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1
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通古今,对中华文化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他的著作也一直颇受推崇。近来赏读季老的随笔杂谈《季羡林谈人生》,从中体会到不少季老的人生感悟,很是受用。《季羡林谈人生》,单是看这本书名就让人眼前一亮,心头涣然冰释。细细翻来,书中理论并无玄妙莫测、恍兮惚兮之处,而是真真切切,鞭辟入里,入眼入心。
整书中,季老反复强调:人生于世,主要要解决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是人的自身修养,也就是人的行为与感情的关系。处理好这三个关系,人就能顺利发展,快乐生活,社会就能阔步前进;处理不好,就会磕磕碰碰,停滞不前。季老对人生这三个关系的提法引发了我的深思:人活着,无论于己,于人,不管苦痛、喜悦,这一切事物、情绪不都在这三种关系之中吗?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人定胜天”。
说到人和自然的关系,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环境问题。这两年坊间一直流传着2012地球灭亡的玛雅预言:神奇的玛雅人预见到地球和人类会在2012年彻底被毁灭。虽说这已经被无数的'科学家证实只是一个谣言,但却给我们每一个人都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我们砍伐森林,我们围海造田,我们能飞上天空,潜入海底,一时间人们真的以为人定胜天,人类无所不能。我们按着自己的意愿改造着这世界,乐此不疲。可你有没有停下脚步看看,这世界天空还那么蓝吗,绿色还那么多吗?我们对大自然的改造就像是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也回报在我们的身上。全球变暖,冰川恶化,厄尔尼诺等异常现象的增多,这都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示。大自然已经告诉我们,与它相处,我们要学会彼此适应,互相合作,那种只顾着自己的发展享乐,而丝毫不考虑它的赔本买卖,大自然是不会答应的。若是一意孤行,我们只能得到大自然的同等回报。
第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关于“也让别人活下去”。
这里要拽出两个人,一说名字——张明宝与高晓松,大家就会发现这两人的共同特征。这两个酒驾的罪犯,因为漠视生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锒铛入狱。季先生在书中列举了数多个“傻瓜”,虽然这两人已远不能仅用“傻瓜”二字来形容,但是,他们在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上,确是“傻瓜”之最——既损了人,又不利己。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能,给他人造成了重大伤害的同时,自己也损失重大,悔恨终身,是实打实的大“傻瓜”。所以,季先生在书中还提到要处理好抑制本性和放纵本性的关系。为什么要抑制本性?无非是既让自己活,又让别人活。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比方大马路上的红绿灯,你着急赶路,想加大马力,别人也如此这般,每个人都不加以限制,想往哪走就往哪走,想跑多快就跑多快,那这样的马路上一定是交通事故不断,人们都吓得不敢出门。所以,我们这个社会愈发展,各种规章、制度、法律就应当愈完善,这是让所有人都能跑得更快的有力保障。
关于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2
人生,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什么是人生?也许哲学家们能讲出很多高深的道理,但他们的精辟之论往往玄妙晦涩,离现实生活太远。而《季羡林谈人生》却不同,季羡林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话语中正平和,人人皆懂,却又时时让你感到“眼睛立即明亮,心头涣然冰释”。读这本书,俨然在聆听一位长者侃侃而谈,让你静静的反省,心境变得更加纯净而美好。
作者开篇便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只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仔细思索: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择生与死,当然自杀除外,但人不能老处在被动和糊里糊涂之中,应该有所作为。季羡林先生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懂得如何寻找自我,如何生活和工作,如何使平凡的人生稍许不平凡些。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对社会、对他人、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才能像个“人样”地活出生活质量来。
“不完美才是人生”,这是作者从另一种意义上对人生的新诠释,也是一种虚怀若谷、谦虚做人的态度。尽管人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每个人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事往往十有八九。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要食人间烟火,都会有人情烦恼,都逃不脱“生、老、病、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凡人”。所以,人活一世,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最重要的是采取一个怎样的生活态度。有时生活就像参禅领悟,只有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在书中,先生对人生的“世态炎凉”、“走运与倒霉”、“缘分与命运”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解析,让我们对做人与处事、迁就与适应、成功、毁誉、压力等都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可领悟到另一思维方式,另一种生活智慧。
通观全书,作者讲得最多的是伦理道德,强调要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己的“三个关系”,从更深层面昭示了一个生活真理:这世界不属于哪一个人,甚至也不仅仅专为人类所备。人要感恩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大自然,用一颗慈善、平和的爱心来构建和谐,这对人对己,都将大有好处。这不禁让人想到,当前书店里、书摊上,摆满了大量的“人生指南”丛书,大谈人生奋斗、如何成功,有的甚至教人一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厚黑之术”,吸引了不少的“有志”读者,但到头来却会让你大失所望,甚至害人不浅。而作者期望的是,每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对家庭都要尽自己的责任,都应该在道德方面不断修养和锻炼,“能做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倘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平凡的人生就会增添不少的光辉。
读完此书,深感作者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季羡林谈人生书评06-06
季羡林谈人生目录06-04
季羡林谈人生感悟05-27
季羡林谈人生书评06-12
《季羡林谈人生》节选05-29
季羡林谈人生片段06-10
季羡林谈人生目录06-10
季羡林谈人生的意义09-06
季羡林谈人生经典语录05-12
读季羡林谈人生的感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