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的读后感

2023-03-14 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常识》的读后感(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常识》的读后感 篇1

  今天中午在办公室休息,我闲下心来,拿起《教育常识》本书,慢慢地翻开,读一读,让我感慨良多。

  我时常思考:究竟自己做一名什么样子的教师?从电视看到关于教育的正面或是负面的新闻,让我常常思索:什么才是爱,怎样对学生的爱呢?

  联想到我,作为一名聋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没有成熟的经验,也没有高超的教学技巧,不懂怎样教育学生怎样爱学生。幸好学校发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教我怎样爱学生,才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怎样教书育人,怎样爱学生。

  陶行知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陶行知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促进。

  在手工课时,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坏脾气、不守纪律、不喜欢手工让我头痛的聋生,敢顶撞我,我一时心急,让聋生快走,永远别来上课。然而我却发现那名聋生默默坐在角落里哭泣,我心痛了,走过去安抚聋生的情绪。没想到她却来手工室找我,我感到惊讶,她问我能给她一个机会好不好?我答应她,今后你不能像上次一样。我用心去教她怎样刺绣,现在她能完成出色的作品。

  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如此相互的心灵对话,竟足以改变她。这难道不值得我深思吗??"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自身的情感魅力,是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的,只有我们深深地懂得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评价,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才会善于把握各种契机,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益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赞赏的信息、期待的信息……这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只有在理性之爱的意义上,教师才可能做到“热爱每一个学生。

  如此理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依旧可能会流于空洞。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应该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作为教育者的我,尤其要对孩子心理要有入木三分的洞察和理解,让我们拥有如作者一样的一颗孩子般纯真的爱心,将爱传递给亲爱的孩子们。我们要把这笔财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相信有了爱的滋养,他们一定会茁壮成长!

  《教育常识》的读后感 篇2

  本学期学校给我们每位老师发了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常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普通知识。何为“教育常识”呢?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说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被它所吸引,但是翻开书本一页一页地看下来,越看越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教育内容常识:创造性选择、解读和生活化”这一章。下面来谈谈本章中的各个小节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首先,“教育内容要生活化”。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现在看来,当年那些丰富厚重的‘教育内容’,还沉淀在心里的着实不多了。果然如怀特海和爱因斯坦所言,忘记了课堂上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这一点对与我们的聋孩子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聋孩子由于听力的损失他们失去了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听觉”,所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都较正常孩子要差,对于他们来说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如何让他们能够通过老师的教育掌握与正常人沟通的方法以及将来毕业之后能够有一门技术可以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如果教学内容偏离生活,首先他们接受起来就会很困难,就算是当时接受了,但是过不了过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的。

  本节中还举了沈从文读书的例子。“沈从文只念过小学。但他‘所受的教育’没有停止在小学,教育场所从学校延伸到广阔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就是一本“无字之书”,它比起书本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宽阔无边。离开了现实生活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要从几个方面来做,第一,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内容要来源于生活,要教育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对于聋校的学生来说,经常发生的事情就是老师刚教完不久学生就忘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学生没能把所学的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住校生,就算放假回家与正常人的交流或者说与家长的交流也是很有限的。家长通常都是用简单的手势比划着与孩子交流,没能把老师教的内容,例如句式、词语等运用起来。所以由此就有了第二个方面。第二,家庭方面。家长要能经常关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把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也能运用到孩子的家庭生活中来。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把孩子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例如前面说到的句式、词语等,有了运用孩子才会学的有意思,才会体现出所学知识的价值来。

  其次,“活化教育内容的方式是运用”。这一节中提到“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只有那些能够促进儿童健康、主动生长的科学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我们现在都在说聋校的那一套教材太老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了,所以大家都在提倡运用普校的教材,有些班级也已经在使用普校教材。但是在运用普校教材的时候,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教材和教育模式,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它是针对健听的孩子的,是不是完全符合我们的聋孩子呢?我们要怎么样对教材进行选择,进行什么样的处理呢?我们还是要根据我们学生自己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设计适合练习,把“能够转化到学生那里去”,为学生所用,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内容选过来进行教学的。

  另外本节中的“一个学生捉了一只麻雀”这个例子也给我很深的启发,丛植个例子说明,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走进学生的生活,多与学生交流,随时随地都要抓住教育的机会,在无形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并把知识运用起来,这样的知识才是有用的,学生掌握得最牢固的。本例子中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师。

  本书中的许多观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作者所期待,我们会在书中与作者结缘、与常识结伴,感受着与作者心灵共振的美妙声响,开启我们根植教育常识的、崭新的教育生活。

  《教育常识》的读后感 篇3

  上学期学校给我读了这本书《教育常识》。刚拿到了这本书的时候,打开看看,我阅读了有时看不懂有时看懂那些的道理,以为是一篇很难论文理性的书。我静心下来,静静地翻开书本,认真阅读,发现是像心理一样的书。“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而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教育常识就是按教育的规律办事。教育常识的提法之所以显得新颖,是因为那些遍布周遭的令人痛心的现象。有深度、有力度,值得收藏,很多章节都值得反复的阅读、体会。一线老师必看,对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很有用。

  首先是作者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我期待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唤醒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质疑,并在实践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生命的欢愉之一,来自于对常识的寻找和运用。生命的艰难,又何尝不是如此?仅以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的教育者!教育即转化。“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李政涛。作者专门用了一节内容阐释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作者在文前提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在教师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知识和道理,在学生那里却是一片复杂的混沌。这与简单、备课有直接关系。在课堂上我们是使教学很简单思考工作,引导了每位学生很明显的理解,但是有些同学很多很多缺乏理解,完全不明白的地方,是否我们教师教育着很简单讲授方法和很简单教学过程吗?简而言之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方法问题就可以,可大部分的聋人学生完全看不明白的,有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操作方法的,然后发现我们聋人学生缺乏文化理解的,会影响着我们学生着文化沟通很困难,后来我们老师会努力为聋人学生改新认识知识的地方或者新社会生活上交流沟通。有把握好了这一点,顺其自然在讲与不讲之间就可,关注每个聋人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且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环节也才成为可能。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根本:教育即转化,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去接近新知。

  该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也许这是个缺陷,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因为现在的人类还没有认清自己,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法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案。在教育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在路上”,在不断思索的路上,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我认为,该书所能做的和所要做的是,引起我们对教育常识的思索,从而让这样的思索引领我们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

  在我看来,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是能够用平实、清晰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涵义,最重要的是能够唤醒我们的思考。这本书《教育常识》是教育指导书,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阅读和思考,通过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有来进一步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教育理念。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

  《教育常识》的读后感 篇4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教育常识,而我缺不爱学习,并不清楚教育常识的内容,猜想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而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就在暑期阅读任务的要求下,我初步接触了这本书,怀着反思教育常识的迫切心理,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就像作者说的:“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

  全书七个部分七个主题,依次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七个专题。从各章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其内容也是把高深的理论化为实践的细节,是一本高效课堂的实践手册,更多的是操作的指导,而不是空泛的理论的。

  这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指导书,是我们年轻教师修练基本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指导用书,如果说一位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提高,找到可行的策略,或者一位教师要实现从一般转变为优秀教师的蜕变,《教育常识》最适合不过了,只要有心,我们总能从作者的视角和思想中捕捉到与自己教育教学现状和观念聚焦的部分,从而激起新的认识、思考、灵感或者发现。让我们去进一步印证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于教育理念。

  这本书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领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对常识的遵循和坚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和道德底线。

  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给也我留下深刻印象: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的`本质如此,管理的本质亦如此。管理有的时候需要规范,有的时候需要雕刻,但管理是发挥人的潜质的事业,人的潜质到底如何连人自己都不清楚,一旦被唤醒将是不可估量的力。

  读了这本书,深切感受到李教授的每一个观点都是高度概括了教育的本质,从深层挖掘分析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对阐述的每一点都有深刻的体会。于是我试着“让我们的数学课慢下来”。给孩子足够的思考交流的时间,把说的机会让给孩子们,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久而久之孩子们树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增强了对数学课的极大的乐趣。可见,课堂需要停顿的地方很多,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停顿和等待。

  对我们而言,教育常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发现和学习,更需要应用和创生,唯有如此,教育常识才会扎根于内心之中,变成自我存在的根基。

  《教育常识》的读后感 篇5

  何为教育常识?在李政涛教授著的《教育常识》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遵循的。读了《教育常识》这本书,让我感触颇多,它让我认识到了教育常识对教育者,对学生的重要性。而以下几点令我感触最深。

  第一: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在书中李教授引用了苏格拉底的故事:石雕是刻出来的,可苏格拉底的父亲却用了“唤醒”一词赋予了石雕灵魂。同样,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所应做的和能做的,就是激活早已潜藏于灵魂中的能力,把他们变成生命生长和创造的力量。学生不是等待老师雕刻的石头,他们是一颗颗沉睡的种子,教师所需做的只是把他们唤醒,而不是拿着刻刀把他们刻成自己所希望的模样。

  第二:读透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罗杰斯曾经说过: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如何将一名学前儿童转变为一名学生,进而将其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这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得出的观点。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我们要考虑的'是“儿童自身有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可以有助于他们变成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读透学生,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而且是具体的学生。读懂了学生的实际状态,教育教学就有了前行的基础。

  第三:把课堂还给学生。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互动生成的过程,这就说明课堂不仅仅要有教,更要有学。要让课堂回归本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时间 、空间、权利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的学习。当时间、空间、权利都还给学生的时候,课堂就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它放出学生问题的同时,也放出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创造和学生的差异,归根到底,放出的是课堂的生命活力。

  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一直在探索,寻求一种适合自己教的方式、适合学生学的方式。对我们而言,教育常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发现和学习,也需要实践与应用。让教育常识重新成为教育的底线。

  《教育常识》的读后感 篇6

  今天,我读到一位老师的博文,题目是《让语文教育回到常识》。我读后想法颇多,就凑个热闹,说说当下中国的教育。

  《让语文教育回到常识》里这样阐释“常识教育”的:

  何为常识?似乎问得多余。然,常识在嘴巴,我们却总在忽视它。能称之为常识者,就是那些不要证明、不证自明的公理,原则;是最基本的识见,最基础的知识,最普遍的共识。就像春天有花开,秋天结硕果,闲暇出智慧一样。

  学校教育当以教学为核心,这是常识吧?可是不,学校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口号曾成为无可逾越的观念雷池。人要有思想,停止了思想就停止了生命,这是常识。可是,我们今天依然将“有思想”作为对他人的奖赏,它所暴露的无奈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太缺乏真正的思想。在众无平庸的语境里,思想成为了异类。人要休息是常识,可是,看看当下的孩子,有多少人还能无忧无虑地休息,他们的休息被无数培训与学校充塞得没有缝隙。这样下去的教育,能有希望吗?讲真话是常识,可是,现在有多少人愿意讲真话?

  我认为,常识是浅层面的学术探讨,只告诉人们不要走错路,不如我兜售给大家的“常识教育升级版”——自然教育,教育自然。值得批评下的是,教育应回归到自然,而不是停留在常识层面,太常识了,也就太普通,太普通了,还谈什么文化先进力?还谈什么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就应该让人知道已经知道的东西——人类历史;最重要的更要让人不断地去探索和创造未知的东西——人类新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你知道什么叫自然教育吗?一个民族的教育是本该是自然的,自发的,很乐意的,有力量的,它就好比你们老师经常出题考学生的试卷,答案高高地摆在那儿,但中国几千年来的若干“教书匠”乃至“教育家”穷其一生都没有找到那个答案,只能在慢慢接近,甚至有时候在走弯路或者领错路。难怪钱学森总是问温总理总理,中国的大学为什么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当下的教育是为了教育而教育,为了读书而读书,而不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理想太近,步子迈得太小,行动太迂腐;想得少,做得多;约束太多,自由"瞎想"的时间太少;具体做题太多,创作层面做的事情太少;学校开设的科目更新太少,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教育太多;满足现实需求学习的人太多,为了理想学习的人太少。

  自然教育就是把人原本就有的无穷思想和智慧,用一种很自然的方式给释放出来,而不是“强加”“严管”“重压”。自然的教育方式,我想用很理想的诗来表达:润物细无声;用很霸道的化学药剂:近朱则赤,近墨则黑;用很人本的话讲:潜移默化;用很古板的说法:授业、解惑;用很爱的方式:情感教育。

  《让语文教育回到常识》是针对学生语文教学的,当然没有那么立意高远,停留在可操作的“常识”层面,但里面也谈到了“大道理”——

  语文教育当然有自己的常识。不过,我想在语文的常识之前,先讲讲教育的常识。在当下,特别要重申的常识至少有这些,教育不是工程,不是一届领导的政绩,不是所谓的“战斗”,不是量化的成绩与指标。教育是什么呢?教育是人类走向完美、走向发展、走向超越的生命存在方式。人类的明天要好于今天,我们的下一代优于这一代,除了有赖于基因优化、优生优育之外,至为重要的方式便是教育。教育的高度标举的是人类超越自我的高度,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高度,是文明的高度,思想的高度。我们有这样那样的家园,教育是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归根结底是不重视生命,它在嘲笑自己的同时必然被历史耻笑。对照这样的常识,对照当下的'中国教育现实,提出让教育回到常识,不是一个理念的倡导,而是一种出于良知的呐喊。

  如果“常识教育”被他这么一“呐喊”就“倡导”了,那语文教育就太缺乏生动创新的一面了,中国未来学中文的人就只知道那几本很“常识”的古典小说了。没有叛离,哪有新生?“常识教育”就只教人裹脚不前,但脚一定要裹得越紧实越好。而语文的自然教育与其相比就显得更简单,只要自然地做到“三多教育”,就别担心中国出不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读经典:广泛阅览中外的传统名著;多想经典:为什么我就写不出如此精辟的言论和那些精彩绝伦的场景呢?多写经典:坚持与生活这只狼共舞,坚持每天作文,做到日新文新,多写就会有那么几篇经典。

  想想吧,一篇作文也只不过是想想画画的事情,一席演讲也只不过是旁征博引的过程,一场策划也只不过是把创意与商业环境亲密接触的硕果,写本书也只不过是方块字的灵动搭配、堆积。所以,语文教和学,并不是个难不难的问题,而是自然不自然的问题。做到那种对学生“自然教育”的灵性开启,和人潜在自然本能的牵引和发挥,你就离“教育自然”不远了。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就是奇怪,人的教育和思想若要回到那个自然不能再自然简单不能再简单的“一”,似乎万难在前。

  • 相关推荐

【《教育常识》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车辆安全常识教育02-27

学生居家安全常识教育06-05

家庭教育10条常识05-31

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常识06-04

小学生安全教育常识04-29

家庭教育十大常识02-09

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05-15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小常识07-27

幼儿园安全教育小常识04-24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常识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