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色的七千米》读后感

2021-04-20 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深蓝色的七千米》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深蓝色的七千米》读后感1

  《深蓝色的七千米》是儿童文学作家于潇湉的一本著作,阅读后我受益匪浅,被书中讲述的有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故事所吸引。

  本书主要讲述了男孩付初的父亲是“蛟龙号”航母船的一名厨师,而付初更希望自己的父亲是一名下潜英雄。在一次活动中,付初认识了一位与他同样想成为潜航员、热爱海洋文化的唐冉,因为志同道合,两人成为挚友。两人在付初父亲的帮助下,心怀对海洋无限向往和对蛟龙号的热爱,参与蛟龙号两次下潜到7000多米的深海历险。下潜过程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在拯救蛟龙号的过程中为科学家和潜水员捏把汗,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蔚蓝海洋蕴藏着无穷奥秘,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本书让我更加了解蛟龙号,更懂得热爱科学、敬畏自然,激发我们对祖国深海探测的兴趣。

  那些下潜英雄们为何能下潜至海洋7000米呢?那是因为他们能克服对下潜的恐惧,并沉着冷静地解决在下潜途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再想想我自己,顿时感到脸上一阵火辣辣。记得那次学溜冰,我溜一下摔一下,便气恼地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弃不学了。当时我给自己找出很多放弃的理由。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当时我真的尽力了吗?遇到困难时我有想办法解决吗?还有挑战困难的信心、毅力呢?

  读完《深蓝色的七千米》这本书后,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时不能给自己找任何放弃的借口,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就没有成就感!在今后的道路再遇到困难和挫折、想放弃时,只要想起蛟龙号潜水英雄们,我就会信心百倍。

  《深蓝色的七千米》读后感2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只要我们不停的奋斗,它就会指引我们走上成功之路。读完这本《深蓝色的七千米》,我感受到因理想而奋斗的力量。

  让我印象较深的是梅兰竹。她喜欢海,从小就渴望成为一首潜航员,所以她不停训练,总是比别人好,可是她最后一项考核没过,当不上潜航员,但她没有放弃。这就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好例子。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是啊!这种人真可悲!没有了理想,就如在漆黑的夜里,没有了指路灯,呆站在那儿,直到天亮。没有了奋斗,只有志向理想有什么用呢?整天躺在床上,在年幼享受生活,想着自己成为大老板,你觉得能吗?不,不能,如果什么都没有更糟糕,只能靠乞讨了,那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拥有理想不停奋斗,走上成功之路。

  世界上还有不少这样的人,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许多人想论证它,可因为太麻烦都放弃了。这时一位叫陈景润的数学家为了证实它,学了英、德、俄等国的语言。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他从不放弃,而且一研究就是十几个小时,那该多辛苦呀!他计算的纸,装满了整整几个麻袋!最后他发表了论文。他成功了,因为他奋斗了,他朝着理想奋斗了。这应该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作业,定个目标。朝目标奋斗,你也会成功了。

  鲁迅先生说过,“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那我们就向他说的那样不断茁壮成长。

  《深蓝色的七千米》读后感3

  有人喜欢金黄的沙漠,有人喜欢火红的晚霞,也有人喜欢湛蓝的天空……而我却喜欢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更喜欢读关于海洋的书。

  暑假,我读过于潇湉的《深蓝色的七千米》,它是一本把海洋知识浓缩在一页页纸中的魔术。即使不去海边,也能比去过海边的人了解更多。

  书中主要记叙了:付初的爸爸在蛟龙号的母船向阳9号上当厨师,可他不甘心,他更希望爸爸是潜航英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立志要成为潜航员的唐冉,付初在爸爸的帮助下,鼓励并协助唐冉完成下潜员并与下潜英雄一起探索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付初最终理解并爱上蛟龙号。

  每每读起《深蓝色的七千米》,我和妈妈总会和它一起律动。蛟龙号摇摆,我们也摇摆;蛟龙号前进,我们也前进;蛟龙号里的人紧张,我们也紧张……

  本书中最让我佩服的人是唐冉,因为他家庭十分贫穷,要和妈妈靠卖云吞来维持生计,可他却梦想成为潜航员。虽然第一次蛙人考试失败了,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坚持训练了良久,才进行了第二次考试——潜航员考试。由于以前充足的准备,他直接要去7000米。考潜航员是50米、100米、300米、500米、700米、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这样循序渐进的,7000米是结束。而他直接参加7000的原因就是基础深!是啊,这都是必然的。因为他每天都要在海边游泳上千回,怎么不是必然呢?

  我一边思考,一边也在联想自己:今年暑假,我去参加篮球训练。可前几节课教的都是基础,烈日当空,每天大汗淋漓,又累又热还枯燥,我倒想放弃了。妈妈见状,温和地对我说:“儿子,再坚持两节课,如果还不行就退学吧!”由于天气实在太热,有几个伙伴陆陆续续地退学了。而两节课已经过去了,我不仅基础更牢了,还学会了投篮,开心极得跳得老高!以后每次上课我都会提前半小时过去练习一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让我们脚踏实地,永不言弃,一起勇往直前吧!

  《深蓝色的七千米》读后感4

  广袤浩瀚的深海,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的奥秘,人类对于海洋——这个地球生命的摇篮,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和热爱。带着对海洋神秘的幻想,我走进《深蓝色的七千米》这本书中,找回了迷失的自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蛟龙号”刷新世界新纪录,深蓝色底下的七千米,有着中国的骄傲和自豪。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个英雄梦,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爸妈是人人敬仰的英雄。书中的小主人公付初,他的爸爸是蛟龙号的大厨,而他却因为这个看不起爸爸,对小伙伴们谎称父亲是蛟龙号的深潜英雄。但付初的爸爸,却从不因而此自卑,相反他对蛟龙号事业充满热情,并引以为傲。小主人公付初与他的'小伙伴们,围绕蛟龙号,展开了一段梦的追寻,后来付初和他的小伙伴们参与了“少年潜航员选拔赛”全过程,才真正理解父亲职业的伟大和高尚。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不也和付初一样吗?每当同学问起妈妈的职业时,我从不想正面承认:妈妈不过是个制衣厂的小员工。我羡慕我的同学们,他们的爸妈职业是那样光鲜亮丽,有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白手起家的汽车公司老板,还有救死扶伤的医生……然而,我却忽略了,正是这小小员工,抚育了我成长,也正是这小小的制衣工,缝制了各式各样的衣裳,才让我们的生活色彩倍增!

  想到这,我不由拔腿向妈妈厂里跑去,我决定做点什么弥补自己多年来的过错!我走进闷热的铁皮厂里,看见妈妈正埋头给衣服剪线头,动作娴熟,干劲十足,掩盖了她起早贪黑的疲倦感。我接过她手中的衣服,坚定地说:“妈妈,我来帮帮你吧,剪线头,我会的!”

  在妈妈的巧手下,一块块布料制成衣,一件件衣服又在我的小手上,修线、折叠,最后完美地验收包装。我仿佛看到了这一件件衣服,穿在有需要的人身上,他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满满的成就感萦绕于心!

  深蓝色的坚守与热爱,以它的深度,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高度——每个职业都该被尊重,每个人都有他本身存在的价值。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坚守梦想,才能真正让自己发光发热!

  《深蓝色的七千米》读后感5

  《深蓝色的七千米》似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打动了我的心田。那平静而又祥和的大海仿佛在述说着一个发生在7000米下的一场探索,令我紧张、激动。一群潜水英雄在7000米深海下探索,上浮到海面时却因马达故障,而被迫在海面上漂浮22个小时。这本书寓科学性、知识性于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让读者和蛟龙号一起历险探秘,一起经历生死考验,感受爱的真谛。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大海有着神秘而又瑰丽的幻想,看不清它的真面目。而书上蛟龙号的出现,揭开了大海神秘的面纱。

  下潜深度7062米,这个荣耀的数字闪烁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那是因为人类探索深海的脚步永不满足,探索科技的脚步从未停歇。潜海英雄们那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令我敬佩。他们成功了,因为他们奋斗了,他们朝着理想不放弃,永向前。

  读完了这本书,我也完成了一次下潜,一次惊心动魄的历程。升上五年级,在同学眼中是“学霸”的我,在几次的语文考试中连续遭遇了滑铁卢。不敢面对同学们讶异的目光,不敢面对爸爸妈妈和老师充满期望的眼神,不敢面对那些从未有过的分数,我迷茫,不禁怀疑起自己……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我决不能被这个小小的挫折打败,我一定会重新振作起来,不放弃,永向前!

  合上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深蓝色的七千米》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童年》的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05-23

《童年》的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05-23

童年的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03-19

关于《童年》的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11-23

童年的发现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03-10

《童年》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05-21

童年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04-21

《童年》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03-20

《童年》读后感范文(通用19篇)03-14

《童年》读后感范文(通用17篇)02-26

《顶碗少年》读后感 《种子三兄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