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

2021-04-20 读后感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是2010年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本书主要讲述了儿童画中蕴含的儿童心理知识。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1

  一直以为,孩子画画是有天赋的,有些孩子画得好,有些孩子却画不好。我把这种现象肤浅地归因为多元智能所表达的各有所长。

  其实,孩子的画从某个方面看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更多包含的是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们只是通过他们的画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内心感受。四岁的侄子度过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小班学习生活,进步颇大。寒假里侄子还带回了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一项绘画作业——给一幅小蜗牛涂色。侄子开始涂色的时候,很急躁。不是把纸涂破了,就是涂出轮廓线之外。从涂色就可以看出,他做这件事情很没有耐心。该怎么办呢?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分析,可能是这张涂色纸太多,也有可能是他还没有掌握好涂色的方法,所以导致涂色时不自信也不够有耐心。后来,准备给他降低难度。去书店买了描轮廓涂色的书。这本书轮廓线是挖空的,孩子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沿着有力的边框描好轮廓,在里面涂色。

  买来后,侄子对涂色还是不怎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示范给他看,先描好轮廓线后再涂色,作品色彩鲜明,值得一看。当侄子看着我们的作品后也想跃跃一试时才给他准备好工具。手把手地教他从小范围开始涂色,朝着同一个方向可以使色彩更均匀。他慢慢地尝试着,先从小处着手,慢慢地看他的作品一点点成型。终于第一幅作品诞生了,他很是欣喜。接着再引导他看看哪里涂得最棒!棒在什么地方。再看看哪里还有些欠缺。渐渐地,他也很会评价自己的作品,会评价意味着会改进。一口气又涂了两幅作品,当然还不是非常令人满意,但是看着他的进步也着实让人高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懂得欣赏自己的作品,懂得耐心地把这件事情做完。而这也缘于给他进行了降低难度的合理化处理。使他尽快掌握了涂色的方法并重新建立了涂色的自信。

  具备了基本的涂色方法后,给他足够的信心也是很重要的,另外环境的布置也不容忽视,环境布置首先需要安静,其次最好能创设大家都在学习工作的氛围,重点是要让他觉得能静得下来。可是,会涂小幅的画并不意味着能耐心地完成大幅画作。重新将小蜗牛的轮廓要涂色时,前面一部分涂得很安静,质量也不错。可是没一会儿,他告诉我们说:“我的手好累哦。”这是向我们表达他想歇歇的信号,绝不能让他半途而废。“是的,完成这幅画是会比较累,可是看看你前面涂得多棒啊,再坚持坚持,就能把整幅作品完成了。你这样涂一半可不好看。”他想想有道理,换了只手,继续涂起来。在我们的不断支持鼓励下,终于涂好了。和他的第一次作品相比,已经有了十足地进步。把两幅图放在一起,他自己都能点评得十分到位。让他自己看到进步的成果也是很宝贵的。这是他努力的结果,也是他证明自己有耐心的有力说明。有效地方法就能培养一个孩子的耐心,我们都很欣慰。其实孩子是最不会说谎的,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就看我们怎么面对这份真实。是简单的下结论,这孩子真没耐心,没有画画天赋;还是从他真实的语言中读懂背后的原因,并帮助他战胜自己。这都取决于大人是否用心看待孩子成长的过程!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2

  每一个孩子都以自己的方式成长,而且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其个性相对应,又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仍然有一些适用于孩子绘画发展的特点。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不是直线形的,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跳跃的、各不相同的。在形状和色彩表达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飞跃阶段,也会有推迟和滞后的时候。

  明白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特点,我们就更能够理解孩子的内心发展状态。尤其是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涂鸦对于他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1、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

  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

  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所以涂鸦,可以被比作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是儿童绘画发展必须的阶段。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个阶段,最好是加以保护,将这个阶段看作是孩子以后画出好画的前提。就像孩子的乳牙一样,好好保养,以后就会长出健康的牙齿。画画也一样,因为你会发现,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里边已经产生了日后画画的基本形状。

  2、涂鸦展现了幼儿心理成长的过程。

  因为绘画是潜意识表达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在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绘画就成为一种非常可靠的了解孩子状态的方式。

  涂鸦里往往会有一些信息,表明了孩子当前的状况以及心理经历。他们正处于感知世界的阶段,即使他们不会运用画画的最正规的形状和方式,他们还是有着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允许孩子涂鸦,就是允许他们通过绘画与这个世界沟通,同时也是允许孩子心理成长的一种方式。身体的成长看得见,可是心理的成长,如果不靠家长的细心观察,恐怕很难有细微的发现。通过涂鸦,我们也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孩子内心世界里的事情。

  3、无造型阶段绘画到有造型阶段的发展

  巴赫曼认为:“涂鸦就是指毫无目的的画曲线,笔不离纸进行螺旋状的旋转;涂鸦就是指将笔来回挥动:水平的,垂直的,不断交叉的、重叠的或者画圈圈;涂鸦也可以是指把直线蜿蜒、缠绕或画出Z字形;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涂鸦定义为小点或小横线,或者用画笔表现出简短而有韵律的运动。”

  比如一个2岁的孩子的涂鸦,一团乱麻的画,可以表达其在婴儿时期的身体感应,那个时候,他孩没有“界限”的概念,也不会有方向感。他刚刚在妈妈肚子里出现的时候,应该是与周围环境混为一团的。

  2到3岁的儿童对于画画的过程中界限和方向的区分与婴儿时期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导致了他们开始与妈妈拉开距离,画面当中逐渐出现了“方向”和“界限”。画圈圈就是在表达自己有关“界限”的体验。

  所以,请给予孩子涂鸦的自由,也关注孩子涂鸦的发展。孩子会通过涂鸦而传递内心世界的信息,同时,因为涂鸦,你会发现孩子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3

  一直认为自己能看懂孩子的画,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以前看孩子的画,最多能看到表面的意思,他画的是什么,画的好不好,我没来没想过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画这个。这本书让我初步了解了儿童内心的世界。

  沃尔夫冈·格吕齐格尔在《孩子们的涂鸦、素描和绘画》这本书中,对成人们的一些表现进行了分析。很多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写乱画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他们根本不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每次都不想看到真正的孩子的画。正如我所接触一些家长,当他们看到孩子画出让人无法理解的画时总是表现的非常失望。我也想到自己在以前的美术培训班对孩子的画所做的一些指导,他们画不出来时我总是替他们着急,帮他们画几笔,现在才明白,原来这种举动阻碍了孩子对自己内心想法的表达。

  格吕齐格尔还提到了,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与此相反,他们允许孩子“自由发展艺术”,但他们也很少关心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或许他们不是不关心,而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关心。专家的建议便是要成人亲自画画。通过自己画画,成年人可以明白,儿童画的美及其意义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的美是不同的`。儿童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这一点与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发展紧密相关,而这种发展是一个有生活能力的、完整的人的前提。

  面对孩子的涂鸦时期和涂鸦成果,家长们可能会疑惑,涂鸦的意义何在?能不能给孩子一些指导让他直接跳过这个阶段?看过这本书之后,家长们可能才会明白涂鸦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苏黎世创造性培养处绘画工作室及培训事务负责人贝蒂娜·埃格尔将绘画发展过程中涂鸦的意义比做语言发展过程中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并认为涂鸦的阶段是绝对必需的。

  格吕齐格尔把涂鸦形象地比做“奶牙”,我们对它们呵护备至,因为它们是我们长好全副牙齿的前提。其实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中已经产生了儿童日后画画的基本形状,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会产生第一张像样的儿童画。

  我们在大约1岁半的儿童那里会发现涂鸦的原型。这会发展成无造型的基本形状,借助于这个基础,孩子们以后画画就会得心应手。

  儿童画与儿童的心理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形成。

  专家认为,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并不同步。前者是一个戏剧性的、可见的、清晰的过程,而后者是一个缓慢发展的内在心理过程,即脱离的过程和个性形成的过程。“脱离过程”是指儿童从与母亲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中逐渐独立出来;“个性形成过程”是指内心的发展,通过这种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独特的个性。这是两个互补的发展过程。第二个过程也被称为“破茧而出”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始于“共生阶段”,后来才逐渐过渡为心理的发展过程。

  马丁·道纳斯认为,婴儿实际开始心理发展过程的时间比专家所说的要早,也就是说,他们的一些能力发展的更早。比如,能够更早地感知环境和环境的变化,能够更早地与外界互动,能够更早地和母亲拉开距离并完成“破茧而出”的过程。

  巴赫曼从艺术创造的层面上研究了画画儿童“破茧而出”的过程。她发现,孩子们第一次涂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表达很多内容了,有时候是表达当时的身心状态,有时候是对过去的回忆——出生之前、婴儿时期,或者幼儿时期的回忆。埃格尔也有类似的观察结果。她认为,对于2—4岁的儿童来说,回忆过去在他们的表达内容中占有重要位置。

  孩子在画画时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内心需要。他画出来的内容与实际事物并不相符,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头脑中的印象来绘画。现在课堂上我们也经常看到类似这种情况的宝宝,他边说边画,有时会激动的大叫一声或干脆站起来画,但看看他画的内容,又实在无法与他自己所描述的联系起来。好多成年人甚至会觉得孩子是在胡言乱语。这种以想象为基础进行的绘画常常会发生“骤变”,一个物体本来表现的很好了,孩子突然会用笔触把之前的成果全部涂掉,再继续下一个物体的塑造,我们可能为孩子感到可惜,但是当我们明白了他们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后,我们便可以释怀了,不去干涉他,在一旁默默的祝福就行了。

  对儿童绘画语言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在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形状,而是孩子们在涂鸦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那些形状。孩子们不是在临摹,而是在创造,其创造的内容要远远大于其模仿的内容。孩子们画画的出发点并不是他们看到了什么,而是他们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孩子曾经在画中出现的事物那里经历过哪些事情,对他们的创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将意义赋予所画的对象,而且这个意义是按照自己的经历来赋予的,孩子们对现实进行“翻译”,而不是“复制”。他们只画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那部分事物,并试着通过画画这个手段将周围的环境形象化。

  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之后,面对孩子们表现出的种种现象和家长的疑惑,我便可以轻松的去解读和应对。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冲突,诉说自己的特殊需要,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用心去领悟,我们便会理解孩子那小小的但却非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4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是由德国作家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编著,通过儿童的绘画来对儿童的心理进行解读的一本书。在刚开始读《孩子的话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成年人真的可以通过孩子的绘画解读出幼儿的心理行为吗?幼儿的话真的是其内心的一种真实映射吗?但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孩子的画真的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反应,可以架起成人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阐述了儿童绘画的特点,以及如何去解读等一系列内容。第一部分认为绘画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来阐述自己的内心世界。儿童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幼儿的绘画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表达,幼儿会尝试在图画中解决现实中不能解决的冲突。可以说孩子的画给了成人一把打开儿童生活世界的钥匙。孩子的画从涂鸦到造型阶段的发展中展现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主要特点,幼儿在四岁左右处于绘画造型阶段,4岁以后孩子的绘画造型展现出了一些总体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画画的特点是喜欢用几何图形,而且用这些形状孩子们可以表达任何事物。在这个阶段会反复出现以下特点:简洁、人神同型、共时的角度、透视图、表达比例、描述。第二部分重点解释作为成年人在解读幼儿绘画时的方式方法。成人可先对对幼儿的绘画“外表”进行研究,其次要多思考对幼儿绘画产生影响的因素,再次成人要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孩子的绘画,最后成人可将自己的经历、创造的热情融合打破绘画解读中。第三部分认为孩子的画是对其现实生活的一种描述,表达了在现实圣后中的冲突。成人可从孩子的绘画中解读到孩子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并及时读孩子进行指导。第四部分主要通过培养妈妈对儿童画的了解来解读自己孩子的绘画,试图通过绘画架起亲子之间的关系桥梁,作为亲子沟通的媒介和教育手段。

  绘画既然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独白,家长通过对幼儿绘画的解读能更加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经过专门训练的专家是可以通过儿童的绘画分析出幼儿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预防治疗幼儿的心理疾病。因此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开始对绘画治疗感兴趣。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主要对绘画治疗起源、理论基础、实际运用三方面进行整理。

  科学的绘画艺术疗法确立于20世纪40年代,绘画疗法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理论和大脑偏侧化理论为基础,运用非言语的象征方式表达潜意识中隐藏的内容,宣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社交等多种能力。绘画疗法的研究最早源于对精神病艺术家作品的研究,后被尝试作为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辅助手段。20世纪初,弗洛伊德以意象(image),尤其是心(mentalimage)和梦中的映象,进行精神分析;荣格常在心理治疗活动中,鼓励病人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心象和梦记录下来,以此来了解其人格。荣格用近二十年的时间研究绘画治疗,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即一直致力于对图像再现心理活动之心理学的研究。绘画治疗的目的在于,对病人中那些主要受内在世界影响而经受折磨的人加以诱导,使他们尽可能好地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那些折磨着他们的东西,将潜意识的内容具体呈现出来。

  近十年来,国内艺术治疗在教育、医疗、艺术教育治疗、特殊教育、校园心理辅导、灾后心理干预、精神疾病辅助治疗、成瘾患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该疗法的应用逐渐从正常群体的研究扩展到对特殊儿童和特殊群体的治疗。但目前国内的绘画治疗依然存在概念界定不清,试验和操作上存在问题,灾后运用绘画疗法时机等问题。我主要整理了绘画治疗在自闭症、情绪障碍与亲子关系、孤独症、精神分裂四方面的运用。

  目前绘画成为幼儿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绘画中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途径,同样的绘画也会表达出幼儿的真实需要和问题。成人可根据幼儿的绘画来判断幼儿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治疗。绘画治疗不只是注重治疗,其也具有预防的功能。对特殊儿童进行治疗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但现实中的孩子大部分是正常的儿童。幼教工作者或家长可根据正常幼儿的绘画来判断幼儿时刻变化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幼儿的需要。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对幼儿的需要给予回应,从而达到预防幼儿心理疾病的产生。在幼儿绘画时,成人需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切记在幼儿绘画时问他们在画什么,可等幼儿画完后,让他们对自己的绘画先做自己介绍,然后成人在进行解读。在对幼儿的绘画解读时要考虑幼儿的周围环境背景。成人在充分了解幼儿后,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的绘画做出正确的解读。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5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一书的作者指出,孩子们通过图画展示自己,也展示着他们的世界观。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通过对儿童图画的研究,作者发现了感知和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新渠道。

  第一眼看到《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学解读》,我就有了心动的感觉。这种感动源于作者从儿童视角对儿童绘画进行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画进行的全面解读和心理分析。

  该书的作者罗泽·弗莱特—班格尔特力图向那些对儿童画感兴趣的父母以及从事教育、咨询、医疗工作的人们介绍儿童画及其本质,向他们说明该如何理解儿童画的背景,该怎样弄清那些让人费解的表达方式和隐藏在画中的含义,阐明儿童画画的动机和意图。

  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孩子们和他们的画,并详细介绍了儿童表达的特点、儿童绘画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形象的图案对解决冲突的作用。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它们或丰富有趣,或惊悚恐怖。

  作者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理解儿童画的4种方法,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在画中没有直接说出来的内容,弄清楚孩子在画中隐藏的信息。

  作者特别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格莱格·弗思(Gregg M.Furth)提出的在观察儿童画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和3个原则。主要问题如:孩子的画向我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画的中心是什么?画面上的物体大小、形状以及运动的方向都是怎样的?画中是否存在不同的视角?哪些内容被重复?等等。

  在观察儿童画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匆忙下结论。成人的表现对孩子和他们的画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能随便干涉儿童作画或更改他们的画,特别是内容和结构,不能给他们示范,不能批评他们。总之,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拍、用自己的语言作画。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作品,哪怕我们理解不了、无法看懂的作品。

  成人不要在孩子开始画画时就不断地问他们:“你画的是什么?”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的想法是多变的,他们的画源于“对心目中的图形的想象”,他们正经历一种动态的、神奇的思维过程。孩子们头脑中那些像密码似的信息跃然纸上,抽象的内容在他们的画中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这个过程很奇特。

  作者在第三部分介绍了12幅儿童画及其背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孩子恰好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画出这样一幅画。第四部分,作者介绍了图画的教育作用。在作者看来,孩子们的画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思想王国的种种现象,是他们表达和交流的手段。

  通过教师的帮助,家长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关注和疼爱的愿望。通过图画,家长和孩子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相关文章:

名著《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01-09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01-07

名著《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01-05

我老了,告诉孩子什么诗歌10-28

《幸福——告诉我们的孩子》教案文案设计03-22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说课稿11-02

凯钦悲剧我们到底该不该告诉孩子12-05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01-10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