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教师读后感

2020-10-28 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分钟教师读后感(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分钟教师读后感1

  前两天,我细细的看了几遍《一分钟教师》这本书。我觉得我的收获还是很多的。以下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肤浅的感受。

  说实话刚读这本书时真的没有看懂,觉得好象没有什么收获,因为我觉得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有着相互联系。于是我又仔细读了几遍,这才恍然大悟。其实,道理很简单: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让我们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只有确定了目标之后才有明确的方向,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在自己取得了成就之后哪怕是一点点的成就也要表扬自己为自己增加信心,以战胜更多的因难;当我们的行为和目标不符,偏离了目标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矫正自己的行为,及时的把行为调整好,使之符合目标。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自己,并且能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

  前中国男足主教练米卢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一分钟教师》里也有这么一句话说,“教师越是经常保持好的心态,就会越过越开心。我是很赞同这两句话的,我认为一个人的心态就是他的情绪,心态好,情绪就好,内心是开心的,开心的去做事情,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反之,不但工作的效率会下降,而且可能会严重影响健康,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抑郁症就是情绪过度焦虑的结果。因此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开开心心的去工作,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的让自己的收获多一点。因为我觉得乐观总比悲观好,天压下来不是还有高的人顶着吗!因此我觉得只要自己开心、大胆的去工作,那么做的好最好,即使做的不好,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那也没有关系,咱不是还年轻吗?发现问题了改正了在来呗,当然,我是会尽全力把工作做好的。

  《一分钟教师》里有这么一句话说,“在自己取得了成就之后哪怕是一点点的成就也要表扬自己为自己增加信心,一个人总是觉得自己是好的,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的人是那些自信心和意志力极度消沉的人的想法,当然我觉得信心是要建立在强大实力的基础上的,这就好比一个50公斤级的摔跤女运动员去和一个100公斤以上级的男子摔跤运动员比赛,即使这个女运动员再有信心,她也是没办法获得胜利的,因此,我觉得渴望有自信的人,首先就应该培养自己雄厚的实力。

  最后是“一分钟矫正”,书上说,“当我们在前进的同时,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与我们的目标相符,要随时纠正自己的小错误,让自己保持正确的方向。”所以,我觉得如果把一分钟分为两个半分钟,那么在前半分钟里可能发现了错误会感到难受;而后半分钟就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及时改变自己的行为,重新步入正轨。

  我真的很希望把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一些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也许只有努力才是对自己最好的鼓励和回答吧!

  一分钟教师读后感2

  读着《一分钟教师》,想起曾经读过的卡耐基的《成功之道》和珍妮特.沃斯的《学习的革命》,这两本书风靡一时,读完都是热血沸腾,以为人生从此改变。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我依然在固有的轨道上前行,很难说我从内心与行动上改变了多少。

  我从中学起,每一个假期都这样:开始时信誓旦旦,志向宏伟,好像什么梦想都可以在这个闲暇的时段里成为事实,而假期结束时,我知道现实就是折扣,梦想越大,折率越大。

  我知道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乐观向上,情绪良好,肯定自己,宽容别人。我很少抱怨,很少懈怠。每天醒来,会保持一种精神良好的状态投入工作。但我的目标过高,过全,样样式式想做好,实践周期过长,再加之对自己缺乏有力的监督,结果造成自我时间管理的严重危机。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人物专访节目,那个总裁爱养鸽子,爱打高尔夫球,每周都在自己的爱好上投入一定的时间,但是事业经营得非常好。他自信而潇洒的生活姿态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而我的状况是:没有时间作画,没有时间读小说,甚至没有时间去散步……我既想做好工作,又想尽母亲的责任,还想享受学习和善待自己。我过得并不是快感十足的生活,因为我常常觉得自己在疲于奔命。

  《一分钟教师》书中最震撼我的一种教育观念是:学会简练、精确,树立“一分钟”意识,凡事做得有效率、有效益。无论是一分钟目标设定,还是一分钟矫正,都需要简单,明确,有力。

  一、自身要树立时间观念。从自身的小事做起,培养起自己做事干练、精简的作风,进而将其带入教学工作中,用最精简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最多的知识。

  二、目标简明、扼要、易记、易实现且周期短。有组织地舍弃一些次要目标。这样,反而会如期地获得快乐,获得自信,获得经验,如期实现目标,使自己的心情和思维就会处在愉悦和敏捷的状态。正如禅语中“活在当下”的意思:人要活得明白,知道自己是谁,能够做什么,想要做什么,正在做什么,有目标,并且要愉快地去实现它。

  三、要不断地矫正自己的行为。发生偏差是正常的。阿波罗号是这样登上月球的:“人一直在不停地操纵着火箭的方向,每当火箭稍稍偏离了轨道,操作员就会立刻矫正火箭的方向。”我虽然一直让自己的火箭运行着,但常常在疲惫中忽略目标。缺少的不是勤奋,而是方向。缺少的不是梦想,而是有力的矫正。将时间放一些到矫正行为上,会帮助我赢得更多的发展时空。

  四、“一分钟”意识的培养要从日常的生活琐事开始,有意识寻找诸如收拾书架、做家务等捷径,逐渐培养一分钟的理念。

  《一分钟教师》是本难得的好书,如此简单,如此贴近,如果真能将本书消化,形成一分钟思维习惯,人生的时间将在一定意义上成倍延长,生活质量也将大幅度提高。

  但做好“一分钟”,看起来简单,真正见效需要持之以恒的思考和行动,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美国总统威尔逊关于“演讲的准备”有一段精彩论述:“我讲10分钟的话,那么我要准备一个星期,15分钟需要3天,半小时需要两天,一小时的话,现在就可以讲。”

  为了“一分钟”的言简意赅,为了“一分钟”的高效运转,要付出我们的一生,要坚持我们的一生,方能获得永恒的欢乐。

  一分钟教师读后感3

  带着美好的憧憬,从大学踏入一小这块热土,一晃已经9年了。尽管教龄不是很长,却也有人生风景在游走,岁月如流在穿梭的感叹。这9年,我过的并不是轻松的生活,因为我常常觉得自己在疲于奔命:努力了,学生还没学好;天暗了,事情还没做完;雪化了,理想还没实现……常常盯着困难,沉浸在“我是不是太辛苦了”的困惑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拜读了美国著名学者斯宾塞写的《一分钟教师》,这本书和他的另一本着作《谁动了我的奶酪》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它的大致内容是:鼓励我们用“一分钟目标”来设定目标,用“一分钟称赞”来保持积极态度,用“一分钟矫正”来检查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书中最震撼我的一种观念是:学会简练、精确、有力,树立“一分钟”意识,凡事做得有效率!它犹如一位良师益友,化解了我心中的层层困惑;犹如一盏明灯,引领着我在生活的大海中航行。

  《一分钟教师》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凡事从小事做起,将目标分解到切实可行。反思我自己的教学,经常抱怨学生不能按设定的目标前进,达不到我的要求。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明白了不是我的目标过高,而是因为没有将目标分解成可以实施的每一个细小的步骤,让学生去操作。所以往往是远大的目标放在眼前,学生却茫茫然不知所措,我自己也慢慢丧失了信心和热情,结果目标不能实施到位,半途而废了。设定一分钟目标,让目标变得切实可行,让目标变得不再遥不可及,让学生可以及时地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满怀信心的去完成每一个任务,这正是一分钟教师的成功之处。

  同样,当看完《一分钟教师》,重新审视我自己的生活。也毅然发现:事情虽多,任务虽重,只要善于分解开来,合理安排利用好每一分钟,再大的困难也是能扳平的。一分钟的文学阅读,坚持不懈,就能沉浸在文学阅读的享受之中;一分钟的工作,重视实效性,提高效率解决尽可能的任务,不要总是看着前方的困难大山,而停止前进的步伐;一分钟的自我欣赏,给自己的一个肯定,开心的度过每一分钟,让岁月不再那么容易把人抛;一分钟的对他人的赞誉,让你的人际关系简单起来,不再勾心斗角的使坏,也不再那么辛苦的挣扎,让同事见面浮现出真诚的问候和来自心底的笑颜;一分钟的爱心和耐心,关爱每一个天真的可爱孩子,平和心态,和他们真诚的交流,耐心的和他们讲解知识、道理;一分钟的暂停,给自己留下一个属于你的一分钟时段,作自己想做的事情,思考属于自己的问题,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人生就是由这么一个个一分钟构成的,珍视生命,享受生活,乐于工作,善于分解,欣赏每一分钟,慢慢地走,静静地走。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一分钟教师读后感4

  读了很有特点的《一分钟教师》,我发现这真的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跟我读书的历程和教书的经历完全不同。他的那种高效、高要求、高出发点,也是引领了一种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教育者,也应该积极的投身于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开发或者运用中,这样,我们才能适应学生、适应时代、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脚步。下面,就跟我一起来读下《一分钟教师》,看看他是如何鼓励学生通过"一分钟目标"来设定目标,用"一分钟称赞"来保持积极态度,用"一分钟矫正"来检查和修正自己的行为。

  我用一分钟重温我的计划,看看自己想学些什么,而且每天这样重复做几次。我花时间安静思考我想教会自己什么东西,然后确定我的目标。我用第一人称、现在时态把我的目标写下来,就好像我已经实现了它一样。我把目标写得很简单,只要一分钟就可以读完,我在描述目标的时候使用一些表示感觉很好的词汇。每当读到我的目标,我就能想像出实现目标时自己有多愉快。我抽出一分钟,停下来,重温我的目标,检查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是否相符。一分钟称赞,说的是花一分钟去发现自己做得很好的事,可以让我的自我学习变得更容易。我发现自己做了正确的事——或基本正确的事,我马上称赞我自己,我知道自己做对了哪些细节,我告诉自己这样做使我感觉多么好,我留下足够长的时间去体会这种很好的感觉——我对我的行为和我自己都很满意。我决定以后还要这样做。

  一分钟矫正说的是要保持正确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并且随时纠正小错误。例如:前半分钟,我立刻发现自己偏离了目标,我诚实地告诉自己做错了什么,我觉得很难过,我的感觉越差,就越想改正后半分钟。我提醒自己,虽然我最近做了错事,但我本身还是一个很好的人。我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我对自己感到满意,我回到了正确的道路。

  一分钟教学法流程告诉我的是一分钟目标为什么有效?我在思想中看到的,就是我在现实中得到的。一分钟称赞为什么有效?我们越是经常发现自己的优点,就越是容易发现他人的优点。一分钟矫正为什么有效?我知道,我与我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只要是我觉得对自己不好的行为,我都可以去改变它。因为我一直是很好的人,我好的自我会助我一臂之力。

  一分钟矫正不仅能帮我们实现自己的一分钟目标,而且还能让我们认识到,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如果要让学生们在相处的时候对彼此负责,就必须让他们首先对他们自己负责。一分钟矫正可以帮助我们在每天的`一件件小事中逐步学会承担责任。当学生开始承担起一些满足自我需求的责任时,他们就学会了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他们也开始明白,他们的生活质量完全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

  一分钟教师读后感5

  当看到这本书名字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与我有同感:这无非是一本与教师教学业务有关的书籍,阐述的内容可能是教师在一分钟内所能做到的事情,甚至对学生有些许影响的事情。作为教师的我,当然非常好奇书中究竟讲叙述了哪些道理,于是带着一种好奇,我翻看了《一分钟教师》这本书。看到目录的时候,我似乎有些茫然,书中好像出现较多的几个词组就是“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矫正”,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心中便产生了,这三个词组究竟该如何理解,与我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本书的阅读。

  初读此书时似乎有很多疑问,感觉每一句话之间联系不太紧密,逻辑性不强,难道这就是此书的不同之处?读完后才发现书中有很多让我受益匪浅的生存之道。《一分钟教师》告诉我们:“生活中要习惯关注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学会停下一会儿,认真地看一看在我们内心发生了什么。”它还启示我们:成功开始的地方是“我们的内心”。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他人,但是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人的言行是由人的思想来支配的,言行的结果之根源便是人的心念,改变心念是根本。所以“一分钟”便是这样一种好方法,改变人的心念,调整人的心态,纠正偏失的行为,能够帮助人生活得积极、自信、快乐!

  “一分钟目标”即定出适合自己的一个目标,这一目标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在做事的时候,常拿出来用很短的时间温习一下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目标要明确、简单,只要用“一分钟”就可以读完。其次就是“一分钟称赞”,每个人都愿意听表扬的话,在表扬别人的同时,也要学会称赞自己。所以在做事的时候,花一点点时间去发现自己做得很好的事,并随时随地称赞自己,体验成功的感觉,这就是“一分钟称赞”。最后是“一分钟矫正”,当我们在前进的同时,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与我们的目标相符,要随时纠正自己的小错误,让自己保持正确的方向。所以,在前半分钟里发现错误,后半分钟里提醒自己:虽然我做得不好,但自己是个好人。不要打消自己的积极性,及时改变自己的行为,重新步入正轨。

  一分钟教师读后感6

  当我翻到这本书的时候,只是从书名的字面的意思上看,感觉就是从我们的职业角度出发,看看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每一分钟。但是翻阅的时候,感觉书中,一分钟教师的许多观点,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有几处,想与大家在这里做一次共享。

  一分钟教师告诉我们:“我们习惯于关注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但是我建议大家,停下一会儿,认真地看一看在我们内心发生了什么。”一分钟教师还启示我们:成功开始的地方是——我们的内心。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他人,但是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

  人的言行是由人的思想来支配的,言行的结果之根源便是人的心念。改变心念是根本。所以“一分钟”便是这样一种好方法,改变人的心念,调整人的心态,纠正偏失的行为,能够帮助人生活得积极、自信、快乐!

  一分钟教师教给我们:目标要1、这个目标要出于自愿;2、要用第一人称、现在时态把目标写下来;然后3、简单;4、明确,特别是5、要时常抽出一分钟,重温目标,检查自己的行为。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描述目标时要用一些表示感觉很好的词汇。

  明白一分钟目标为何这样制定的同时,我突然明白了禅语中“活在当下”好像有这样式层意思:人要活得明白,知道自己是谁,能够做什么,想要做什么,正在做什么,有目标,并且要愉快地去实现它。

  《一分钟教师》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最初本质都是善良的,都有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浸染,渐渐埋没了本性,甚至许多人都可能遗忘了自己的本性,把自己纯真、善良的本性与后天的观念、不好的行为混淆在一起,都当成是自己。而一分钟矫正却成功地提出了,我们要严谨地把我们的不好行为与我们自己分开来,然后象君子一样“吾日三省吾身,”通过这一分钟、一分钟、又一分钟、又一分钟的不断矫正,这样我们就会渐渐找回自己。

  如果真能将本书消化,形成一分钟思维习惯,人生的时间将在一定意义上成倍延长,生活质量也将大幅度提高。

  一分钟教师读后感7

  前些日子在新华书店读了美国斯里斯特恩滨的《一分钟教师》真是受益无穷。

  这本书主要是讲述了一位年轻教师婷梅寻访“一分钟老师”许闲心的过程,书中阐述了一分钟教学法的八大要诀。

  《一分钟教师》中的主人翁许闲心老师,连续六年一直被评为优秀教师。她告诉婷梅很多切身体会,让婷梅感到新奇的是许闲心那些关于“一分钟”的“理论”,比方说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表扬、一分钟批评、一分钟改正、一分钟陈述、一分钟鼓励等。在后来的实践中,婷梅发现,采用许闲心女士的“一分钟老师”法,真的是事半功倍。而这些一分钟理论,也使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所反思,有所领悟,有所改进。细细研读,真的体会很多,而且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这本书的关键思想“要他们(学生)教他们自己”与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大前提——“学会学习”非常吻合。正如我们常说:“不授人鱼要授人以渔。”《一分钟老师》建议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因为在生活中,除了学校的学习以外,孩子们更多的是要在社会中学习生存的技能。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老师的工夫在身为老师之外。经常上讲台的老师,一分钟精辟的授课,胜过一小时的滔滔不绝。把花五个课时的时间,提炼成一分钟的内容,花两分钟传授给学生。要做到手上无书,心中有书。

  读这本书,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总之,这是一本好书。

【一分钟教师读后感(精选7篇)】相关文章:

1.教师面试一分钟自我介绍

2.教师一分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3.教师读书读后感

4.阳光教师读后感

5.求职面试自我介绍一分钟精选

6.幼儿教师一分钟面试自我介绍5篇

7.精选一分钟自我介绍七篇

8.一分钟口头自我介绍(精选12篇)

9.精选一分钟的散文朗诵稿3篇

上一篇:《狮子和鹿》读后感 下一篇:《草房子之药寮》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