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下面是关于《大学》读后感范文,欢迎借鉴!
大学读后感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两千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所说的话。“大学”、“大学”非我们所上的大学,而是博大的学问。《大学》是部净化心灵的宝典!
孔子、曾子、朱子……一代代的'伟人,写着这部弥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文的人明史书。
我最喜欢是的其中的这一段:“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意志才有定向;意志有了定向,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所处而安;能够所处而安,才能处事精详;能够处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这样。“心不妄动,才能所处而安”这句话非常好。是啊,如果做任何事都不静下心来,是做不成的。只要心静,有专一的目标,这件事才能做好。这样,至善就离我们不远了。不要以为至善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做到。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上的事,至善就离我们不远了。
我还喜欢下面的这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凡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终结和开始,能够明白这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接近大学所讲的道理了。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事要讲究次序。最重要、最紧急的事先做;次重要、次紧急的事后做。如果次序乱了,事也做不成了。所以我们做事一定要讲究次序。
大学读后感2
很多人读大学读的是“修身”,而《大学》本身也将“修身”一项作为重中之重,提出“修身”是“大学之道”的根本,“修身”是“内圣”之学和“外王”之学两大方面的枢纽。我也是本着“修身”这个重中之重去读《大学》的,但当我读到传文第六章释“诚意”篇时,我停住了。此篇促使我必须停下来思考。
释“诚意”篇全文如下: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为什么读到此篇我要停下来思考呢?因为读到这里,我发现“修身”似乎对我们来说太过于大,扪心自问,意未诚谈何修其身?
也许大多数人都知道“诚意”或者“意诚”这个词,但却鲜有人知道这个词出处其实就是《大学》这本书。大学之道在于修身,而修身之重就是意诚。清代著名文学家、学者、政治人物纪昀,也就是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中如此写道:“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说明“诚意”在《大学》中的必要性。
而在我们现实工作生活中,“意诚”又有何指导意义呢?我想分三方面来说,第一,对身边的人意诚;第二,对所做的事意诚,第三,对自己意诚。
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人的价值,脱离了群体的人是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的。因此,我们身边的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到亲朋好友,大到公司同事。作为这个群体的一部分,如何能更好的融入这个群体,更和睦的与这个群体相处,以至于帮助这个团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这就需要我们怀着一颗诚意的心。就我们新进员工而言,怎么样才算是有一颗诚意的心呢?首先是对待老员工要尊重讨教;老员工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需要的经验,不管是技术上还是为人上,都将为我们快速融入这个团体给予帮助,因此我们也需要怀有一颗尊重讨教老员工的心,很多新员工好高骛远,可能觉得自己学历高就为人高傲,这种心理是极不能有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夫子这个大的教育家都有如此谦逊的态度,更何况我们呢?其次,对待身边的同事应该友爱互助;与我们同时进来的员工,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进入公司后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因为我们的不同,也提供我们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学习他人身上的长处,补充自己身上的不足,不要因为身边的同事与我们一同进入公司,就觉得他们身上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也正因为我们同时进入这个公司,这是个多么可遇不可求的缘分,我们该珍惜这种缘分,在生活和学习上互相关爱。第三,对工作在一线的工人抱有一颗感恩和平等的心;工人是工程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个工程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他们的一砖一瓦为我们带来了财富,我们该有对其感恩的心,平时的嘘寒问暖都会让工人感觉到我们对其的感恩,这样也能促进项目部人员与劳务人员的关系,对工程的建设肯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大学》说:诚于中,形于外。形于外不光是要对人诚,也要对事诚。作为新员工来说,刚进入公司对于自己的工作是白纸一张,所以对于我们自己所做事的态度全完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去定位。很多员工刚进入公司都是激情满满,可一旦进入自己的工作岗位,尤其是觉得工作与我们理想是有差距的时候,就开始得过且过了,降低了自己对工作的要求。我们建筑行业要求的就是严谨,一个螺丝钉没有上紧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事故,这就需要我们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有一个严谨的态度,而态度就取决于我们是否对自己所做的是怀有一颗诚心。诚意做事,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抱以诚意做事,才会做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所谓对自己意诚,即“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吾日三省吾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说我们自己要洁身自好,有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朱自清《论诚意》一文中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伪诈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小人和君子并不太多,一般人都沉浮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沉浮,就是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朱老这段话说的有深度,点到人无完人,又点到人需要自己把握自己。而对于刚步入社会的我们,有着各种诱惑在身边,我们是否可以抵制这些诱惑呢?与人交往时和自己独处时是否能保持表里如一呢?种种问号都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拥有一颗意诚的心,意诚而后心正。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然会经历磨难的,劝导每一位新员工都能慎其独。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正所谓心正意诚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只有真心意诚地修养道德,才能使自己达到心胸宽广、安泰舒适的境界。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释“格物、致知”原文无从考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朱子补转,所以并不知道原文如何阐述格物致知,但我想,只有先意诚了,才有心去格物致知。所以一切在于心而不在于形。若是让我重排七个条目,我必然是把“意诚”要排到第一位的。道家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诚是不是就是万物之源呢?我想《大学》不亏为“大人之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咀嚼。
大学读后感3
《大学》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著之一,成书于春秋时期,相传为曾子所著。唐代之前,《大学》倍受冷落,直至大文学家韩愈等人反复引用,宋朝程朱理学时期的大力推介,始受关注。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河南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香港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格物”,台湾大学的校训是“穷理致知”等,包括我们贵州大学的独立院校,明德学院的明德,都源于《大学》。
《大学》的核心在于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读大学读了很多遍,不仅是喜爱,甚至到了迷恋的程度。明代思想家李贽(zhi)提出《大学》是关于内圣外王的学问。内圣是指具有内有圣人的修养,也就是要有高道德修养。外王是指能够推行王道、推行仁政。
而在今天我把这句话归纳为两个核心,一个是修内,一个是治外。
我理解的《大学》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就是修身。《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不论你是皇上还是平民,做人的根本是一样的,都要修身。
什么叫修身?中国古人的修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修身是指修正自己的身体或言行;另一层是广义的,由于古人认为人不但有形体,而且含有气和精神,因此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形、气、神。在《大学》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就是说,《大学》里的修身还包含有正其心、诚其意。
这就是我理解的修内。而治外就是进行社会实践中,讲究实际、实事求是。
《大学》提出了“人生三鼎”理念,它把八目归结为三个核心,一个是修身,是对自身形、气、神的修养;一个是治学,指学习和研究知识;一个是用世,是指进行社会实践。三鼎装载的东西越多,说明人的成就越高,最高的成就是三鼎满载,称为“三不朽”。
《左传》解释了什么是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就不会被后人忘记,这就叫“三不朽”。而“三不朽”的顺序是先立德,后立功,再立言。
如何才能做到“三不朽”呢?古人认为需要从修身、用世、治学三方面下功夫,其中立德与修身有关,立功与用世有关,立言与治学有关。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人不多,站在儒家的'立场来看,明清两代能够称得上“三不朽”的,只有明朝的和清朝的曾国藩。
《大学》这本书说的都是大学问、大道理。可能很多人都不喜欢看,但我个人认为《大学》所倡导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主张教育应造就高尚的人格,成就人的德行功业。全书关注人的心灵建设,净化人的思想,纯洁人的灵魂,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是我们在工作之余,压力之下,应该细细品味的精品中的精品。
大学读后感4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体力行去实践。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 相关推荐
【《大学》读后感应该怎么写】相关文章:
声明应该怎么写06-25
批复应该怎么写06-26
散文应该怎么写09-08
大学活动计划书应该怎么写06-24
周记应该怎么写的09-12
应该怎么写周记01-16
日记格式应该怎么写07-29
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05-07
项目计划应该怎么写07-09
家长的寄语应该怎么写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