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1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的孩子”。看到这句话,我就想到二年级的李XX,他上课时永远坐不端正,常常趴桌子上,或站起来不好好坐在凳子上。喜欢插话,走路永远不在队伍里,磨磨蹭蹭地落在班级后面,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订正时从来不按老师的要求写……跟他讲道理,有时也威胁,单独留下来教育批评。可是一直收效甚微,但我一直认为他不是一个笨孩子,所以还是愿意在他身上花费很多的心思,争取对他有更深的.了解。而现在在我看了《正面管教》书中的这句话,忽然领悟到,这个让我如此头疼的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正是缺爱的表现吗?我决定在接下来的相处中,用“爱”收服他。
当然,我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怎样,但我坚信,书里描写了这么多成功的案例,而我也会改变他的,即使达不到完美的效果,至少会引导他往正能量的方面转变,也应该是令人欣慰的。
期待中……
我会把从中学到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中去,真正让学生受益,让孩子收益,从中感受做老师的快乐,做妈妈的快乐!
《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它确实是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2
《正面管教》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一书。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懊悔和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其实想要“赢得”孩子,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一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3
《正面管教》,这一书,分享给家长们的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孩子父亲的我,在阅读了这书之后也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与之共勉。
父母是子女们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影响终身的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最初的'身心成长,特别是孩童时期的子女的影响特别的大,可以说那是孩子们唯一接触的社会关系。当自己的孩子再成长一些,步入了校园课堂生活之后,学校环境的影响对于孩子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慢慢超越家庭环境在那期间的影响程度。
最后当自己的孩子在全部的校园学习生活结束之后,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他们会再次回归家庭关系。因为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小视,作为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在每日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孩子,这个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我们要选择最适合我们自己家庭关系和环境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4
《正面管教》一书由美国简·尼尔森所著,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为基础,系统而详细地阐释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培养孩子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阅读这本书时,我的脑海中偶尔会回想起之前读到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如《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或《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书中涉及的一些理念或做法是相通的。但无疑《正面管教》最为触动我,甚至让我感到痛彻心扉。
读上面提到的两本书时,我还只有一个孩子,并且他还是襁褓中的婴儿。那时我教英语但不带班主任。虽说每天都与孩子频繁接触,但我尚没有机会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一个孩子,更没有机会借由一本书来深刻对照、反思自己的管教方式。那时的阅读,更多的是带着美好的祝愿与完美的期待,甚至奚落书中一些父母和教师的做法。
如今,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五十五个孩子的班主任。每天家庭中吃喝拉撒、写作业、做手工、收拾玩具、洗漱、上床睡觉等日常家务和学校里晨读、纪律、练字、课间操、同伴交往、家庭作业等工作琐事,无不在考验着我作为一位母亲与一份班主任的耐性、专业和水准。因而,阅读这本书时,我的理想与现实碰撞、傲慢与偏见交织、自负与自责轮替,因而触动,因而痛彻心扉。
和善而坚定
这是书中反复提及的一个关键点。和善能够抵消过于坚定造成的反叛、抗拒、挫伤等,坚定能够抵挡过于和善造成的骄纵、操纵、宠溺等问题。但对照自己的言行,仿佛既没有把握好坚定又没有做到和善。
仿佛更多时候,仅仅是凭感觉或是经验来处理问题。细思下来,那根本算不上“解决问题”而只是发泄情绪。比如,孩子在墙上乱抹乱画,简单粗暴地禁止,再来一通批评与威胁,就将这件事情“解决”了。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需要乱抹乱画?孩子当时的心理诉求和应激反应是什么?用什么方式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该如何坚定,坚定什么,又该怎样和善,对谁和善?
放弃对孩子完美主义的期待
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时常允许自己身上有许多的瑕疵,比如拖拉、懒拖、邋遢、抱怨、消极,却无法容忍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有丁点儿的不足。
当孩子用稚嫩的小手握着铅笔颤巍巍地写字,我们期待他写出书法家一样的字迹;当孩子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无法全神贯注,时而被窗外的小鸟或是树影吸引时,我们将他飘飞的思绪生硬地拽回,再斥责一顿;当我们将工作做得一团糟糕、焦头烂额时,却期翼孩子在学习上如鱼得水、不必我们费心。我们容易将那些连自己都不喜欢、也做不到的事情,强加给孩子或学生,然后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帜,以爱的初衷和名义,行着折磨、摧残孩子的事实。我们从未要求、也不敢奢求自己完美,却理直气壮地教育、要求孩子和学生完美,岂不奇怪,岂不可笑?
孩子何时才会做得更好
我们究竟是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若想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孩子的汉字没有写好,我们劈头盖脸一顿呵斥,再把作业撕掉,让他重写;孩子的第一篇作文里,满满的鲜红,都是老师挑出的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和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课间里与几个好朋友在小花园里观察蚂蚁和落叶,被严厉喝止,离小花园远点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出孩子对书写的高要求、对写作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情吗?
反思我们自己,小时候受到家长的斥责和打骂时,是愤懑、委屈还是决心以后做的更好?长大参加工作后,受到领导的刁难或批评时,我们是愤怒、抱怨还是更加死心塌地为单位做贡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太难。
我们该铭记: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能做得更好。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
我们时时与孩子接触,但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了吗?我们眼中看到了孩子的所作所为,但我们知道行为背后隐藏的真情实感和深层观念吗?
那个孩子十分调皮,他将稀饭洒在地上,将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将衣服胡乱地丢在一边,甚至学着弟弟的样子用奶瓶喝奶、满地爬。大人被磨掉了耐心和平和,说教、批评、威胁、打骂,轮番上演。但谁知道,那个孩子只是感到父母最近对弟弟的关注明显多于对自己的关注,想要用这种方式(甚至模仿弟弟的行为)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与爱。孩子更相信自己感觉到的事实,而非现实中的事实。父母没有不爱他、不关注他,但他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挫伤。而父母对于自己在这件事情中该扮演的角色和担负的责任也浑然无知。于是,一轮一轮的家庭闹剧、甚至悲剧接连不断。
爱与关怀
书中列举了孩子们容易出现的四种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并一一给出了有效的鼓励方式。纵观四种“管教秘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法宝”——爱与关怀。
记得有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对于这句话,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爱的博大或泛滥,而应思考:我给予孩子的`爱,与母鸡给予小鸡的爱,是一样的吗,区别在哪里?大概这便是原始、本能的爱与专业、理性之爱的差异。
法律不准许没有驾照的司机开车上路,医院不允许没有医师资格的医生站上手术台。我们却没有经过任何的考核就成为了父母,就担负起了教养孩子的重任。我们的小孩,他们那么全心地爱我们、无限地信任我们,但我们做得够好吗?我们给予他的爱是理性、专业的吗?我们给予他的关怀是他所渴望的、欣然接受的吗?
书中所列举的作者曾经的“锦囊妙计”——包括威胁、吼叫和打——正是我乐此不疲使用着的育儿方式;书中描述的一些管教的“反面示范”,居然也几乎为我量身定制,仿佛我那些“爬行动物脑”支配下所做的疯狂的蠢事全都被记录了下来。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一边佩服作者对于父母和教师心理与行为的准确把握,一边感慨自己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实在做得不够理想:没有“和善而坚定”,对孩子存有“完美主义的期待”,容易发泄情绪而不是解决问题,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表现却忽视其行为背后的观念,容易焦虑、暴躁,缺乏爱与关怀……
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耐心与充足的时间,允许并且悦纳他们“小步前进”,陪伴他们慢慢地改变,慢慢地进步,慢慢地成长,慢慢地走向美好的未来。而我们父母或教师自身,亦同样需要“小步前进”,而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或皱纹的增加——至少应该让自己的成长跟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孩子不是一夜长大的,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我们也不可能看过一本书后,就立刻变成教育专家。把某一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儿,把它付诸实践又是另一回事儿。或许我们不能马上将书中倡导的理念和方法高效地付诸实践,或许我们的管教仍然会在曲折与反复中缓慢地前行,但至少,我们反思过、对照过、触动过、痛彻心扉过,并且在一步步改良着自己的教养方式与教育行动。
那何尝不是成长?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5
我想做个好妈妈,可我却天生不是块好料。
有时候我像举着长剑的希瑞,充满力量和希望;有时候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失落又颓废。承担“妈妈”这个角色,我承认自己演技差,但我有在努力,即便是抓狂、奔溃、抑郁后,我也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努力成为一个好妈妈。
从准备孕育雨儿至今已有15个年头,这期间我看过n本书,听过n多讲座,加入过xx个育儿群,尝试过n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把雨儿教育好。可这个“好”又怎么定义呢?我时常觉得应该释放孩子的天性,给她自由,时常又觉得小树不修不直溜。我常常在西方和东方的教育理念间摇摆,时而严厉,时而骄纵,直到我看完《正面管教》,才明白,严厉和骄纵都不对,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和善而坚定。在这种既尊重孩子(和善),也尊重自己(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负有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这一切都要以无条件的爱为基础,真正接纳孩子,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用启发的提问引导孩子自己思考,着眼于孩子的优点,关注于解决问题,给她选择的权力,而不仅仅是听从妈妈的指令。要相信孩子只有在感觉好的时候才会做的更好,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哪怕只是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拥抱。
这本书语言简洁、结构清晰,理论部分通俗易懂,书中有大量的例子可供参考。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越是简单,我们要做的只是把作者的思想转换成自己的,然后去尝试改变。需要改变的从来都不应该是孩子,而是家长,从改变观念开始,慢慢改变行为,不苛求自己,接纳孩子的同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看完《正面管教》的那个晚上我失眠了,回想14年来对雨儿的教育,心里满满都是自责和愧疚。我是一个控制型妈妈,事情一旦有一顶点儿失控,我就焦虑、暴躁。雨儿做错事情的时候,更是无比严厉,狠狠训斥她,甚至惩罚她,唯恐稍稍给她点儿好脸色是种放纵,她便不会吸取教训。我太想让她好了,唯恐一点点的失误,耽误了她的前程,教育她的路上不容自己有一丝一毫的错。太看重结果,加上“糟糕至极”的悲观思想,家里经常鸡飞狗跳。雨儿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从来不计较我的`暴躁,分分钟就原谅我的歇斯底里,这让我更加内疚,看着她熟睡中的脸,我时常迷惑。
在不惑的年龄,我开始迷惑起来,不明白生命的意义,特别是近期的新冠肺炎,让我更多地思考生死的问题。芸芸众生,浩渺的宇宙,我只是一粒尘埃,时间轴上,我留不下一点点的痕迹。我来了,世界未曾改变,我走了,世界仍不会改变,谁来证明我这么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来过这个世界,能证明的只有雨儿了吧。只有她的存在证明这世界我曾经来过,那我的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养育好雨儿,让她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热爱生命、自食其力,幸福感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丰满她的羽翼,在离开我们之后,能够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我想做个好妈妈,可我却天生不是块好料。但,我愿意不断学习,更新理念,改变行为,在彼此成长的路上和雨儿相互扶持,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会的,一定会!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6
如何关注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困扰家长和老师们的一个难题,阅读《正面管教》后,我有了如下的看法。
一、把教育孩子的思路转向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后果上进行纠缠,需要态度和技巧上的一些小调整,调整虽小,却能带来巨大的变化。
正面管教关注的就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孩子们是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因为受到尊重的对待并且尊重地对待其他人的感觉确实很好,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内在的,价值无量的人生技能就是让孩子知道“冷静期”的价值。
二、积极的暂停,目的是“要帮助孩子感觉更好,而不是让他感觉更糟”。遵循以下四项指导原则:
1.花时间训练,要和孩子谈谈好处,在解决问题前要等待每个人感觉好起来很重要。
2.让孩子自己布置他们的“暂停”区,这是一个有助于他们心情好转以便做得更好的小地方。
3.事先和孩子们商量好一个好计划,其码自己先要认可做,去做。
4.最后,要教给孩子,当他们的.感觉好起来之后,如发现问题仍然存在,就要紧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法只有在大人理解了人类行为和各种管教方式的长期效果后,才会有意义。
三、启发式问题,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关键是要停止告诉孩子们答案。格外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有腹稿,关键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少问“为什么”的问题,因为它听起来像是在指责。
恰当使用启发式问题的指导原则:
1.不要预设答案;
2.如果你和孩子中有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则不能提问;
3.你问的启发式问题要发自你的内心。
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同时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的感觉是,孩子离开我们就会起不良变化,而不是保持或者做得更好,孩子的问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没有很好的坚持,或者说在坚持的过程中没有使用积极的暂停,导致越走越远,话又说回来,在我们冲动的时候让我们照着书中所说的做到那样有很多时候不现实。
实际上,所有的观点从提出者的角度看都是对的,过多的指令会增加孩子们的依赖性,消除主动性和合作意愿,经常我们会感觉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经常勉强把这件事做了最少的部分,留下尽可能多的部分让老师去“烦恼”,这怎么回事呢?比如说,如果你注意到自己不得不经常去重复自己说过的话,并且抱怨学生们不听话,你就是给出了太多的指令。如果是那样,你可运用邀请和鼓励来促进沟通,如“马上就要下课了,我会感激你们帮老师整理讲桌,为下节课做准备。”指挥会招致被动或主动的抵制和反判,邀请则会鼓励合作。在实际的运用中,比如,课前,老师可以说,“预备铃已经响了,我非常欣赏按时回到座位的同学,我非常高兴咱班的某某同学已经做好课前准备了,非常感谢咱班某某为老师把黑板擦干净,把讲桌整理的这么好,”而不是“今天该谁擦黑板和整理讲桌了?”
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与独立性,而不是只是期望。比如说,一个上课从来不举手的孩子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可是他的问题与你正在讲的东西没有关联,我们不应该批评他上课没集中注意力或者插嘴,在肯定他善于提问之后,然后要问他对于正在讨论的话题是否有话要说。对于作弊的学生,我们可以肯定他想得到一个好分数的愿望,然后邀请他探究实现这一日标的其他方式。几乎所有以“应该”或者“应当”开头的话或者用生气的语调说出来的话,都是一种成人主义。成人主义给孩子们造成的是内疚和羞辱,而不是鼓励和支持,它传达的信息是:“由于你不明白我能明白的,你就是错的。”当你尊重学生时,你会认可你和你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比如,不要说,“你知道这个题目的要求!”而是要说,“你对于这个题目是怎么想的?”
关注于解决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促使我们避开对后果的关注,如分数考的不理想这个后果,正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个后果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没有一丝不苟的坚持?所以我们应该关注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这些方面“引导”很重要,对于孩子的独立,我们在支持的同时,要学会和善而坚定的说不,同时最重要的我认为,引导孩子,做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学习、做家务、个人卫生等等,每个孩子的境况都不一样,方法也会不同,在这条路上我们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有时也要回头看看,想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相信孩子会成为我们内心的那个期待。
“以诚相待”、“让孩子受到尊重”、“关注于解决问题”、“和善而坚定”让我们记住这些有智慧的话,并努力去实践吧!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7
早听说这本书如何好,终于在这个假期翻开它。的确是本好书!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使我们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
合上这本书,可能再遇到问题到底怎样正面管教不一定马上找到最好的方法。但书中很多理论像警钟一样不断敲打着我的心。
“当过度控制对一些孩子似乎管用时,其代价是什么?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服从。用惩罚和奖励的方法控制学生,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予以惩罚。是谁在承担责任?显然是大人! 孩子没办法学会为自己的的.行为负责。骄纵的道理也一样。”
作为一名老师多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老师不在的时候能自律,而不是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么多年对学生的管理大多情况不是惩罚就是奖励。这都是外在的控制。这样管教的结果都是暂时性的,正确的行为不可能长久。我也常思考:怎样不奖励也不惩罚能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也知道这样做不合适,但一直困惑着,没有更好的方法。庆幸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发。
“对于理解正面管教来说,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这样他们就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决策者。这是正面管教要达到的长期效果。”刚看到这句话,还挺高兴,觉得学校也提倡让学生共同讨论规则,最起码还有这样的理念,但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出的规则到底起什么作用,概念是模糊的。
记得班里有一部分学生爱讲话,尤其是在走廊,对于这个问题我很头疼。一天中午,准备让在走廊爱讲话的的孩子一起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坐在一边,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七嘴八舌讨论着,他们热情挺高,也很重视,但提出的办法全是惩罚性的:不许出去完,给作业,坐十分钟等。最后我也没别的更好的办法,但本能地觉得惩罚不妥。我打断了孩子们的讨论,问了他们此时有什么感受,这个讨论的过程也也起到了点作用。
等我看到第六章《关于解决问题》还真讲了出现问题该怎样处理的方法。就是大家一起讨论规则。但显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解决问题的实质——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所有人的首要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句话在这本书中反复出现,孩子的四种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喜欢一个集体。
当我们了解,就会理解,当我们理解,就会尊重。只有真正尊重,才会给人归属感和价值感。
我并不了解孩子一旦被惩罚后会怎样,所以也不理解孩子,就做不到真正尊重孩子。出现问题每人都积极参与是对的,也是照葫芦画瓢而已。现在知道上述例子中孩子们找的全是伤人的方法,只能排斥爱讲话的孩子,而不是帮人,让孩子获得归属感。
书中那个爱拿别人铅笔的小女孩体验了两种解决方法的感受,一个是当同学们想办法惩罚她时在班里渐渐“缩小”,一个是大家想办法帮助她时慢慢“涨大”,我仿佛亲眼看到这孩子在两中截然不同理念下的“暗淡无光”和“闪闪发光”的眼睛。
当我们关注解决问题时,孩子们就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这正我期待的教育。我一直把怎样教会孩子与人相处作为工作重点,现在明白了不是你告诉他与人要和气,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就能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在班会中共同就学生的问题一起讨论,并相信孩子能想出帮人的方法,在让孩子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明白是尊重,爱护会怎样,打击、伤害又会让人怎样。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律的班级氛围。
写到这时,儿子把我的包从凳子上蹭掉到了地上(可能还不知道):“没看见!捡起来呀。”哎呀,不对,应该这样说:“包碰掉了,该怎么办?”
把书中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要把它付出实践是另一回事。改变不能仅靠这本书,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改变从小事,一言一行开始,才可能真正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8
这个暑假有幸拜读《正面管教》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明白严厉的教育孩子或者一味的宠溺孩子都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都懂得要恩威并施,宽严相济的道理,但这其中的度是很难把握的,但《正面管教》>就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孩子出生时是没有是非观的,许多人生的道理都是由孩子所接触的人教会的,她们就像一—张白纸任凭生活中出现的人描绘渲染。
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管教孩子的两个工具就是奖励和惩罚,但家长们必须要记得,奖励和惩罚本身并不目的,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事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只在意问题,我们要关注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怎么样正确的解决问题。我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很多的压力,家庭、工作的压力都很容易导致我们的情绪失控,但是,当我们]濒临崩溃的`边缘时,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尽量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如意,在孩子真正自己面对这个世界之前,她的世界是由身边的人所构建的,不要忽视自己发现美的能力,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希望。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千万不要以爱之名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她是你的孩子,但她更是她自己,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当家长和孩子发生矛盾时,要耐心的寻找出双方都同意的解决方案。
对于文章中关于性格对孩子的影响,大家觉得要找出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因为每一种取向的优缺点,都影响着我们作为家长的行为,当孩子从我们身上习得了我们的优点,极有可能也学会了对应的缺点。了解自己,承认可能存在的缺陷,你就能够承担起更多责任。安逸型的大人如果能够让孩子在会议上参与制定限制、日常惯例、设立目标并一起解决问题,他们就能更加有效。控制型的家长,练习掌握如何给孩子提供选择、问启发式问题、让孩子参与决策,教养效果会更好。
取悦型家长如果教会孩子及自己不再只关注别人的需要,照顾到自己,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要求,而又不期待别人与他们想的一样,就会受益无穷。力争优秀型的家长如果能够尽力抛开自己凡事都要正确并最好的要求,尝试走进孩子内心,去发现对孩子更重要的事,他们就会更有效。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9
我虽然是一个教了20年书的老师,可是面对孩子们的成长我依然还是有很多的困惑。不仅如此我还是一个13岁孩子的妈妈,面对小姑娘的成长,在生活中的教育方式经常感到担忧,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对她的成长是否为正向积极的。而《正面管教》这本书告诉我,正面管教之谓正面,在于我们用正面和善而坚定的的信念教养孩子,书中作者正面讲述教育的细节和执行,一步一步教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既不骄纵也不严厉。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要……”句式,却很少说“你要……”“如何做才能……”。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自身接收到最多的,也是来自父母、教育专家们的“你不要……”。而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既不像爷爷奶奶般的娇纵孩子的思想行为,也不能像传统教育的那种严厉处罚的形式,而是为孩子建立合理的规则下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及尊重。书中映像深刻的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正面管教。
父母和老师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不娇纵不惩罚有效的管教孩子,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业让孩子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二、和善与坚定并行。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而贯穿整个教养过程的则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带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假设孩子和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你,但是你可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等大家情绪平复了,你可以再找孩子谈一谈:“宝贝儿,很遗憾你生这么大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怒气的其他方法。”
三、“赢得”而非“赢了”孩子。
你是要“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人们通常用控制、惩罚,迫使孩子屈服来“赢了”孩子,而不是维护孩子的'尊严,相信可以跟孩子合作来“赢得”孩子。“赢了”孩子是以成人的权威来压倒孩子,虽然孩子当时会听命于你,表面上服从,但内心其实会抗拒,长久以来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负担及后果,而“赢得”孩子是表示赢得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从内心上认同你的想法和意见,这样的心理就会健康向上。“赢了”孩子让孩子成为失败者,导致孩子反叛或盲从,“赢得”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彼此尊重。
四、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纠正不良行为的良好开端,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更多了解。赢得他们的最好方式,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五、当心逻辑后果。
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管教,大多是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便之后做得更好。很长时间内,家长们都认为唯有惩罚可以达成这个效果,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逻辑后果区别于自然后果,需要老师和家长介入。而自然后果是指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没有大人的干预,比如:孩子经常忘了带早餐,你可以尝试不再给她送去,让她体验忘带早餐饿肚子或只能赵同学分享的后果。但要注意,有些情况不宜采用自然后果。比如危险,妨碍到他人,或孩子不在乎结果时。
六、关注于解决问题。
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思路从关注惩罚转向关注解决问题。出现问题是想办法解决,要教给孩子。
当她们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紧跟着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1、不要预设答案;
2、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则不能提问;
3、要发自内心的启发式提问。
这几点非常重要,运用的过程当中不符合任何一个都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是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的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
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10
这个假期很有幸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很认同书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的理念,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他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此次阅读对于正面管教有了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先将我这段时间的学习体会整理下来,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是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的与孩子好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书中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含,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成年人对孩子的引领和指导有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做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现他们没有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大人制定了规则,而不是由孩子们讨论制定,却要求孩子们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而且是以我爱你,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我们嘴里说着爱却面目狰狞,怪不得孩子们的疑惑反叛,我们必须明白给孩子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书中几次提到这样两句话,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旧的线让他感觉更糟,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的更好。
我很受触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劝阻不起作用时,我一向认为做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惩罚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我想很多人一样被惩罚的当时效果所愚弄,同时疑惑着孩子们为什么不长记性?《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任、羞辱或痛苦作为激励手段,他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而坚定融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技能,对比,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特别是对管孩管教子女方面,我很惭愧,我所采用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都满足这些标准。很多时候我作为一名家长帮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考虑到孩子喜不喜欢。就帮他报了,常常强迫他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尼尔森告诉我们,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更重要。
如果我们能够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磋商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德雷克斯强调鼓励,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机能。他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进入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尼尔森认为,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这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事。
鼓励不是赞扬,鼓励,是孩子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和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我必须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是简单到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的更好的拥抱。我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无私天下宽,我的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如果早些了解我们的亲子关系可能会更好,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快乐。索性我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可以继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如积极的暂停、相互尊重等,遇见另一个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事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这些案例不得不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作为父母,作为老师的我们经常会因为孩子或者学生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并总是在孩子犯错时给予更多的是说教叱责,而不是让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的去体验自然后果,作者却更加理性的告诉我们,孩子的这些行为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他的关注。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更正确、更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正面管教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注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有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他能够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11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好孩子都是打出来的。从古至今中国的教育几乎都是一样的想法。当然这样的做法也被很多人否定了,于是出现了有的家长喜欢对孩子百般宠溺,最后孩子的个性非常强势。
在我看来打骂教育和溺爱都有其致命的缺点,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在以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打骂过度会造成孩子性格内向,而溺爱往往造成孩子任性。针对这个疑问,我想去寻找适当的解决办法。于是我读到了美国作家尼尔森的《正面管教》。
在书中作者说了四个有效管教的标准。
第一个是在管教的过程中父母应该以和善为前提,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相处,双方的关系要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父母一定要有该有的原则,让孩子承担甘油的责任。
第二个是家长的管教是否可以增加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管教孩子一定是有办法的',如果一直采用惩罚的手段管教,其实往往适得其反。所以管教孩子要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觉得我们的管教是有意义的。
第三个是管教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和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就是说管教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正面管教》尽管是来自西方的作品,我认为它对中国教育孩子也是有用的。现在社会人们都是生活在城市中,孩子要么由父母的父母带,要么是在学校由老师教育。由于不同的孩子个性差异所以要管教孩子成为了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仅有物质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仅仅是父母,也可以是朋友,正确引导孩子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管教并不代表惩罚,父母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的时候应该是主动积极的去和平沟通。总之《正面管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为人父母都有必要去读一下。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12
我读了《正面管教》一书,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
读了书中内容让我们受益匪浅,我深刻的记得书中反复强调: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虽然这本书还没读完,但是依旧让我获益匪浅。的确,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都离不开正确的管教。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教师来说,这本书教给我用另一个角度和方式与孩子交流。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给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这本书让我明白,接受教育的方式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与思考,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慢慢感受与改变,给孩子与自己提供成长的坏境,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适合自己的教育。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13
上学期放假前,学校人手发了一本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假期里认真地读。说真的,我是在群里刘主任每天发的读书感悟的敦促下,才无奈的开始的。但是读着读着我就读进去了。
首先他让我对鼓励和赞扬有了新的认识。之前我把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混为一谈。一度认为鼓励和赞扬都是那么回事。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鼓励中有赞扬,赞扬中包含鼓励,鼓励和赞扬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可以一概而论。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赞扬和鼓励所指对象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大不一样。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赞扬多了,会使孩子常常基于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待,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一味的赞扬可能会使孩子依赖于别人的观点变成讨好者。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能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他能让人内心更多的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所以以后对学生做的应该是鼓励,而不是赞扬。
其次是关于惩罚。不管教哪些学生,哪个班都会遇到一些另类学生,上课调皮捣蛋。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好。气急之时,往往会让学生站一会儿,多写几遍,或者请家长以示惩戒。这样或许会好,那么三两天让时间一长就有变回原形,然后再占再超再请家长周而复始,让我深有孺子不可教的教育无力感。看了这本书后才认识到,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学生没有真正的从内心改变,没有爱上学习,反而会对老师产生厌恶。根本没有起到教育的目的。在于类似情况,我就迫使自己冷静,安耐住内心的焦躁,相互是他的种种不可爱,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点点小鼓励,一段时间下来居然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读了正面管教,我还有个感受。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现在的孩子被家长包办代替的多了,抹杀了孩子的办事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很惭愧,我就是一个这样的包办家长,现在我正在逐渐的改变自己,寻找机会,帮助孩子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逐渐放弃对孩子的控制,从而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孩子共同努力。
这本书还告诉我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其中有几个我非常赞同,比如探险。和孩子一起探寻问题,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自信心、自主性。在解决问题中与孩子真正的感情一举多得。
还有一点就是尊重,当你尊重孩子时,你会认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鼓励成长和沟通。有时候与孩子沟通时,我的语气过于强硬,没有做到完全尊重,这点还需改。
总之开卷有益,正面管教使我受益颇丰,我还得继续。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14
我们共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已经结束了,这两天才有时间来整理一下自己在这本书中学到的知识,首先感谢苏老师给我们提供的平台,也感谢两位讲课的老师给予我们细致的讲解,给正在针对孩子教育路上迷茫中的我点燃了一盏灯,让我受益匪浅,并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
我的孩子她的性格很外向同时也很倔强,不听话时我也经常打她,虽然知道打孩子不好,但是气上来的时候真的是忍不住。我是一个控制性型比较强的妈妈,遇到问题会把它放大了看,以至于亲子关系也不太融洽。孩子经常大喊大叫,做事没有耐心,特别爱生气,为此让我很苦恼!我把自己的业余时间毫不夸张的说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她的.身上,在生活中我经常向我认为比较优秀的孩子妈妈们取经学习、在网上学习一些教育方法,回来了也照着做,但都效果不大。
在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我学习到了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和善而坚定,记得那天有一段是刘翔老师的讲解,我的孩子跟她的孩子很像,就是这一次我吸收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那天起我首先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孩子又一次遇到事情对我大喊大叫时我没有向往常一样在她生气的时候对她进行说教,而是等她冷静之后再和她谈,我告诉她妈妈最近也在学习,以前也是妈妈做得不好不懂一些好的方法,有时说的话可能伤害到了你,也告诉她妈妈在进步的同时也希望看到你在进步,我们首先改掉大喊大叫的毛病,在接下来的日子,我忍住了自己的坏脾气,每天都会跟她谈谈心,才开始的前几天效果不大,在越来越往后的日子里我发现孩子真的慢慢的在改变!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然而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不同,实施方法肯定也不一定相同,但重要的核心不能丢,那就是情感联接!我相信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绝对是充满自信的的孩子。
书中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和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方法,不过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实行起来还是小有难度,想要融会贯通必须要有自控力,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中健康成长!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15
之前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讲一位妈妈培养女儿的各种方法和效果,觉得挺有意思的,其中很多是日常生活中或者我自己及周围人生活中并不常见的方式,但是对孩子很有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对性格和技能养成也都很有效。 其实其起源和理论依据大部分就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这本书主要是给父母和老师看的。不仅讲了应该如何正面管教孩子,还讲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孩子的内在想法进行了剖析,还有很多事例辅助理解。在每一章的后面,还回顾了本章的重点,并且列出贯穿全章内容的问题列表,以帮助读者回忆内容。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忍不住推荐给弟弟了,联想起他们家三岁儿子的某些表现,真觉得和书中例子很符合,如果以书中的方法来进行更加正面的管教,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本书最重点的理论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对待孩子,可以不用十分严厉,也不用娇纵。在严厉教育的过度控制下,孩子没有选择没有自由,会自然丧失很多自己体验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会容易成为讨好型性格,对自己更加没有自信。我们可以采取和善而坚定的方式,进行正面的管教。
正面管教的工具包括:
1、废除惩罚;(惩罚往往可以短期内制止不良行为,但是长期会有不良影响,包括孩子更加反叛、或者屈从而丧失自我)
2、废除娇纵;
3、和善而坚定;(态度和善,充分表达对孩子的尊重;坚定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例如通过“暂停”方式让双方都回归冷静,再坚定地执行规则或决定)
4、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
5、放弃荒诞的观念:若想让孩子做的更好就要先让他感觉很糟;
6、让孩子参与到设立限制中来;(孩子对于自己参与设置的规则,更有兴趣去遵守)
7、问启发式的问题;(避免简单粗暴的`责备,避免居高临下态度的追问,而是通过启发式问题让孩子认识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及后果)
8、关注于解决问题。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力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这些感知力和技能,无疑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其中有些能力很多成年人并不具备。如何让孩子获得这些能力,真的不是简单地随心所欲进行教育就可以达到的。那句我们听了很多的“我是为了你好”,有时候仅仅是意愿而已,结果是不是真的好,我想可能还是有很多遗憾。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是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我力争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避免的问题:很多父母和老师都说过这句话,“我已经告诉过你一百遍了”,他们需要认识到,愚笨不堪的不是孩子,孩子知道什么对他们有作用,而大人需要意识到,说一百遍是没有效果的,需要采取更有效更合适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16
最近受到学校的推荐,作为家长的我拜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管教孩子的实例,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管教方式有了深刻的反思。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理方法。
书中首先提到“和善而坚定”,和善,是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孩子交流沟通时平等和善的态度。遇到问题首先应该寻求解决的方法,而不是强制性的去命令和责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应该做到随时观察思考,进行自我反省,理解尊重对于孩子的意义。坚定,是我们在尊重的`基础上,对于规则的一种坚持,既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又要表达我们的原则和立场。让孩子有边界感和责任感。和善与坚定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更是让我们的教育更友好,更和谐。
其次就是关于孩子犯错的问题,我们家长很担心孩子犯错,当孩子犯错以后,作为家长会很严厉的批评孩子,甚至会给孩子贴上调皮不懂事的标签。可是恰恰相反,我们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犯错,应该引导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给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长空间。
还有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任重而道远,正面管教让我真正看清楚了家庭生活的方向和目标。也是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在生活中体验到欢乐,和谐,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17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引言
经学校的推荐,我有幸拜读了美国作家尼尔森著作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读完后,感觉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通过阅读本书让我知道了对孩子正面管教的重要性。欲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必须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谈、行为和情绪表现方面有所不同;自己不准备改变,而只想去改变孩子的家长是不会成功的。
爱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本能,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职责,但恰当的爱,科学合理的教育,并非本能可以办到。千百年来,做父母一直是靠本能,靠自己的直觉,做好做坏没有人评判。但是今天,父母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的义务,不仅仅是给孩子生命,满足孩子的温饱就足亦,将孩子培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帮助孩子在智力、情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才能称之为合格的父母。书中提到的对于规则的坚持给我触动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做到尊重和鼓励孩子,对孩子行为的肯定,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2、当孩子有不当行为时,要看到行为背后孩子的真正需求。
3、在生气的时候,积极暂停,双方感觉情绪变好再去解决问题。
4、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始终尊重孩子。
5、承担可控的自然逻辑后果(如:不按时间吃饭就要挨饿,等到下一顿)。
6、不惩罚,不放纵,引导孩子做的更好,始终坚持和善而坚定,我和孩子共同成长。
在现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小孩不好过,家长更为难”有些家长不得不拼命的工作,牺牲了好多与孩子共处的时光,使孩子天天和电视、电脑、手机、游戏机为伴,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情绪处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高,所以家长无论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些时间多多的陪陪孩子,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生活,最重要的是关心孩子心理的成长。
我很开心能够阅读到本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误的”。希望我能够不懈努力,找寻适当的方法,营造好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18
最近穆穆学校推荐我读了一本书叫《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简。尼尔森博士之笔,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而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读完这本书时,我正在和穆穆坐上通往云南的高铁上,我突然想起来我和穆穆出门收拾行李时和孩子发生的冲突,孩子不愿意按照我的要求准备行李我很生气他也很生气,一直到坐上高铁我们俩都还还是很不高兴不想和对方多说一句话。这是我和穆穆俩第一次出远门如此的不开心。想到这里我给穆穆道歉了:穆穆对不起,妈妈不应该让你按照我的要求准备行李。穆穆听完说:妈妈没关系,我只是想让给我的行李箱里再装我想看得几本书,按你的要求的话我就装不下我的书了。听完穆穆说的话,我感觉自己脾气真的太急躁了,没有听孩子的诉求。让我们母子俩不开心这么长时间。我在想要如何的运用书中的理念来教育好我的孩子。书中多次提到正面管教孩子时是否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如果我做到书中正面管教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话就不会发生这件小事。
通过这本书,使我在与穆穆的云南旅行过程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我没有生气发火,穆穆也很听话。感觉这次的出行是我俩最开行的一次。也是我最省心的一次旅行。我要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开心,我自己省心!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19
趁着孩子们放寒假的间隙,我也抽空翻看了一下《正面管教》这部经典之作。虽说没有完全看懂,但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经典的育儿知识。书中就孩子们在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讲故事的形式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替孩子们做任何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如果年轻人不学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学习知识又有什么用呢?
正面管教这本书中重点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面对这句话我是多少有点惭愧的,孩子在年幼时,我可能偏向惩罚和骄纵多一点,但是看了这个书我可能会更多的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书中讲到孩子只能在一种和善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还有良好的学习成绩。
读了此书让我觉得教育好子女这条路还任重道远,今后无论在自己的工作还是孩子的学习中,要用更正确,更正面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让他们能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努力让自己成为更称职的父母。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20
在20xx年末的寒假闲暇时间,我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了美国知名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读完这本讲解育儿心得著作,让我真正意识到我们作为孩子的家长,对于自己孩子处心积虑的教导,不仅仅只是在表面上的责备、批评、制止,甚至于恐吓以及打骂,更重要的是大人们同样要改掉惩罚骄纵的主观意识,因为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厌恶被惩罚,每个人内心都渴望被别人认可。正面管教是一种“即不惩罚也不骄纵”的正确育儿方法,在积极环境中解决问题,让孩子变得有责任心变得更好。
特别是在孩子一生中提到的要培养的七项感知能力和技能,为孩子的一生打下牢固的基础,攒下至高无价的“人生财富”。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觉得这事我能行,我有我的`能力”;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是有价值的,大家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的能力强:理解个人的情绪,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的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且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往往有以下3种情况:严厉。骄纵。和善而坚定,我们大多数家长在和孩子的数次交锋中都会用前两种沟通模式,可严厉和骄纵最终的结果是“赢了”孩子,正面管教以和善而坚定引导式沟通模式,才能最终“赢得”孩子的肯定,让孩子知道父母跟他之间是爱的关系,有任何事都可以问自己的父母,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见,同理心的倾听。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以前的各种无理的宣泄方式都无济于事,哭闹。大喊大叫,权利争夺都是不可取的,如果孩童时没有正面管教,长大了以后会把它用在身边的同事朋友。亲人以及配偶身上,将会伴随一生。
孩子只有在和善。坚定的氛围里,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让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21
《正面管教》这本书从孩子即将上小学时就已购买。偶尔翻翻,一直未认真阅读完。恰逢这个较长的寒假,学校推荐家长们阅读。读完后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我觉得这本书其实就是分享给家长们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书中指出“大人的不良行为促成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大人开始改变时,孩子也会随之改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影响终身的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们最初的身心成长,特别是孩童时期的子女影响特别大。可以说是孩子们能接触到的唯一的社会关系,当孩子慢慢成长,步入校园课堂生活中,学校环境的影响对孩子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慢慢超越家庭环境在幼童时期的影响程度。最终当孩子结束校园生活,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还是要回归家庭生活和关系中。所以家庭教育和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
我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家庭环境和关系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看了这本书也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例如书中讲的“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而我经常因为孩子犯错而一味地去惩罚她,甚至动手打她,并没有想着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书中说让孩子学习从自己的错误中进行反思,并勇敢的承担起犯错后自己的责任,尽量避免不再出现或下一次做得更好。“惩罚”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胆怯,自卑,甚至越来越叛逆。正如书中讲到的“和善和坚定”,我理解的是我们应当及时的告诉孩子我很爱你,但你这样做不对,而不是以爱的名义去斥责甚至羞辱她,“和善”表达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或尊重当时情形的需要。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自己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也是有所启发。
总的来说,这些概念都在传输一个观念:理解孩子背后的行为,处理情绪之后再处理事情。人都是感性的,都需要被理解,被尊重。在理解之后的友善环境下才会有惊人的爆发力,不然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浅谈这些,与大家共勉,希望我们都能够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孩子走向更好。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22
放假前学校学生指导中心给老师们发了一本《正面管教》,在这个假期翻开它。的确是本好书!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使我们能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
终于把《正面管教》这本书好好通读了一遍,真的受益匪浅。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正面管教的方法是否能运用的恰当或有效,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我们能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字里行间的意图。通过我的切身体会,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其二,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贴画、小奖品等。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其三,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其四,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其五,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无私,天下宽。我的学生们都在慢慢长大,如果早些了解,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快乐。所幸,我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可以继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积极的暂停、相互尊重等,遇见另一个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23
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近来,手捧着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不能释卷,书里一行行充满着憧憬与理想的文字,把我带入了一个温柔的教育国度。在作者的笔下,是纯真的、被我们大人所遗忘的孩子的世界。封面上的文字着实吸引了我:“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简单的一句话中包含了四个要素:“不惩罚、不骄纵”、“有效”和“管教”。这三个要素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一两个很容易,但是要全部做到却很难。书中的方法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和善而坚定的氛围,培养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些能力呢?
一、“不惩罚”的同时,做到“不骄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要求孩子整整齐齐坐好,规规矩矩听老师的话,但事实总不能如意,老师开始回想起过去的时光,自己是多么认真听话。现在孩子的表现与过去年代的孩子相去甚远,这种差距让身为老师的自己不禁感到沮丧。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普遍没有了责任感和敬畏感?是因为现在的家长、老师不如过去严厉了吗?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受到的惩罚减少了吗?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导致这一切的重要原因是社会的变化,一是从前的孩子受到的是“顺从”教育,只有少数人会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第二个重要变化是,父母和老师的控制太过于严格,导致孩子们的聪明才智都用到了反叛和逃避上,他们没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孩子犯错了,尽管这些错误在我们的成长路上也经常出现,此时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往往会充当一个“决策者”,将问题判决给了孩子,孩子违反了“上课认真听讲”的规则,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小部分家长和老师充当了孩子的“调解者”,替孩子将与难题之间的矛盾化解,“孩子开心”就是规则。正面管教型的老师和家长则会一起制定对双方有利的规则,和孩子一起决定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方案,给予孩子尊重,让孩子对自身有内在的控制力。
二、把握时机,让管教变得“有效”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不成熟的时机、不恰当的语言,往往会让管教得到负面作用。孩子和父母、老师,或者是自身发生矛盾时,常常伴随有强烈的冲突,引起情绪的变化。当错误目的是寻求权力或报复时,大人和孩子都会感觉到愤怒,而不能给予或接受鼓励,此时不是管教的有效时机。大人和孩子都应当学会友善地退出来,或者做积极的暂停。如果鼓励不成功,可能是因为时机不对。认识到冷静期的重要性会增加成功的机会。管教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不可太高,尤其不可追求完美,完美是不现实的期待,会给人带来挫败感。承认孩子的一点小进步会鼓舞孩子继续向前。除去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潜移默化地将不良行为转变为积极的方面。扰乱课堂的孩子往往有着良好的领导能力,不如试着让他们做一回“管教者”,让他的责任感来弥补原有的缺陷。
三、“管”“教”不可分
传统的“管教”,重在管字,管着孩子不要去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而正面管教关注的重点,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关注问题的解决。婴孩饿了而哇哇大哭,我们知道要给他喂奶,要填饱他的肚子;再大一点,到了长身体的时候,我们给孩子热牛奶,拼命给孩子补充营养,希望他长得更高大。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认知。但是放在教育上,处理的方式截然不同。孩子学习知识不牢固,回到家中做不出题,表现出逃畏难、逃避,这是正常的现象。重“管”的教育方式强调后果,把后果强加给孩子,容易导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备心理,达不到预期管教目的。所以我们应该停止告诉孩子们问题的答案,重视“教”的过程,让孩子们参与探讨他们的做法会带来什么的后果,最终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孩子有探索式的思考。关注于解决问题,能让孩子学到:要从错误中学到东西,需要做什么;怎样才能发挥孩子们的优点;错误是学习的机会;怎样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怎样停下来、冷静下来并解决问题,而不是做出反击;怎样创造性地面对出乎意料的问题,而不是心绪败坏,放弃努力;怎样培养恰当的回应方式。比起巴掌和蜜糖,不如让孩子自己去热一杯“牛奶”。
身为老师,还有很多父母,我们为了实现自己在教育上的美好愿望,无不竭尽全力,但是往往没有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拜读完尼尔森的《正面管教》,我豁然开朗。只有“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用正确的、正面的、充满了爱的管教方式,才能给孩子一个更美好、更灿烂的明天,这也是我们作为师者,永恒的追求。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相关文章:
家长正面管教学习心得02-19
读《正面管教》感悟11-02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06-02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06-20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06-13
正面管教鼓励孩子的话10-27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1-04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03-22
正面管教工具《正面管教》教师读后感11-07
《正面管教》心得体会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