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一年》读后感1
东京一年拯救了蒋方舟,我也无比希望明年独自在英国的一年可以拯救我。我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过下面这段话,“和孤独自处一直是我希望具备的能力之 Top 1。从小到大,我几乎没有独处的经历,高中连去卫生间都要和闺蜜手挽手。可我逐渐发现,在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丢失了审视和反省自己的能力。我想,20xx年,我可能会因为听不懂教授的课,无法和操着浓重口音的房东交谈,饭菜吃不惯一个人等等失声痛哭(我特别爱掉眼泪)也可能会从此喜欢上一个人逛美术馆,一个人看电影,交新的朋友,在失望和希望中慢慢重塑人格与内心。”
回到书本身,以日记的形式呈现,是很勇敢的,但好在她的日记里多是自己对文艺的见解,所以很多人说有掉书袋之嫌。但我觉得还不错,很多观点虽有些愤青,却新颖独到。方舟这样天赋异禀,老天赏饭吃的女孩子,是辛苦的,她们要不断努力以达到人们对天才作家的期待。
我从去年起开始记日记,很多时候会觉得言之无物。日记不是流水帐,渗透自己的思考自然更好。我要向方舟学习!冲鸭!
《东京一年》读后感2
这是一个悠闲自在的下午,有学习任务,但也并不着急。脑袋里涌出很多想法,有关于现在、未来,有关于烦恼、喜悦,也有关于理想、现实。
这本书是之前就读过的,是一本惬意雅致的书,有种日式的冷静氛围。文字常常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眼界范围。比如目前我很喜欢余秀华的诗,破碎流动的诗意固然很美,以最淳朴的情感打动人,但也逃离不出高粱、麦子的局限。当蒋方舟在观赏歌舞伎表演、在美术馆看画展、看艺术祭...在面对艺术时候熟捻地侃侃而谈,她的博闻强识真是令人自惭形秽啊。
这是一本日记式的文集,里面有很多对她自己的剖析,比如她说“我同样从小生活在一个不鼓励表达情绪的世界里,有一个以木讷平静作为最高标准的童年,长大之后,从事的工作却像一个孤独的矿工——每日不知疲倦地深掘自己内心所有隐秘幽深的角落,使之暴露”,年少成名却过早拥有了一颗沧桑的心,活得自知、克制,世界上什么事情不是这样呢?得到一些,又失去一些。整本书我比较喜欢前半本,可能因为更“平易近人”一点,也是我的局限和狭隘。
书里引起我共鸣的句子很多,但最喜欢的是“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也是我的追求啊。
我不喜欢任何纠缠不清、互相消耗浪费的关系,清白最好。我常常喜欢一个人走很远的路,一点也不觉得疲惫。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可以思考人生,可以追忆往事,可以无所顾忌咧嘴笑,也不会有人追问你原因,再重复一遍就不好笑了呀。我喜欢这种干净利落的状态。
大学以来,通过很多方式认识了各种各样厉害的人,也想自己变得同样厉害。但是也不能放弃做自己,复制别人的生活是很没意思的,就跟谈恋爱一样没意思。所以要继续读书的呀,过惬意的生活,读想读的书,学想学的技能,走很多路,看很多风景...因为我对未来有一百种期待,每一个阶段都有想尝试的事物,甚至对每一个今天明天都有很多安排,生命其实很值得。喜欢积极乐观、自信上进而且坦诚的`人,人都是想向上生长的,自怨自艾大多是懦弱。
前两天就业指导课结课,老师在下课铃声里缓慢地说:“梦想弥足珍贵。”高中毕业后,浑浑噩噩生活里,已经很久没有老师这么坦白地谈梦想了,他们都是像见不得人似的警告着这个社会残酷激烈的竞争,说些“硕士出来去普通小学任教都没有优势”的话,读书笔记.想让我们警醒,有些人淡漠,有些人跃跃欲试,有些人陷入更深的焦虑里。听过很多经验道理,但生活还是一样的云淡风轻,梦想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我常常做梦幻想,但闭口不提梦想,然而我在心里是有期待的。
读书的重要性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富足的精神世界,也能更好地面对生活,诗意地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格林《人,诗意地栖居》里写道:当生命充满艰辛,人/或许会仰天倾诉:我就欲如此这般?/诚然,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
无意间看到今晚零点许嵩发新专辑,他依旧是风趣沉默、眼睛清亮,好像从未装载过那么多沉重,表现出来的,是无比的少年气质。然后下午在重温他的歌,每一首的旋律歌词都很熟悉,很多事情就历历在目了,很多记忆就抖落了漫长时光里的灰尘,又重新一点一点浮现在我眼前,比如透过树叶的耀眼阳光。
很多失去的东西都是回不来的,比如我如小鸟振翅扑腾倏忽而过的童年。
《东京一年》读后感3
蒋方舟的《东京一年》,读来其实更像是蒋方舟一年,与东京没有太多地缘关系。会知道蒋,好像还是因为看理想,这个与我同龄的女生,在对人事物的感触中生发的观点、想法很多时候我觉得确实有同感,因此也微博上一直关注。
文中在接待父母来日后的经历中,对“爱想象中的人很容易,可当他们来到你的面前,爱他们就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这一感慨深以为然。当面对面时,我们彼此还剩什么以对?很多人都羡慕职业作家的生活,想象着时间自由、经济独立的乌托邦式生活,其实不然。近期,有个同事朋友经种种缘由决定辞职,在我的立场而言这是件极其冒险的事情,因为“生活的沉没成本太高”,但我也尊重其立场之下的决定,因为作为他者,不需要理解,只需要尊重即可。
在从小耳提面命的“独立”教育下,加之工作后的状态相对满意,会让我害怕“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与意义,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充的空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才能填充过完一天”,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有过所谓意义的生活呢,也不过是借由工作将真空的日子拉得长远而稀薄而已。
蒋方舟在书中引用了波伏娃的一段话:“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正是这种反诱惑的教育,让我一直对人保持内心深深的不信任感,觉得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能真正脚踏实地地立足于这森然的社会之林。同时,也作茧自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去承担冒险失败的风险,“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庭院,这个庭院是开放的,欢迎很多人来做客。但是庭院中还有一个小木屋,小木屋的门是紧锁的,那锁很难打开,有时是连环锁,有时甚至是死锁”。
认真生活,认真工作,认真吃每一口食物,看每一处光景,感受每一种情感,在认真中把日子过得轻盈又丰满。
《东京一年》读后感4
人踩着落叶回宿舍,觉得能够这样度过一辈子。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在世界上所有的职业里,恐怕只有作家是越清醒才能越优秀的。其他职业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催眠,鼓励自己克服缺点,战胜脆弱。只有作家不需要,作家住在自身缺点搭建成的监狱里。
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蒋方舟《东京一年》
十一月,寒冷终于带着利刃刺破温暖的面纱,但当我拿起《东京一年》,看见封面上的这段话,就像给心底印上一个暖心的吻。
写作,这个从小学就开始的课程教学,似乎并不是很讨喜,而作者蒋方舟,怎么可以从七岁就开始写,然后出版自己的书?
相同事物的不同视角都会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我想蒋方舟就是学会了用独特的视角看待每个事物,这与她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分不开,《东京一年》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关于日本的文化、典故甚至是文学作品和著名作家,蒋方舟所到之处、所见所闻,都可以与经验和知识做完美的联结,这是作家的成功之处。
在我的知识储备中,东京在我的脑海中并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画面,很想通过这本书了解日本、了解东京。
读完整本书后,名胜、景点、饮食等等关乎旅游的介绍概览反倒退居其后了,重要的是,日本文化和人性,甚至是种族、历史等命题会占据头脑的大部分空间。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看待事物的视角;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写作是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亲身经历体验很多生活的细节,用文学语言陈述事实,将文字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而如何权衡拿捏事实和真实之间的分寸,就是语言文字之魅力所在。
在事实和真实之间探索,在充实和空虚之间犹豫,这对我来说,就是写作最大的魅力。
【《东京一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樱花,东京_1200字02-22
东京大学入学条件03-20
在东京配眼镜哲理故事02-15
战争题材电影《东京审判》观后感08-27
社会好人好事:护士在东京急救癫痫女孩05-17
初一年级的《哈利波特》读后感04-13
初一年级《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04-13
一年级三字经读后感范文03-19
初一年级的哈利波特中学生读后感04-18
高一年级读后感的满分作文600字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