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期无形》的读后感

2021-07-02 读后感

  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瓶颈”,细想之,这些“瓶颈”有许多固然是技术上的,但也不乏观念上的。《形期无形》对于观念上的启发,就像是一条金线,将平日里感悟的点滴串起来,使人豁然开朗。

  回首以往工作经历,杜先生文中指出的处事弊端,何尝不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刚进入工作岗位时,往往顺从性较高,“一味的重视学的像、学得快,未用心体悟制度、流程与运作模式背后的精神,只学到其表象而不自知”。导致经常设置固有的模式、模板展开工作,一旦他人不按照这样的模式配合工作,往往会认为他人不懂流程、不守规矩,而总想到说服他人按照自己设置或认同的路线处理事务。若说服不了又往往会认为他人不讲理,难以沟通,进而产生恼怒和抱怨,满满的负能量堆积却找不到稀释之法。

  工作一段时间后,则往往叛逆性较高,尤其在一家公司任职较长时间后,往往还会被人“亲切的”称为“老油条”。认为那些制度、流程等基本都是摆设,尤其是自己认识的人和比自己资历浅的人拟写的制度、流程,更是没有什么水平或可执行性。此时发现制度、流程中有一些疏漏之处,更是四处传播放大,恰恰佐证了自己不依文办事的先知先觉。这样认知指导下的工作结果往往就是:在良好监督之下,尚能辨别大是大非,维持好工作框架;而对于没有很好监督的灰色地带则按照一己之见处理,只要做到八九不离十就算大功告成,最终工作质量和能力水平一直停滞不前。经常见到一些组织,总体都可以,但细节却常不尽人意,漏洞百出,往往就是抱这种态度和认知的人不知不觉推动而成。

  细细分析,其实不论是顺从性还是叛逆性,其深层原因都是在想当然的求简、求捷径却最终为其所误。对于顺从者,希望抱着一本“金科玉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会尽力去维护所认同的“金科玉律”。对于叛逆者,则是相信自己所悟已经是“金科玉律”,完全可以解决好所有遇到的问题。但现实生活与工作中往往并非非黑即白,亦非只有一种方法;没有完全糟糕透顶、更没有完美无暇,事情总是趋向更高水平地周而复始更新与发展。当我们不愿更多思考,往往只能看到初级层面,却提前进入止步状态。

  工作中的“制度”、“流程”与“模式”运作的价值与背后的精神,是工作中周而复始更新与发展的升华与凝结,非一日可参悟。古语说的好:“书应当先从薄读到厚,而后由厚读到薄”。工作亦是如此,不止步、不跨越,只有经历了从薄读到厚的艰辛,才会认识到“制度”、“流程”与“模式”运作的价值与背后的精神,才能将这本书从厚读到薄,最终无书胜有书。

  因此,在工作中遇到与自己认知差异的情形时,不妨先尝试理解和执行,完成组织的`当前任务。或许中途一些最初不理解的东西会恍然大悟,大赞其考虑周全或独辟蹊径也未必可知;又或许最初没有理解到的边支信息、隐含深意被后知后觉,亦为乐事。若仍无收获,或可找同事或制定者讨论、请教,探讨其初衷与改善方法。如此而来,既能增进知识,水涨船高;往往还能收获珍贵的友谊。

  人的难处在于:经历只能从零到十,却很难从十到零。很多事情只能是走过弯路、撞过南墙才能深刻的感悟并重新定位行进。然而如果这就是最糟的境遇仍是幸运,更糟的在于,明明已经走了很多的弯路,却没能归纳总结,没能有《形期无形》这样的金线将点滴串接起来,而继续在弯路上前行,原地划圈却不自知。读此文收获之一在于还不算太迟的走出这个圈,找到新方向、新起点。

【《形期无形》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恩情无形》读后感07-12

无形诗歌11-15

无形的真理02-21

无形的母爱09-04

亲情无形05-06

注定.无形散文06-01

无形的手作文03-15

无形的礼作文03-20

无形的父爱作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