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1
我们常常这样问自己:“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或者问:“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我们总是想不明白,也回答不了,于是就有活着还不如死了好的冲动。可真要去死又很不甘心,于是就感到无比困惑和焦躁不安。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物质生活比任何一个时代都丰裕,但我们仍然不快乐,很多时候感到莫名的失落和悲观。我们拼命地工作,无非是想过得更好一些,但渐渐地我们发现,越是拼命,理想生活似乎离我们越远。甚至还不如改革开放之初那个物质贫乏的岁月。我曾经对同一所大学两张不同时代的毕业留影做过对比,一张是1983年的,一张是2003年的,相隔20年。1983年的那张是黑白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穿着十分朴素,但他们所有人都笑得很灿烂,那眼神和表情无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顿时内心为之一震,有种被冲击的感觉。2003年那张是彩色的,学生年龄都差不多,衣服是五颜六色的',都较艳丽,但他们的笑容和眼神却是空洞的,有一种解脱式的喜悦,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甚至沮丧和麻木。单独看它们任何一张,也许你都不会感觉到什么,但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你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当今,物质条件虽然非常丰富了,但我们并不快乐。或者说,物质生活的富有并不能带给我们精神生活以满足和愉悦。生活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生活的质量。周国平说:“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这恰是被我们忽视的。
德国哲学家、生命哲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奥伊肯(Rudolf·Eucken)1908年曾写过一本书,叫《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他那时便认识到这个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他所处的时代似乎是我们所熟悉的,是一个基督教信仰崩溃和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意义已经丧失。奥伊肯最忧虑的便是物质成果与心灵要求之间的尖锐矛盾。人们过分专一地投身于劳作,其结果会使我们赢得了世界却失去了心灵。“现实主义文化”一方面只关心生活的外部状态,忽视内心生活,另一方面又把人封闭在狭隘的世俗范围内,与广阔的宇宙生活相隔绝,从而使现代人陷入“社会生存情绪激奋而精神贫乏的疯狂漩涡。”(周国平在《灵魂需要独行》p11)
在这个漩涡里,我们忙碌得几乎找不到东南西北了,最终却忘了为什么这么忙碌?这是不是悲哀?
在这种悲哀中,我们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而又不愿自杀(当然,每年自杀的人也不少)。奥伊肯认为,那是因为“在精神的问题上,任何否定和不满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肯定和追求。”用周国平的话说,就是:“我们普遍对生活意义之缺失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个事实恰好证明了我们的本性深处有一种需求意义的内在冲动。”“因此,现代人的不安超过了以往时代,反倒表明了现代人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
既然我们心还未死,追求还存,何不醒悟过来,开始行动……停一停手中的活,从物质的坟墓中爬出来,让精神晒晒阳光,愉悦一下,让无家可归的灵魂回到肉身小憩一会儿!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2
一个人在在物质上可以贫困,而在精神上必须是富有,这样的灵魂生活才会是有意义的开始。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触。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通过别人,就永远都不可能寻找到你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上帝,也就是说所有你希望的事情,希望的东西只有你自己完成好,找寻到才算真正有意义。成为一个高贵的灵魂就必须自己一个人孜孜不倦的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顾名思义就是“灵魂只能独行”。
每个人都是一个秘密,所谓知己,仅仅是在你难过或开心是懂得听你倾吐分享的一种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或者幸福或者悲伤都在于自己,一切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思想。有时候,人的灵魂只有在极孤独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思考,才能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有些人许多时候都在和孤独作斗争,大多的都认为孤独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却不知道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开始学会在孤独的时候学会领悟。有时候,渐渐的学会习惯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好事。
在这个现在大多以物质为重的社会中,许多人开始迷失,他们被欲望蒙蔽住了双眼,往往认为只有过上物质生活才能够快乐,于是,内心生活被人们开始渐渐的遗忘,但这被人们摒弃的内心生活确实比物质生活所要重要的多的多。
面对死亡,能够做到坦然面对的,真真的是少之又少。时常思考一下死亡,你才能更加坦然的面对周围的一切,你才能更加乐观积极地活在当下。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但是,就算是你掉头不去看它,你仍然感觉的到它的存在,感觉的到它正步步像我们正在逼近,同时也在一直把它的可怕阴影投罩在我们现在每一寸还存在这的美好的光阴上面。在许多你渴望做到的事情上,不能只做到渴望,完成它,不应该在死亡的时候将它连同后悔一起逝去。
每个人都应该记住“灵魂只能独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独为伴,而我们则应该学会在品味孤独,并在孤独中提升灵魂的高度。”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3
断断续续看完了周国平的散文集《灵魂只能独行》。总体感觉,文字的哲理性很强,文字简洁,不拖泥带水。简单谈两点感想。
其一,周国平的哲学在我看来是生命的哲学,他的哲学直接为生命服务,听从生命的召唤,忠实生命的体验。周国平是一位哲学家,但从他的文字丝毫看不出一些哲学特有的`概念和词汇,有的只是生命最真实的体验,是内心最真实的语言。他是用生命在践行哲学,而不是用哲学来诠释生命。作为一名哲学家,他没有板着脸孔进行一些空泛的说教,而是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一一道出与读者分享,我想这也许就是他与很多专业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吧。
其二,周国平追求一种简单、朴素、单纯的境界。他的散文中没有云里雾罩的东西,也没有深奥晦涩的理论。话语和思想都是直来直去,简单,直接,一句话,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真实是怎么来。
以前也看过不少散文,但能让我真正喜欢的并不是太多。除了史铁生和余秋雨的散文,就要属周国平的散文了。读周国平的散文,更多的时候不像是在读,更像是聊天、分享,或者是倾心交谈。交流也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在交流和交谈中找到自己。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4
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
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回应。
灵魂只能独行,但不是在一片空无中行进。你走着走着,便会在这里那里发现一个个的脚印。于是你知道,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也在这途中行走,你的灵魂的独行并不孤单。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的付出和享受。但我同样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籍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绝不会轻易丧失。而且,当我们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交往和独处原是人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不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视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而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和寂寞的,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中,人的创造力以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的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5
几年前看过周国平的《灵魂只能独行》。如今,书里的内容都忘得差不多了,只有这个书名多年来依然保留着初相遇时的冷峻,那么触目惊心地刻在我脑海的某个角落。思维的光线即便轻轻拂过这几个字,整个人都仿佛从温暖的艳阳天冷不防地跌进了冰库里,扑面而来的寒意无孔不入地将自己包围,在蒙蒙升腾的寒雾中,我的灵魂似乎都要无助地为自己的孤苦伶仃而啜泣。
后来在书店里站着看完了周叔平的《妞妞》,稀里哗啦的我一直没有勇气将《妞妞》收藏在自己的书架里。苦难是最好的老师么?如果真是这样,我宁愿选择自学成才也不要什么又苦又难。
周末在姥姥家看到外甥女的书架上有一本周国平的书,装帧得十分精美的大开本,日记体,游记性质的,就算做睡前的功课吧。书里插有许多图片,前半部分主要是风景照,有南极的.,后半部分多是欧洲的。周的文字于我,就像掉进一张密密的珠网,却丝毫不用担心会被粘住,他的语言里自有一种理性的力量在做引导,让你徐徐沉浸在他的逻辑中,而内心却清楚不过地明白,在前方的某一个未知处定会有他思想的结晶闪现,不管是一句话,还是几句话,都会带给你意料之中却又出其不意的惊喜,让你体会到思想的美妙。而他,这个始作俑者,却始终与人远远地拉开一段距离,对你的快乐与感动无动于衷。书中还有周的照片,他的妻子红和小女儿啾啾的照片。啾啾,多可爱的名字,让人联想到刚刚出壳的、“啾啾啾”、“啾啾啾”地鸣叫着,有着稚嫩的、尖尖的喙和红红的小脚丫,在细沙上留下一行歪歪扭扭印记的小鸡雏。
早上早早的醒来,老妈问我要不要和他们一起晨练,我问半梦半醒的小姑娘留她一个人在家可否,小家伙睡眼朦胧的摇了摇头随后又嘟囔着她不管,明显的不希望我离开的意思。于是婉拒了老妈的邀请,卧在沙发里继续读周国平。
灵魂只能独行,这样一句话出现在了他在南极写的一篇日记里。只是他继续写道,独行的灵魂并不是孤单的,因为,他会遇到许多相似的灵魂。就像走在森林里,你会从一点蛛丝马迹,像一个烟头,一个坐标一样发现曾经有人来过的痕迹,因此你并不孤独。就像他读泰戈尔,那种相知的畅意要远远大于周遭的人带来的快意。尽管刚刚读完,可是周的原话我却几乎忘记了,只记得个这样的大概意思。但我却从中感觉到了一种彻悟的轻松,仿佛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找到了答案,不需为独行而顾影自怜。在浩渺的历史中,在茫茫的人海里,总会有机会遇到同类者留下的印迹,总会有“频率”相似的灵魂将彼此认出。有了这层意义,灵魂为什么要拒绝独行呢?独行的灵魂并不孤单。可是这个道理为什么非得一定要通过他说出来,自己才会觉得,嗯,真是这样呢,心情才会释然开朗。
照片中的周,身材硬朗,面孔棱角分明,大多的表情是严肃、冷静而理智的,眼神里流露着警戒。在生活中,我会畏惧和这类人交往,因为会担心自己的莽撞不知什么时候要撞破他的底线。可是,他的文字带给我的关于他外貌的刻画却要温和的多,虽然他也是理性的,有距离的,但却更容易接受些。这正也是文字的好处,他在那里,他存在,他成为已知,而作为读者的你,拥有选择权,可以阅读或放弃,可以喜欢或讨厌,这些行为发生在你的身上,是你自己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事情,与他已经无关。就像一个比喻,鸡蛋好吃,但你没有必要认识下了这个蛋的鸡。
祝福周国平,祝愿小啾啾幸福快乐!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6
今天在下午茶阅读时间里读的书目是周国平先生的《灵魂只能独行》,本来读过之初觉得实在道不同难以接受,但仔细思考过之后,却又觉得这不过是又一次被大家之言照见了自己浅薄的见识。毕竟只是因为观念不同,便无法置身客观角度去看待不同的见解,有些过于不成熟的情绪化了。
但说回来,一时片刻的我恐怕也暂时不会继续阅读这本书了,至少在我能更客观平静的对待它之前。接着来说说我对周先生提到的,比较受他肯定的一些理念的不同看法。
周先生以史铁生作例,说到关于智慧是天分,而并非是由于某些特殊经历造就。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智慧从来与境遇无关,你需要学习知识,接收信息,但智慧无从习得。智慧只是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需要我们每个人通过不同的手段去激发出来,让它在我们的身上得以显现。
不过周先生关于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关系,我便不太认同了。周先生认为灵魂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肉体只是先天的由神制定的对于人的限制。由此先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关于灵魂、智慧与信仰的探讨。
可惜对于怀有一个开放而又包容的信仰的我来说,我在真正的找寻到自己的信仰之后,反而认识到灵魂虽然确实很重要,但肉体也绝不意味着禁锢、束缚,或者说是来自神的“限制”。恰恰相反,肉体乃是灵魂的`凭依,是我们的灵魂得以与这世间产生联系的桥梁,是我们可以在这个现实当中通过种种经历获得体验、认知自己的最大倚仗。
或许有不少人会说肉体是灵魂的牵绊乃至负累,肉体遭遇的苦难可以拖垮一个最坚强的人的灵魂。但事实上,灵魂或许可以在肉体上反映伤害,可伤害是无法通过肉体去折磨灵魂的。所有能够真正伤害到灵魂的折磨必是来自同样无形的存在,那或者是自己对于自身的厌弃,或是来自旁人的评判,或是来自社会的所有人为创造的所谓规则。它们没有一样是拥有实体可以直接通过摧残我们的肉体来伤害我们的灵魂的,可在一些人身上、一些环境当中,它们却是威力巨大的。
在我看到的不过40页的随笔当中,我还看到了周先生用了不少段落去描述的关于“素食主义的伦理”。这也是我一直都不太能接受和认可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我的身边就有这样受所谓的不杀生的素食主义的影响,而全然不顾自身的承受能力与需求的去进行食素实践的人。
可如果真的是以慈悲仁爱为本,那么不过是因为不能移动、无法叫喊便被忽视的彻底的植物们,难道就不是生命了吗?难道夺取植物的性命便不是杀生了吗?如果在食物链当中,还要找出一个比可怜的动物们更加弱势的群体,那便是植物无疑了。仅仅是因为动物们可以更加直观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被素食者们倡导推广针对更弱势群体的“暴行”,那么其实无论是动物也好,植物也好,又有什么杀生的区别呢?
如果我们是以是否有智慧和文明去划分,那么动物恐怕也无法归为智慧生命,若非如此,那么植物又到底是有何等深重的罪孽,以至于必然成为无法呼痛和喊救的承受者呢?更何况,或许植物们也有自己的文明与交流方式,只是通过一种我们不能破译也无法理解的方式呢?
所以说到底,许多事情若只是全然出乎于自身,从利己或者是利人(指代整个人类群体)的角度去看,那么自然只能得出我们想要看到的结论,可若跳脱出去,就会发现这种结论是多么的狭隘。
正如我一直较为推崇的观念所言——当我知道的越多,我才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不记出处,但与君共勉。
希望我们都能让自身的智慧显现出来。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7
《灵魂只能独行》是哲学家周国平的经典之一。以前这种没有情节,没有文笔情绪,纯粹谈三观的书基本没读过,但它还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至少知道了曾经的挣扎与迷惘并不是个例,连大师也没能躲过这些历练。只是有时觉得周国平还是没走出自己的围城,本来独行灵魂是个多么洒脱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后,只细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风景,可周先生在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最终答案的渴求,并总希望用哲学理论的探索来解决困惑,要我看这就是拘泥了。答案不在某时某处,只在寻求的路上,且因人各异,我们只需保持细腻和好奇的心,从不同旅程中得到营养就足够了。
看过一些这本书的.读后感,要么文艺到不行,辞藻优美却过于空浮;要么就特别心灵鸡汤,鄙视尘世喧嚣,鼓吹灵魂恬静;可能5年前让我写,估计也是这类带些酸味的文字吧。现在开始明白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周先生用平实的行文来传递他的信念,而我们则要把这些智慧和心情渗透在普通日常中,无需铭心刻骨,也不用执意强调清高,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
很喜欢一段话,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更愿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世上没有其它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8
《灵魂只能独行》是周国平的一本书,不知从好久开始喜欢上了哲学,尤其是喜欢周国平的哲学,不算很深奥,却易读懂。在深夜的时候,轻轻的翻开这样的一本读物。
灵魂只能独行,生活在和平安定,繁荣生活的我们,每天都是在灯红酒绿,或者是在电脑面前度过的,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我们渐渐忘记了我们的灵魂,有个哲人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走的快了,请停下来,等一下你的灵魂。在黑夜里,捧读起了周国平的书,和灵魂有个约会。
很少和灵魂这样的交流,我们都习惯了和朋友,同学,亲人交流,一起,但是却少了我们最应该交流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总是容易让外面的世界,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影响自己,结果是最后失去了自己,为什么不抽抽时间和自己交流下了。
孤独,以前一直认为是一个人孤单,但是现在才明白,原来有一种热闹也叫做孤独,只是我们从来没有发现罢了。我们总是被和别人一起打牌游戏,和别人一起下棋,唱歌,一起灯红酒绿,一起风风火火,却忽视了自己的内心。红尘中的我们,欢欢乐乐,开开信息,但是却忘记了什么是开始,什么是我们想要的。和人久了,渐渐的失去了自己,不知道是谁说起的,和人久了,一起去逛着,聊着,最后的结果是失去了自己,失去很多的东西,也许我们就是因为这样走久了,都忘记了我们最初的理想。有的人,一辈子走完,繁华一世,子孙满堂;有的人,一辈子走完,可能潦倒一生,孤单一人;有的人,一生嘻嘻哈哈;有的人,一生齐凄凄兮兮;都是人生,重要的是,你最开始是想干什么,你是想当一个医生,济世救人,华佗在世,为自己积了一生的德;还是当一个黑医生,卖假药,赚个一世繁华,却留下一世臭名。我想人一开始都是善的,人性本善就是这样的道理,但是我们走的远了,忘记了我们最初的方向,我们被酒水醉了我们的灵魂,被金钱蒙住了我们的双眼,被烟酒乱了我们的方向,我们没有去问我们灵魂,我们最初的打算,最初的梦想,最初我们想怎么样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行为,问问我们的灵魂,可能金钱不是我们需要的,可能酒肉真的只是佛祖心中过,还是那灵魂的一抹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最初的东西。
想着想着,我在想我最初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时候总是感觉到了孤单寂寞?为什么耍朋友的那么的多,却最后都不了了之,而我也是其中之一,很多的无解的答案,在这里都可以找到那些的痕迹。有的人说的很对,当你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请回到这里看看,或许有你需要的,我以前就不懂,为什么我们会去读哲学,看都看不懂的东西,为什么我们需要他了?牛顿最后找不到了,却去在神学方面找问题,很多的有名的人,最后都在神学上面去了,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一方面,但是更多的却在哲学方面,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哲学,从仰望天空,到灵魂的独行,从骆驼到赤子的蜕变,这就是哲学。有句古言是这样说的,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哲学家给他加了还可能是哲人。哲人说不上的深奥,也说不上的神秘,只是因为他们总是给人的感觉把简单的东西深奥起来,就像最初的蛋生鸡还是鸡生蛋一样,世界是怎么来得,这些的问题,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像”1+1=2”这样的`问题,也会有人用一生去证明,很多的哲学家就是和这样的问题,探讨一生,从世界的本源,从风水地火,到后面对人性,社会的探讨,但是周国平的哲学里面,却那么的平易近人,直白如话,却又令你的灵魂得到了洗礼。
哲学家,从最初的智慧的人,变成后来的爱智慧的人,不难看出哲学的含义。也告诉了我们不要因为他深奥就不去看它,以为自己看不懂,其实你看得懂的,真的看得懂,很多的东西就是那样的。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灵魂空间,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诚然,在许多时候,尘躯的小爱会妨碍灵魂的大爱,俗世的拖累会阻挡精神的步伐。可是,也许这正是检验一个人的心灵力度的场合。难的不是避世修行,而是肩着人世间的重负依然走在朝圣路上。一味沉湎于小爱固然是一种迷妄,以大爱否定小爱也是一种迷妄。大爱者理应不弃小爱,而以大爱赋予小爱以精神的光芒,在爱父母、爱妻子、爱儿女、爱朋友中也体味到一种万有一体的情怀。一个人只要活着,他的灵魂与肉身就不可能截然分开,在他的尘世经历中处处可以辨认出他的灵魂行走的姿态。唯有到了肉身死亡之时,灵魂摆脱肉身才是自然的,在此之前无论用什么方式强行分开都是不自然的,都是内心紧张和不自信的表现。不错,在一切对尘躯之爱的否定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机,就及早割断和尘世的联系,为死亡预作准备。可是,如果遁入空门,禁绝一切生命的欲念,藉此而达于对死亡无动于衷,这算什么彻悟呢?真正的彻悟是在恋生的同时不畏死,始终怀着对亲人的挚爱,而在最后时刻仍能从容面对生死的诀别。生是开始,死了结束,如果没有开始,怎么可能有结束了。一出生就注定了我们要死亡,但是面对死亡不可避免的产生担忧害怕,所以很多的老人老得时候,怕孤独,喜欢子女的热闹,就怕自己一个人的孤独,因为一个人面对死亡,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就想到了死,所以很多的外国的老年人喜欢旅游,诚然的面对死亡,而中国的老年人却很多的在家面对死亡。人生有的时候,真的很令人感慨,时光飞逝不等人,但是却又让人伤心,我们总是在哀怨着时间太慢的同时,哀怨时间太匆匆,这就算人生吧。
人生漫漫路,我们有太多的心情了,需要和我们灵魂做一个的交流,明白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是我们不想要的,问题是我们很多的时候都不懂得和我们灵魂交流,或者因为别人或其他的事情忙而忘记了和灵魂交流,从而失去了很多的东西,直到明白的时候,才清楚,原来那些已经不可能回来了,再怎么的去追也不可能了,只是徒增一些的感伤罢了。也许我们会去怪我们年少无知,也许会去怨天尤人。但是最后还是自己的问题,还是自己去懂得什么的问题。我们会对很多的东西疑惑,会对感情还有生活很多的东西,也许你做着一件你很不愿意的事情,当你放弃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才是你喜欢的,选错专业在中国是在普遍不过的事情,有的人在一生的最后才明白原来我一直做了我不喜欢做的事情,我们可能大学毕业了才发现,原来那不是我们喜欢的专业,我们只是为亲人去读了那个专业罢了。最后只能带着那几分的勉强苦苦的撑着,却不问问自己的另一个自己,为什么我不喜欢了,为什么我就是不喜欢了?还有自己的感情,有的时候,明明喜欢却不敢说,明明不喜欢却强撑着,直到最后才发现不是的,就是一种的悲剧,我们的内心弱小而强大,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的强大,没有其他的人想象中的那么坚强,其实不过是一场烟雨一场梦,只是我们在表演我们的人生罢了。生命中,茫茫的人海,注定了我们会相遇,相知,我们会有属于我们的命中注定,喜欢那么的一句话,不是我遇不到更好的,也不是我没有遇到更好的,只是那个时候,你正好出现罢了。其实茫茫人海,我们都会遇到我们宿命中的天使,问题是你怎么的看待,我们把那个人当成那个人就好了,只是很多的人总是怀着以后会更好的心态去寻找,结果只是找到正好罢了。
慢慢的合上了这本书,去睡眠中去询问我的灵魂,我最初的方向在哪里。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9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朝圣的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与此了。”
我们的身边往往有着很多先辈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该怎么处理,每一句话该怎么去说,每一条路该怎么去走,而我们往往接受了这样的建议似乎就不再迷茫了,似乎就得到了自己的真实一般开始向着明媚的未来走去了。这样真的就不再迷茫了吗,他人说的话真的可以代表我自己的想法了吗?这是我常常在问自己的问题,而读《灵魂只能独行》的时候,我又一次又一次地思考着、反省着,因为真实的自己,并不仅仅是靠忠告可以来圆满的。
周国平的书在之前读过《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或许于我而言,周国平比起作家,更重要的身份是哲学家,是一个去读人的灵魂,去升华人的灵魂的'哲学家。虽然这两本书,一本是介绍他人的哲学观点,而另一本是写自己的哲学思考,但是同样都令人在深夜辗转反侧,思考着问题难以入眠。读《灵魂只能独行》的一个又一个夜里,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自己应该去走向怎样的路,但同时,每个人自己最为清楚的是,这条路并不是光靠想就能够想得出来的。生活、实践、受挫、改变,我想,大概走在梦想的大道上的人们一定一次又一次经过这样的思考和反省,他们所坚定地走下去的路,一定是自己的灵魂作出的选择,因为自己的路,不能靠他人的帮助;自己的灵魂,只有自己才能够使之成长。
知道得越多,就会愈发觉得自己无知。当一个人确立了自己想要去的彼岸,就会发现摆在面前的路是那么得多。可是人只有一个,路只能走一条,放弃的路就越多,所以人就会因为知道得多而越来越感到迷茫和失落。梦想看似接近,其实是十分遥远的,在梦想的道路上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阻碍,如果没有确定下自己的道路,又有谁能够一路坚持到底,从不迷茫呢。你,作为独一无二的你,面前的那么多路,并不是只靠先辈的指点就可以做出选择,也不是经过一分钟的思考就可以确定道路,这是一件作为自己需要反反复复去实践的事情,这是只有自己才能够决定的路。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拥有灵魂的人,我们开始进行朝圣,而朝圣的路,只能让灵魂做出选择。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10
这本书肯定可人们精神生活独立的必要,通过对于古代言行举止的讲述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向我们阐释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每个人对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为别人留有一些余地,相爱的人们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冰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这句话给了我诸多的感受。在文中,虽然它指的是爱情,但任何交情都是遵循这个道理。即便是再亲密无间的人都要为对方留有余地,有些事只能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你可以去影响但不能妄自改变甚至替别人走他的人生道路。我们都在人生未知的道路上摸索,爱人、亲朋好友之间,应该相互鼓励,而不是紧紧的注视着别人的心灵。以互相理解为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是行不通的。因为个人的心灵生活都有神秘性,人们在别人拒绝透露自己的私事时就会觉得对方对自己缺乏信任,因而疏远了彼此。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读了这本阐释人精神生活的书,我明白可与人交往的最终目的不是相互理解,而是寻找别人的鼓励。
我们自身都不可能完全理解自己,所以也不能奢求得到别人的理解。我们往往一方面非常看重别人是否理解自己,甚至逼对方被迫理解自己。另一方面,人们又有强烈的愿望要求理解别人。但一旦遭到拒绝便斥以缺乏信任,结果如我刚才所说,在亲密的交往中,这种因强求理解和被理解所造成的战争还少吗?我们如果都懂得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难,只要稍加克制,就不会完全要求理解和被理解了。
在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同时也正因我们领悟到别人也有这种孤独,我们才会对别人给予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通往圣地的道路上,我们无法知道是否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自己诉说心中的圣地是怎样的。然而,互相的扶持使我们相信,我们走在同一条道路上。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无论我们如何再亲密,我们终究是一个个的个体,有自己感知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不需太多去探究别人的内心,我们要做的仅仅是认为我们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11
读《灵魂只能独行》这本书有些日子了,但看看页数只读了十分之一。周老师的书仿佛是浓缩精华版,只写给有“缘”人,嘻嘻,开个玩笑,浓缩版是真的,每每看几页就需要消化两天,我说的有“缘”,是指有缘的时间里,比如一个平静的下午,一个早饭过后,只有在心无旁骛时才能体无法那种一件事被看透,心有戚戚焉的快感。每每觉得书中所写之事均系平时所思所虑,却偏偏领悟有限,总像被隔在一层窗户纸之外,不得爽快,不得透澈。看书中文字如同清泉流过心灵,有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之后的痛快之感。世界在眼前变清晰,可谓那句“不困过去,不畏将来”的大智慧,也许是书中所言之“信仰”。
这些年来,看过圣经,拜过佛,读过儒家经典,研究过道家简史,也曾站在科学的角度思考过人生终级关怀的问题。于是草草的知道,一切宗教皆归于哲学范畴,灵魂需要皈依需要慰藉。而终于自己还是孤魂野鬼,无法成为任何一门宗教的信徒,也无法在哲学中找到归藉,所有的.思考,只给了我更深的迷惘。在这些年的迷思中一句佛语给了我最大的安慰:困惑就离解脱不远了。于是我孤独地行走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而我的光明,就在这书里!
摘:——唯有人的信仰生活是指向世界整体的。所谓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一种宗教,或信奉某一位神灵。一个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
摘:——我相信人们可由不同的途径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敬畏生命的世界观并非现代人唯一可能的选择。但是,一切简单而伟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尽头,它们殊途而同归。说到底,人们只是用不同的名称称呼同一个光源罢了,受此光源照耀的人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摘:——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当我读完这些的时候,我得到了最大的安慰,按书中所讲,我已然是个有信仰的人,不再是孤魂野鬼,不再孤独的在黑暗中独行。我的妈妈是个很有生活哲学的人,虽然她并不知道何为哲学,小时候离家读书,我给妈妈说我觉得孤独,我觉得不合群,那时候妈妈告诉我她也不合群,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好,她还说在我孤独的时候想想她,她也和我一样的孤独着。那时候我知道世上有两个人是孤独的。再后来,我看哲学类的书,书上说,不管你的生活如何丰富,内心的孤独感无人可以代替。那时候我隐隐的觉得也许并非只有两个人孤独。关于孤独,应该就是我对哲学最早的思考吧。
今天下午我突然想起看过的一句话,也是多年来我奉为经典的,原句记不清了,大意是:物质财富可以共享,但精神高度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总结才能达到。比如,我们可以无需了解飞机的原理,就可以坐上飞机翱翔蓝天,但我们无法直接体会哲学大师的灵魂高度,只能靠日积月累的领悟。于是我有了一个猜测,这是不是周老师所取书名“灵魂只能独行”的意思呢?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12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孤独是可耻的,直到我看到这本书。谢谢晓明的推荐。孤独并不可耻,孤独是应该享受的。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做些许摘录,大家共享。
(1)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2)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
(3)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4)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5)孤独的价值P27、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从心理学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管你与谁同睡,你都只能独自进入你的梦乡。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
(6)生活的减法P59、旅行时不得不精简的行李。有多少是你真正生活必需的。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要填满它。
(7)抉择P140、妻子和孩子同时落水,先救谁?答:“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岂非多半如此?
(8)生命的得失P141、婴儿、老人、中年人均诉说自己的不幸。一个声音问:“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9)流浪者和他的影子P142、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一个流浪汉对于自己的命运不堪忍受,请求神允许他和别人交换命运。神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的话就和他交换吧。结果事实上,世人所见的确只是他们的命运之河的表面景色,底下许多阴暗曲折唯有他们自己知道。流浪者终究没找到能跟他交换命运的人,直到今天,他仍然拖着他自己的影子到处流浪。
(10)白兔和月亮P143、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于是神将月亮归属于兔。说也奇怪,白兔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想着“这是我的月亮”,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她终于去拜见神,请神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11)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来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12)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的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13
《灵魂只能独行》肯定精神生活的独立价值,通过对古代言行的追诉,对人生面临问题的思考,其阐释了哲学在我们人生和社会中的意义。
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事实。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这句在文中本来是指爱情,不妨放大了去看,其实朋友甚至亲人之间这句话也适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命曲线,你只能去影响但是绝不能去妄加改变别人的道路。我们都是在人生未知的道路上行走,我们的未来是黑暗的,我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爱人,亲朋好友之间,应该互相鼓励,而绝不是紧紧的注视着别人心灵。以互相理解为人际关系的鹄的,其根源就在于不懂得人的心灵生活的神秘性。按照这一思路,人们一方面非常看重别人是否理解自己,甚至公开索取理解。至少在性爱中,索取理解似乎成了一种最正当的行为,而指责对方不理解自己则成了最严厉的谴责,有时候还被用作破裂前的最后通牒。另一方面,人们又非常踊跃地要求理解别人,甚至以此名义强迫别人袒露内心的一切,一旦遭到拒绝,便斥以缺乏信任。在爱情中,在亲情中,在其他较亲密的交往中,这种因强求理解和被理解而造成的有声或无声的战争,我们见得还少吗?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对自己又真正理解了多少?一个人懂得了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难,他就不会强求别人完全理解自己,也不会奢望自己完全理解别人了。
在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嘴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么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对,就是如此。无论我们亲人再亲,朋友再无话不谈,我们终究是一个个的个体,每个人都有感知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其实,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去探求别人的内心,我们仅仅需要做的就是认为我们存在同一个圣地。
- 相关推荐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相关文章:
晚安心语:灵魂只能独行03-07
独行的作文10-05
独行作文07-02
关于独行作文08-15
月下独行散文08-25
踽踽独行作文09-23
特立独行作文02-24
如何挑选独行菜10-18
独行者作文09-17
田埂上的独行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