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人类的理解研究》的读后感

2024-04-16 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了《人类的理解研究》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了《人类的理解研究》的读后感 1

  休谟在《人类的理解研究》中阐述了自己关于对人类认识的一些观点。对自然科学的合理性进行诘难。他提出了人们认识过程涉及的两个概念:印象与观念。所谓印象就是人对其他客体的感觉。而观念是对感觉的一种记忆。

  观念来自于印象。人类的知识是由观念组成。但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观念。而是观念的联络,这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的宝库是由一个个的命题所组成。命题正是对观念的判断。

  但值得注意的是,观念之间的关系是否含有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是自然科学家的法宝。貌似是不言而喻的东西,貌似是不证自明的。比如,一个物体撞另外一个物体,后一个物体动了,得出前一个物体的碰撞是后一物体运动的原因。其实,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你如果相信因果联系(或规律)是存在的,那么只能说你信仰牛顿罢了。注意,只是一种信仰。前一物体的碰撞,后一物体运动这些观念通常发生在一起(后文的'时空相近性,指观念形成的时间很接近),我们就以为真的有因果联系了。

  为何?谁跟你说事物是有因果联系的?他说你就信么?他说就意味着存在么?

  且看看因果联系是如何来的。一方面,用手推动一个物体,物体移动了。下次,同样也是。再次,也是。另一方面,在这个世界上,水往低处流,水浇灭了火…似乎万物都充满着因果联系。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要清楚,因果联系的提出是由归纳世界万象而提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怎么可以看到一小部分现象就说因果联系的存在呢(你必须穷尽万物,进而有把握地说出事物的因果关系,但明显不可能)?或者你认为,知道有因果联系是天赋的,因为我感觉到这些现象,别人也是,每个人都是。但是,必须强调,休谟是经验论者,人类无法经验到的东西他可不跟你打包票。说上帝赋予你的,那是你的信仰。

  不能保证因果关系,我看牛顿的力学似乎也面临尴尬的局面。你说n次这样,那n+1次这样么?谁都拿不准。万物在人类之间,形成一个个观念。观念杂乱无章。休谟认为,由于人的习惯性联想(相似性和时空相近性),总以为两个前后发生的现象存在着必然联系。必然,似乎是武断者才有的概念。可以作粗糙的类比,比如你投硬币,硬币老出现人头,你就得出结论,投硬币,硬币必然出现人头。其实,很多人就是那投硬币者。

  但再次注意,休谟并不是说因果关系一无是处,只是它不是必然的。我们平常的行动,还是要在这框架中。你说明天太阳从东方出来了。我说那很大可能。几乎是的,但你说一定是的,休谟就找你理论去。休谟特别提到人的逻辑思维是可靠的,但那是适合于数学,逻辑学等等。而我们对我们的客观世界,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我们把握不了。

  让我们看看休谟,不要有任何成见,要多去想想他的可取之处。我们要的是理性地裁决者,而不是固执己见的人。开启心智吧。

  看了《人类的理解研究》的读后感 2

  人类理解研究

  初秋时去登山。青葱的山林中,一脉山涧顺势而下。我毫不怀疑这股清流将会绵延直至山脚,也坚信在不远的顶峰将会有这样的一个源头,活水不绝。即使在登顶之后,仍未见源头的一丝踪影,我关于源头的却不曾有丝毫的改变。

  人类科学知识的进步何尝不像一条河流?基于环环相扣的因果推理,涓涓细流成为了小溪,而这条小溪现在已成滚滚洪流。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对于普遍的因果关系,我们能提出怎样的证据和证明?我们关于因果的信念有无基础?这也正是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

  作为一名主修经济学的学生,对于休谟,我总是会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在青史留名的诸多哲学家之中,休谟可能是除去马克思以外,对后世经济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休谟的政治经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如今被公认为西方经济学鼻祖的亚当斯密,其有关国际金融的理论仍是每一本合格的教科书所不能跳过的部分。让人感到叹服的是,尽管涉足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和经济学如此之多的领域,休谟却能在他个人建立起的庞大的“人性科学”的体系中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

  休谟人性学说的核心在于其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人类理解研究》一书对此进行了集中的探讨。《人类理解研究》成书于 1748 年,全书共十二章。就休谟本人在他简短自传中的回忆,写作动机是因为《人性论》出版后乏人问津,作者本人痛定思痛,认为问题出在自己的“叙述不当”,因此改写了《人性论》的第一部分,重新付梓。 在当时,此举似乎依然没有取得太大的,休谟本人也甚为失望。不过,今日的读者在阅读此书时,休谟以优美的文笔将其哲学娓娓道。《人类理解研究》的确是一本“文体流畅而宜人”的著作,若能阅读其英文原本,则更是一种享受,全然没有阅读康德着作时的诘屈聱牙。

  《人类理解研究》体现了休谟对于自洛克以降英国经验论的继承和发展。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曾对休谟作出如下评价。“他把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它的逻辑终局,……,他代表着一条死胡同;沿他的方向,不可能再往前进。” 正是《人类理解研究》一书将康德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 ,从而间接地以其犀利的怀疑主义导致了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次转向——从独断论哲学转向批判哲学 。为什么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会对哲学史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其影响的实质又在何处?

  印象和观念

  在《人类理解研究》的第一章,休谟并没有急于展开讨论,而是兴致盎然地谈论着研究人性哲学的两种途径。休谟将自己的学说区别于“轻松而浅显”的作为伦理方式的哲学,而将其定义为“精确而深奥”的作为精神科学的哲学。在第二章,休谟才开始正式进入讨论的正题。

  洛克曾将观念理解为被心灵所知觉和思想的一切意识内容。而休谟对这一宽泛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清楚的界定。休谟用“知觉”( Perception )代替了洛克处的“观念”,并将其分为两种,将“较不强烈,较不活跃的知觉”定义为“观念”( Ideas ),将“较活跃的一切知觉”定义为“印象”。休谟随之论证道,“我们的一切观念或较微弱的知觉都是印象或是较活跃的知觉的摹本。”首先,复杂的思想和观念都可以都可以分解成简单的观念,而简单的观念总对应着简单的印象。其次,感官的缺陷使人无法产生相应的观念,也从反面证明这一命题。观念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其是否有相应的印象。

  在第三章中,休谟简要地提出了观念间的三种联系原则:相似关系,时间或空间中的接近关系和结果。为之后的讨论做下了铺垫。

  “休谟问题”的提出

  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第四章开始切入对因果关系的讨论。休谟在开篇首先对知识进行了分类:一类是观念的关系( Relations of Ideas ),即具有直观和演绎确定性的知识;另一类是实际的事情( Matters of Fact ),即以经验推理为特征的或然性知识。前者是先天的,分析的,必然的;后者则是后天的,综合的,或然的。这一分类在西方哲学史研究中被称为“休谟之叉”。休谟接着指出,“关于实际事情的一切理论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 P27 )随即又说,“因果之被人发现不是凭借于理性,乃是凭借于经验。”( P28 )休谟举了这样的例子:亚当无法根据水的流动性断言水会把他溺毙,也不能就火的光和热判断火会烧了自己。经过一番推理,休谟总结道,“当一个物象或原因呈现于我们眼前时,我们如果不借一些观察,只是先验地来推论它,考究它,那它从不能提出出任何别的物象的意念来——如结果,它更不能指示出因果之间那种不可分离不可破坏的联系来。”( P31 )

  于是,在《人类理解研究》第四章第二节中,休谟问道,我们从观察到的经验现象能否引出合理的因果推断?休谟的回答是否定的。休谟首先举了一个面包的例子:一个颜色和硬度都和面包相仿的物体是否一定能滋养人体呢?这并不是必然的。休谟指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只是原因和结果的恒常连结,而任何相似对象的恒常会合,在形式上只是一种重复,并不能产生新的概念。即使我们吃了一百个面包,并得到了相应的滋养,我们也不能断言第一百零一个面包会有同样的营养。对应于知识的分类,休谟把推论也分为解证的和或然的。随后,休谟从三个方面证明,我们对于自然一律性的信念是没有依据的。第一,逻辑上,一律结果的反面是可能的。雪可能味如盐,热如火;树木也可以冬荣夏枯。这在逻辑上就和“太阳明天不出来”一样是没有矛盾的。第二,或然推断不能证明自然一律性。这种推断若是可能,只能建立在因果推断上,而因果推断是基于自然一律性而言的,故而陷入循环论证。第三,引入能力的概念也不能证明自然一律性。对象的可感性质和能力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这个推断同样是基于自然一律性而言的。至此,休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即:我们有什么理由,从对个别事例的观察中引出普遍性的结论?这也就是著名的“休谟问题”。

  休谟对于“休谟问题”的解决

  对于“休谟问题”,休谟自己在第五章第一节给出的答案是——“习惯” (Custom or Habit) 。“因为任何一种动作在屡次重复 之后,如果产生了一种偏向,使我们不借理解的任何推论,就容易来再度重复同样动作,而我们总说那种偏向就是习惯。” (P41) 习惯发于经验,与推理无关。习惯的真正原因或本性是不可知的。正如休谟自己所言,他所指出的是一个“被人熟知的人性原则” , 而非这种偏向的.最后原则。休谟就此得出结论,“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 P42 )在实际生活中,“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P43 )在第二节中,休谟转入对因果关系信念的讨论。两个物象的恒常会合在人的心灵中产生了对于因果关系的信念。根据休谟的定义,信念使人“区分判断中的观念和想象中的虚构”( P47 )。休谟在考察了三种观念间的联系原则之后,认为在信念的先决条件下,“由当下印象而来的转移,在一切情形下,都能使其相关的观念更加有力,更加稳定。”第六章对于或然性的讨论则是对于第五章结论的有力补充。

  “必然性”在心中?

  在第七章,经历了之前的长篇论证之后,休谟正式迈入因果必然联系的讨论。在第一节中,休谟考察了“必然联系”的观念所对应的印象。休谟认为,在观察外物时,由于物象的前后连续并不能在人心中产生内在的印象,故而“在任何一个特殊的因果例证中,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提示出能力观念或‘必然联系’的观念来。” (P58) ,而物体的任何可感性质都不能作为其能力的提示和观念的来源。休谟进一步论证,人也不可能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理来得到相应的印象。此种影响和别的一切自然事实一样,只能借经验为我们所知晓。此外,休谟驳斥了将必然性假托于上帝的做法。

  在第二节中,休谟提出,“还有一个来源使我们所未曾考察到的。” (P68) 当一件特殊的事件和另一事件恒常会合时,这种习惯性的联系在人的心中产生了印象,并成为关于因果关系的观念的来源。休谟特意强调,这个观念的生起“一定是凭借于多数例证和单一例证所差异的地方。至此,休谟完成了他自己对于休谟问题的解答。

  不完美的答案

  16 、 17 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推动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主要推动力。而作为一名近代哲学家,休谟的哲学理论不仅是以自然科学的范式建立起来的,而且有着为自然科学寻找坚实基础的目的。但就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言,休谟对于“休谟问题”的解决是不尽如人意的。

  对于自然科学而言,因果关系是外在的。而休谟本人在解决“休谟问题”时,却通过寻求于心理联想的机制,将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建立在人对于原因和结果恒常连接的习惯上,将因果关系变成了一种完全内在、纯主观的东西。

  我认为他的论证中存在两处谬误:

  第一,休谟给出的这个解答的本质在于:多次的重复可以形成预期推断。但有时,一次经历就足以让人形成预期推断。如果一个小孩的手被开水烫痛了一次,我想他决不会去做第二次的尝试;同样,如果给这个小孩吃一颗甜蜜的糖果,他肯定会想要再来一颗。()他并不需要被烫了多次或者吃了许多颗糖果以后,才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休谟将一切经验推论归于习惯,而贬低理性的做法值得商榷。按照休谟的分类,物理学,化学诸学科毋庸置疑是属于实际的事情 (Matter of Facts) 的。然而,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般是先计算出结论再通过实验得到证明的例子不胜枚举。理性的演绎由此作用可见一斑。同时,在此类过程中,推论时无疑依据了经验和自然一律性,但结果却与经验无关。这也是休谟的答案所无法解释的。

  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方式。休谟问题揭示出了传统因果必然性概念中的不足,推动了几代哲学家对归纳理论的深入探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所给出的这一不完美的答案,才是整本书真正的意义所在。

  看了《人类的理解研究》的读后感 3

  《人类的理解研究》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所著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哲学著作,它对人类认识论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对于理解人类认知过程、知识的起源与性质以及观念形成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以下是一份可能的读后感:

  首先,我深深被洛克在书中展现出的严谨逻辑和深刻洞察力所折服。他以清晰明了的语言,从“白板说”出发,即认为人的大脑在出生时如同一张白纸,所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源于后天的经验,而非先天固有。这一观点颠覆了当时盛行的天赋观念论,强调了个体经验在构建知识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对人类认知起点的重新定位,让我对个体的认知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意识到每个人的知识世界都是其独特生活经历和感知体验的产物。

  其次,洛克对观念的分类和形成机制的剖析,使我更加清晰地理解了认知的基本单元及其运作方式。他将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前者直接来源于感官经验,如颜色、声音、形状等;后者则是通过心灵的组合或抽象作用,由简单观念构成,如数目、关系、实体等概念。这种分类揭示了知识的层次性和结构化特征,使我对知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洛克对观念如何通过“相似性”、“连续性”等原则进行联想和结合的阐述,让我意识到思维活动并非孤立的、碎片化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逻辑,这对我理解思维过程及其规律大有裨益。

  再者,洛克关于知识的定义和分类,尤其是他对“感觉”、“反思”和“推断”三种知识来源的区分,为我评估和判断知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感觉知识直接来源于感官经验,是最基础也是最确定的知识;反思知识源自对内心活动的观察和反省,如情感、意志等;推断知识则依赖于推理和论证,其可靠性取决于前提的`真确性和推理过程的逻辑性。这种分类让我明白,知识并非一成不变、绝对权威的存在,而是需要根据其来源和形成过程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审慎评价。

  最后,我深受洛克对教育重要性的强调所启发。他认为,由于人的知识和观念完全源于经验,因此教育在塑造个体认知能力和道德品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培养观察力、判断力和理性思考能力,引导儿童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知识,避免空洞的教条灌输。这种教育观不仅体现了对个体主体性的尊重,也对当今教育理念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人类的理解研究》是一部深度剖析人类认知本质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深化了我对知识来源、观念形成和思维过程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个体经验、教育价值以及知识批判性思考的深入反思。阅读这部作品,既是一次对自我认知边界的拓展,也是一次对人类智慧宝库的深度挖掘,令人受益匪浅。

  看了《人类的理解研究》的读后感 4

  《人类的理解研究》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一部重要著作,这本书对我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完毕后,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读后感:

  1. 经验主义的倡导:休谟在书中提出了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人类的所有知识和观念都源自于经验,而非先天理性。这一点颠覆了我对知识来源的传统认知,使我更加注重观察和经验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2. 关于因果关系的论述:休谟指出,我们不能直接感知因果关系本身,只能通过经验和习惯推理出因果律。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我们在生活中往往过于依赖因果关系的直觉,但实际上,很多所谓的因果联系只是我们大脑对一系列事件规律性的推测。

  3. 对于归纳法的质疑:休谟对归纳法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我们不能通过有限的观察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这一观点启发我深入思考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本质,以及人类知识的'局限性。

  4. 人性论的启迪:休ume还在书中探讨了人类情感、道德和正义的起源,强调了情感在人类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这让我对人性的理解更为深入,意识到情感和理智在人的行为选择中同样重要。

  总结起来,《人类的理解研究》不仅是一部哲学巨著,更是一本揭示人类认知本质和心智运作机制的科学文献。它让我对人类的认知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在看待世界和思考问题时更加审慎和全面。这部作品无疑在我心中播下了怀疑与探索的种子,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注重对事物本质的挖掘和对经验证据的重视。

  • 相关推荐

【看了《人类的理解研究》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课文文段理解及答案06-28

五年级阅读理解:《人类的保健卫士》04-29

看了心疼的句子09-30

看了心碎的句子10-13

看了心酸的句子03-10

看了就心酸的句子06-16

看了心疼的句子03-09

看了心碎的句子03-10

看了心酸的句子03-10

人类起源于一条鱼阅读及答案 人类起源于一条鱼阅读理解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