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在听吗》的教师读后感

2021-06-22 读后感

  我阅读了《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一书,这一著作要求教师仔细思考与审视日常教育中的对话是否有效,是否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了真正的影响。我们知道当儿童进入幼儿园后,教师就成为幼儿主要的交往对象,是儿童可以获得依赖、信任、支持和帮助的重要源泉。教师的倾听与支持有助于儿童获得积极地自我价值感与情绪情感。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倾听儿童,与儿童进行言语互动所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包括科学的儿童观和儿童学习观,把握对话时机,创设对话环境的策略以及促进、收集、解读和应用对话的技能与技巧。

  书中第三章《为对话创设正确的环境》的第二小节《一日对话活动安排》中谈到孩子的自发型对话,自发型对话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只要你给孩子时间去谈话。1、来园和离园:(如星期一早上来园时孩子会很开心地告诉同伴星期天爸妈带他到动物园玩,还会告诉同伴看到老虎、狮子等等动物,还有的会告诉老师和同伴爸爸给自己买了一辆遥控汽车等等)。孩子讲的有趣,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图示。2、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点心时间和进餐时间都属于最重要的学习时机。为了促进儿童的自发型对话,教师需要为这两项活动安排足够的时间。当你为儿童安排了足够的时间去吃饭,而不是匆忙的十分钟,你就给他们和同伴聊天的机会进餐时间和点心时间变成了一日活动中蕴含丰富学习的时机。3、不受干扰的游戏和探索时间孩子要参与到互相对话中,他们就需要时间和他人在一起,教师要重视孩子互相谈话的时间,重视孩子和成人谈话的时间。孩子会从自发型谈话中成长,这些对话发生在积木游戏或角色表演时,发生在将不同颜色的珠子分类时,发生在共同阅读时,发生在画画时……教师要让孩子有时间去进入以上这些情景,为孩子提供更长的不受干扰的时间,孩子需要时间去互相谈论他们的游戏和探索,因为他们谈论的是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东西,为了在学习环境中为孩子创设一种对话文化,教师必须努力地去提供这个时间,要在这个时间被无意识缩短时能够注意到这点。

  在第三章中还讲到促动型对话的时间,促动型对话通过为对话开启话题,为我们提供去更深入地探究儿童的想法的机会。促动型对话可以是全班对话、小组对话、一对一对话。如午餐后、小组阅读时都可以和孩子进行小组对话,一群孩子围坐在你的旁边,与他们一起谈论午餐的饭菜、分享阅读经验。

  揭示儿童的思维

  在《老师你在听吗?》这本书的第二章中提到的“记录和解读对话,以揭示儿童的思维”的.方法给了我很多启示。

  记录对话意味着持之以恒地倾听、收集对话。录音、录像或者文字记录都是记录对话的方式。当对话被记录下来,它们就变得更为重要。当儿童的话被写下来,它们就不是暂时性的,而是变成可以被反复再现的话语。这让儿童的学习变得更可见了,因为通过每一次对对话的再读和回顾,成人会有更多的发现。

  这四个环节如同自然界中的一条食物链,在循环中不断追求一种平衡发展的规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大的幸运就是能倾听到幼儿的100种语言,感受幼儿不同的认识、思考、发现、幻想和表达,体验幼儿心灵深处的驿动。我们的日常活动组织中,经常要进行观察记录,我们常常忙于一次次与儿童交谈,忙于记录儿童的语言或认真地倾听他们,但这些却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儿童语言中所包含的深层内容。儿童的语言是不同的,但成人常常会做出相同的解释或联系,我们总以一个教师的思维方式与习惯来处理。而当记录下儿童的对话后,我们能一次次重复阅读这些内容,而每次的阅读会让我们有新的发现或新的方式解读儿童的语言。

  书中以具体的事例描述了如何促进对话、收集对话、解读对话,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日常的组织幼儿活动时,经常会碰到实际的情况。如大班区域“风”的探索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彩色羽毛、叶子、纸张、小风扇、扇子等材料,并提供了记录卡。孩子们很快对彩色羽毛和电动小风扇产生了兴趣,他们抛羽毛、吹羽毛,并把羽毛放在同伴的身上嬉闹着。还有一个孩子把小风扇靠近脸颊,开开关关。这时,老师来了。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啊?”孩子们一下安静了下来,对视着无人答话。师:“哦,还没发现是吗?不要紧,你们可以把自己发现的用记录卡记下来,待会告诉老师。”孩子们怯怯的拿起笔和记录卡,师指着记录卡说:“这是记录你选的工具,这是记录你是怎样让它产生风的。”说完,老师就离开了。孩子们又玩起了羽毛,并争抢起小风扇。

  在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指导语对幼儿的活动没有起到推进的作用。原因在哪呢?显然是教师对幼儿的实际活动情况不了解,以预期的教育目标为指向所提出的问题无法得到孩子们的有效回应。

  观察孩子的活动,记录孩子们的对话,或许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幼甲:看(边说边把羽毛扔起来)

  幼乙:我会这样做(用嘴吹羽毛)

  幼甲跟着模仿,但失败了

  幼丙:这个好玩(把小风扇拿到同伴脸边)

  幼甲:(放下手上的东西)给我看看

  幼丙:不行,我也要玩

  幼甲用手挡住扇叶,风扇不转了。幼丙生气了:“你不要乱动嘛”……

  通过倾听幼儿的对话,教师了解了幼儿活动的兴趣点,把握了幼儿活动中的矛盾,并从幼儿现有矛盾入手,提出问题:“咦,风扇怎么没有风了呢?……”,推进幼儿活动向预定目标进展。

  学会倾听 学会感悟

  倾听从字面上理解狭义是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广义包括文字交流等方式。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抒发情感,表述心声,这就是倾听。其主体是听者,而倾诉的主体者是诉说者。

  倾听是一种交流,是一种亲和的态度,是我们了解彼此心灵的悠悠路径。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倾听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必须的技能,是我们老师洞悉孩子内心、了解他们心灵的有效途径;倾听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学习的前提,是幼儿汲取知识的必经之路。幼儿园主要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阶段,特别是倾听的习惯,对幼儿今后的人生都会有很大地影响。读《老师,你在听吗?》,通过生动简要的实例,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倾听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我们必须为儿童创造一个支持早期学习的环境;我们应该在一日活动中为儿童提供对话的机会,提供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去谈论,让他们拥有积极的、真实的对话经历;我们鼓励幼儿进行对话,相信他们、认真倾听他们,对他们的想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了解他们的情况,发展幼儿的学习潜质和学习技能。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倾听是理解的基础,倾听是学习的方式,是一个好的开始。幼儿学会倾听,能吸收更多的知识;幼儿学会倾听,能学到更多的本领。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利于幼儿成长。

【《老师你在听吗》的教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03-01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02-26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范文06-29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范文06-24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范文01-25

《老师你在听吗》高中读后感06-23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范文06-23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400字06-23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900字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