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经典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元素》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元素》读后感 1
罗伊娜认为,不可能在一张纸上很好的进行三维设计,那就像是在画一副雕塑。所以她的教学课题,都是建立在草模上的,用手和眼睛去训练设计师对空间和形体的直觉感受,而不是用平面和画笔去训练这种对三维感知能力。用二维的方法训练三维的能力,似乎我国的大部分设计教育都在用这个荒诞的逻辑进行教学。在工作中,大部分设计师也因为做模型的成本问题,而缺乏机会做大量的实体模型,去对比不同的造型的精确比例问题。
罗伊娜说,优美形体和普通形体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比例的精确性。精确性是一种无法触摸但又非常真实的特性,对这种特性的领会是艺术家最具价值的财富之一。培养这种敏感性的方法,就是训练自己通过直觉来意识到美的关系(这里的关系主要就是指各种元素之间的比例)。如何获得这种直觉,就是靠通过做大量的模型,不断观察和修正这些模型,从而训练自己的'眼睛和手对物体的感知。
从逻辑上来看,要跑的快就要多训练跑步,要想变成大胃王就要不断的吃来撑大自己的胃。设计师之间的差异,除了逻辑性和分析思考外(这些反而相对容易训练),很重要的差异性就是对美的敏感度。而影响一个物体是否美的核心因素,就是构成这个物体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罗伊娜的课题,就是把这种关系抽象为立体形态之间的关系,借由让设计师不断去创作新的关系(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型)来训练对美的直觉感受的敏感度。不论是油画、建筑、产品、平面设计,本质上来说,都在使用这种相同的敏感度来进行创作的。只是各自领域,用的材料不同罢了。
我老婆每天都在研究如何进行服装搭配,所以对服装款式之间如何搭配才能形成合适的风格,她的敏感度是比一般人高很多的。而她的朋友,因为缺乏这种练习,就只能去买品牌套装,买的其实就是现成的搭配,还不一定适合自己。为什么大城市的人的美感总好于小城市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耳濡目染的好东西更多,潜移默化的训练了自己的直觉感受。
罗伊娜的第一个练习课题,是直棱体。因为直棱体是最基础的形态元素,就像拼音字母。练习的主要内容是用3个不同体积的直棱体来构建不同的比例关系,直棱体之间必须互相垂直,这也是为了进一步缩小这个练习的核心目标,训练对形体关系的敏感度。设计师能用的元素,就是不同长宽高的体块,体块之间的关系也只有三种:相贯、楔入和支撑。
这个练习和平时工作中受到的约束非常相似,构成一个产品的各个功能模块,就像是不同体积的直棱体,通过不断调整不同功能模块的比例与位置关系,让产品从各个角度都显得好看和生动。那些模仿AirPods的大牌耳机,比如华为的产品,无论如何都感觉像照猫画虎,就是因为苹果已经在比例上把这个产品的形态推敲到极致了,用罗伊娜的话来说就是,设计中所有的视觉关系被组织成为一个细腻的依赖关系,所有元素相互支持相互加强,任何细小的改变都会扰乱这种完美的平衡和张力。这样,你就明白自己已经实现了统一性。在ive的自传书中有提到,他的工作特点就是做无数多的原型,去对比之间的细节差异,直到他找到最满意的那个为止,这正和罗伊娜的训练方式如出一辙。
正如罗伊娜告诫学生说的,这种练习有些枯燥乏味,且需要长期的训练。但一旦提升了这种能力,就能和其他设计师拉开差距。罗伊娜坚持认为设计师的基本角色是形体创造者,但她强调的形体是那种有生命力的造型,而不是仅仅在于满足功能需求的流水线的造型。这种把造型提升到生命的高度,确实需要设计师对自己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无论如何,想要掌握这种能力,最起码已经有一套使用了超过50年的方法了,值得每一位想要突破自己的设计师去尝试一下。
《设计元素》读后感 2
虽然十多年前我就买了《设计元素》这本书,但真正开始阅读却是最近才开始。不愧是美国工业设计教母,我只是看了一些开头还未进入正题,就已经被这位老太太的精神打动了。罗伊娜老师在工业设计教学领域工作了超过50年,80多岁才从大学退休,尽管退休了,还在周末给一些学生专门做辅导。
投资大亨巴菲特告诫那些名校的学生,要选一个热爱的事情然后做一辈子。罗伊娜确实如此,能一直专注于研究抽象的造型理论,精心设计各种适合训练的课题,需要巨大的耐心和热情。这种工作态度与现代社会的浮躁形成的巨大反差,使我不得不思考一件事,到底是学习设计的人本身对设计缺乏兴趣,还是教育者把一件有趣的事情硬塞到学生嘴里而给喂吐了。
她不认为包豪斯的形式追随功能是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她认为满足产品的使用需求只是必要条件(最低标准),设计师必须赋予这个设计有意义的'个性,产品其实是能体现精神和智力的形式表现,它不仅必须能够与人的思想进行交流,而且必须打动人心,否则它将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工具,而仅仅有益于达到一个用途,这样的产品是枯燥无味的,对多姿多彩的生活没有贡献。
我们的伟大祖国,每天生产出数以万计的产品,正是她口中的缺乏生命力的工具。翻开淘宝看看那些千篇一律的蓝牙耳机和移动电源,确实枯燥无味。设计师自己放弃创造,沦为如大芬油画村那些画匠工人的时候,下一个作品自然也就失去了灵魂。当上班如上坟的时候,设计就变得一文不值。
热情,或许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东西。只不过如同掉入沙堆的米粒,如果一开始没呵护好,可能就找不回来了。
- 相关推荐
【《设计元素》读后感】相关文章:
元素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10-31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03-25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05-05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03-25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通用7篇)10-18
九年级化学《元素》教学设计05-08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6篇05-05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精选12篇)11-15
视觉元素下网页设计的运用论文(精选6篇)10-1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