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会法律教案

2022-05-14

走进社会法律教案

  一、本教学设计意图: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2、能力目标:①逐步形成按照社会要求规范约束自己活动的能力。②逐步形成明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2、难点:生活离不开规则

  三、教学方法:互动式、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根据标内容精选与我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的规则、规矩,制作。

  2、学生准备:看教材、预习本内容。

  六、本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一是针对同学们对“规矩”“法律”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有模糊认识,只看到“规矩”和“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认识“规矩”和“法律”也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二是,青少年学生情绪容易波动,做事易冲动的特点。

  2、解读程的依据:

  “成长中的我”中“学法用法”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学会懂得规矩、规则,自觉约束自己。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1、问题调查导入:(设置六个问题)

  ①去别人家做客,你知道有哪些规矩吗?

  ②你不管什么情况都能按秩序就餐吗?

  ③上学时你遇到红灯时会自觉停下等待吗?

  ④假如你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怎样处理?

  ⑤平时你能自觉地对自已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反省吗?

  ⑥你会有意识地看一些有修身养性的书吗?

  引出:

  一、 我们身边的规则

  1、什么是规则

  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

  2、规则的作用:

  出示: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一场足球比赛中,一位队员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他跳起用手接住队友的传球,直奔对方球门,把球扔了进去。双方对这个进球是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则可依。后,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英国足协制定了“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规则,并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

  议一议:

  1、为什么会制定“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规则。

  2、假如没有裁判执法,赛场上会出现什么场面?假如裁判执法不公正,会出现什么结果?

  • 相关推荐

【走进社会法律教案】相关文章:

走进小学教案04-14

走进小学教案04-14

走进小学教案04-14

走进小学教案04-14

走进小学教案04-14

走进小学教案04-14

走进小学教案04-14

走进小学教案04-14

走进小学教案04-14

走进小学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