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读后感

2022-12-12 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乌托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乌托邦》读后感 篇1

  之前看青春励志电视剧《奋斗》里面的女主人公们把她们的地方叫心碎乌托邦,那时对乌托邦这个词的理解仅限于知道这个层面上,自己理解的乌托邦的涵义是一个子虚乌有的理想国。类似于香格里拉这样的词汇。直到今日看了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才真正理解这个词的由来以及这个词汇所寄予的深刻内涵。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拉斐尔与旅行家希斯拉德的对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深刻地揭露了英国广大人民那个时期所受的深重苦难。在《乌托邦》一书的序言中说:“莫尔之所以超出同辈,直到今天还享有盛名,其作品还未丧失现实意义,恰在于其高度关心人民大众的生活。”他在书地第一部提出了这样的社会问题,第二部描写的乌托邦则是在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一个乌托邦便可使人民脱离苦难,这样的乌托邦国家是莫尔的理想,然而在别人眼里却成了空想。

  时代的局限性必然造成科学的局限性,因此也造成思想的局限性。莫尔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是他忽略了生产力的重要性,因此,他成了空想主义的代表,或者,这并不是莫尔所愿见到的结果。说他是空想主义者,但是无疑他又是西欧历史上第一个最伟大的空想主义者。维彼沃尔金在《乌托邦》的历史意义一文中说:“在他的思想中集中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一切矛盾,并构成一个独特的统一的思想体系。这个是大是资本主义正在诞生的时代,这时的资本主义正在冲破封建关系的重围而突飞猛进的成长起来,并以带有资本主义所特有的那些新的社会对抗的萌芽了。”

  在当时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英国,英王用刑残酷,杀人如麻。“我在那儿住过几个月,在英国西部人民起义反抗英王惨遭失败后不久,起义受到镇压,杀戮很重。”在文中,莫尔借希斯里德话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这个说法的先进处在于这是第一次有人用羊吃人的比喻来批判圈地运动,这段话也被马克思在资本论讲原始积累中两次引用。

  到了乌托邦的第二部分,就开始描述乌托邦——莫尔心中的理想盛世。在那里,财财产公有,人们务农为生,人口不多也不少,妻子侍候丈夫,儿女服侍父母,年轻人照顾老年人,其乐融融。想多另一城市探望朋友或是从事游览的公民可以轻易得到许可。等等。乌托邦人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给那个时代的受压迫的人们无限的向往。然而,乌托邦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现在看来并不是科学的,没有办法得到发展和循环运作。因此,乌托邦只能注定是空想主义的代表,而不能实现。但是它的历史意义不能泯灭,在空想主义时期乃至整个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有着进步意义。

  《乌托邦》读后感 篇2

  托马斯·莫尔爵士(SirThomasMore,由于被天主教会封为圣人,又称“圣托马斯·莫尔”SaintThomasMore,1478年2月7日-1535年7月6日)是英格兰政治家、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1516年用拉丁文写成《乌托邦》一书,此书对以后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478年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1535年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莫尔的《乌托邦》是在1516年写成的,而在那个时代看来确实是一个奇葩。

  莫尔生活的年代有着很强的背景。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出于萌芽上升状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积累更多的财富,但是却对下层阶级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政治上看,那个时期出于地理大发现时期和殖民掠夺时期,欧洲人走向世界,大开眼界,各种新兴的思想在欧洲不断涌现。从思想上看,那个时期正是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诉求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各种人文主义思想者竞相争艳。而在宗教上,处于宗教改革时期。总的看来,那个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思想还是宗教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新兴的迹象,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出现了各种伴随资本主义的弊病,引起了人文主义者们的高度关注,莫尔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给当时的英国农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佃农被迫脱离了土地,那些拥有土地的人们也被当时的大地主通过各种强迫手段廉价出卖自己的土地,最终,大批农民流离失所,在用完自己的资金之后由于无法找到工作,被迫沦为盗贼和流民等,而当时的英国法律却严厉禁止盗贼和流民等,如若发现,则会被处死,在这样的情况下,莫尔出于对当时社会严重的不公平的同情,写出了《乌托邦》这一划时代的著作。

  《乌托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莫尔针对当时英国存在的严重不合理的制度,并对其进行了强烈的讽刺。里面谈到英国的圈地运动对农民生活造成的眼中影响,使农民沦为盗贼和流民,而英国当时无人性的法律也使莫尔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莫尔对圈地运动的严重后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针对英国当时的法律进行了强烈的讽刺。而莫尔并不止于此,他通过这种现象,看到了存在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私有制的存在,并且在第一部分的最后几页论述了私有制的严重弊端,这成了本书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了对第二部分的详细论述。第二部分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有制是不存在的,人人平等,共同劳动,人们之间相处和谐,社会出于良性运行的状态,并且作者特别论述了财产共有、生产劳动、务农为本、城市规划、卫生健康、学术研究、宗教活动、民主政治等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构建了一个理想社会。这是本书的主体部分,而作者的构思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很多方面是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满,而作者凭借深厚的学术修养,对古希腊古罗马学术的了解以及当时地理大发现对作者的影响,形成了他的“乌托邦”社会理想,虽然作者在论述他的“乌托邦”时并没有说明乌托邦存在的条件以及如何从起点建立一个这样的社会,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够产生出这样的思想实属开天辟地之作,并且被尊奉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我觉得这是应该的。关于他的这一思想的更进一步的理解,还需要回到柏拉图的《理想国》等著作以及对他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著作的阅读以及关于马克思在这些思想家们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所谓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这一点待后面的进一步阅读,在后面系统阅读马克思的时候再回过头来详细综合论述,这里就止于此。

  《乌托邦》读后感 篇3

  因为现实已经不能教我存有半点感情,于是我虚构出一个世界,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我看到了爱、看到了希望、看到以往遗失的良善,和光明,原来我晓得我并不属于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我是住在理想国中的一员,而这理想国并不仅仅由我一人虚构,它代表了世人美好的愿景。

  现实里总是缺少太多和理想靠近的东西,在现实的世界里已不能勾画出理想的轮廓,因长久累积的积习已经太深,人人都在向往光明、和平、公义,但指望现实实在太难实现这种深深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光明、和平、公义,人们在现实的逼迫下,无奈于寄希望于宗教中的上帝,因他完全、纯正、代表世上一切的正直、公平、善良,但人们盼望了千年、渴望了千年,仁义公正的国还是无法完整的实现。

  预言书里写道,理想的国要建立在这尘世间,但谁有这完全的智慧,在这现实的尘世间,建立一个完整的属于仁义、正直、和平、公正的理想国呢,恐怕这样的智慧,千百年来也难以寻找得到。

  然而,人,永远也不可算准将来的事情照着何种方向发展,并不能看到眼下似乎是一种失望的境地,就以为未来没有指望了,只要是心中构画的蓝图,你以为是属于正义的,那么就倾尽热血去实行它,付尽热忱、以一颗完整的爱心去将它实践。

  凡真正正义一类的蓝图,虽因环境的斥肘而导致践行的失败也不至于最终无果,后人会以你当时的念想而前赴后继,跟随着你激情的理想去全力以赴,以继续完成你所未完成的绩业,直到最终实现的那一天到来。

  那时,你将在另一个世界的窗口,观看到当初构画思想的蓝图在这尘世间得到落实,你的理想得到了安排,你所精心构画的事情得到了落实,那时,在你脸上闪现的光芒将照亮全世界,你的智慧之光将得到众人的赞美,但你并不以此为尊宠,你深深的确切你只不过是接受了来自内心深处永恒的召唤,去为了实现一项正义的使命而付出生命。

  啊,今天我受了感动而写了关于你,仿佛我好像先知,但我真正的是谁呢,不过是万千个人之中向往理想国的一员。

  《乌托邦》读后感 篇4

  《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莫尔写的。在书中,莫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尊重女权等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乌托邦新岛形象的全面描述,他系统地为我们描述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在乌托邦,人们过着健康向上的生活,相互之间平等、互助、融洽、友爱。大家都在公共食堂吃饭,很少人会自己单独从市场上买回食物。“乌托邦人是不允许自己的公民从事屠宰业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会逐渐消灭人性中最可贵的恻隐之心”。从这可以看出,乌托邦人是很善良淳朴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人民变成充满暴力跟杀戮的人。乌托邦人是很懂得互相尊重的,他们以侮辱丑角而感到羞耻。他们觉得人是不可能达到很完美的,只要珍惜天然的美就好了,同时,他们认为涂脂抹粉是一种很不光彩的事情。在我们今天,涂脂抹粉却是很多女性的特点,或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足,或是为了在交往上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有的时候也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爱惜自己的天然美的,不过,有的时候人们对于长得不太好看的人以及扮演丑角的人却无法像乌托邦人民一样怀着一种尊重,甚至在其面前表现出厌恶以及暗地给他们起外号。

  在乌托邦人眼中,家庭伦理的意义重大,尊爱爱幼是永远不变的传统,他们每个家庭人数限制在16口人以内,并由父亲管理。妻子侍奉丈夫,子女侍奉父母,年轻人侍奉年长者。在乌托邦,不允许一夫多妻,也不允许离婚,除非有通奸或者难以忍受的反常现象发生,可以由国家接触婚约,并允许受害者另行婚配。但是犯有罪行的人是不允许再婚的。这也是他们制度的一个局限。在乌托邦,女性与男性是平等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并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跟我们国家今天制度大同小异,都是支持男女平等的。

  乌托邦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即除奴隶之外的全体乌托邦人当家作主。乌托邦有一套完备的官员制度,高级行政官员必须从博学多才的学者中挑选。乌托邦并没有律师,人人都能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和民主权利。

  乌托邦人注重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规定,不论男女都必须经常阅读,而且要作为终生的习惯。这个跟我们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差不多。同时,他们也很注重外来文化的学习。

  在乌托邦人眼中,金钱就如粪土,国家实行财产公有,农业是经济结构的基础。他们认为“金钱被取消了,和金钱相关的欺骗、盗窃、抢劫、骚乱、叛乱等罪行也就不会发生了……一旦金钱废除,贫穷也就马上减少以至于消失了。”但是在我们今天,没有金钱被认为是万万不能的。而且没有货币,没有商品流通,国家就无法得到发展。

  总之,莫尔笔下的乌托邦是一个和平,美好的国家。或许有些地方不太合理,但是,这是莫尔甚至于很多人心中所向往的桃花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多在乌托邦中的美好制度都在现实中被实现了,这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希望这个世界有一天能在合理的发展下变成一个大乌托邦。

  《乌托邦》读后感 篇5

  很早就听过乌托邦这个词,百度可知其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开来我们还能得出其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这一类的含义,同时也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乌托邦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肥沃的土地和四季宜人的风雨。这个地方顺盛产黄金珠宝,并且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实行精英政治哲学家治国;岛上的所有人都得参加劳动,唯独官员可以免除这一义务。这是一项特权,但奇怪的事,这里的很多官员都会放弃这一特权,因为劳动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辛苦,而是娱乐的方式。人们每天只要工作七个小时就足以丰衣足食,而别的国家之所以整天工作还吃不饱穿不暧是因为要养活很多不干活的人如贵族富豪及其仆役,还有为他们提供娱乐的人。

  乌托邦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没有货币,甚至连交易都没有。一旦有人需要东西便直接到仓库去拿。人们鄙视金银只有奴隶罪犯才穿金戴银(他们的镣铐是金子做的,是因为这里黄金珠宝太多而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珠宝是小孩的玩具,大人要是戴珠宝就会遭到耻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却保护别国商人的私有财产,因为他们知道金钱对他们没有意义而对别国商人却意味着一切,这和苏联的共产主义的天壤之别(所以这种想象更加奇特,保护他人财产的同时是不是也因该禁止他们在乌托邦获得财产的确立)。穿衣都是很简单的款式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这和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一样。吃饭都在大食堂里吃,如果你愿意自己做饭可以去仓库领取食物自己做,一般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因为你不会做得比食堂可口,这和中国公社时代的大食堂又有很大区别。

  乌托邦有很好的医保制度医生医术精湛服务热情,病人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如果救治不了乌托邦提倡安乐死,因为他们觉得病人放弃的是痛苦而不是享受,死是上帝对生人的召唤,恐惧和不舍违背上帝的旨意是不受上帝悦纳的,当然非本人同意他们是不会对病人实行安乐死的,而且会尽心尽力的照顾病人直至死亡,但他们并不提倡自杀,自杀如没经过议会和教士批准就得不到体面的安葬。乌托邦实行宗教信仰自由,超脱于当时的加尔文主义,另外他们认为宗教信仰是公民道德的有力保障,一个连神都无所畏惧的人还会畏惧道德吗?乌托邦人工作之余很喜欢学习,他们唯一的娱乐就是整理自己的花园。

  乌托邦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从严审核教材,绝不允许败坏道德,扭曲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出现在教材上像荷马的史诗宣扬神的欺诈就在禁止之列,所以他们比较单纯比较容易满足,不像今天媒体到处充斥欺诈暴力堕落的内容。乌托邦人反对战争特别是为扩张领土而战,但为了自由正义他们不怕战争,一旦开战他们会用金钱怂恿别国参战或用重金悬赏敌国国王将领的人头,再不行就花钱请雇佣军,因为比起本国人的性命金钱是毫无意义的,大有《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之意。

  《乌托邦》探讨了公有制的发展,莫尔等把财产公有制理解为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都公共占有。摩莱里、欧文等则理解为除日常生活品以外的财产的公共占有,即是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少数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傅立叶在自己的理想社会中保存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是资产阶级倾向的明显表现。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思想。圣西门主张,在实业制度下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彻底根除无政府状态。另外,本书还探讨了城乡结合的问题,从托马斯·莫尔开始,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注意到解决城乡对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的问题。罗伯特·欧文主张,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远见,他远在十六世纪就看出当前社会以及未来社会会出现什麽样的弊病。于是在书中他建构出一个没有阶级、十分平等的社会,人人都能在其中获得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同时他也指出人们对金钱的追逐是十分愚蠢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人们盲目的追求物质生活,科技的发达使得人们每天更疲于奔命,几无休喘时间,于是精神上的快乐与满足的缺乏真的是现代社会严重的问题。此外更难得可贵的是作者看出了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争斗所会带来的种种伤害,所以主张人人拥有宗教的自由,这于作者当时身处的环境而言,其想法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同时,该书是一本珍贵的历史资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录,提示了人类天性中的极端矛盾性,一方面向往着宁和、幸福,没有尔谀我诈、你争我斗,没有穷富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理想王国。一方面又为了私利,(有金钱上的,也有名誉地位,权欲上的)不择手段,不惜践踏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由于人性的决定,共产主义虽然美好,但事实上,只能是一个海市蜃楼,只能是“乌托邦”。

  《乌托邦》读后感 篇6

  感觉像是厚重版的《谣言》。很像,不是,更好看。

  一直觉得书之于我的意义就是学习新知,展现新世界,新观念。它办到了,我看得很HIGHT。算是迫不及待的看完了。

  就常识来说,一般认为群体较之于个人所做的决定或得出的答案相对更优异,而协商更能将多人智慧这种优势发挥。但在实验和跟踪调查中协商有时仅仅只是放大错误。

  独立的个体拥有的经常是不完整的相对矛盾的信息。通过群体力量,信息得以流通,最终达到共享,即一个人拥有群体所整合的知识。在一些情况下,群体协商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假设群体内部,各自拥有各个方面的信息,即总有一个人知道正确答案。那么成员便会听从该人——不论对个人或群体而言,自信都与正确性有关。

  真正的协商和推理可以纠正个体的错误,而不是灌输他们集中于最准确的群体成员的判断。由此,协商失败有两个根源:信息的影响和社会压力。如果成员彼此倾听,他们可能会顺从领导者,或者明显一致意见,因而缄默不语。作为群体性动物的人类,异者很容易因为不同而被群体排斥,从而面对社会制裁。而信息影响和社会压力对于低社会地位的成员都可能格外强大。群体强调所有人会大多数人持有的信息,而牺牲一人或少数人持有的信息,死角就是后果之一。观点相近的人聚到一起,他们通常放大他们的偏见,散播错误。

  当今,媒体和互联网遍布于我们的生活,在信息超负荷的时代里,我们很容易退回自己的偏见里。博客等等的网络工具让人们更容易选择与自己意见相近的人或团体并加以关注。因此,当你看到与你相似的观点时,便在潜意识中加强,于是更加坚信在自己的正确。就如同在自身之外建立茧房,隔绝异议,而相似观点或者称之为偏见则在茧房内如同回声般来回,不断放大,最终形成更加偏激的观点。

  文中提出建立订立价格机制,可预测市场,维基,开放资源软件等。修正老的信息聚合方法,使得拥有信息的人披露信息。

  《乌托邦》读后感 篇7

  去年的热播剧《奋斗》风靡全国,人们街头巷尾、茶余饭后都在讨论着剧情。带着热乎劲儿,前段时间,我又读了它的续集《奋斗乌托邦》。

  “每个人都是城市中微小的尘埃,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宏大的乌托邦。”这是《奋斗乌托邦》扉页的卷首语。

  它是《奋斗》的续写,以陆涛和夏琳在法国的生活为主线,描述中国当代80后年轻人自我、独立、奋斗的故事。在看完结尾合上此书的那一刹那,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天底下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感情!曾经说的山盟海誓在当以往的新鲜转化为习惯之后,当视线从这个转移到那个之时,人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奋斗》故事里的夏琳,独立、有思想、好强、进取……可是她千不该万不该表现的那样不拿陆涛当回事儿。她没有父母殷实的家底儿、也没有万分之一概率的机遇,但是,老天却赐给了她最大的幸福——陆涛!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把夏琳刻画的那么要强,甚至过了头儿。纵然她和陆涛都是设计师,但为什么要赋予他们冲突?为什么要让夏琳活得那样累、那样自我、那么的把理想当回事儿?这是个悲剧。所以,即使她离开了陆涛,也得不到幸福。

  米莱、郭栩如,富二代。她们唯一不同的是,郭栩如知道自己追求的事业,她活得有目标。唯独米莱,像她这样的女孩儿不管是不是富二代,到人群里都措堆儿。倘若家境平平,也是这样无味儿的走完自己的一生。米莱一直找不到生命的价值,说不好听的她就是个造粪机。但是,没想到续集里她居然顿悟了,那我只能说,你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乌托邦》读后感 篇8

  《乌托邦》一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所着。这部着作借一个虚构的社会——“乌托邦”来反映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英国“圈地运动”情况。当我接触了“乌托邦”这个虚构的但是有那么令人向往的理想国的时候,不禁在心中冒出一些想法——我自己心中的“理想国”。

  我接受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曾对马克思、恩格斯所描绘的那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度丰富、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充满了向往。但是,我时常在想,共产主义社会难道就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了吗?共产主义社会之后,是否还会有更加先进、更加完善的社会形态?我并不怀疑共产主义社会。我始终坚信共产主义社会最终会实现,人类的发展将会在那是取得更加长远的进步。但是,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全人类描绘的一个宏伟蓝图,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个社会太宏大,太遥远。在我有生之年,我并不奢望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但我希望能阐述一下我个人对于理想社会的一些看法。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很多很重要的东西,比如经济、文化、科技等等。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物质财富的极度丰富,也不是科技水平的高度发达。最重要的是人类的道德水平。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观点了。结合我们中国现实的国情,以我国现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来说,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但是,现在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不禁让我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充满担忧。

  首先一个问题是经济发展中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乡发展不平很、沿海与内陆发展发展不平衡表现得极为突出。其次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公平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贫富差异却在日益拉大。再次是经济发展的观念问题:很多地方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发展观念也非常落后,依旧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而兴办的政绩工程。还有……

  我们的确取得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成就,但作为一个理智的中国人,我们就不应该回避国家存在的问题。诚恳的指出国家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去掩盖这些问题才是一个负责任的中国人应该做的。

  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但是在我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人们道德的沦丧。更确切的说,我们国人的道德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进步而得到提高。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但现实是,我们国家不但摆脱了过去一穷二白的经济面貌,还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国人的道德水平却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就算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如果没有很高的道德水平,那共产主义也只能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

  因此,在我的“理想国”里,道德水平是与经济发达程度相适应的,甚至是略高于经济发达程度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人民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不是掌握在有道德的人手里,那就是对劳动的不尊重和对人民劳动成果的践踏。而人民要真正成为财富的拥有者,也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否则也会经不住财富的诱惑而堕落。

  孔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认为孔子是主张人们追求富贵只要以仁义为前提就是合理的。因此,我并不主张人们过低水平的物质生活。事实上,想要人们在低水平的物质生活中拥有很高的道德水平是很难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颜回那样安贫乐道。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我们的道德能够支配我们所拥有的财富,而不至于让我们成为财富的奴隶。如果人类的道德水平不足以支配人类所创造的财富,那么人类就不应该拥有这样多的财富。

  纵观人类历史,种种所谓“天灾”实际上都是人祸。以长江为例,在古代,经常有洪灾的是黄河,长江是很少出现洪灾的。原因就在于长江水域内湖泊众多,湖泊可以对洪水起到调蓄的作用。但是为什么1998年长江流域会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呢?除了气候上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的围湖造田使得长江流域内湖泊的调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

  分析一下,不难知道,围湖造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而我们在实施这项措施的时候,并没有仔细考虑这样做将要付出的代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发展只是片面的注重经济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也是由于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道德的缺失有关。

  在我的“理想国”里,人们的道德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以至于能够用道德来指导人类的一切行为。如此一来,很多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了。要说什么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自然会缩小。因为大家都能意识到全国是一个整体,先进要带后进,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要说什么贫富差异,也可以自然缩小。为富者热心慈善事业,尽力帮助贫困者。贫困者也积极劳动,通过诚实劳动脱贫致富。而要说什么冲突、战争,那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大家都能意识到,人类是应该是一个共同体,没有什么事情是非要用武力来解决的。

  或许我设想的那个国度真的过于理想化了,不过在我心里,那确实是一个完美的国度。我并不期望将来的人类社会能像我设想的那样,心中能有念头毕竟是件好事。尽管世界越来越好,但离想象的完美世界还有差距,这差距就是我们继续奋斗拼搏的动力。

  《乌托邦》读后感 篇9

  乌托邦的幻想太多了,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下午的聊天中。但我不认为很多人的理想乌托邦和原来一样。

  《乌托邦》绝对是一部受时代控制的划时代作品。原著作者摩尔从来没有想过,在十八世纪,四百多年前,社会主义的概念开始演变。在未来的一百年里,一些国家和组织将实践他们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无论成功或失败,它都足够伟大。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它强化和发展了柏拉图时期的民主观念。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粮食、服装、住房和交通得到保障。它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康社会,有充足的食物和衣服。财产是常见的,但没有人会被金钱诱惑而试图将其私有化,而黄金、白银和珠宝被视为廉价商品。它们是只有奴隶才戴的脚镣。生产劳动力是如此的高效,它不需要担心短缺,也不会私下存在。农业是基础,城乡界限模糊。城市规划整洁统一,严格制定人口政策和移民措施。健康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与休闲的结合。教育学者,倡导人人接受义务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遵守。

  现代社会的每一个国家,不论其社会性质如何,都是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政策范围内提出这种建议的。它的愿景远远超前于当时的资本主义,但仍然笼罩在封建君主制下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

  受时代的限制,原因是他的很多想法虽然超前,但不切实际,荒谬可笑。

  现在,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摆脱主要的贫富矛盾。在最发达的国家,仍然有相对贫穷的人

  《乌托邦》读后感 篇10

  “乌托邦”一词是从希腊文ou(没有)和topos(地方)两字组合,构成一个新词,取其意为“乌有之乡”。看完《乌托邦》这本书深深地为乌托邦这个完美国家所震撼。乌托邦,如果作为一个小说中的国度存在,那它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国度,然而如果从构建未来社会的角度说,其制度的是不可行的,许多问题莫尔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事实也正是如此,乌托邦的图景虽然美好,却终究只是托马斯·莫尔的愿望。乌托邦终究是乌有之乡。

  书的第一部分写作者与航海家拉斐尔的对话,他们讨论了许多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在引导读者反思现实从而引出第二部分对那个理想社会的描写。将书中第一、第二部分结合来看,其实乌托邦是作者虚构出来用以解决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托马斯·莫尔希望能通过自己对于社会的看法和设想来引起统治阶级的注意,来改善黑暗、混乱的社会。而莫尔为改变社会现状所构建的乌托邦终究只是他一个人的设想,它的存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许多制度还缺乏可行性,还是有许多问题没有从本质上解决。

  乌托邦美丽得有些虚幻,虚幻得有些不真实。这样一个丰衣足食,人人依靠劳动而获得快乐,所有财产完全公有的社会,其实有很多东西仔细想想莫尔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交代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强的空想性。乌托邦是一个极度集体主义的社会,个人几乎被消解于集体之中,从而事实上会打击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实现制度的最大合理化,从而在事实上阻断了真正的国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制度目标的达成。而且因为只有在人性善的前提下,人们才可能完全为社会献身。然而,人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绝对的纯粹的人性善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很难实现。莫尔在书中并没有说明这种高尚的精神感召是如何满足人们的世俗需要,因此在现实中人们总要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这一过程就很难保证人们能够一直保持善良的本性。

  然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乌托邦彰显了人类无限的想象潜能,是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不满和批判,是对正义、自由、美德等一系列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乌托邦》读后感 篇11

  因为现实已经不能教我存有半点感情,于是我虚构出一个世界,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我看到了爱、看到了希望、看到以往遗失的良善,和光明,原来我晓得我并不属于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我是住在理想国中的一员,而这理想国并不仅仅由我一人虚构,它代表了世人美好的愿景。

  现实里总是缺少太多和理想靠近的东西,在现实的世界里已不能勾画出理想的轮廓,因长久累积的积习已经太深,人人都在向往光明、和平、公义,但指望现实实在太难实现这种深深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光明、和平、公义,人们在现实的逼迫下,无奈于寄希望于宗教中的上帝,因他完全、纯正、代表世上一切的正直、公平、善良,但人们盼望了千年、渴望了千年,仁义公正的国还是无法完整的实现。

  预言书里写道,理想的国要建立在这尘世间,但谁有这完全的智慧,在这现实的尘世间,建立一个完整的属于仁义、正直、和平、公正的理想国呢,恐怕这样的智慧,千百年来也难以寻找得到。

  然而,人,永远也不可算准将来的事情照着何种方向发展,并不能看到眼下似乎是一种失望的境地,就以为未来没有指望了,只要是心中构画的蓝图,你以为是属于正义的,那么就倾尽热血去实行它,付尽热忱、以一颗完整的爱心去将它实践。

  凡真正正义一类的蓝图,虽因环境的斥肘而导致践行的失败也不至于最终无果,后人会以你当时的念想而前赴后继,跟随着你激情的理想去全力以赴,以继续完成你所未完成的绩业,直到最终实现的那一天到来。

  那时,你将在另一个世界的窗口,观看到当初构画思想的蓝图在这尘世间得到落实,你的理想得到了安排,你所精心构画的事情得到了落实,那时,在你脸上闪现的光芒将照亮全世界,你的智慧之光将得到众人的赞美,但你并不以此为尊宠,你深深的确切你只不过是接受了来自内心深处永恒的召唤,去为了实现一项正义的使命而付出生命。

  啊,今天我受了感动而写了关于你,仿佛我好像先知,但我真正的是谁呢,不过是万千个人之中向往理想国的一员。

  《乌托邦》读后感 篇12

  大学时,比较崇敬企业家。尤其国外那些带着传奇色彩的。比如Facebook的扎克伯格、iPhone的乔布斯等。我的专业是英语。所以,我对他们的崇敬就表现在学英语上——课余时间把他们的演讲都精读了一遍,后反复朗读,甚至背诵。因此,至今我仍对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他刚说完,底下学生都笑了。乍一听,确实有些好笑。但人生的真谛也蕴藏在这诙谐的语言中。

  乔布斯说,在17岁时,他在书上读到了一句话: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然后说,这句话给了他很深刻的印象。在过去的33年里,他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看着镜子问自己: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这本书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再阐释:我们这一生是要选择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呢?还是选择先付出代价做些其他事,然后再做喜欢的事?这是一本哲学书。只是以蚱蜢为主角、用对话录的方式探讨了“工作与游戏的关系”。有点像《苏菲的世界》,属于哲学思辨小说。

  说来惭愧,我也并未完全读懂这本书。因为是断断续续地读的,且有时只读二三十分钟。理想状态是:每次至少阅读1小时以上。因为哲学类的书籍,逻辑性非常强。如果老是读一小部分就中断,那下次再读就有点难接上。这样,就很难搞明白前后文的因果关系。

  但我对书中探讨的一个人生问题很感兴趣——工作与游戏的关系。或说工作与休闲娱乐的关系。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占据生活70-80%的时间。而我们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则是为满足另一目的:生存。达成生存目的后,再去达成“玩乐”的目的。这样,工作就成了一种生活的“中介”:我要工作,不是我想做这份工作。而是我需要这份工作来达成“生存”的目的,最终达成“玩乐”的目的。

  由此,可延伸出两个重要的人生问题:

  一、如果未来某一天,人类社会的基本物质需求完全被解决,不需要工作了,那空出这许多时间该如何度过呢?

  二、有没有一种工作可以直接达到“生存与玩乐”的目的?

  其实现在世界上很多人已经解答了问题一。于这些人而言,人生就是一场游戏。钱多钱少已不是第一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工作的成就感与价值感。马斯克拼命想要送人上火星就是如此吧。

  而关于问题二,答案显而易见——“做自己喜欢的事”。苏格拉底讲“认识你自己”,王阳明讲“致良知”。我想,间接或直接都有鼓励我们做自己喜欢之事的意思。但“喜欢”也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要在认清自己的本质性格与世界的运作规律后,依道而行。不过,从现实世界来看,成功解答此问题对于我们多数人而言都是一种奢侈。生活有太多羁绊,而我们又有太多莫名的欲望,人生的导师又可遇不可求。不知不觉,又想到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人到中年,本已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但却毅然决然抛却现有生活,跑到巴黎做了个身无分文的流浪画家。小说是生活的隐喻。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有一个流浪画家吧,但却都像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的孙猴儿。

  这本书比较薄,约25万字,是一本中篇小说的长度。连续读上七八小时就能读完。此外,本书也略微谈及到了“终极人生问题:工作与游戏的关系”,对游戏的定义过程和对终极问题的初步探讨,可让人领略到哲学的魅力。总结来说,我觉得这两个特点足以使得这本书成为满分“哲学入门”书籍。

  《乌托邦》读后感 篇13

  很早就听过乌托邦这个词,它用来被指作不切实际的幻想。当读了《乌托邦》这本书后,书中让人如饮甘露般的语言以及托马斯·莫尔悲天悯人的情怀给我留下了机器深刻的印象,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高度”这个词。

  托马斯.莫尔出身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喜好文学却迫于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从事律师行业,后来当了法官大臣, 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1886年,在莫尔去世三百多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庇护十一世册封为圣人,在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 Paul 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他的父亲约翰·莫尔(JohnMore)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说,莫尔对社会底层的人们有着很深的了解,并且有着深深的同情之感。所以为他写《乌托邦》奠定了基础。

  莫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在《乌托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安乐死、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他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思想也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书中不仅可以看出莫尔的让人如沐春风般的语言,也可以看出他的远见,他远在十六世纪就看出了当时的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弊病,因此,在他眼中的乌托邦是一个没有等级、阶级的社会,大家按需分配。在当时他就看出,未来的人类盲目追求物质生活,从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补充,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人们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而精神世界匮乏的现象。此外他还看出了宗教之间的斗争,这是多么难得的`预见,因此他提出宗教自由的主张。书中的这些理念,在现代的社会也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莫尔的真知灼见真是值得敬佩。

  我们的社会离“乌托邦”又有多远呢?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远不及乌托邦式的美好社会,而在书中提及的社会不平等、人们工作压力大、宗教信斗争在当今社会也是屡见不鲜,那我们该怎样逐渐达到乌托邦的标准呢?

  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制度问题,像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权力得到有效的制约与平衡,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反观国内,目前的社会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我们优先发展经济,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然而我们应该清楚,如果我们的政治体制不加改变就会造成我们的国家像一个残疾人,经济这条腿已经迈开了步伐,而政治这条腿却无法动弹,呆在原地,其结果就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最终都会围着政治这条腿在转圈,而无法继续良性的发展。

  因此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必须做出革新,人们的工作、平等、宗教等等社会问题才会迎刃而解。那么我们该如何革新呢?我认为,我们国家不可能像西方国家的制度那样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这就需要我们的国家要不断加强人权的保护,只要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增强了,我们国家执政者的权力才会得到削减,我们的整个体制才会不断的健全,整个国家的未来才会更加光明。

  《乌托邦》读后感 篇14

  《乌托邦》,英国古代作家托马斯莫尔的作品,被认为是共产主义的某种体现,或者说是外国的“桃花源”。他的本意为——没有的地方,许多人认为它还有“不能完成的好事情”的意味。

  在小说中,作者经由经验丰富、游历四海的老水手引入了与世隔绝的岛屿乌托邦,然后慢慢叙述了这座小岛上的各种不同寻常之处。任意领取生活资料的市场,免费治病的医院等等,无不体现了“公有制”这个值得共产主义者长久讨论思索的主题。

  作为一部宣扬政治理想的小说,莫尔无疑将他的幻想塑造得非常成功。可是就从现实中来看,这就只是一部很美好的小说罢了。

  在乌托邦里,人们都有自己的劳作任务。上交了自己的成果之后,他们就能够从市场免费无限量领取生活资料。可是作者有意回避了一个问题——岛民们都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小算盘:反正一个岛上制作这东西的人这么多,我少做一些怕是没人发现吧。更何况小岛不可能年年都风调雨顺,万一遇到大旱年,农民们颗粒无收,这种分配方法可能直接崩溃了。

  尽管乌托邦的某些能容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莫尔想要表达的理想却是极好的。他想从中构造出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和生活富足的社会。岛民们以各自的单位分别选举出类似“十夫长”,再从中选拔出“百夫长”的方式参政。按照小岛当时的情形,人们生活富足,思想境界较高,所以选举出的都是最能胜任该职业的人。这就充分的说明了乌托邦的政治环境。

  《乌托邦》的出现带来的了争议,尽管这部小说描述的社会并不切实,但是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乌托邦中。

  《乌托邦》读后感 篇15

  看了托马斯·莫尔先生作的《乌托邦》,这也是我完完整整看完的第一本书。由于时间和自己能力的关系,我对这本书也只能是浅尝了一下,如培根先生说的“taste”。看一本不朽之作,我喜欢先看它写作的背景。莫尔(1478——1535)先生生活的时期正是人类思想解放的高潮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观念逐渐影响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对这个社会的问题进行思考,寻求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改革。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大都思想先进,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力求满足人的情感和兴趣,尊重个人的自由、个性。莫尔写这本书时是英格兰的大法官,是国王身边的“红人”。国王对他予以重用,这样更使得他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年年的征战,导致无尽的税收,生产的停滞,广大劳苦群众遭受到了水深火热的痛苦。为此莫尔借助一个水手的口述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乌有之乡——乌托邦。“乌托邦”这个词是根据希腊语虚造出来的,指的是不存在的客观世界,乌托邦中所提到的“宪政”,是无法实现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书中莫尔明确的讲到现实社会痛苦的根源在于财产私有,财产私有为社会万恶之源。并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和措施,要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当时社会的问题。然而乌托邦毕竟是个时代的产物,他的观点带有极大的时代局限性。下面我将从先行的眼光去分析当中的不足。

  在乌托邦这样一个国家里,国家的权力是属于公民的,公民通过选举一层层的选出国家的领导者,他们将辅佐国王处理国家事物。这些领导者都是老年公民,他们以他们的经验来管理人民。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以最老最有经验的老者为主导,甚至一起在公共食堂吃饭的时候为了防止青年人的不成熟行为,莫尔将老人安排坐在年轻人中间。我认为这里就体现了他的一个局限性,以经验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体制好吗?社会是发展的,经验是对过去的总结,这样以老者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是不是不能很好的体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毕竟人都是有利益的,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主要生产者,轻壮年的要求由谁来提出,又由谁来实现呢?第二个就是乌托邦大体上还保存自然经济的特点,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当于16世纪初英国的水平。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性的表现,莫尔看不到生产力对与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第三,乌托邦并没有否定人们之间的不平等。乌托邦是有公民和奴隶之分的,前面我也说道只有公民才具有国家的权力,奴隶依旧不算平等的国家社会的主体之一,他们在生活上是不能和公民平等的,就连法律上都没有平等,在乌托邦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依然留有这种不平等的思想。

  乌托邦生活中那些重劳动和肮脏的劳动都是由这些贱民去完成的。可以看出莫尔先生还是留有努力社会中奴隶主的思想残余的;第四个莫尔没有给我们讲出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社会的出现。是乌托邦原来的最高统治者思想很先进,愿意把权力交给他的国民?假如是这样的,那么在他后来的统治者都有这么先进的思想吗?是不是这样的政体和他们的施政合宜有关呢?要么是人民自己去争取的?那么在为什么在这样的社会中还是会有国王这么一个最高的统治者呢?这些书中都没有提到。莫尔对劳动群众是同情的,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劳动群众能够改变社会的制度;最后一点让我有疑惑的是这本书中,莫尔先生所倡导的公有制。莫尔先生认为的公有不仅仅是在生产物上面的公有,也是在生产上的公有。这个在我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是什么导致人们有了这样的积极性,这么喜欢劳动呢?人们到底是怎么样才形成的这么一种思想观念的呢?这些在书中都是找不到答案的。我想上面的几个问题可能这是莫尔先生没有想过的,有可能想过,但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也没能的到答案的。

  以上都是我对《乌托邦》很浅显的理解,和我自己的一些疑问,里面必然会带有我对莫尔先生思想的不深刻的理解。

  《乌托邦》读后感 篇16

  如果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以古希腊罗马作为原型的话,那么乌托邦的首都亚马乌勒特城就在很多方面与雅典全盛时期一样了。

  莫尔的乌托邦是公有制社会,这一点与柏拉图的“理想国”相同。可能犹太人的弥赛亚盼望也影响了莫尔对乌托邦的构想,这一点可从后文乌托邦国的人对基督教很快就能领会、接受就能看出来。同样有意思的是,乌托邦人对古希腊的作品和思想感兴趣。文中说,乌托邦语与古希腊语很相近,而且文中主人公就怀疑乌托邦人是古希腊人的众后裔之一。

  显然,莫尔的乌托邦是两希文明下的乌托邦,和古代中国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理想人格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人生理想中的“学优则仕”很不相同。乌托邦人爱好辩论,兴趣则在于文学、艺术和哲学。这里可以看出古希腊文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只是乌托邦人并不明白古希腊人探讨世界的本源——那些天上的哲学和被拉到人间的哲学,这一点和希伯来文明相似。乌托邦人认为,信仰和理性一样,为幸福提供基础。而且他们还认为,理想首先要唤醒沉睡在人们灵魂深处中对于上帝的信仰。他们也争论善、灵魂、幸福等等,但认为至善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这一点和儒家、道家不同,却令人想起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对于自然法的研究。乌托邦人擅长音乐、修辞学、数学以及几何,尤其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这一点跟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相似。他们对哲学和逻辑学却没兴趣,或者准确点说,他们压根就没考察过这些问题。

  乌托邦人衣着简朴,对珍珠、黄金、白银、绫罗没什么兴趣,因为它们都是给犯人准备的,在这里,犯人的镣铐就是用黄金做的。写到这里,我们会疑惑,甚至会怀疑乌托邦社会还比较初级吧?他们这么好的审美修养和鉴赏力,竟没有发现金银玉器、绫罗绸缎的审美价值吗?!想一想,我们社会中有多少精美的艺术品是用它们做成的啊!菲迪亚斯的雅典娜像眼睛是用象牙做的,宙斯像全身是用精金包裹,古犹太人的金柜、金灯台也是用精金包裹。虽然黄金和美并不等同,还制造了人间那么多痛苦和不幸。文中还说,他们的宗教还不是一神教,倒与自然宗教更接近,虽然他们对神只有一个称呼,但他们毕竟还容许其他神存在的。

  他们看中的职业是纺织、木工、园林、制造等等。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到乡下去从事两年的农活。等到主人公给他们带去医学时,他们就把医学作为最为尊贵的学问了。正像毕达哥拉斯认为的,数是世界的本原。乌托邦人也认为,上帝的奥妙就隐藏在作为生物体的有机构成中去了。新约全书里就有许多记载治病、驱逐污鬼的神迹,是对医术尊敬的又一个证明。

  乌托邦人很聪明,在主人公的启发下,终于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从此他们可以不再使用羊皮、树皮和纸草了。虽然书籍不多,但流通很广。正缺少指南针和火药了。不是他们对长期游历,熟悉各国情况的旅客感兴趣吗?他们好像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因为除了铁之外,他们几乎不缺少别的物品了。虽然如此,他们对商业却是事必躬亲的,这样他们就能及时掌握外界各国最新的情况了。

  可能一个上升的社会,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一样,对婚姻看得都很神圣吧。在这样的社会里,对各种违规行为处罚是很重的,离婚是不那么容易的。“上帝结合的,人不能把它拆开。“乌托邦教士人员虽然也很有威望,但还是隔离于政治之外了。这说明中世纪的政教合已不那么适应时代了,时代是在要求: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可能莫尔一生最让人不可理解的,也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他反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了。这样莫尔就站在教皇这一边了,也就是他还是反对天主教教会分裂的,名义上也支持了“教皇是上帝在人间教会的唯一代表”这一观点。

  乌托邦国总起来看是一种民主政治,他们也有他们的一套民主管理、议事表决。监督程序。他们的国家更像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制国家,各个城邦联系比较松散。他们的城邦样式几乎一样,一如我们现在的城市。他们也有他们的议事会、公民大会、总督、酋长或族长什么的。年幼者要听命于年长者,妻子听命于丈夫,儿女听命于父母,这一点和古罗马、古代中国很相似。他们还有他们的海外殖民地,显然这些殖民地也是通过战争取得的。只是那些在战争中沦为战俘的人并没有被杀掉,不过他们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还从事自由人认为不体面的行当,如屠宰业。文中主人公认为屠宰业会让人变得残忍,或者麻木不仁。犹太人也有自己的专门人员负责屠宰,他们不会让动物痛苦地死去,不会吃动物的血——因为血是这个动物的生命,也不会用母羊的奶煮羊羔,等等。

  乌托邦每户三十人,婴儿由母亲亲自抚养。他们用餐在公共议事厅,是边议事边进餐,用餐很讲究尊卑年幼次序。

  乌托邦人正像古代的斯巴达人一样,他们也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乌托邦人不仅给予邻邦保护,还替邻邦复仇,实际使得邻邦成了它的附属国了。乌托邦人也高价招收雇佣兵,里面也有本邦人参加,当指挥。乌托邦法律是不允许雇佣兵进入乌托邦本岛的,这一点是很英明的。了解罗马史的人会很清楚这一点。当乌托邦人与别国有战事的时候,乌托邦人第一会悬赏捉拿或暗杀敌国首领等重要人物的,第二会出离间计,第三会拉拢帝国的邻邦,所有这些都会让人想起中国战国时代的合众、连横等等政策。

  莫尔的乌托邦更像是一本文学书,正像它的副标题所标示的,“关于未来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它展示了莫尔丰富、奇妙、天才般的想象力。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美好设想和理念,而不在于科学般的具体构想。

  《乌托邦》读后感 篇17

  “ 乌托邦 ” 一词是从希腊文ou( 没有 ) 和topos(地方) 两字组合,构成一个新词,取其意为 “ 乌有之乡 ” 。《乌托邦》中描绘的那个完美的国度确实深深地震撼了我,在小说里,确实可以看到莫尔的内心对这样的社会的向往和憧憬,然而如果从构建未来社会的角度说,其制度是不可行的,许多问题莫尔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事实也正是如此,乌托邦的图景虽然美好,却终究只是托马斯 · 莫尔的愿望。乌托邦终究是乌有之乡。

  莫尔从乌托邦岛、城镇、文官制度、贸易和礼仪、交通、旅游、奴隶和婚俗、军纪、宗教九个方面 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 。 乌托邦美丽得有些虚幻,虚幻得有些不真实。 它宛如茫茫大海中一沧月般神秘的岛屿。那里的公民是那么纯朴,基于优越的天然环境,乌托邦坐拥着无数的财富,然而,他们钱财如粪土,金钱于他们不过是一种保卫国家的工具,对于那些追求金钱的人他们的态度是那么鄙夷。虽然他们的社会相对封闭,但是,那里的人们却不愚昧,他们崇尚科学,对知识的追求远远地超出我们的想象。对于外来的访客带来的技术,他们亦会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对于知识的渴求永无止境。

  一个丰衣足食,人人依靠劳动而获得快乐,所有财产完全公有的社会,其实有很多东西仔细想想莫尔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交代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强的空想性。乌托邦是一个极度集体主义的社会,个人几乎被消解于集体之中,而事实上,这样会打击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实现制度的最大合理化,阻断了真正的国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制度目标的达成。而且因为只有在人性善的前提下,人们才可能完全为社会献身。然而,人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绝对的纯粹的人性善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很难实现。莫尔在书中并没有说明这种高尚的精神感召是如何满足人们的世俗需要,因此在现实中人们总要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这一过程就很难保证人们能够一直保持善良的本性。

  对于莫尔在小说中虚构的这样一个理想化完美的社会,个人而言,确实是受到震撼。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时,这不过是他的空想,即便在当代,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原有的物质就无法满足当下的人类,竞技是无可避免的,绝对的集体主义只会遥遥无期!曾经对乌托邦的向往终究只是是我对理想化的完美事物的憧憬。

【《乌托邦》读后感】相关文章:

乌托邦读后感02-28

乌托邦读后感范文06-29

乌托邦的读后感(通用7篇)07-12

《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读后感11-08

乌托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03-19

乌托邦式爱情10-24

盛夏乌托邦散文04-24

再见,乌托邦诗歌07-10

乌托邦有多远作文12-11

乌托邦读书笔记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