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大欢喜读后感

2024-04-17 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皆大欢喜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皆大欢喜读后感 1

  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是他早期创作的著名喜剧,与《无事生非》、《第十二夜》并称为三大欢庆喜剧。此剧创作于1599年,主要剧情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到森林寻父和她的爱情故事。正如剧名所表现的那样,剧中被压迫受害的人纷纷得到好报,而恶人则受到感化,最后所有的爱情都得到美满的结局,反映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以善胜恶的理想境界。

  这部喜剧在语言,人物,线索,主题意义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创作方式。

  从语言上来说,这部喜剧的语言丰富活泼、具有生命力。一方面,作品中的语言广泛运用书面语和口语,这是作品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广泛采用了民间谚语和俚语,两者互相结合,莎士比亚甚至自己创造新词,使其增添了不少的新鲜感。他丰富的语言往往能够随着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的不同来深刻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最重要的是,这部剧中许多的语言都已成为英国乃至全世界语言的精华,既生动活泼又耐人寻味。如“美貌比金银更容易引起盗心”、“ 心里尽管隐藏着女人家的胆怯,俺要在外表上装出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来,正像那些冒充好汉的懦夫一般”、“ 现在我们是满心的欢畅,去找寻自由,不是流亡。”、“假如你记不得你为了爱情而作出来的一件最琐细的傻事,你就不算真的恋爱过。假如你不曾像我现在这样坐着絮絮讲你的姑娘的好处,使听的人不耐烦,你就不算真的恋爱过。假如你不曾突然离开你的同伴,像我的热情现在驱使着我一样,你也不算真的恋爱过。”、“假如你们用你们所没有的东西起誓,你们便不算是发的假誓。”、“给我穿一件彩衣,准许我说我心里的话;我一定会痛痛快快地把这染病的世界的丑恶的身体清洗个干净,假如他们肯耐心接受我的药方。”等等,都具有深刻的意味和哲理,既是对当时贵族上流社会罪恶丑行的揭露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莎士比亚对于理想社会的强烈渴望。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莎士比亚借杰奎斯这个角色所提出来的“人生七个阶段”的感想:“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为七个时期。最初是婴孩,在保姆的怀中啼哭呕吐。然后是背着书包、满脸红光的学童,像蜗牛一样慢腾腾地拖着脚步,不情愿地呜咽着上学堂。然后是情人,像炉灶一样叹着气,写了一首悲哀的诗歌咏着他恋人的眉毛。然后是一个军人,满口发着古怪的誓,胡须长得像豹子一样,爱惜著名誉,动不动就要打架,在炮口上寻求着泡沫一样的荣名。然后是法官,胖胖圆圆的肚子塞满了阉鸡,凛然的眼光,整洁的胡须,满嘴都是格言和老生常谈;他这样扮了他的.一个角色。第六个时期变成了精瘦的趿着拖鞋的龙锺老叟,鼻子上架着眼镜,腰边悬着钱袋;他那年轻时候节省下来的长袜子套在他皱瘪的小腿上显得宽大异常;他那朗朗的男子的口音又变成了孩子似的尖声,像是吹着风笛和哨子。终结着这段古怪的多事的历史的最后一场,是孩提时代的再现,全然的遗忘,没有牙齿,没有眼睛,没有口味,没有一切。”这短短的一段话概括得既准确又精简,十分让人赞同。

  人物上,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具有独特的性格特征,奥兰多对罗瑟琳的真诚爱情与和兄长奥列弗的手足之情,西莉亚与罗瑟琳的姐妹情深和最后与奥列弗的一见钟情,老公爵的宽容大方与其弟篡位的阴险狡诈,试金石和亚当的忠心跟随,希尔维斯的痴情与非瑟最终的接受,共同构成了这部喜剧的美满结局,增添了一抹又一抹的喜剧色彩。

  在这部剧中,个性鲜明,光彩夺目的罗瑟琳更是格外突出,她天生丽质、年轻、善良、聪明,更突出的是活泼开朗,而且又蕴含着某种调皮狡黠,这一个性是在进入亚登森林后才显露出来的,罗瑟琳在得知心上人奥兰多也来到亚登森林时,她兴奋连忙询问西莉亚:“嗳哟!我这一身大衫短裤该怎么办呢?你看见他的时候他在作些什么?他说些什么?他瞧上去怎样?他穿着些什么?他为什么到这儿来?他问起我吗?他住在哪儿?他怎样跟你分别的?你什么时候再去看他?用一个字回答我。”这么多的问题,却要别人用一个字回答,分明是不让西莉亚回答,只是想把自己的兴奋之情表现得更露骨些罢了,她的活泼可爱正是在这一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当她看到奥兰多时,她并没有换上女儿装,仍然披着大衫短裤,提出了要奥兰多把她当作心上人,每天到草屋前向她求爱,以治疗他的“相思病”,最后,她不仅促成了自己与奥兰多的爱情,还让父亲与自己的女儿重聚,让希尔维斯与非瑟终成眷属。她的聪明、活泼、甚至有点狡黠的性格展露无遗,因此,罗瑟琳也成为了莎翁笔下最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另外,这部戏剧有三条主要线索:公爵被弟弟篡夺爵位;公爵之女罗瑟琳和僭主之女西莉娅被放逐;青年奥兰多被哥哥夺去产业。三条线索里的正面人物都会合在亚登森林里,最后恶人悔改,公爵复位,情人结为终身伴侣。是典型的大团圆结局。

  最后,这部喜剧显示出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意思是指“人性”和“万物之灵”。古希腊,古罗马哲学注重对人的根本的思考,经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发展,初步奠定了人文主义的传统。人本主义作为一种较系统的思想状态是和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主旋律和灵魂,它反对封建专制的统治与基督教神学的禁锢,大力赞美和宣扬人的伟大,尊严,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在这场“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运动中,涌现了许多“巨人”,莎士比亚就是这批“巨人”中的一位。莎士比亚的戏剧从主题到人物刻画和细节描写,处处反映出了他的反封建,反神权的强烈思想。《皆大欢喜》通过对照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为上,篡权,谋害等人类丑恶现象与牧歌社会中无忧无虑,互敬互助的人际关系,最终表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于平等,自由,幸福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在第一幕第一场中摔跤师查理告诉奥列佛说老公爵“已经在阿尔登森林中,许多快乐的人们和他在一起;在那里他们像古时候英国的罗宾汉一样生活着;听说每天都有许多青年贵族们成群地去依附他,他们无忧无虑的打发岁月,像人类在黄金时代那样。”这里,阿尔登森林被描绘成一个牧歌式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静谧祥和之地,这群被放逐的人过着天真、纯朴的田园生活,拥有没有界石的广阔平原,这里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在阿尔登森林中,人们呼吸着自然、纯朴、幸福和平和的空气,真正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皆大欢喜》主人公之—奥兰多受尽兄长奥列佛的虐待和陷害,选择逃往森林。由于对罗瑟琳一见钟情,奥兰多在林中树上到处刻写情诗,以抒发对罗瑟琳的相思之苦。在林中,当发现正面临来自蛇和老虎双重危险的熟睡人是苛待他的亲哥哥奥列佛时,手足之情和善良天性促使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哥哥解救出来。这样一个勇于追求自己幸福,善良的人正是莎翁笔下“真、善、美”的体现。在剧中,这样的人最终抱得美人归,与罗瑟琳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另外,故事中两个“反面”人物—弗莱德里克和奥列佛痛改前非,由“恶”到“善”的转变也反映了作者希望人类的善良和慷慨能化解邪恶,最终人类能和谐相处的一种美好愿望。剧中弗莱德里克贪慕权势,篡夺了自己亲哥哥的爵位,自己当上了新公爵,把老公爵放逐到亚登森林里。罗兰爵士的大儿子奥列佛部遵亡父的遗志,不但不好生教养弟弟奥兰多,反而视他为仇敌。先是挑唆拳师查尔斯在角斗中摔死他,继而又准备放火烧死他。奥兰多被迫于老仆亚当一起逃进亚登森林。老公爵的亲女儿罗瑟琳原来一直居住在宫廷中,弗莱德里克唯恐她的好名声掩盖了自己女儿西莉亚的贤德,把她从宫中驱逐出来,西莉亚随同她一道也投奔了亚登森林。作品情节生动丰富,富于生活气息,思想也更加成熟,既宣扬了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又嘲笑了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在作品中,小丑试金石就用及其通俗的语言,把这个意思清楚的表达出来,他对杰奎斯说:“先生,牛有轭,马有勒,猎鹰腿上挂金铃,人非木石岂无情?鸽子也要亲个嘴;女大当嫁,男大当婚。”(第三幕第三场)这种崭新的爱情观与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婚姻制度截然对立,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锐利武器。剧中(第一幕第二场)罗瑟琳和西莉亚谈论命运女神,觉得她的“赏赐老是不公平”,尤其是她在给女人赏赐的时候,尤其乱来。还有把“造物”取笑为傻瓜。作品通过两位公爵的具有初步人文主义智慧的女儿的消遣对话,反映出了人文主义对上帝绝对权威的质疑。

  通过《皆大欢喜》这一喜剧,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进步的思想,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它毕竟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没有能从阶级斗争的高度去认识社会现象,社会斗争的一方—“善”的一方在面临个人生命、权力和领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是无情的掠夺后,而不是积极地去迎战,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和利益,而是选择了逃避,逃到了所谓的世外桃源:森林中。再有,从最后的大团圆结局来看,也是有些牵强。两个 “反面”人物的弃恶从善,改过自新虽说是最完美的结局,但却有些突然,让人读起来不禁哑然失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在此剧中,莎士比亚揭示了篡权、谋害等反映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但却没能从根本上发掘出这些现象之后的本质—产生“恶”的社会根源,因而只能在喜剧中想出道德感化和宗教教化的办法。这无疑是莎士比亚的局限,也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的局限。但我们应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不能简单地用“虚伪性”、 “不真实”等结论去否定它的历史进步意义,相反,甚至我们可以说,莎士比亚的伟大就是在于在扼杀人性的封建社会里,他发现了人性。

  《皆大欢喜》虽然只是一部小小的剧本,其中也有作者过于理想化的一面,但从里面折射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光辉却发出了万丈光芒,激励了当时许多的具有初步人文主义思想的青年男女。

  皆大欢喜读后感 2

  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饮食文化大国,餐桌上的礼,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经商、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总是问对方“吃了吗”?这也证明“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比天还大的问题,所谓“民以食为天。”现代人身在职场,组织饭局、参加饭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在餐桌上怎么说话却又难住了很多朋友。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常礼举要》聚餐篇的“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每一天我们都要开口说话,不同的场合、时间、对象说不同的话,无不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情商,请客吃饭这件事也不例外。

  请客吃饭自然少不了开场白,即所谓的“客套话”。然而现代年轻人大多崇尚个性、自由,觉得在餐桌上说“客套话”,显得太繁琐、太拘束,甚至有造作之嫌,还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来得自在,这样行得通吗?

  组织聚餐,作为主人,除了要精心安排场地和菜肴外,还必须要有热情周到的服务,才能让客人吃得开心,宾主尽欢。前面一节中我们学习了聚餐座位的安排,今天我们来学习该怎么开席。主人开席说什么?

  待所有客人都入座后,主人要作一简短开场白,打头是几句客套话,应起身站立,双手举杯,向客人说明这餐饭的主题,并对客人的光临表示感谢,如果客人之间相互有不认识的要逐一介绍,并要带上些谦逊之词,也就是所谓的“客套话”,如“蒙各位赏光,寒舍蓬荜生辉”、“饭菜不好、招待不周、多有怠慢、不成敬意”等。

  接下来,要行酬酢(chóu zuò)之礼,主人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叫“酢”。别看只是几个小小的动作和几句简单的话,其中却有着深厚的内涵。有时候,爱需要说出来

  中华民族是个含蓄的民族,大多不习惯也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比如夫妻之间,对于对方对家庭的付出其实是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可就是不好意思说出口,从而导致一些误会和矛盾的产生。有时候,夫妻相处之道也很简单,那就是“好话一句,做牛做马都愿意!”

  有一对夫妻,先生很勤快,每次泡完茶,太太都会夸“这茶怎么泡得这么香呢?”每次切好水果,太太也会夸“怎么会有人把水果切得这么好看、这么好吃啊!”先生下班顺路买菜回家,她满心欢喜迎上去夸“来就来吧,还这么客气带什么礼物呀!”溢美之词幽默又自然地流露其间。大家想想,她的先生怎么会不乐意为她服务呢?夫妻关系怎么会不好呢?

  同样,对待朋友也是如此,我们对别人的真诚和恭敬是必须通过言语和动作才能表达出来的,如果默不作声,别人怎么知道我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只要自己诚心所至,所做所说就绝不会有半点造作之嫌。相反,别人也能从我们的言语和动作中感受到我们的态度是否真诚,此所谓“萌乎心而动乎四体”。餐桌上锻炼“知进退”的眼力

  古时候,有两兄弟同时效忠于一位皇帝,皇帝很赏识他们,把他们奉为上宾,每次宴请都以礼款待,兄弟俩不喝酒,可每次桌上都备有酒杯并倒满酒。有一次,兄弟俩发现桌上没有备酒杯,哥哥对弟弟说:“礼数未到,说明君王已不看中我们,我们还是走吧。”哥哥离开,可弟弟却不以为然,继续留任。果然,一次弟弟上朝谏书,皇帝龙颜大怒,把弟弟连降了好几级。

  可见一个小小的礼节就能看出一个人态度的变化,所以礼节之事千万不可马虎,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在餐桌上练就识人和“知进退”的眼力。养成的'“习气”,会不经意间“露馅”

  有对贵族夫妇,家境颇优,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这让他们在其他贵族面前始终抬不起头。于是,他们就从一个乞丐那领养了一个相貌端庄的男孩。为了不让其他人看出他的身份,他们每天教男孩各种礼仪,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夫妇俩觉得男孩已经有了贵族的气质,就准备带出去展示一番。经过女主人的精心打扮,男孩确实很有小绅士的风度,大家看了都赞不绝口,夫妇俩暗自高兴。可是刚一上桌吃饭,有个眼尖嘴利的太太就说:“这孩子是从乞丐那领来的吧?”夫妇俩目瞪口呆,她接着说:“只有没有桌子吃饭的孩子才会把筷子往胸口整一下再开始吃饭”。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谨慎选择相处的朋友和环境,长养好习气,才能让自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良好气质。一个人的气质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而成的;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也不是张口即能来的,而是需要平时不断积累,否则遇到重要场合就无法应对自如,进退有度。主人敬酒时,客人说什么呢?

  当主人举杯敬酒后,客人也应举杯道谢。至于是否起身,应视情况,如果主人是长者,客人应起身道谢,如果主人是晚辈,客人可以坐着,口致谢辞,如“承蒙招待,不胜感激”等,主人敬酒,客人也喝一口回应,如果不喝酒的,在主人没有另备茶水或饮料的情况下,也稍稍泯一口,以示尊重。

  但是如果主人没有举杯,客人千万不可先举杯,这样既会喧宾夺主,让其他客人不知所措,也会让主人难堪,甚至生气,更重要的是会让主人轻视我们的不懂礼。同样,如果是到别人家里或是办公室拜访,泡茶也应由主人来泡,这些都是为客之道。 “客套话”的真正内涵

  “客套话”是“礼”的表现,礼从俗,其根本是不变的,形式却与时俱进、变化万千。礼的真正内涵在于诚意、恭敬、礼让、知人,礼能和合人情,而非拒人于千里之外。学而思

  结语

  吃饭是小事,也是大事,小到家庭,大到国家,都离不开餐桌礼仪。懂礼之人一身贵气,不懂礼之人一身俗气,礼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事与事之间维持秩序、国与国之间保持常态的润滑剂。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餐桌礼仪,吃出健康,吃出气度,吃出修养,吃出福气!

  皆大欢喜读后感 3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里面的一个故事,这本书里有:暴风雨、仲夏夜之梦、冬天的童话、无事生非、威尼斯商人、李尔王、麦克白、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等故事,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皆大欢喜这个故事。这本书是来源于英国的兰姆姐弟很著名的书本,我一口气就把皆大欢喜这本书读完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介绍。

  主要的故事就是弗雷德里克打倒了他哥哥这一合法的公爵,并把他流放在遥远的阿登森林里。而流放的'公爵有个独生女,叫罗瑟琳。弗雷德里克是想把罗瑟琳留下来陪伴他的女儿西莉亚。一次偶然的机会,城堡外有两个人准备角斗,那两个姑娘也去凑热闹!一个人高马大,身强力壮,是角斗的老手了。而另外一个年少骨嫩,大家都觉得他必死无疑。两个姑娘都去劝说他别角斗了,可他却说他没有家人,哥哥对他一点也不好,还不如死了好。罗瑟琳非常同情这位年轻人,也似乎可以说她已经爱上了他,原来那位年轻人叫奥兰多,他在决斗中居然赢了!。

  后来,由于弗雷德里克不想让罗瑟琳再待在宫里,便准备把她也赶去阿登森林,西莉亚不赞成,便与堂姐一起前往阿登森林。然后,罗瑟琳和西莉亚竟然在阿登森林不仅碰见了奥兰多和他的哥哥奥列佛,也碰见了罗瑟琳的父亲。奥兰多和他的哥哥奥列佛现在已经友好相处了。

  最后,罗瑟琳和奥兰多、西利亚和奥列佛同时举行了婚礼!接着,又传来了好消息,罗瑟琳父亲的国土归还给他了。西利亚也为此祝贺堂姐,虽然她已经不在是继承人了,堂姐妹两的感情是那么的纯真,一点都没陷入嫉妒心。

  皆大欢喜读后感 4

  “莫看他苗条的一身娇小,宇宙间的精华尽萃于兹……劳动起玉殿上诸天仙众,造成这十全十美的罗瑟琳……”奥兰多在亚登森林的一棵棵树上写下了一首首爱情诗篇,尽显对罗瑟琳的爱意,罗瑟琳也毫不掩饰她的愉悦,虽女扮男装,却与奥兰多演了一场森林中的“爱情戏”。

  《皆大欢喜》是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讲述了一位被放逐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扮成牧人,与挚友西莉娅扮成的牧女一起进入亚登森林寻找父亲,并与出发前相识的奥兰多相见相爱的故事,讴歌了善良无私、忠于爱情友谊的美好情操,并且批判了背信弃义、自私刻毒的行为。

  在看完整本书后,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剧本中,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把自己内心的爱与恨,通过独白、吟诗等方式,滔滔不绝的阐述出来呢?在实际生活中,有如此多的爱与恨,但能像剧本中那样表现出来吗?答案显然是不,在现实世界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像剧本一般直白,虽然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却也会令人厌烦。身边的人只会觉得夸张,久而久之就会与你逐渐疏远。

  剧本中的角色也给了我很多启示。例如,奥兰多爱憎分明,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能够在面对拳手查尔斯时勇敢机警,他让我知道面对事情要有勇有谋,也作为反面教材让我知道要守时守约,同时在任何时刻都要冷静,不能过于冲动;试金石聪明机智,在姑娘们恼怒时总能通过“傻”中的聪明给姑娘们带来愉快,他让我明白不论自己身份地位如何,都能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向他人传递爱,自己对世界有多少憎恨,都不如给予他人更多的爱与快乐。

  在这个爱恨交杂的人间,尽管命运有无限不公,我相信,人生会像剧本中一样,起初的悲哀与厌恶必将化为最终的欢喜与幸福,所以无论现在是劫是缘,都该留恋这个终有皆大欢喜的世界。

  • 相关推荐

【皆大欢喜读后感】相关文章:

皆大欢喜散文05-06

读后感读后感01-03

有关赢读后感赢读后感读后感09-22

读后感 读后感几句07-19

日记读后感_读后感03-07

《孔乙己》读后感 【读后感】04-29

远见读后感 - 读后感03-09

鲁滨逊读后感读后感05-24

我与地坛读后感我与地坛读后感读后感阿12-13

读后感斑羚飞渡读后感模板《斑羚飞渡》读后感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