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设计

2022-05-20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说实话,我一直不太喜欢教这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有自己拿手的和不拿手的,而这篇我就觉得不怎么好教,两条行文线索,课后练习四还要学生划出作者游览路线图。我自认为自己不是画图的高手,而且主要是对这篇内容不感兴趣。

  怎么办?只能转变思想,和学生先来一段一段地学习课文,找出关键词,概括段意;找出具体景物 ,并说出其特点;找出过渡句,说出其作用;划出描写溪流的句子,感受溪流的位置。

  就这样,根据作者的游踪,板书如下:

  游双龙洞(1)—沿途(2、3)—外洞(4)—孔隙(5)—内洞(6、7)—出洞(8)

  学生初步了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并知道了每个具体事物的具体特点,这节课其实就好学多了。因为学生的空间感和方向感总是很差。

  接下来画图,由下而上地画(罗店—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学生随声附和着我的路线图,他们渐渐明白,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曲线代表溪流,再画溪流行进图(内洞—孔隙—外洞—洞口—路上),当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严肃的神情好像舒展开来。

  学习真实一件苦差事,不学还不行。所以,在枯燥之余,我讲起了“环保”。当学生正瞪大眼睛欣赏着一幅幅双龙洞美轮美奂的图片时,我说起了霓虹灯对钟乳石的污染,说到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人身体的温度以及汽油灯的油烟对钟乳石的污染,说到了钟乳石的生长速度以及钟乳石成长需要的条件。学生睁大眼睛不敢相信我说的话,他们很吃惊。

  这就是我关注的角度,和课文告诉学生的“美丽”不同。这就是课文的延伸吧。我也真得想亲眼看一看,时隔60年,叶圣陶先生笔下的双龙洞如今是什么模样。我只清楚地记得,我在1995年第一次游巩义浮戏山雪花洞时的情景,溪水叮叮咚咚地流着,洞内有石笋和石钟乳,还有罕见的石花,只是当时刚开发不久的雪花洞人头攒动,再去是2015年,20年间,雪花洞面目全非,石钟乳几乎没有一根是完整的,白色的晶石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溪水断流,钟乳石已经停止生长,甚至遭到空前的破坏。

  我祈祷,金华的双龙洞美丽依旧。

  拐回来再说点线面,点是“双龙洞”,线是“两条线索”,面是整篇和课外延伸。

  一节课四十分钟,却是我语文世界的一项大工程,每一次上课前我都会紧张,哪怕上了这多遍,我也是没有自信,课前至少一个小时的备课给了我不少信心,但这紧张却不曾减掉一分。或许就是因为我是一个冒牌的语文老师,底气不足的缘故吧。

  • 相关推荐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设计】相关文章: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6-19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06-24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06-12

记金华的双龙洞语文教学设计07-22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学反思09-16

《记金华的双龙洞》“孔隙”一段的教学反思07-08

记金华的双龙洞感想07-10

记金华的双龙洞精品教三课时教学设计范文06-07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6-07

鲁滨逊漂流记教学的反思设计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