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2024-07-24 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1

  "教书不累人"是一种追求,在轻松愉快中教书是每个老师都渴望达到的美好境界。当我一拿到《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看。我真想一口气就读完整本书,以最快的速度知道怎样教书不累人。然而,当我翻看了一两篇文章后,我失去了耐心,并开始抱怨:那么密密麻麻的字,看了累人,说的还尽是些我们都已经倒背如流的大道理,也没提出一二三四点让我们教书不累人的奇特方法。抱怨了作者、抱怨了出版社之后,便将它束之高阁了。

  再次捧起这本书,是暑假的一个早上,独自一人在家,心静如水。不管它是这样教书不累人,还是那样教书不累人,我没有多想,仅仅把它作为一本休闲书开始了阅读。慢慢地,我走进了书中的意境,体会了文章的意图,读懂了作者的心声。我发现,当我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去阅读时,我却无意中发现了教书不累人的秘诀——教书先育己。教师只有先把自己培育好了,然后去教书,这样教书才不累人。

  育己需"修心。"正如我的阅读,当我太急迫地想要寻求到答案,目的性太明确,功利心太强烈时,人变得心浮气躁,甚至抱怨愤怒,反而一无所获。"育己"也忌讳急功近利。"育己"的第一大内容就是"修心"。《这样教书不累人》中的第一篇也是"师心篇"。这里的"心",我想主要是指心态和心情。首先,教师要净化自己的心灵。面对一群群有着纯真心灵、善良愿望的活生生的孩子,作为他们榜样、他们楷模的教师,又岂能忽视自己的心灵建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心灵感化心灵,教师只有用纯洁的心灵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何付出,何回报""看好人,出好才""不失真,得实绩"等,一篇篇的文字,一个个的道理,其核心都离不开教师一颗纯洁的心。其次,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态度决定一切,人的心态也同样决定着自己的行为。良好的心态是一种强大的动力,能够激发教师强烈的工作热情。只要我们摆正自己的心态,那么教书就不会太累人。正如严育洪老师说的,教师并非是"教主",如果我们能摆脱"教主"般的`傲慢、抱怨、自责等的心态,而以一种进取、平和、快乐的心态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工作,我想我们一定会感觉轻松。

  教师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决定教师"教书累不累人"的重要因素。教师只有具备了必要的技能,才能确保教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只有顺利进行,才有可能教书不累人。然而,技能并非人生来就具备的,它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获得。我曾遇到过一位美容师,虽是小姑娘,却有高超的技术,当我问她是如何获得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练习"。教书如同学美容,识别皮肤特性、记住程序、按准穴位、熟悉手法等,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它需要不断练习,并不断反思。只有在反思中反复练习,才能不断提升,最终获得某种技能。实现"教书不累人"。

  教书先育己,"修心""练技"的育己过程可能并不轻松,但却是轻松教书的前提。教师通过"修心""练技",先把自己"培育"好了,这样教书才不会累人。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2

  临近期末,我很想从各位教育家哪儿取取经,怎么样才能轻松复习,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而自己又不觉得累。于是,我找到了这篇文章,我想我从中找到了答案。第一、用欣赏的眼光看他学生。教师只有把学生往好处看,学生的学习才会“看好”;教师只有把学生往好处想,学生的学习才能“想好”。学生如此“好好”学习,必能够天天向上。这一招给我洗了洗大脑。以前,我看见班上几名落后生就愁,认为他们无药可救,认为他们不是“那块料”。结果,他们当然是进步不大。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没有把他们往好处看和往好处想。今后,我将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们。第二、用木匠的眼光看他们。木匠的眼光就是发展的眼光。每块木料都不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即使再好的木料,也需要匠人的精心打造,通过锯、刨、凿等一系列工序,才能加工成理想的`木料。

  我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我应该用好木匠的眼光,像木匠师傅那样区别对待学生,根据长短不齐、宽厚不一而分别设计学生美好的学习,使学生个个能够成材。第三、用医生的眼光看他们。从医生的眼中,我们看不出给病人轻易贴标签的定论,看到的只是对病人往好处看的善意,从而让病人往好处想——“小病甚至无病”的希望与快乐,而希望与快乐是治病的良方。今后,在教育中,我将用医生的这种善良的眼光看学生,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差生”,让他们看不到歧视,而看到的是对他们一时“落后”与“迟到”的鼓励与厚望。俗话说,好心有好报。教师看好学生,教学由此而好看。今后,我将看好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一幅封建对联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从今往后,我将尽量不说学生不行的话,我将放大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并对他们的缺点提出纠正的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动力,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3

  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我就想我太需要读一读了。这几年教学确实感觉挺累的,没有教学的幸福感,每天都在压力、忙碌中虚度。这几天读了这本书常有茅塞顿开、深同感受之感。

  书中说到:“教师的累会‘连累’到学生,要让学生学得不累,首先教师应该教得不累。”书中从“做一个有心的明师”和“做一个有道的名师”两个方面回答了教师怎样教书才不累人。今天当读到《教师,创造“真情实意”的教学幸福》一章节时,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学幸福”的深刻含义: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完成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

  在教育中,我们既要让学生能幸福着自己成功的幸福,幸福着同伴合作的幸福,幸福着教师赏识的幸福,更能幸福着战胜不幸的幸福;而教师的幸福,就在于能幸福着学生的'幸福。由此我也回忆到了我教学中的许多小幸福:得利能干的班级小助手,让我从繁杂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脱身而出,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学研究上;生病时,学生们关切的问候;差生的点滴进步;每一次优异的成绩;公开课后,同事真诚的建议和鼓励;领导对我工作的信任和肯定等等,我在努力着,我在幸福着。

  读完这本书,掩卷沉思:教学只有“得法”“得道”,懂得研究和反思,懂得改进和变化,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有教学幸福感,才能不累人。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4

  教师,识时务者为俊杰洛新局磁涧小学游大兴看到这个题目后,我很好奇,教师怎么做才算识时务呢?看完后有几点让我感受深刻,磁小大兴。

  一、教学应该知道与时俱进这里边有一句话,“教师要像汉堡包”这个比喻很新颖独特。我就想了,为什么,教师会像汉堡包?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继续向下看。“汉堡包对于新生代的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像汉堡包的教师,也就是善于把枯燥的东西讲得生动有趣的教师,那才是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学生期待着教师像汉堡包一样贴近他们的需求,贴近他们的情感。”看完后,我不禁佩服起这个小姑娘。孩子们都希望自己的'教师讲课生动吸引人。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课吸引人呢?看完后,我恍然大悟。一些有名教师上课前都要对自己的课加一些有趣的导入语或活动,他们讲课中还常常穿插一些课外知识,设置一些悬念。就是对最自己的教学进行包装。他们把自己的课调和进一些趣味的“料”,加进一些资源的“馅”,裹上一张神秘的“纸”,这样他们的课当然吸引人了。我们只知道加了作料的饭好吃,有馅的粽子好吃,神秘的包装纸能吸引人,却不知道原来课上也是要加进这些东西的。以前,我不大明白,自己虽然也用,但效果不明显。今后,我将尽力包装好自己的课堂,让自己的课堂能像汉堡包一样吸引住我的学生。

  二、教学要懂得保质。随着时间的变迁,人的品位会发生变化。任何事物都有保质期,这种保质一定程度上不是因为事物变质的“芯”变,而是因为人普遍存在的喜新厌旧的“心”变。所以,教学同样需要保质。日久生情,日久也会生厌,当学生把教师的“那一套”摸清时,他们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这时教师就必须创新。老师好比家长,孩子不好好吃饭,家长要天天变着花样做饭哄孩子吃。一些落后生注意力、习惯等差,教师就要变着花样上课,让自己的课充满吸引力,让自己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想起每当我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回答时,学生的积极性就比往常高几倍;每当我让师傅(好学生)辅导徒弟(差生)时,教室里就掀起了学习的高潮。今后,我要加强对自己教学的保质。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后我的教学应该把学生已经乏味的的、乏劲的“一般过去时”从身边推开,不断刷新,使之变成对学生具有新鲜感和生疏感的“将来进行时”,让我的教学不断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5

  《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严育洪,无锡人,江苏省特级教师。

  我选择接触这本书得原因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书名。我利用业余时间,把书里的内容认真读了两遍。第一遍没怎么看懂,就是为了看完它。第二遍再看,有些初读中没发现的意义就跃然纸上了。我想有机会,我还会看第三遍。毕竟,就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太需要一些合理的,不累人的工作方法了。

  全书分为两大篇“师心”篇和“师德”篇,“师心”——做一个有心的明师,“师德”——做一个有道的名师。其中的'案例与思想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跟大家谈谈严老师的“师心”篇。

  看了“教师,一生做好一件事”这个篇章,我知道了,我们教师成长需要在做每一件事都要有规划,要专一,要认定一个目标走到底;教师成长还应该“不规定,不划一,不死认一条道路走到底”。总之,就像魏书生说的认定了走的路对了就“守住守住再守住,从不折腾”,相信总会有好的结果。

  我们教育领域有句话说“你心有多新,你的舞台就有多新”。这句正好应验了严老师的“教师,富“人”先富“心”的篇章。确实我们教师专业离不开书。只有博览群书,汲取书中的知识,才能让自己立于教坛的不败之地。

  现在,无论遇到哪个学校的老师,问他们说当老师忙不忙?我敢肯定90%的老师回答是“忙”。确实,现在社会对我们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学生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还是社会生活,都给老师压上重重的心理负担。所以我们说忙啊、累啊!今天看了严老师的——“教师,每天为自己挤出一小时”这个话题时,我感觉对自己的“忙”理出了头绪。以后在工作中不要随意工作,这样容易浪费时间。那怎样才可以节省时间呢?首先做事要有计划,有重点。有了这两个前提,做起事来就没有像“无头苍蝇”那样乱撞浪费时间了。接着,在班级管理上对班干部要大胆放手让他们管理班级内务,你只要在旁边把持好方向就行。那么每天为自己挤出一小时来做什么呢?一位名叫富兰克林·费尔德的人说:“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所以我们老师不管多忙,你都分一点时间读书、反思、练技、修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所以我们要有水一样的渊博。只有胸怀博大,旁征博引,看得多才能想得出,想得出才能说得清,说得清才能做得好。只有把知识的种子撒播到每个人的头脑里,人的思想就可以实现共享。水总是勇往直前,遇到障碍,就会在完成积聚之后漫过去。如果实在不行,就灵活的绕过去,最终它会达到要去的地方。我们老师在工作中就需要水的这种“灵性”。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我们的教育要每天更新方法,以便吸引孩子的学习,那我们就有水的“灵性”来应付这万变中的不变。

  为了我们教书不再有“累”,请你去看看严老师的第二篇章——“师道”篇吧。他将带你离开“累”的教坛。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6

  第一次看到《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心里涌出一份好奇,产生一份侥幸:倘若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不累人的教书方法,我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学来。每个人都喜欢潇洒地工作,自由地成长,让生活充满诗意和幸福。

  这本书的作者是严育洪老师他通过列举教师工作中的大量实例来谈教育,成功的,失败的,欢喜的,流泪的……种种的思考带着我们在回顾中反思工作的方方面面,困惑,迷茫,疲惫,期待。每一个老师都曾经经历过的感受,自然而亲切。读这本书,仿佛往日的工作浮现在眼前,还有那时时涌来的小心情,同时还会从严老师笔端撷取一些智慧的星辰。

  曾经很欣赏一句话:累并快乐着。事实却往往事与情违,繁琐的工作和各种问题学生往往把我累得烦不胜烦,快乐不过是聊以安慰的谈笑罢了。带着这种感受去读书,心中有所期许,严育洪老师把教学中的'诸多事例加以自己的理解体会,总结出教书不累的法宝。从心态,情绪,思想等各个方面认识教育,认识自己,在这种不断更新的认识中,自身的审美,情趣,素养都在发生变化,那种“累”也在慢慢变淡,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放下。捧着书,细读慢品,一种亲切感由然而生。很多时候我们也许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委屈着自己,更谈不上去尊重灵魂里的声音。本书通过反思来追寻灵魂的脚步的观点深深的吸引了我。我也静下心来反思,放弃急躁、放弃偏见,放弃抱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继而达到转变思想。我的思绪中回响着一个很大的困惑:有些学困生经常都不把家庭作业写完整,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当堂作业。这些缠人的问题,躲不开,逃不掉,必须面对,我问严老师:我该怎么办?如何控制自己急躁的情绪?一个声音从书中遥远的地方传来:如果我们能够用心灵引导自己的情感去接受这样的学生,接受这样的现实,不受先前既定看法的影响,就事解决事,让心灵带领我们客观去分析,这些孩子每次不完成作业都是由于不同的原因导致的,也可能还有不同的心里在作用。然后我们就会先调查原因,再因材施教,不乞求立竿见影,但求寸有所长。如此,不完成作业可以用减少作业量,减轻难度便轻而易举地救了孩子,解放了自己。师不再为此而累,师生情感也维系了。我恍然顿悟:我们的心灵没赶上来,我们的情感还没有完全成熟,冲动还时不时地左右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了:那便是提高自己的修为,时常反思,时常静听灵魂的声音。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境由心生,感觉是随人的修为而不同的。因而严育洪老师谈到了老师的“修心”。回想昨日,为了让老师们更好地调整好心态,有利于工作,有利于身心,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好多次讲座,在讲座后的几天里,老师们真的表现出了一种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但时间稍久,我们便又乱了方寸,忙得一塌糊涂,脚不沾地了。是什么让我们不能够保持着那样一种有序状态去工作和生活呢?严洪育老师的修心观让我看到了老师幸福感的缺失。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比”中,方方面面的“较量”无时无刻不在敲击老师的头脑。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不是在与自己比,而是在和一些模糊量化的东西比。谨小慎微,锱铢必较,我们把自己本来很努力,很用心结出的成果否定了,于是进步会变成落后,成功会转变成失败,即便我们能够自己安慰,但内心的天平还是会倾斜,使我们无法平衡。

  严老师引用了一位外国人的话:“你幸福吗?假如你现在觉得幸福,说明你的时间管理得不错。”同感,每天的大量的繁杂的事情忙得我们焦头烂额。但如果哪一天我们把计划中所有的事情处理利索了,我们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这种幸福感是因为减少了工作压力而升腾起来的。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些怎样的事情呢?我们必须要分清紧急的事和不紧急的事。我们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但不要急于做好每一件事。如此,我们便能够好好利用时间了,长期坚持,合理安排,让我们的生活始终处于像乌龟赛跑的状态。幸福感悄悄地就来了呀!

  读书就如沙里淘金,修为在读书中日渐深厚。读教育专著使我们认识了许多教育的先趋,他们的经验和思考总能给我们点播,使我们的头脑充盈。常常反思的教育者是智慧的,拥有自己的教书人是幸福的,幸福着自己的成长,幸福着自己的收获!修为提高了,幸福感增强了,教书真的不累了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7

  《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无锡的严育洪老师写的,题目就给人一种想读的感觉,"教书不累人"这是一种追求,这是每个老师都梦寐以求的事。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眼前一亮。

  很多人都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很舒服的,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还有暑假、寒假、双休日、法定假日…可做教师的没有不说"累"的,近几年,教育界也一直都在讲要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然而,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不幸福,好累!"我们的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压力,二是工作倦怠。可以用"忙"、"盲"、"莽"、"妄"来形容。天天都在忙忙碌碌的,就是不知道成绩在什么地方,给人迷茫的感觉!学生天天需要看着,作业天天要改,课也要背,中心校,教育局各种各样的文件纷至沓来,为这个活动那个活动准备着,自己要是能分身有术该多好啊!

  这本书,把我带进了严育洪老师的精神世界,他的心态是阳光的,给人的感觉是乐观进取、热情向上,他的思想像天空一样开阔,像大海一样深沉,感到我的心智之门被打开了,心灵得到净化,知识得到增长。当读到"教师的累会连累学生,要让学生学的不累,首先教师应该教的不累"的时候,我就想:我要做一个有心的明师,做一个有道的明师。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也改变了很多的想法。我知道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要太像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教师的"师范"只能成为学生自主展的外力,我们要让学生在学校与课堂中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美好愿望;上课不要太像上课,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课,有效的教学其实很简单,就是必须的一个不少,没用的一个不多。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不需要太"圆满"的知识,有时"圆满"的教学反而会让学生"缺钙",因为学生对知识天生好奇,他们的需要就是想探索知识的奥秘。留个缺口给学生,实际上,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其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种事业,学会思考统筹安排工作,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入地反思,灵活地处理各种关系,追求高效,这样的教书,教师才不会累。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8

  最近在图书室借阅了几本书,其中一本书是严育洪老师写的《这样教书不累人》,很兴奋,如饥似渴的读起来。“怎样教书不累人”是每个老师都梦寐以求的好事,毕竟现实中教师还是非常累的,说真的教书虽不像干体力活那么累人,但是心很累。严老师指出“累”的原因有:教师角色期待神圣化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束缚,僵化的教师管理体制给教师得来的身心枷锁,教师教育思想的贫乏,教学行为模式化,工作方式的“封闭”与孤立,师生关系的对立……

  这本书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我知道了在教育教学中:“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明白了“悠然”方能“见南山”的减压方式,清楚了教育需要品味,就如品味着香甜的酒一般。教师应该克服急躁心理,忙里偷闲,缓冲如今“刚”、“动”、“直”、“大”、“强”的硬性的快节奏的教育,日久天长地修心养性,才能如打太极般地省力,达到“克”、“待”、“化”、“胜”、“制”的功效;教师应该打破“苦尽”方能“甘来”的传统理念,避免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听得头头是“倒”,敢于放心、放手和放弃,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给自己放了“忙假”。教师只有从时刻变化的教育地图中搜寻对于自己“对的地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做一个“幸福指数”和“性价比”双高的麻辣教师。教师不要太像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教师的“师范”只能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外力,我们要让学生在学校与课堂中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美好愿景;上课不要太像上课,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课,有效的教学其实很简单,就是必须的一个不少,没用的一个不多,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不需要太“圆满”的知识,有时“圆满”的教学反而会让学生“缺钙”,留个缺口给学生,实际上,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其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种事业,学会思考统筹安排工作,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入地反思,灵活地处理各种关系,追求高效,这样的教书,教师才不会累。

  这本书把我带进了严育洪老师的精神世界,他的心态是阳光的,给人的感觉是乐观进取、热情向上,他的思想像天空一样开阔,像大海一样深沉,我如渴似饥的读着,感到我的.心智之门被打开了,心灵得到净化,知识得到增长。当读到“教师的累会连累学生,要让学生学的不累,首先教师应该教的不累”的时候,我想,教师累在于心态,你心情好了,感觉学生的心情也好了,你笑了,学生也笑了,你教的不累了,学生也学的不累了。教师只有自己有追求,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学习和深入的反思,研究教学的艺术,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才不至于让自己陷入“累”的旋涡,《这样教书不累人》是一本好书,作者提出的各种精辟的教学观点是我们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研习,希望大家也来读读。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9

  相信很多人一听到教师这个词,第一反应都是假期多、舒服、不用风吹日晒···但你若问教师、基本上没有不说“累”的,因此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眼前一亮,第一反应是教书还可以不累吗?于是在暑假期间,我翻阅起了这本把我带进了严育洪老师的精神世界的书,通过大大小小的教育实例,我得到很多启示、也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全书分为师心和师德两大篇:“师心”——做一个有心的名师,“师德”做一个有道的名师,每篇各有15个主题,每个主题都让我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学。

  教师,不是学生的“救世主”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念”着自己教师的身份,下意识地在某些场合“抖搂”一下教师的威风,于是就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不信任和不安全感。那么我们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首先,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谈谈生活和学习中的新鲜事;其次,教师还应该是学生的“同学”,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学生的某些知识的获得和思维的创新都有可能超前于我们,于是在某些意义上,我们和学生就会成为“同学”式的学习伙伴,而我们和学生的平等,不仅体现在蹲下身子,让自己看到学生的风景;更要表现在抱起学生,让学生看到高处的风景。

  教师,每天为自己挤出一小时

  教师要做到忙而不“盲”、忙而不“茫”、忙而不“莽”,就必须每天挤出一点时间,为自己把脉,为自己增氧。当今社会节奏紧凑,但仍有许多人坚持每天挤出一点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那我们老师如何节约出这些时间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有计划、有重点、讲民主。无论如何,都要忙中偷“闲”,分一点时间读书、反思、练技、修心。

  教师,相“成”何太急

  看到这个主题,我仿佛看到了前段时间的`自己,我是一位刚踏上教师岗位不久的教师,从最初满怀教育的理想与激情到现在被磨的心灰意懒。但真正的教育之路往往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在遥远的满满教育路上,既要“熬”的住寂寞的时光,磨砺自己的能力,也要“熬”的住漫长的时光,等待学生的潜力。

  教师,让学生“好好”学习

  教师只有把学生往好处看,学生的学习才会看好”;教师只有把学生往好处想。学生的学习才能“想好”。学生如此“好好”学习,必然能够天天向上。印象很深的是书中的两个案例:没有一种草不是花和没有一个人没有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做一个“木匠式老师”,用平等、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的每一个学生和并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让他们都成为有用的“木头”。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正确地定位自己,朝着目标有节奏地努力前进,才能收获教学幸福感,成为一名不“累”的教师。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10

  《这样教书不累人》作者是江苏无锡的严育洪老师,看到这本书我就产生阅读的愿望。“教书不累人”这是一种追求,在轻松愉快中教书是每个老师都渴望达到的美好境界。

  很多人都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很舒服的,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还有暑假、寒假、双休日、法定假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假期中度过的,可做教师的没有不说“累”的,近几年,教育界也一直都在讲要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然而,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不幸福,好累!”我们的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压力,二是工作倦怠。

  据研究调查,教师的累有以下几种情况:教师的角色期待神圣化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束缚,僵化的教师管理体制给教师带来的身心枷锁,教师教育思想的贫乏,教学行为模式化,工作方式的“封闭”与孤立,师生关系的对立,等等。它们是造成教师累的直接原因,也是造成学生累的间接原因。

  怎样教书才能不累人呢?读了这本书我得到很大启发。

  一、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坚定自己的目标不动摇。

  1、俞洪敏做事时一般会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见了一堆砖头而不知干什么用一样;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2、不让自己陷入“逐兔猎雀”的功利场中,不被外界的纷繁扰乱了前进的脚步。

  3、要坚持不懈。亚莉珊卓。史达德尔在其新作《不自在上限:5小时》中写道:“你知道大人物是什么吗?就是一直不断努力的小人物。”

  二、马上行动。

  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射门,就百分之百没有命中率。”美国畅销书《心灵鸡汤》的策划人卡菲尔德也说:“我们都熟悉‘预备,瞄准,射击’。但问题是太多的人一辈子都在瞄准,错过了射击的机会。”思想而不行动的人,只能永远徘徊在成功之门的外面。

  三、要有信念。

  索罗维契克说:“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他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人。”例如,李开复曾是奥巴马的同学,他透漏:“我是班上第二腼腆的学生,他是班上第一腼腆的学生。”可现在,奥巴马却不是这样子,这说明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自己想变成的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长河中,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为他人留下点什么,让自己的生命更充实而有意义。我们虽不能选择改变命运的长度,却可以增加命运的宽度。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厚重。

  四、探究规律,简化教学。

  余秋雨说:一个成功的企业,他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

  教育中,教师不应该全盘揭示所有的知识,而应该只点拨给学生一个例子、一种方法、一种思想,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凭借教师给予的“一瓢水”,引发更多更好的知识方法。

  我认为语文教师要用好教科书这一瓢水,引出学生的生活之水。仅学教科书是枯燥的,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学问,也要读好生活这这本书。

  五、教师富人先富心。

  不断学习,思想才能永不落伍。教师一旦出现“心茫”甚至“心亡”就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要分一点时间读书,分一点时间反思,分一点时间练技,分一点时间修心。

  六、保持平和的心态,常怀感恩之心。

  我们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我们是幸福的,看到学生犯错后流下忏悔的泪水,学生有点滴的进步,我们是幸福的,学生课堂上精彩的回答,我们是幸福的。领导安排工作,是锤炼我们,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应该在平常的工作中寻找幸福和快乐。

  总之,只要我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再苦再累的工作我们也会觉得其乐无穷。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就要有一课热爱学生的心,就要有一种兢兢业业的态度,就要有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些,我们会觉得教书也是不累人的,我们当老师的也才是幸福的!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11

  《教师,富“人”先富“心”》是严育洪《这样教书不累人》中的一节,读完后我觉得,每个人要想有所改变,最关键的是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教育的先进性在于教师是否拥有先进的知识学问和业务水平,但也不全在于此,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拥有这样先进的“心”——心宽似海、心静如月、心坚如钢,如此,教育才能心想事成。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位年轻的将军不读兵书,不研究战法,但总埋怨凯撒大帝不重用自己。凯撒大帝命令:“把羽毛装进炮膛!”炮响了,结果没有一根羽毛能飞到10米以外。凯撒大帝问:“问什么子弹可以射几百米,而羽毛却不能?”,将军羞红了脸:“因为羽毛太轻没有重量,而子弹却有自身的重量!”

  重量,才是我们梦想飞翔的翅膀。教师要让自己有重量,就必须增加自己的知识底蕴,博览群书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增重法。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书籍的力量可以帮助教师在教育的变化中做好准备。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倡导教育改革这么久,我们真正又有多少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改变呢?有的为了追求期末统考学生取得好成绩,平时课堂教学“老师搭台几个尖子生唱”,效率不高,就挤占一切副科来“磨”,有的作文教学打印一些优秀作文叫学生背诵,考试时照搬,有时学生刚好搬得对,考取了高分,教师捧回了金灿灿的奖状,殊不知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

  倘若我们把心胸放宽一些,把横向的比较,变成对我们自身的要求,纵向横量,常常反思: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努力!每天都在进步!我们的`孩子亦如是。那我们将是快乐的。反思会帮助我们把要处理的事情安排得更科学,把时间分配得更合理,使我们每天都会有些微的成就感。如此,做老师的小小幸福感就会时时涌出,填补心灵。幸福也是会由淡而浓的呀!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12

  《这样教书不累人》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一位富豪和朋友在酒店小聚,酒店老板频频上前敬酒。事后,一个小伙子叫住了老板:“他们不会再来这里吃饭了!”之后,那位富豪真的再也没来过。小伙子问满脸疑惑的酒店老板:“你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尽量满足客人的需要啊。”老板说。“说的'很对。但你有没有想过,客人们的需要当中,有一种需要叫做‘不需要’?你只知道客人需要什么,却不知道客人不需要什么。了解客人不需要什么与了解客人需要什么一样重要。”小伙子继续说:“你们一见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不断去敬酒,但他们是来参加他们自己的聚会的,而不是来接受你的敬酒的,你去敬酒实际上是在打扰他们,这绝不是他们需要的。”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同样道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不需要什么和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同样重要,教师如果不厌其烦地硬是要给予学生不需要甚至反感的东西,最终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越来越厌恶与疏远。

  例如,不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而硬是大讲特讲;不了解学生是否喜欢活动而硬是让学生成为“角色”;不了解学生是否需要合作而硬给学生拉来“伙伴”……于是,教师无微不至的的教学“服务”就难以获得学生的心服。因此,教师就应多多了解学生的需要和不需要,最大限度地去尊重学生的需要,并应舍得学生的不需要。因为,有效地教学往往很简单,就是必需的一个不少,没用的一个不多。

  • 相关推荐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这样教书不累人》有感09-01

《这样教书不累人》教师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08-17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05-22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04-23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范文03-24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精选15篇)11-14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10篇12-10

叙述军训累人的作文08-21

积累人生作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