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父母规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有幸认真读了《父母规》,深感做父母的责任重大,而做优秀的父母更加是对家庭、对社会的莫大贡献。实属不易!
古人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也就是《父母规》中所说“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子女,父母自身的修养是关键;因为子女更多的时间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成长的。
“铜为镜,正衣冠,子为镜,照己过。”因此,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时,首先要看看我们自身是否有问题,然后再想办法去解决孩子的问题;说的对,不如做的对。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为了孩子能够成为非凡的人才,许多家长都在过早的给孩子背上各种负担,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
比如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提前学习,但是往往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是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了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这就是家长的认识缺陷,是导致孩子最终教育问题的关键。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点,要接受孩子,你是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
《父母规》中说“生其身,养其气,育其神,正其意。”其实孩子小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养成需要时间,父母允许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长、成熟需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是样样领先。
我们的人生既不是短跑,也不是少中长跑,而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他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可以慢慢来,打好基础,赢在未来!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别再相信“赢在起跑线上”的谎言!父母规中说“长其智,启其德,教其格。”也就是说父母要培养孩子优良品德、独立的良好性格;“十月胎,十年智,年少时,多记忆。”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因此,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他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他孩子持平了。
再以画画为例,8岁的孩子才能按照大人的视角临摹,在此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因此,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告诉孩子太阳应该是圆的,云彩应该是白的,其实我们是在难为孩子,且不说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在浪费时间。“美术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会上的这些考前教育。8笔画苹果,几笔调色彩,目的是为了应试,”一美院教授在一次学术会议是说,直接的后果是学生临摹能力强,表达能力弱,结果当然产生不了大师。违反规律的教育,结果就事与愿违!
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学轮滑,其实孩子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这样学轮滑就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战。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精明的商家发明出来的一句广告语,”我们的家长被高考绑架了还可以原谅,但是如果被广告左右就太不可思议了。
《父母规》中“勿失教,勿专教”,“以己念,强加子,生其命,夺其生”。孩子从小应该有规范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上尤其是兴趣爱好上,父母不能强制孩子。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兴趣班,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但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许多快乐的少年时光。”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
“有时候家长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一所小学校长讲了亲身经历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学不学奥数,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了她的数学天分,开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拿到了大奖。”
同样学奥数的孩子,一批曾参加国际奥数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的孩子,载誉归来时,主管基础教育的领导请孩子们谈感言,有一个孩子却说,“我这辈子再也不要碰奥数了。”
国家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近期,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例如,5~6岁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长”。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学者杨佩昌最近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教育专家介绍说,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气。所以,你看看中国大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原因就在此。”而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年轻人尤其是小朋友,基本的道德伦理,与人相处的融洽,都很欠缺。
“今为父母,责任重大,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我们为什么生孩子?做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父母规》里都有交代。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试考得怎么样不重要!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的生命,所以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
“保养好自己身体,老了别给孩子添麻烦。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别给社会添麻烦。”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做个合格的父母。
为了让我们更多未来的父母不走弯路,培养出快乐健康的孩子,成为幸福家庭。我建议:新登记结婚的夫妇要学习《父母规》;孩子新上幼儿园的父母要学习《父母规》,新入小学的孩子父母要学习《父母规》。目的就是让我们大家都从现在开始,从每个人做起“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