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是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农家女子,而且是一个残疾农妇。知晓她的名字,是因为她那些在艰辛生活中浸泡出来的心灵呐喊。
余秀华的诗歌,主要写爱情,亲情,以及对人生生命的感悟,对她生活的小圈子和外面世界的困惑和精神的自我抚慰。看她在网络公开的几张照片中,有的面部表情倔强,显露出对生活的抗争。也有微笑的,好像充满了在世俗中的天真。
与当前的一些诗人相比,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未受世俗污染的纯净之音,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心气浮躁、无病呻吟的喧嚣。她的诗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
她的生活非常坎坷,高二辍学后,她19岁的婚姻是凑合的,她也曾外出打工过,在家门口开过小店。遭过别人的白眼和挪揄、冷嘲热讽,不计其数。她生活中的这些不顺当不容易,终于在诗歌里可以表白了。她向往的爱情应该是纯洁的,诗情画意的。《我爱你》:“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她必须要拿左手压住右腕,才能写下一行行诗句。《风吹虚村》:“一个人身绑石头,才能沉进土里/但是土,还是在风里/我们去荆门城吧,那里人多,风的漏洞也多/我心涌悲伤的时候,大口吃饭/这种炫耀,唯有风知道”。这种在生活底层的悲悯与体验,只有敏感的人,细腻的人,脆弱的人,才能和盘托出。余秀华是个活在生活里的人,她诗中的意向都时刻出现她的身边。别的诗人所用的意向可能都是营建于脑中。我无法想象一个有着这样才情的女子,目睹了青春逝去,目睹了农事劳作,然后还在一遍遍的述说着爱情,热爱着生活。
现在的好多诗歌,似乎已经背离了诗歌的本质与意义,打动不了自己也感动不了别人,诗歌成了自己的娱乐工具。这样的诗歌不写也罢。余秀华是草根,她的根基在家乡的土壤,她的思想在辽阔的天空。身体的残疾无法阻止她朝更加蔚蓝的精神天空飞翔。 与余秀华的苦难相比,我们应自惭形秽。把我们放到她所处的那个境地,我们会成为她吗?也许绝大多数人能做的就是抱怨上天的不公吧。相比于余秀华的诗歌才华,她的人格力量更让人动容。在苦难中生存的卑微的人,是很容易失去对生活的痛感的,人们会倾向于逆来顺受,倾向于麻木不仁。这是更容易的生存方式,但总有些人拒绝麻木,他们选择保持对生活的痛感,而这种痛感,其实等于加害了自己,因为这痛苦会变得巨大清晰。但这些人选择正视惨淡的人生,对他们来说,这是对生命极限的体验,是对尊严的维护。就像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那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能思想的灵魂。
余秀华虽然身体残疾,但她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特别是在当前企业改制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挑战,不抱怨,不懈怠,勇敢地迎难而上才会有美好未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