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萨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英国某书店的店员松了一口气说:“今年不用担心书卖不出去了,因为大家对略萨很熟悉。”其实,略萨对中国读者来说也应该是熟悉的,只是我孤陋寡闻罢了。借来了他的《城市与狗》,此书在2009年就在中国出版了。
初读到50页左右的时候都没有吸引我的注意力,有点想放下,感觉主题也不是我喜欢的那一类,不过能得诺奖也一定有它的理由,于是还是坚持读了下来(当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是没能坚持下来)。
一群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被送到这个军人管理的学校,充斥着暴力、堕落、背叛、混乱、慵懒……一切的一切,就没有值得人去珍惜,也没有温暖人心的东西,连友谊都是飘忽的,只是一种莫名的'感觉而已。阿尔贝托和“奴隶”算是正常的人,而“奴隶”被枪杀,阿尔贝托则精神恍惚。戏剧化的结果竟是“美洲豹”(杀死奴隶的凶手)和特莱莎(奴隶曾经喜欢的女孩)在一起了,而且洗心革面,成了某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不知是一种救赎还是一种讽刺。但愿是那种积极的理解。
整本书都是令人极其压抑的,曝露的全部是生活的阴暗面,唯一一个正直的、“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就是中尉甘亚博,只可惜他被调到了山中的哨岗,在权利与高位之下,正直与理想是要被残酷牺牲的。
评上诺奖肯定有他的理由,但是无论怎样,我都并不喜欢这部书。我想中国的优秀图书多年来读没有得诺奖,也许是那些外国人阅读体验也如我读他们的作品一样。所以中国文学作品得不了诺奖也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不同的文学体系,没有必要拿不属于这个体系的标准来评价。
【《城市与狗》读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城市与狗》读后感想05-11
一只狗和他的城市读后感08-12
《一只狗和它的城市》读后感(精选8篇)07-11
读城市与狗有感1000字12-09
《鬼狗》读后感11-06
《贪吃狗》的读后感09-12
《狗来了》读后感09-10
狗来了读后感11-02
《老牛与狗》读后感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