸山庄》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感觉,那就是在你合上书低头沉吟的那一刻,或许你会在一瞬间突然觉得,那种撩人的璀璨的山呼海啸的爱正在书中所写的那种盛放着石楠的荒原上,萌生着、铺陈着、燃烧着、呼啸着,滚滚而来……
《呼啸山庄》读后感2
旷野,西风,远处的城镇,折的杂草,崎岖的地形,苍凉的日落,避世的生活,艰辛的奔波,寂寞的岁月,艾米莉勃朗特的一切,没有荣耀,——至少在她生的日子里——梦想夭折,饱尝世事无常,造化弄人。这位才华横溢而早逝的女子绝不会想到,她死后,自己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会被后人誉为“最奇特的小说”且成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绝色异彩的一粒宝石,直至今日,仍以其奇丽动人的光彩使无数读者为之折服,深深惊叹于它非凡的艺术魅力。
初读此书,完全出于好奇。好奇原由来自于模糊记忆中一部老电影的片段。看那电影时年纪尚小,换频道瞎混时间无意看到凤凰卫视正在放的这部片子。那个镜头把我吓住了:背景是窗外极空旷又狰狞的凸凹不平的荒野,风呼啸着高高掀起窗帘,一个长相奇特的男子半跪在地上,和看上去极虚弱的一个女的相拥而泣,悲恸之状感天动地,说的一些话也是可以使人肝肠寸断,悲至极点的一类,气氛很是压抑;音乐又深重,如浊水,回旋着淤结住,流不开化不了的让人喘不过气来。整个画面多少有点怪异的感觉,甚至让人有颤栗的恐怖感,仿佛有无形之手诡异的伸出来扼住了咽喉,使人窒息。很自然的我扫了眼片名,顿时觉得那名字也怪,叫什么《咆哮山庄》。就着孩童丰富想象力和自以为是的理解力,我当场对片名作了想当然的几种解释,——现在看了书才知道当时全是曲解了——对于这个有怪怪的名字的稀奇古怪电影我兴趣不大,转而换台寻动画片去了。可那魅影般的印象却再也挥之不去,萦绕记忆深处至今日。读了原著,忆起那个镜头,也知道《咆哮山庄》就是手中所捧的这本《呼啸山庄》了,才觉得那片子把味道拍得很浓,很真实,很到位。天性愚驽,书中个别文字其中的深意一时未能领会,可那栩栩如生的描写,饱含激情的对话,性格各异的人物,激起心中丰富的情感浪花,悲喜无法自制,竟身陷其中难以自拔。艾米莉的文字是活生生有灵性的,它们在风中呼号,在矛盾中痛苦挣扎,在痴恋中撕心裂肺,它们点化了我拙钝的心智,引着我进入那个癫狂,野性的世界,各色人物的脸或笑或泣,旋转着,在眼前变换着,冲突着,意乱神迷。寒假重读此书,再次陷入那个怪异的梦魇。
是的,梦魇。噩梦,没有城市,工业,时尚。只是荒野,田庄,嶙峋的石,在旷野上飞奔的爱,扑朔迷离的眷恋,交杂无续的恨。希刺克利夫与凯瑟琳欧肖的爱情足以用“痴”来形容。阳光,甜蜜,欢笑不是他们爱情的主要,而阴郁仇恨误解怨愤交织混杂成为他们爱的主色调,造就他们近乎疯狂的爱。凯瑟琳说:希刺克利夫就是我,我就是他……这种爱不被旁人理解,接受,和允许,他们于是在不断的斗争,与周遭的一切斗,可现实折磨他们,刁难他们,希刺克利夫被当作下人,没有地位,背景,修养的野孩子,流浪儿的低贱出生使他被剥夺了享受优裕生活的权利,被粗鲁的打骂,侮辱。他也放弃了曾有过的成为一个体面绅士的憧憬;而凯瑟琳是大小姐身份,理应嫁给像林淳那样的少爷,他们从小产生的美好感情也因此蒙上一层无法忽略的阴影。命运弄人,他们没有走到一起,但他俩的默契灵魂相依相偎,冲破一切束缚,试图越过难以逾越的造化的鸿沟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但这危险的爱使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凯瑟琳重病而逝,从此二人阴阳两隔,希刺克利夫悲痛至极,爱人的离去激化了他人性中报复的阴暗面,他疯狂的报复儿时对自己不逊的辛德森和他儿子哈里顿,报复林淳和他妹妹伊丽莎白,曾经因凯瑟琳爱的感化而深藏心底的野性暴露无遗,日益尖锐直至占据他灵魂的绝大部分,他变得恐怖而阴森。
《呼啸山庄》读后感3
我们都曾经想过一个这样的地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个没有烦忧的世外桃源,在山峦起伏的英格兰北部,就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叫“呼啸山庄”,它虽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庄,却发生了许多不平凡的事情。
它的主人叫希斯克利夫,是老恩萧收养的一个孤儿,他与老恩萧的女儿凯瑟琳相爱,但老恩萧的儿子辛德雷不同意希斯克利夫,折磨着他,凯瑟琳为了帮助希斯克利夫摆脱困境,嫁给了林顿,希斯克利夫得知后,毅然出走,在他乡发了财,回到家,被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视作英雄。
凯瑟琳嫁给林顿后,看清了林顿的伪善面目,悔恨至极,生下凯蒂后去世了,伊莎贝拉趁此时机出逃,不久生下了林顿?希斯克利夫。辛德雷半年后醉死了,而他的幼儿哈里顿落入了希斯克利夫之手,与凯蒂相爱。这让希斯克利夫想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便不忍心再报复,发出了复仇似的狂笑,死在了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
看完这个故事,主人公们对爱与幸福的追求让我感动了,多么伟大的爱情呀,他们为了爱情,甚至放弃了一切,希斯克利夫为了爱,放弃了自己的复仇,离开了尘世。
我们的生活十分幸福,几乎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霸王”,但是,我们也要学会感恩对我们有过关爱的人。否则,这个人就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这个世界,我们需要的是爱与感恩,我们要爱和感恩所有帮助我们的人,像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呼啸山庄》读后感4
我发现尽管时间在我身上刻下了无数的沧桑,尽管季节在我喜欢和不喜欢的情绪里不断更替,我仍旧是两年前那个不曾长大的我!高科技,有你在,真好。”为巴金献上一束橄榄枝,赠与我最真挚的感谢。索趣霍华德干脆弃学投商;等她终于扶稳方向盘的时候,前方正好有一个弯道,她又没控制好方向盘,于是,脚踏车又在高速的作用下旋转起来。
我用了我一个星期多的时间看完了《呼啸山庄》。合上书,不禁惊叹,这个久居深山,几乎从不和外界接触的未婚女子怎么能写出爱的如此深刻,恨的如此入骨的小说呢?这个一生都活在不幸的世界中,孤独凄凉,没有笑声,没有朋友的女子,怎么能写成这样一部富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伟大作品呢?其实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部极其富有内涵的奇书,已经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很多很多人生的真谛了!
《呼啸山庄》到底凭借什么成为了一部不朽之作呢?首先它没有受到城市里大众化的影响和控制,完全描绘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山村荒野的景象。使人们领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故事中的主人公都保留着原始的性格: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这些长期受到传统礼仪的约束的人们看来就显得非常特别,非常有新鲜感。有人说《呼啸山庄》是“人间情爱最宏伟的史诗”要我说这都要归功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极丰富想象力;极强烈的激情;极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她那把主题升华的才华和能力。我认为这些也就是为什么《呼啸山庄》能如此畅销的原因了。
当我回味着这本书的深刻内涵和本质时,我发现在《呼啸山庄》中我学到了许许多多,其中另我感触最深的是它教会了我保持人性的尊严和心灵的自由。无论我们面临着多么严峻的挑战或是多么残酷的考验,我们都应该向往自由。
这就是我读完《呼啸山庄》的感悟。
《呼啸山庄》读后感5
这是一本可怕的书!书里的主人公让我毛骨悚然。在我还不知道他是怎么变得怎么可怕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可怕的人物了。
它讲述了在一座山上的一个山庄里的故事。弃婴赫斯克莱夫在山庄里长大,却因为心爱的人要出嫁而远走他乡。三年后,赫斯克莱夫再度出现,展开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
初读这本书时。里面的内容很吸引我,但我还是觉得这本书有些丑陋。因为它涉及了太多的憎恶。可隐约中,我还是感到了它的美丽。尽管我这是在细细品味后发现的。这本书,这本十分吸引我的书。它的美体现在赫斯克莱夫那对爱情的不渝,体现在凯撒琳那段维美的爱情与凯撒琳的身世的不幸
赫斯克莱夫尽管在报仇时显得那么凶恶,但他也是因为爱。是因为当年他没有听完那半段话。他认为爱人违背了他,他悲痛欲绝才会这样。
凯撒琳是那么不幸,而又是那么幸运。她不幸的是,在自己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因为难产死了。她的母亲也就是赫斯克莱夫的恋人。凯撒琳难逃魔掌,在一次偶然中撞倒了赫斯克莱夫,她被抢走了财产,被迫嫁给表弟,那个病得半死的人。幸运的是她碰到了赫斯克莱夫收养的,自己那个不争气的舅舅的孩子。比她大四岁的表哥——哈东。她和哈东坠入情网。后来,赫斯克莱夫也因过度思念凯撒琳的母亲——凯蒂而去世。凯撒琳收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并和表哥结了婚,带上老仆人耐莉回到了画眉鸟山庄,再也没有去过呼啸山庄。
这本书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呼啸山庄》读后感6
《呼啸山庄》讲述了呼啸山庄的恩萧家族和画眉山庄的林顿家族之间的故事。
西斯克利夫是老恩萧收养的孤儿,遭到老恩萧的儿子辛德雷的仇视,但他女儿凯茜喜欢他。凯茜虽深爱着西斯克利夫,但由于地位的差异而无法表白。西斯克立夫愤然出走,发誓报复。
当西斯克利夫回来时,凯茜已嫁给了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林顿·西斯克利夫先使辛德雷破了产,接着又骗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企图占领画眉山庄。
不久,辛德雷、凯茜、伊沙贝拉、埃德加先后去世,西斯克利夫就奴役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和埃德加的女儿凯瑟琳,甚至对自己与伊莎贝拉所生的儿子林顿也恨之入骨。
西斯克利夫虽然达到了复仇的愿望,但并不感到高兴,于是在一个风雨之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去和他魂牵梦系的凯茜相会。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
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
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
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
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凯蒂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因此,希斯克利夫的爱一恨一复仇一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顿。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虚荣、无知和愚蠢,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对她始终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还差一点坑害了下一代。艾米莉·勃朗特刻画这个人物时,有同情,也有愤慨;有惋惜,也有鞭笞;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
《呼啸山庄》出版后一直被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呼啸山庄》读后感7
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它通过描述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展现了畸形社会中人性的变异:人性因扭曲而萌发的强烈复仇。它以狂飙般猛烈的情感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希斯克利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的疯狂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下造成的特殊性格,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命运。
环境先于性格而存在,性格也就在改变环境的努力过程中形成,因此,人们说环境塑造性格。进一步而言,特殊的环境必然造成特殊的性格。《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过分残忍的性格,完全是他周围的环境所造成的。
毋庸置疑,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希斯克利夫所处的正是一个金钱的社会,在那里,贫穷是可耻的。无论是否因你的过错而导致的贫穷,无论是否你有努力的过程,只要你现在仍是衣衫褴褛,你就注定遭受耻辱。贫穷带来的无穷无尽的耻辱生活就像一把刻刀,不断雕刻、改变着希斯克利夫的性格。
它完全不同于十九世纪初的大众文学,在《呼啸山庄》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阳光、草坪、洋伞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体举止,也无法领略英国贵族特有的典雅气质。相反,你只看到狂风肆虐下的荒凉原野,只看到因压迫导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激情,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堕落和冰冻……
这就是《呼啸山庄》,爱和恨极端对立,又统一和谐;这就是《呼啸山庄》,象一把利剑,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质。
关于这样一部作品,可以领悟地实在是太多太多,但是,正如一名翻译家所言,许多人在看过第一遍后,就再也没有勇气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阅读,都会害怕深陷激情而无法自拔,害怕被那源于生命、连死亡都无法宽恕的爱燃烧殆尽。
这就是小说最奇特、最神秘、最激动人心的内核——爱与恨的纠缠反复。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爱到彼此的灵魂合二为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欢欣,承担彼此的灵魂和生命;克厉夫和凯瑟琳的恨,恨到宁愿死后也不得安宁,在彼此纠缠、彼此折磨中期待团聚。
很难想象一个十九世纪终身未婚,保守、内向、沉默寡言的女性会写下如此惊世骇俗的爱情宣言。难怪自小说问世一来就倍受争议:在女作家活着的时候,恶评如潮、骂声不绝;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却被评论界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
《呼啸山庄》读后感8
这部名著很早就知道,不过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以前,我以为这部书就是个出自女子笔下的爱情故事,同时我还经常把它的名字和我家乡那个园林混淆,不怕您笑话,在我没读前,我有时候把它的名字当成了“寄啸山庄”,现在,在这俩天内,这个词在我眼前出现了不知道几百次,我想应该再也不会混淆了。
书中的希刺儿子小林顿,我真不知道他怎么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什么极度地自私、虚伪、而且自幼就是没有半点的人类最宝贵同情心,对待任何人的言行举止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掩饰,包括对他的表妹,这个曾经一度喜欢他的表妹一味地作为利用的工具。他和他来自画眉山庄的妈妈伊沙贝拉独处了十几年,难道这会令他养成这样的性格吗?我真的很难理解,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这种性格,而是没法理解这个孩子思想和性格形成的过程,我只觉得这个人物形象有点不够自然。而小凯瑟琳则不同,感觉比较真实,继承了她母亲的自傲、坚强、任性,同时具备她父亲的柔弱的仁爱思想,就不再跟她母亲似的有时会野蛮。凯瑟琳在她那个父亲埃德加死后,在他所结识的人群中,唯有小林顿是她最为亲密的人。即使被逼,她也同意了和这个表弟结婚,她已经没有选择。虽然有个和她同心的耐莉,可是她只是个女仆人,不能给她以依靠,其实她也曾经梦想,小林顿能够奇迹般地和她站一条线。如果真的能够这样,我想笑凯瑟琳即使不继承她父亲财产,同时也被她这个公公希刺压迫着,她也会觉得满足,对于一个存在仁爱之心的女人,幸福的爱情比金钱来的重要。这一点和她的母亲有很大区别,她母亲思想中有一种虚荣,因而常常会主动出击,导致最终迷使自己;而小凯莉能够默默地承受,这并不代表她不会反抗,只是时候没有到。
读到后半部,希刺和耐莉或小凯瑟琳的对话和独白,看起来感觉是作者的旁白,因为这些话确实很对,而且切中要害。自从希刺出走并发迹以后,他的思想已经凝固了,就像《挪威的森林》中得直子和木月一样,他总是活在自己的记忆中。不过与不同的是,直子他们采取的是与世无争的放弃,去自残,而希刺是把它自己所受的一切痛苦又倒回去了,因为他的思想中,只有这样才能抚平他那北撕碎的心。也许在旁人看来,导致他心灵被撕碎的原因可以慢慢忽略,但是希刺他做不到,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他是希刺。
小哈里顿不象他父亲,反倒象是希刺和埃德加的综合,象埃德加一样的羞涩,却没有了希刺的专横;象希刺那样的执着,但又没有了埃德加那般犹柔。小凯莉对哈里顿上进心的嘲笑和讥讽,是她出于她的任性和自傲。她的评价是事实,哈里顿的确没有多少知识,小凯莉这样说符合她的性格,她是不是该这样做?这个问题的讨论对于小说本身已经意义不大,我们来引申到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别人的学识低下,就嘲笑他的无知,讥讽他的进取心,这样的态度足取吗?尤其是文化学术界。
到最后几章的时候,小凯莉对哈里顿的态度有所改变,这个变化有点突然,因为前后时间很短,作者没有明示因何产生这样的变化,看着这种变化,感觉有点类似她上一辈,就是她娘凯莉起初对希刺,因为自己的任性而伤害了对方,然后又因此而自责,而且还尽办法去补偿。凯莉和希刺不就这样吗?可惜,当时的凯莉和希刺被无情又专横的哥哥恩萧活活分开。而小说到最后的时候,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的那个无情又专横的希刺,心中的那种的复仇心理已经开始疲惫。其实希刺20多年来的这种无休止的复仇心理,在他所痛恨的恩萧、埃德加死去后逐渐淡薄了,特别是埃德加的去世,画眉和呼啸俩个山庄,他确实得到手了,他已经没有了明确坚定的复仇目标。不过所有这些以后,他依旧那样活在自己的记忆中,他也感到了疲惫。
在这里,我只复制一段原小说的独白,希刺的话:“我那旧日的对头,并没有打败我,现在是我向他们代表人(就是子女)报仇的时候了,我可以这样做,没有人可以阻拦我。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我不想再打人,我现在连举手也嫌麻烦。”显然,维持了二十来年的复仇心态已经转变了。在小哈里顿和小凯瑟琳身上,他看到了他和凯瑟琳的影子,他放下了举在空中20多年的手。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看到倒数第2页的时候,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因为我看到书上说,总有乡人说在黑夜中,在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附近,看到了希刺和凯瑟琳并肩走在一起。
在作者艾米莉笔下,一个对爱情怀着无比圣洁的心情的人,面对他失去了这种圣洁以后,他却采取了这人世间残酷的折磨,去报复他的对头,而且这种折磨居然伴随他度过了后半生,这个故事是多么的悲壮和凄惨?我们古代化碟的梁祝,或许能和他们比一下谁悲壮,但是又怎么能够比得上他们的凄惨?如果故事能够重编的话,失去凯莉以后的希刺,把完成了他为出人头地而出走的举动继续下去,再把这种执着和偏执的爱,脱离这个情感的怪圈中,那么,我想问:这样的希刺,在这个世间他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能够给我们读书的启示。
这则读书笔记名字应该是更长的:百合花在经历过盛夏、过深秋和寒冬后,终于在春天又开了。
《呼啸山庄》读后感9
《呼啸山庄》,几乎是囫囵吞枣般地读完的。
小说看起来很复杂,因为叙述者一直在变。一开始是以克洛伍德先生一个租客的角度来作为引子,引出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故事。正式讲故事的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丁恩太太,而且在故事里面丁恩太太又有三个称呼丁恩,内莉,艾伦,一时不留意就会乱了。而且丁恩太太在讲故事的时候,对人物的称呼又时时变化,要很注意才能弄清楚,读起来要费一点精力。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虽然有点复杂,还好最终是个好结局,不过这个结局读起来总是觉得有点草草了事。希思克里夫是故事主人公,他的童年是那么不幸,他的爱情又是那么的不顺利,他一生都在盘算如何报复他的仇人,一个为报仇而生的人怎么会快乐呢?看到他那么粗鲁地对待埃德加,那么粗鲁对待伊莎贝拉,那么粗鲁对待他自己的儿子、哈里顿和小凯瑟琳,让人看了有点压抑。他粗暴的一面时常跃然纸上,每次写他的残暴,我都有种不忍再读的感觉。后来他说他总是看到凯瑟琳,我觉得他是想凯瑟琳想疯了。而最后他的饿死,好几次读到他吃不进东西的文字,还有他恐怖的眼神描写我都以为他要死了,谁知道看了好几页,才看到他在一个雨夜睁着狰狞的眼睛,露出恐怖的微笑,永远地不动了,才知道他真的是死了。对于哈里顿,其实他是爱他的,至少比对自己那个懦弱的儿子小林敦的感情要多,或许就是因为他在哈里顿的身上看到他年轻的缩影吧,虽然残暴对待他,可心里还是爱他的。而哈里顿,在希思克里夫死后,也是惟一一个为他流泪的人。读到这里,我不得不被哈里顿的善良打动。
凯瑟琳,说的是小说的女主角,可是到书的一半,或许还不到一半就去世了。可是在我看来,去世对她来讲也是一件好事,是一种解脱。在埃德加和希思克里夫之间,她选择不了,如果说她不喜欢林敦先生,她就不会跟他结婚,就不会不想离开他。我想凯瑟琳对林敦是有感情的,虽然她瞧不起他的懦弱,可是心里还有他,还有这个家。凯瑟琳对希思克里夫的感情,虽然是爱情,可是我在书中却没有读到她对希思克里夫炙热的爱的字句,更多的是她的坏脾气,不是为这个吵,就是为那个闹,确实是一个疯婆子。我不喜欢这样一个讨厌的人物。
埃德加林敦,懦弱的代名词,什么都能忍的人,脾气最大的一次就是往希思克里夫喉咙上打的一拳,其他的时候,他身上体现的除了懦弱还是懦弱。对于妻子的不忠,就算怎么不愿意,还是给忍下来了,更多的是无奈,苍白,无力。
小凯瑟琳,是一个开朗的女孩子,她比她的母亲要懂事多了,童年的小凯瑟琳是一个贴心乖巧的好孩子,天真烂漫,看她对父亲的话,以及对父亲的爱,让我看了替林敦感到安慰。埃德加没有妻子的温柔体贴,却有女儿的乖巧伶俐,也算是一种补偿吧?凯瑟琳为什么会爱上林敦呢?怜爱之情比较多吧?总是很不懂为什么对着那么虚伪可笑的小林敦,小凯瑟琳还能一次又一次地忍受?对于朴实的哈里顿,同样是表哥,她却看不起他低下的身份,而不喜欢他。后来,小林敦死后,她因为太无聊寂寞,才和哈里顿和解,继而成为亲密的爱人,让人迷惑。
小林敦是我在这本书里面最讨厌的人。虚弱,大热天都要生火,对人没有礼貌,非常没有教养。婚后,他竟然鄙视小凯瑟琳,说她什么都没有,她的财产都是他的。读到那里,我真的觉得很讨厌他,巴不得他快点死去,因为他这种丑陋的面目实在让我觉得无比恶心。
同情弱者其实是很多人的通病,可怜的哈里顿很善良,而且不像希思克里夫那样充满了仇恨。我想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当初希思克里夫不是受到欺辱,不是受到打击,他不会这样残忍地报复的,哈里顿,就是希思克里夫真实的反应,其实他也是善良,纯朴的,只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辈子,都只有仇恨,报仇……
读完《呼啸山庄》,我真的没有被希思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所感动,因为现在的我觉得,这样的爱情,我不信。可能我还没有那么多体验,不能理解他们所为一辈子的爱,又爱又恨,冤冤相报何时了呢?爱情,总有褪色的一天,没有了一个,下一个总会出现的。何必单单守着那一个,然后拒绝其他的呢?这样真的太傻了。伟大?不觉得。
《呼啸山庄》读后感10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收养的弃儿希斯克利夫和恩肖的女儿凯瑟琳相爱了,但是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层层阻挠,最终劳燕分飞,凯瑟琳嫁给了画眉山庄阔少爷埃德加,而希斯克利夫为了报复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内心痛苦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但是她的死并没有浇灭希斯克利夫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复仇的欲望,最终在他的迫害之下,凯瑟琳的哥哥亨得利,爱人埃德加以及伊莎贝拉都相继死去,他还强迫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敦,在他儿子死后,他顺利地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所有产业都收入自己名下。虽然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得逞了,但是他始终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
不可否认的是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始终都深爱着对方,但是在这份痴恋当中都迷失了自我。凯瑟琳因为虚荣嫁给了埃德加,而希斯克利夫在认为自己的感情遭到背叛之后则开始了无休止的疯狂的报复。他们之间的爱情既是整部小说最动情的地方,又是所有悲剧的源头。唯利是图而又现实的社会使得凯瑟琳的爱变得不纯粹,她虽然到死都认为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和希斯克利夫一样的不安分,倔强和狂野,最终却受了物质文明的蛊惑,自认为明智地嫁给了一个她不了解也根本就不爱的埃德加,她的“明智之举”最终造成了三个人一生的不幸。艾米丽在塑造凯瑟琳这个人物的时候,赋予了她很多的同情,但是同时还有鞭笞,无奈。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最为恰当了。
希斯克利夫是与现实社会对比最为鲜明的一个。他本来就是一个被现实抛弃的人,是老恩肖把他带回现实,并且用自己的爱保护着他让他得以生存,但是希斯克利夫始终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他有着自己的生存准则,有着狂热而又深沉的爱恨,爱的激烈,爱的刻骨,爱的纯粹。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和凯瑟琳永远简单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当他的愿望破灭的时候,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凯瑟琳,守护自己的爱情。他希望用复仇的方式来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也正是这种欲望,让他在迷失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整部小说的内容,我想用这句话“他们所有人都在错误的时代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最终造成了悲剧的一生,每一个人都在悔恨中死去,还差点让不幸殃及到下一代。但是即使结果已经不可逆转,我们还是应该为他们感到安慰,在做出错误选择之后,他们都反抗过,为了自由和幸福而争取过,他们的生命有如那野外的向阳花,那么热烈地绽放过……
【《呼啸山庄》的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