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空地》读后感

2021-07-20 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方的空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看七十七天得以知道天下有这么个人,做了件疯狂的事。查到原书作者,买书一探。对作者无尽佩服,觉的心里有点困兽的压抑感,用作者的话:“身体每天都被什么东西紧紧束缚似的,那种感觉就像每天衣服都小一号,每天都必须换上大一号衣服,身体才会舒畅”。我知道自己终生也不会做出如此冒险的事,但却可以一起享受那种面对生命的坦然。

  故事发生,10年8264网上一篇帖子,引起的轩然大波,一驴友,孤身穿越羌塘无人区,无数跟帖,最后此故事成书,拍成电影。七十七天中多次涉险,断水断粮,身体的伤痛,内心的煎熬,重生,记录真实。心理能力之强大,面对生死之淡定,让人无法用言语形容。不想重述此人经受的考验,遇到的种种危险,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

  用了两个晚上读完,七十七天的旅程似乎心境也随着作者在不断有新的认知,尽量不标榜,给作者贴英雄、神人、标签。就像他书中所说头戴英雄桂冠,只是迎合了世人的'幻梦,头顶依然是被电脑辐射的越来越稀疏的毛发,那才是真实的自我。旅行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人生是旅行,虽然,路的尽头什么也没有,但不能因此停止步履,因为你就是路本身。没有哪一个宿营点可以当做终点站,只有不断向前。这是一个永远参不透的话题,永远存在于思维里不断被更新,就像新陈代谢。行路注定孤独,群体的存在就像是孤独的狂欢大party,像是一群乌合之众。有一类人会很早发现自我不同,曲高和寡。可人其实差别又不大,选择的路不同而已,君子和而不同。人生中应该有哪怕一次这样为自己孤独的探索,不一定是旅行,旅行不是目的。生活总得继续。就算做《特立独行的猪》也应该是为了不被屠宰。

  《北方的空地》旅行是一种探险,但最大的探险是人生

  《北方的空地》人生就是一场漫无目的的旅行,之所以茫然,是因生与死限定了旅行的终与结。有些人乐此不疲地怀揣梦想继续前行,没有目标,没有问题,只是收获一路感受。

  《北方的空地》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很拥挤,很冷漠,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随流而动,因此旅行成了一部分人变相的逃离,而非遵循内心的渴望。就我而言,为何旅行,同样没有一个靠谱的答案,热爱是最接近的答案,去追寻荒野的旷寂。

  《北方的空地》生命如花,暂时凋零,是为下一次无比绚烂的绽放。

  用安徒生童话《蜗牛和玫瑰树》的故事来描述这句话似乎特别贴切。玫瑰说:“我在欢乐中开花,因为我非开不可。太阳是那么温暖,空气是那么清爽。我喝着纯洁的露水和大滴的雨点。我呼吸着,我生活着!我从土中得到力量,从高空吸取精气;我感到一种快乐在不停地增长;结果我就不得不开花,开完了又开。这是我的生活,我没有别的办法!”。这是一颗孤立的玫瑰在某处与世无争地怒放。这也许是生命的一种意义。

【《北方的空地》读后感】相关文章:

1.北方,北方的美文

2.《北方的河》读后感

3.过渡中的空地美文

4.林中空地散文

5.北方,北方美文

6.《北方的河》读后感范例

7.《北方的河》小学读后感

8.老屋后的空地小学作文

上一篇:《我看到了阳光的影子》读后感 下一篇:老乌龟的智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