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教案

2022-05-13

月夜教案

  《月夜》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2.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通过拓展探讨,了解“月”的不同的象征义。

  二、教学重点: 1. 要求学生掌握“抓诗眼,品意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 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三、教学难点:

  1. 要求学生结合诗中的情景意象推敲炼字,掌握“抓诗眼,品意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理解诗中景、情的融合,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四、教学手段 1、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诗歌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采用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 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使学生感受与领悟“月”的丰富意象。

  3、采用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出身于巩县(今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在鄜州,八月太子在灵武即位,消息传来,杜甫一人从鄜州奔向灵武,希望投奔新帝有所作为,半途中却被安史叛军俘虏,押解到长安。诗人身居已经沦陷的长安,心中牵挂鄜州的妻子。在一个秋天的月夜里,杜甫写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思亲之作。(二)、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由画面的月亮引出话题,要求 学生回答看见月所产生的联想,得出结论:同一轮明月,在不同人看来,是有不同的象征义的。再引出杜甫的望月诗《月夜》。

  (三)、朗读

  (四)、交流研讨

  1、在诗歌中杜甫抒发了什么情感?

  2、从诗中哪里看出是抒发思亲之情的?

  3、明明是诗人望月,为何诗中却写妻子看月?

  4、妻子明明有儿女在旁,为何诗中却说妻子独看月?

  5、妻子的思念程度如何?

  6、诗中仅仅表达了离别思念之情?

  7、诗歌主旨

  8、诗眼

  9、指导朗读

  (五)、拓展探讨

  1、杜甫其它写月诗

  《月夜忆舍弟》——怀乡思亲情深意切

  《江汉》——怀才不遇悲情绵绵

  《后出塞五首》(其二)——边塞苦寒苍凉悲壮

  《客夜》——天涯作客孤独凄凉

  小结:同一轮明月,同一位诗人,由于时、地、心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象征义。

  2、 唐宋其他诗人望月又产生了什么遐想

  思怀、失意、永恒、高洁等

  (六)、总结

  月的象征义非常丰富,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月的象征义也在变化发展。

  六、课后反思

  1. 教师定位。在课堂各环节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提纲契领的讲解之后,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最后教师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受益。

  2. 学生定位。始终把学生定位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对学生采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集体合作、共同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课前指导学生查找资料,鼓励学生利用校图书馆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资源,充分搜集占有资料,并进行归纳梳理,形成初步看法和观点;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的看问题,让他们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最终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观点,培养了学生研究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3、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在这堂课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

  4、教学的互动性——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层面和分析理解能力盘旋上升,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坡度,努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杜甫诗五首《月夜》《哀江头》《蜀相》《又呈吴郎》《登岳阳楼》教案3

  第三课 甫诗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进而体会诗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2、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和杜甫诗沉郁顿挫、雄浑有力的现实主义风格。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借物抒发的不同情感,学会意象—意境—诗情的鉴赏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意象—意境—诗情的鉴赏方法。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杜甫一生历经坎坷,饱尝生活的磨难,体味人世的悲辛。在杜甫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月的诗句,据不完全统计,杜甫的咏月诗有一百多首,有很多妙语佳句,传诵千古。在一向“沉郁顿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杜笔下,那是一个天地肃穆、日昏月暗的月亮世界,一个情谊淳厚、绵绵不尽的瑶池仙境,一个悲怆掩泣、雄心不泯的夜空精灵。其中有“枫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的恬静优美,也有“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的战争悲愤;有“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的拳拳忠心,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悠悠深情。 二、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襄阳人,曾祖时迁居河南(今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事被贬,作检校工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他所投奔得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死于赴岳州舟中。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反映,他的诗于是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谴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他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成李杜。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n 三、学习《月夜》 (一)、写作背景: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1)这首诗通过写诗人陷于长安时对家中亲人的思念,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主旨)

  2)首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设想妻子望月怀人的忧心。诗人本是在长安望月,但他忧心的不仅是自己困居长安、生死未卜的处境,而且是挂念远在鄜州的妻儿。自己独在长安,当然是“独”看月,而妻子有儿女在身旁,为何也是“独”看呢 ?下联紧承而出。

  3)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紧承上联,是流水对,直写儿女之“未解”,是“不忆而忆”,翻进一层。诗人不写自己对妻儿的牵挂,也不写妻子是如何的思念自己,却写小儿女因为太小,他们还不懂父亲不在身边的悲苦,这就更加令人可怜。“未解忆长安”有双重含意:一是儿女因太小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一是儿女们不理解望月思亲的母亲

  4)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个“湿”字,一个“寒”字,通过想象,形象地写出妻子望月之久,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愈久而忆愈深,特别是在如此兵荒马乱之时,想到丈夫陷贼于长安,该是怎样的忧心如焚!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流出,两地相思,悲苦难言。

  5)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回到诗人眼前望月场景,表达诗人对战乱局势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当想到以上情景,特别是妻子深夜难眠,为自己的处境而忧心时,诗人不免伤心落泪。诗人希望尽早结束这种两地思念的痛苦生活,“双照”而泪痕才干,那么“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再明白不过了。“照”字应“月”字,“双”字应“独”字,“双照”与“独看”对举成文,由虚入实,回忆过去的欢乐,感伤现在的孤独,将团聚寄托于将来。 (三)、艺术特点:

  1)炼字精准。一二联中,“怜”、“忆”与“今夜”、“独看”联系起来看,则意味相当深厚。明月每月可见,特写“今夜”,又是“独看”,可以想见有往日的“同看”和将来的“同看”。将来的“同看”由结句点明,而往日的“同看”通过这二联和相关材料的分析可以了解清楚:安史乱前,杜甫曾困守长安十年,其间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共同度过的。这期间夫妻二人一定曾共同看过明月,留下的记忆应是很深刻的。当长安沦陷后,一家人逃到羌村,与妻子同看明月也一定会回忆起在长安时看明月的情景,一定是不胜酸楚的 !而如今,妻子一人在羌村“独看”明月又是“忆长安”,这 “忆”不仅是辛酸,更是忧虑和惊恐的。那么,往日与妻子在羌村看月而“忆长安”,尽管百感交集,但毕竟二人团聚;如今只有妻子一人“独看”月而“忆长安”,“小儿女”们又天真幼稚,哪能为其分忧解难呢?此一“怜”字,可谓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②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采用了暗示手法,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眼,虚实结合,表达主题效果显著。

  (四)小结:这首诗虽只写亲情,但具有广阔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中写个人遭际,与亲人离散之痛苦,但其中所写夫妇、父子之爱已与忧君爱国、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恰如叶燮《原诗》所言:“杜甫之诗,随举其一篇,篇举其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忧君爱国、悯时伤乱,遭颠沛而不苟,处穷约而不滥,崎岖兵戈盗贼之地,而以山川景物、友朋杯酒抒愤陶情,此杜甫之面目也。”诗人抒发的不仅限于自己与妻子之间的离别之情,而且包含了战乱之中广大人民共同的心声。诗人在半年后所写的《述怀》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 (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地),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由此不难看出,在诗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的是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诗人对四海升平的理想。在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无时不在跳动。

  五、作业:背诵全诗,预习《哀江头》。

  第二课时

  一、 新课导入,检查背诵。 二、学习《哀江头》

  (一)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春天。当时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名诗。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主旨) 全诗分三部分。

  1)第一部分为前四句,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荒凉景象。

  ①“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大加修建,宫殿楼阁连绵起伏,奇花异草四处种植,是皇室贵族和文人们的游览胜地。安史乱前,这里一到春天游人如织,车马繁华。安史乱中遭受严重破坏,游人稀少。一个明媚的春日,诗人前往曲江,偷偷行走在一个僻静的角落,看到眼前荒凉破败之景,不禁吞声忍气,暗暗哭泣。这就是如今的曲江的游人 !行人稀少,哭泣也不敢大声哭,只能吞声而哭。,重复用一个“曲”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心中愁肠百结、纡曲难伸的感觉。这两句,写出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因为当时江山易手,安史叛军已掌控长安。

  ②“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诗人在曲江所见到的又是什么样一番景象呢?“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见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对比。“细柳新蒲”,又是一个春天到来了,只见细柳袅袅,茵茵蒲芽,生机盎然。“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入敌手。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诗人不禁心中大恸,对往日的回忆自然而然地转入下段“忆昔”。

  2)第二部分为接下来八句,写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繁华盛景。

  ①“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总写往日繁华。南苑即曲江之南的芙蓉苑,在开元二十年 (732),从大明宫到南苑,修筑了复道夹城,帝室权贵可通过夹城直抵南苑。诗人想起当年御驾游苑时,霓彩旗帜飘扬,车驾豪华奢侈,珠光宝气映得花木也五光十色,绚丽无比。

  ②“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这几句具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同辇随君”用班婕妤典故,与唐明皇宠爱杨贵妃形成对比。当年汉成帝未能做成的事,唐明皇做出来了;班婕妤不屑于做的事,杨贵妃却自鸣得意地做了。言下之意,暗讽唐明皇荒淫好色。接下来四旬写杨贵妃的骄纵得意之态。“才人”是宫中女官,她们身着戎装,骑着有黄金勒口的白马,带着精美的弓箭,翻身仰天射中比翼双飞的鸟儿,杨贵妃为之嫣然“一笑”。“一笑”二字颇有言外之意。妃子“一笑”,唐明皇能不开心?联系周幽王为博妲己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这“一笑”之中又有多少讽刺之意!

  3)第三部分为后八句。写诗人在沧桑巨变之前的哀思,总结了全篇,且照应了开头。

  ①“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这几句写对李杨二人自食恶果而酿成悲剧的感慨。“明眸皓齿”既是写“一笑”的情态,又引出了杨贵妃那令人感慨万千的悲剧。杨贵妃在马嵬坡遭兵变而缢死,然而长安已是沦陷于敌手,血污的游魂也难以回京了。杨贵妃死后埋葬在渭水之滨的马嵬,唐玄宗入川,走的是崎岖难行的剑阁古道,生死别离,彼此之间音容渺茫,难通消息。诗人以“同辇随君侍君侧”与“去住彼此无消息”、“一笑正坠双飞翼”与“血污游魂归不得”的今昔对比,揭示了李杨二人的荒淫无度与大祸临头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写得惊心动魄,引人深思。

  ②“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人生总是有感情的,诗人触景伤怀,泪水夺眶而出;而大自然是无情的,江水自流,江花自开,它们不管人世多少沧海桑田,亘古如此,未有终极。这里以无情衬有情,更见伤痛之情深。此时天已黄昏,胡骑出动,扬起了满天灰尘,给人一种高压恐怖气氛。这样,开头写的诗人为何要“潜行”、“吞声哭”便有了答案。诗人忧愤交迫,心急如焚。末两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想回到城南住所,却反而走向了城北,心烦意乱竟辨不清南北方向;一是诗人明知住所在城南,却驻足眺望城北,翘首盼望官军的到来,因为唐肃宗此时在灵武,灵武在长安以北。诗人同时写的《悲陈陶》一诗中有句“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含意相同。陆游《老学庵笔记》云:“北人谓‘向'为‘望'。”可见“望城北”即“向城北”意。

  3、小结:全诗忧时伤乱的主题至为沉痛。诗人潜行曲江,今昔对比之中,寄托了深深的哀思。

  (三)艺术特色:

  1、全诗结构紧紧围绕主题而展开。由眼前翻到从前,又从回忆转回现实。纡曲有致,跌宕起伏,富有层次感。先是写哀,触景伤情,有物是人非之感;接写极度之乐,回忆李杨二人荒淫无度的豪奢生活;尔后又写乐极生悲,写出时代变幻的深哀巨痛。

  2、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中乐与哀因果转换,对比效果强烈,在今昔对比中,蕴含了诗人无尽的哀愁。这里既有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也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这是李唐王朝衰败的悲歌,也是诗人为国破家亡而泣,可谓句句伤心,字字血泪。 三、学习《蜀相》。

  (一)写作背景简介: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1)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感慨。(主旨)

  2)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设为问答,以寻访丞相祠为由,点出诸葛亮庙在成都城外,为高大繁茂的柏树所遮掩。丞相祠堂即今武侯祠,在成都城南约二里处。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创下了令后人景仰的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何处寻”,口气急切,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追慕;锦官城,即成都,成都在汉代织锦业发达,朝廷曾在此设锦官专管,故有“锦官城”之称。“柏森森”,以苍松翠柏之茂密暗含人们对诸葛亮的景仰,透出一种肃穆、安谧的气氛;杜甫在夔(kuí)州时写有《古柏行》一诗,其中有句“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可为“柏森森”三字作一较好注脚。“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3)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进一步写丞相祠堂幽静的环境,表现了诗人追怀诸葛亮的寂寞之心。这里有把台阶都映得发绿的碧草,有藏在深树枝叶后鸣啭的黄鹂。“自春色”,写出春草茂盛之态,“空好音”,写游人稀少,鸟儿鸣声婉转,但并不引起游人的注意。丞相庙宇如此幽静、寂寞,先贤的功绩渐渐被人遗忘;诗人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知音者少,只有引古人为同调,这是多么寂寞的怀古之心啊 !其中亦可见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对世无贤才的深深失望之情。此联还命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确切地说,这两句应看成“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婉,就是生动的一例。

  4)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以凝练的笔墨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这里突出诸葛亮一生中的三件大事:一是三顾茅庐,定天下鼎足三分之大计;二是辅助刘备开创蜀汉政权;三是辅佐后主刘禅巩固帝业。诗人最为羡慕的是诸葛亮能与刘备的君臣际会,共创大业,一生才学得以施展。“天下计”,天下大计。指《隆中对》中所言:“东连孙权,北抗曹操,西取刘璋”。“老臣心”意指诸葛亮功成不居、忠心谋国之心。《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日:‘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初,亮自表后主曰:‘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此联既是对诸葛亮高尚人格的赞美,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隐衷。

  5)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写自己对诸葛亮一生遭际的沉痛感慨。诸葛亮一生对蜀汉政权耿耿忠心,最后于后主建兴十二年 (234)病逝军中。这年春天,诸葛亮第六次兵出祁山,与魏司马懿军在陕西渭南对垒,相持百余日,终因操劳过度,八月于五丈原离世,年五十四岁。“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就是这段史实。诸葛亮虽未能伐魏功成,却践行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崇高精神和品质光照千古,千百年来后人无不为此感动流泪。“英雄”,应是指千古以下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而赴汤蹈火之人,其中尤其如杜甫这样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之人。此句隐含着诗人感时伤乱之意。

  3.小结:本诗题目为蜀相,却直写诸葛亮,景中含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其间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和政治理想,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诗人对忧念苍生、济世扶危的诸葛亮极其崇敬景仰,希望在当时安史之乱中也能有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而又忠心为国之人出现;诗人对自己不能拯时济世而潦倒一生深感遗憾。

  (三)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天衣无缝。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富有艺术感染力。

  2.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中乐与哀因果转换,对比效果强烈,在今昔对比中,蕴含了诗人无尽的哀愁。这里既有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也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这是李唐王朝衰败的悲歌,也是诗人为国破家亡而泣,可谓句句伤心,字字血泪。

  四、作业:背诵《蜀相》,预习下两首诗。

  第三课时

  一、 新课导入,检查背诵。

  二、《又呈吴郎》

  (一)写作背景:看课文注释①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1)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劝告吴郎让老妇人打枣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真切的关心和深挚的同情。(主旨)

  2)首联“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开门见山,直叙其事。“扑枣”即“打枣”,“打”字显猛烈,而用“扑”字,有“打”得短促、量少之意;“任”,放任不管。原因正在于“无食无儿一妇人”。这句诗充满同情意味,口气自然,似乎直接面对吴郎说话。

  3)颔联“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紧接上联,进一步说明“扑枣”的原因。“困穷”正在于上句所言。意谓如果不是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 ?正由于她扑枣时心怀恐惧,所以我们不仅不应干涉,反而更应显得和善些,让她安心打枣才对。以上四句是诗人自叙以前之事,用以启发吴郎

  4)颈联“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直接说到吴郎的行为。前句主语是寡妇,“防”,提防,心存戒备。“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多虑。后句主语是吴郎。此联意谓,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未免多心,但你一搬进草堂就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 ! 言外之意在于:这不能怪她多心,而是你有点不近人情。她本来打枣时就提心吊胆,你不表现亲善一些,反而一来就插起篱笆了 !此两句措辞委婉含蓄,如果话说得太生硬、直接,可能会引起吴郎的反感。

  5)尾联“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劝说强有力的理由,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前句是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这位寡妇、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穷困的社会根源在于官府的剥削,即“征求”。这也为寡妇的行为作了进一步的开脱。后句说得更远更深,诗人想到持续了十余年的安史之乱,不禁涕泪横流。而这也正是广大人民穷困的又一深刻时代根源。以此来点醒、开导吴郎,让他看得远一些,多一些同情心

  3.小结:此诗富有强烈的人民性,是诗人忧国忧民精神的具体例证。诗人由二件普通的打枣小事,联想到广大人民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实,并为此涕泪横流。同时也是向吴郎、向广大尚处于战乱中的人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在此艰难岁月之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三)艺术特色:

  1、以诗代书信,词语明白如话却又委婉含蓄。诗人用了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承接关联,如“不为”、“只缘”、“已”、“正”、“即”、“便”、“虽”、“却''等,这样既有律诗的格律韵味,又具散文的灵活性,读起来抑扬顿挫,令人回昧不已。

  2、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如“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节奏感,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三、学习《登岳阳楼》

  (一)写作背景: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 (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1)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表达了自己衰暮之年仍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主旨)

  2)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即紧扣诗题,点明登临之意,只是感情复杂,不知是喜是悲。洞庭湖水方圆五百余里,蔚为壮观。诗人以“昔闻”入手,写出自己早已对之向往之情,只是如今在衰残之年方得以登临。杜甫一生怀才不遇,路途坎坷,但从未放弃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只是此时已值衰年,万事成空,所有的愿望即将化为泡影,在今昔对比之中,抑郁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流露无遗。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登临所见。广阔无垠的洞庭湖,浩浩荡荡,好像把东方的吴地和南方的楚地一分为二,连日月星辰都漂浮于湖水之中。此句写出了洞庭湖恢弘的气象和诗人博大的胸襟。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转而写自己之凄苦情状。这十字可谓字字辛酸:亲朋绝少而音讯难通;年老体衰而又病魔缠身;生活艰难,唯有一叶小舟顺流漂泊,困顿潦倒之状令人凄然。

  4)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泅流”紧承上联,显出诗人博大的胸襟。诗人凭栏遥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正表现了其宽广的胸怀,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3.小结: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感人至深。

  (三)艺术特色:气势恢弘的景物描写,“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境界之大,写洞庭诗句无出其右

  四、作业:背诵《登岳阳楼》,预习下一课。

  《月夜》教案教学设计3

  《月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准确流畅地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重点

  1.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投影写月的诗)大家还知道哪些写月诗篇?试试背几首。

  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另一篇描写月的诗歌——《月夜》

  二、朗读《月夜》

  1、 作者简介: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 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 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2、 学生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诗意

  译文: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三、合作探究

  1、本诗前两句在 描写和抒情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前两句仰望写月夜之景,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含时光流转之意,表现出月夜的静寂,其作用是衬托虫鸣声的清脆欢乐以及给人的心灵震撼。

  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说说“新”字在写景和抒情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个“新”字写出了敏感的虫儿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气息,从而发出了第一声鸣叫,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

  四、诗文赏析

  1、赏析一、二句:据皇甫冉说,刘方平善画,“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刘方平壁画山水》),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宠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这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只有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无言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这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 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

  2、赏析三、四句: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三、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喧闹的声响、生命的活力。诗人撇开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一切习见的春的标志,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这不仅表现出诗人艺术上的独创精神,而且显示了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

  五、课文小结:

  《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这首诗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思新颖别致。诗人选取了静寂的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写作特点: 短短四句诗寓情于景,简洁、生动、明快。

  思想感情: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和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

  六、拓展延伸:北宋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享有盛誉的名句,实际上刘方平在他之前就在《月夜》中成功地表现过这种诗意体验,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的分析评价。

  明确:《月夜》末句中“虫声新透绿窗纱”,写敏感的虫儿首先感知到春天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春气暖,虫先知,诗人在“新透窗纱”的虫声中感到春天的来临,感受细腻敏锐,贴近生活,富有哲理,落笔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学生齐读《月夜》

  八、作业:课堂检测

  1、《月夜》的作者是( )朝的( )

  2、 默写全诗。

  3、 《月夜》的作者是一位不很出名的诗人,但这首小诗却写得别具一格,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其诗歌风格。

  《月夜》能力提高训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 诗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是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 诗中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3 诗中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的诗句是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4诗中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的诗句是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 诗中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的诗句是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6 诗中以喧闹的声响来展示生命活力的诗句是

  虫声新透绿窗纱。

  7 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3)这首诗的语言一直被后人所称道,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这首词胜在后两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刘方平《月夜》阅读答案

  (1)“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

  (2) 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

  (3)语言清丽、细腻、新颖、隽永,独具一格。

  (4)诗的前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在静谧的月夜的虫声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后两句使得全诗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意对即可)

  《杜甫诗五首》(月夜、哀江头、蜀相、又呈吴郎、登岳阳楼)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杜甫;背诵《月夜》、《蜀相》、《登岳阳楼》。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会分析《哀江头》一诗中运用的对比、衬托、用典的写法;了解《蜀相》一诗中所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理清《又呈吴郎》一诗的思路;感受《登岳阳楼》中“坼”与“浮”字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杜甫的诗歌往往结合时事,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背诵、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月夜

  【导入语】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下品);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中品);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上品)。这三句诗,如果排名次,哪一句最好?哪一句最差?为什麽改一个字能如此之神奇?画要点睛,诗歌重眼。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曾于健康瓦棺寺画维摩诘像,点睛之日致万人空巷。

  【感受诗眼】

  1、诗眼的内涵: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其中,位于某联、某句中最富有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生动性或情趣性的字词句也叫做炼字。

  2、诗眼的位置:(1)在题目中:如《书愤》、《春夜喜雨》。(2)在诗句中:《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品味诗眼】

  1内容定位:体会意境,联想与想象。

  (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注释。

  (4)、看内容。

  译诗:今晚鄜州的月亮高悬, 我的妻子只有一个人独自看着月亮。我怜惜远方幼小的孩子,他们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散发着幽香的雾气使妻子的头发被沾湿了,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倚靠在薄而透明的纱帷之下,月光照进来,将两人脸上的泪痕照干。

  (5)分析诗歌。

  比较两幅图,哪幅更符合此情此景?(一幅突出儿女,一幅突出妻子)

  参考:第二幅,本诗突出的是闺中,即妻子。小儿女只是侧面描写,对比衬托出妻子的“独看”,小儿女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这更增加了妻看月时的孤独感。施补华也说:“儿女不解忆,则解忆者独其妻矣。”(教师引导,由此可见,这里的诗眼是“独看”)。

  为什麽主角是“闺中”,作者不是杜甫吗?

  明确:诗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明明是杜甫思念鄜州的家人,但他却不直接道出,而是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妻子在鄜州对月思念杜甫:妻子正在鄜州对月思夫,但孩子们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妻子在月下伫望时间长了,露水沾湿了她的头发,清辉使得她玉臂生寒。妻子在想:何时才能团聚呢?(教师引导,由此可见,这里的诗眼是“双照”)。

  全诗的诗眼:独看,双照(另一种说法,有人将“忆”字作为全诗诗眼也可以,将“忆”字作为全诗诗眼是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大局。将“独看”与“双照”作为全诗诗眼是从局部出发,着眼于具体)。

  2活用定位:移位意更深(此种诗眼更专业的说法叫做炼字。倘若考试时叫我们找出全诗诗眼,我们就找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或词。倘若是叫我们找出哪个字用得最好,那就是炼字)。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全联的句眼:湿,寒。

  参考:湿:沾湿;寒:寒冷,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雾气使妻子的头发被沾湿了,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课堂练习】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垂、涌)

  2、《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全诗诗眼:望,怀

  全联句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

  【考试链接】

  考试链接-----分析诗眼意蕴的题型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含义最深的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1,解释字。2,解释话。3,答手法。4,答思想感情

  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作业布置:预习《即景抒情诗四首》。

  板书设计:

  哀江头

  【导入语】

  播放古筝曲《哀江头》视频,并介绍:唐代诗人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天,沿着已被叛军攻占的长安东南的游览胜地曲江行走,想起安史之乱前,这里一到春天游人如织,车马繁华,现在却遭受严重破坏,游人稀少。于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哀痛欲绝,写下一首名诗《哀江头》。乐曲《哀江头》即根据这首诗意而作,共分为1.引子2.慢板与中板3.激动的快板4.慢板的再现5.尾声。曲子以古朴苍劲、悲愤幽怨的音韵表现了诗人独立江边对昔日繁华的回忆及对家破人亡的遗恨,分别表达了悲愤,悲泣,悲痛,悲哀等复杂的心情。我们欣赏完了这首曲子,现在来欣赏这首诗。

  【整体感知】

  提问:从时间上说,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全诗分为三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荒凉景象。 “忆昔霓旌下南苑”至“去住彼此无消息”是第二部分,写安史之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盛景及李杨二人的悲剧。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写诗人在沧桑巨变时的哀思,总结全篇。

  【内容解析】

  第一部分:

  吞声:不敢出声。潜行:偷偷地行走。

  住在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的偏僻之处。江边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

  1、诗人为何哭?是怎么哭的?为什么要这样哭?

  明确:长安已被安史叛军占领,作者睹物伤怀,因而痛苦。诗人是“吞声哭”(“潜行”),因为长安被占领,笼罩着恐怖气氛,所以诗人不敢放声痛哭,不敢光明正大地行走。

  2、诗人在江头看到的景象有什么特点?哪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诗人看到长安沦陷后的曲江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锁”和“为谁绿”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见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对比。“细柳新蒲”, 细柳袅袅,茵茵蒲芽,生机盎然,景物是很美的。“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入敌手(教师承接语: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作者想起了什么?他的思绪飘到了哪里)。

  第二部分:

  生颜色:生出光辉。

  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翻身朝天仰射云中飞鸟,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离去的和留在人世的彼此没有消息。

  3、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诗人忆起什么?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如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特点?

  明确: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诗人忆起安史之乱前的曲江,那时它是一片繁华盛景,从“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唐玄宗一行排场很大,彩旗飘扬,豪华奢侈,连南苑中的万物都生发光辉(教师承接语:这两句是总写昔日之繁华。那么,诗人是怎样具体描绘的呢?我们接着看后面的内容)。

  4、“同辇随君侍君侧”和“一笑正坠双飞翼”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由此可看出作者对帝妃游曲江的态度如何?

  明确:这两句暗用了汉代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其用意就是讽刺唐玄宗荒淫好色和杨贵妃的骄纵得意之态(教师承接语:如此骄奢淫逸的李、杨二人,结局如何呢?我们再看“明眸皓齿今何在”到“去住彼此无消息”四句)。

  5、李、杨二人的结局与“忆昔”部分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此写来,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李杨两人的结局与她们当年的荒淫骄纵有因果关系。对比强烈,效果明显。如此写来,既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又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

  第三部分:

  臆:胸,这里指胸前的衣裳。

  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襟,江草的生长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走向了城北。

  6、怎么理解“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这两句?作者为何“欲往城南望城北”?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哪两句?

  明确: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衣襟;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草自枯荣,永无尽期。这是用无情衬有情,而更见情深。作者因为忧心如焚,哀痛极深,因而一时懵懵懂懂走向了城北,走错了方向。最后两句与开头的“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照应。其中“胡骑尘满城”写出了叛军密集的巡视,营造出恐怖的气氛,这就是诗人要“吞声哭”“潜行”的原因。

  【总结】

  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

  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蜀相

  【导入语】

  在卧龙岗,有一副对联,对联说“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副对联陈述了谁的事迹?(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了后世人的尊敬,有许多诗人写诗来纪念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怀念诸葛亮的诗歌,杜甫的《蜀相》。

  【字词、译诗】

  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汉代成都织锦业发达,朝廷曾在此设锦官专管,故称为锦官城。 森森:形容树木高大茂密。

  自:独自。 空:白白地,徒然。

  两朝:指刘备、刘禅两代君主。 开济:开创大业,济国安时。

  出师:出动军队,指诸葛亮多次出兵伐魏。

  丞相的祠堂到哪里去寻找?它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映照着台阶的绿草独自呈现出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然地唱着美妙的歌声。刘备三次频繁拜访,同他商议统一天下的大计,他辅佐两朝君主开创大业,济国安时,体现了老臣的赤胆忠心。可惜出征还没有获胜,自己却先死去,这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泪满衣襟!

  【内容解析】

  1、 诗歌四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首联以问答形式,写出了武侯祠的地理位置。颔联,写入祠后所见所闻。颈联,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尾联,叹惋诸葛亮的壮志未酬。

  2、中国古代诗歌十分注重景色的描绘,在这首诗中很明显也有景色的描写。请同学们思考,诗中哪几联在写景?在景物描绘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叫做什么写法?

  明确:本诗首联、颔联写景。首句从“丞相祠堂”写起,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第二句“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柏树之所以高大茂密,是因为没有人去砍伐它们,爱惜这些柏树,正是表现了人们对诸葛亮的爱戴。颔联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这两联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

  3、诗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四句,表达了他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又呈吴郎

  【导入语】

  陕西民歌中有一句歌词说“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是一个影响广泛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忠君爱国,体恤百姓,深受百姓欢迎,写了许多反映百姓痛苦生活的诗歌,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即《又呈吴郎》。

  【写作背景介绍】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因此这一首题作《又呈吴郎》。呈:呈送,尊敬的说法。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与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

  【字词、译诗】

  扑:打。 任:任凭,任由。

  只缘:只因为。 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

  即:立即,马上。 便:就。

  任真:听其自然,率真任情,不加修饰。 征求:指赋税征敛。

  我任由西面的邻居在草堂前打枣,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妇人。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呢?只因为怕她恐惧,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妇人立即防着你这个远客即使属多事,但您来了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了。贫妇人已经对我诉说了因为赋税征求,贫穷到骨。我正由此联想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泪湿手巾。

  【内容解析】

  1、诗歌各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诗人是怎样劝告吴郎的?

  明确:首联写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颔联写应该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颈联写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尾联写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诗人先自叙以前事以启发吴郎,接着委婉劝吴郎,最后指出人民贫苦的根源:一是苛捐杂税,一是战乱连连。

  2、 本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普通的打枣小事 人民的水深火热 老泪纵横(教师点拨)。

  本诗是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例证!同时也说明,在此艰难的岁月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以共渡难关(教师补充:最后两句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登岳阳楼

  【导入语】

  洞庭湖上,一岳阳楼,古往今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一楼何奇?一楼不奇。奇的是众文人的才华,众文人的情怀。孟浩然曾在洞庭湖边描绘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就是孟浩然的大气。其实,像孟浩然这样的大气人物是从不会寂寞的,就像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杜甫,也留下了千古佳作——《登岳阳楼》,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杜甫简介】

  杜甫,字 子美 ,河南巩县人,自号 少陵野老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杜工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诗史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李杜”,被人誉为“ 诗圣”。

  【背景介绍】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

  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字词、译诗】

  无一字:指音信皆无。 涕泗:眼泪和鼻涕。 轩:栏杆。

  我从前就听说过洞庭湖名胜,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洞庭湖浩瀚无边,好像要把我国东南方向的吴和楚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亲戚朋友没有一点音信,只有年老多病的我生活在这一叶孤舟之上。战争的硝烟仍旧弥漫在关山之北,我靠着栏杆遥望,不由得老泪纵横。

  【内容解析】

  1、“昔闻”“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昔闻”二字说明对洞庭湖渴望向往已久,“今上”二字说明如愿以偿甚喜,这里将今昔的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

  2、 颔联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哪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明确: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坼”和“浮”。“坼”字,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富有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天地和日月星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显得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气势磅礴,宏伟奇丽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3、 颈联和尾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颈联写凄凉落寞的个人景况。尾联写诗人想到不息的战争,老泪纵横,这是他忧国忧民的体现(教师补充,由此可见,诗歌首联引题,交代背景;颔联写景,写出了洞庭湖的宏伟磅礴;颈联写凄凉落寞的个人景况;尾联写不息战争,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广阔胸襟。这使得整首诗意境宏大,情调悲壮)。

  4、 诗歌前两联的“景”和后两联的“情”有什么关系?

  明确:前两联写景,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磅礴,宏伟奇丽。后两联写情,写出了作者孤老病弱的现状和忧国忧民的心情,表明了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伟大胸襟。诗人眼中洞庭湖的阔大形象与他的博大胸怀相呼应。此时,在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总结】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互相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作业布置:预习《即景抒情诗四首》。

  板书设计:

  《杜甫诗五首》(又呈吴郎,哀江头,月夜,登岳阳楼,蜀相)学案

  3 杜甫诗五首

  一、学习目标

  1、能够简要地说出杜甫的身分、文学史上的地位、诗歌的主要特点等。

  2、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诗中的词语。

  3、能够背诵《月夜》《蜀相》《登岳阳楼》,其他两首熟读成诵。

  4、能够具体分析《月夜》的艺术技巧。

  5、能够具体分析《哀江头》前四句的“《黍离》之悲”。

  6、能够具体分析《登岳阳楼》雄浑壮阔的诗境。

  7、能够再阅读10-20首杜甫的诗

  二、预习指导

  (一)预习任务

  1、基本任务

  ① 通过注解了解杜甫的基本情况。

  ② 通过查字典、看注解,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③ 熟读这五首诗。

  2、扩展任务

  ① 查相关资料了解杜甫并做一些摘录。

  ② 背诵《月夜》《蜀相》《登岳阳楼》这三首诗。

  ③ 试着分析每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

  ④ 再读10-20首杜甫的诗。

  (二)方法指导

  1、难读难懂的词语书下一般都有注解,同学们可以先看注解,再查字典。查字典也弄不明白做个标记以便问老师。

  2、了解杜甫的基本情况可以上网搜索,也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如《中国文学史》。

  3、在扫清文字障碍之后反复诵读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必经之路,万不可只看参考资料而不诵读。

  4、分析艺术技巧应多用比较的方法。比较一下诗人没写什么、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

  5、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大致可以分三步走。一是熟读成诵,在诵读的过程中想象自己就是诗人,处在某种情境中,想要表达某种情感,尽量体会诗人的情感。二是反复揣摩诗的题目、重要的词语及结尾的诗句,以此帮助自己把握诗的主要内容。三是考虑诗人用什么样的方法把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可通过对比的方法体会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与一般诗不同或高明的地方。其实这三步在实际运用中很难分开,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

  6、推荐大家再读一读杜甫以下这些诗歌。

  《望岳》、《后出塞》、《春望》、《兵车行》、《赠卫八处士》、《石壕吏》、《秦州杂诗》、《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春夜喜雨》、《客至》、《水槛遣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绝句》(四首,其二“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登楼》、《宿府》、《旅夜书怀》、《白帝》、《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阁夜》、《登高》、《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江南逢李龟年》。

  (三)有疑而问

  三、基本训练

  (一)、基础题目

  1、填空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曾住在长安城东南少陵原畔,自称为“______”,曾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______”。与李白同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合称“______”。杜甫诗以爱民忧国的激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世称“______”。杜甫兼善各体,精益求精,形成律切精深、沉郁顿挫、千汇万状、浑涵汪洋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至为深远,后人称为“诗圣”。

  2、为下面的字注音

  鄜 鬟 幌 辇 襟 坼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

  4、请默写出《月夜》、《蜀相》、《登岳阳楼》三首诗。

  5、请找出《月夜》一诗的“诗眼”并具体分析它是如何体现这首诗的意境的。

  6、请具体分析《哀江头》首四句是怎样表现出江头之荒凉的。

  《杜甫诗五首》(又呈吴郎,哀江头,月夜,登岳阳楼,蜀相)学案

  杜甫诗五首《月夜》《哀江头》《蜀相》《又呈吴郎》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进而体会诗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2、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和杜甫诗沉郁顿挫、雄浑有力的现实主义风格。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借物抒发的不同情感,学会意象—意境—诗情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意象—意境—诗情的鉴赏方法。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杜甫一生历经坎坷,饱尝生活的磨难,体味人世的悲辛。在杜甫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月的诗句,据不完全统计,杜甫的咏月诗有一百多首,有很多妙语佳句,传诵千古。在一向“沉郁顿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杜笔下,那是一个天地肃穆、日昏月暗的月亮世界,一个情谊淳厚、绵绵不尽的瑶池仙境,一个悲怆掩泣、雄心不泯的夜空精灵。其中有“枫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的恬静优美,也有“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的战争悲愤;有“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的拳拳忠心,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悠悠深情。

  二、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襄阳人,曾祖时迁居河南(今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事被贬,作检校工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他所投奔得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死于赴岳州舟中。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反映,他的诗于是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谴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他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成李杜。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

  三、学习《月夜》

  (一)、写作背景: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1)这首诗通过写诗人陷于长安时对家中亲人的思念,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主旨)

  2)首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设想妻子望月怀人的忧心。诗人本是在长安望月,但他忧心的不仅是自己困居长安、生死未卜的处境,而且是挂念远在鄜州的妻儿。自己独在长安,当然是“独”看月,而妻子有儿女在身旁,为何也是“独”看呢 ?下联紧承而出。

  3)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紧承上联,是流水对,直写儿女之“未解”,是“不忆而忆”,翻进一层。诗人不写自己对妻儿的牵挂,也不写妻子是如何的思念自己,却写小儿女因为太小,他们还不懂父亲不在身边的悲苦,这就更加令人可怜。“未解忆长安”有双重含意:一是儿女因太小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一是儿女们不理解望月思亲的母亲。

  4)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个“湿”字,一个“寒” 字,通过想象,形象地写出妻子望月之久,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愈久而忆愈深,特别是在如此兵荒马乱之时,想到丈夫陷贼于长安,该是怎样的忧心如焚! 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流出,两地相思,悲苦难言。

  5)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回到诗人眼前望月场景,表达诗人对战乱局势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当想到以上情景,特别是妻子深夜难眠,为自己的处境而忧心时,诗人不免伤心落泪。诗人希望尽早结束这种两地思念的痛苦生活,“双照”而泪痕才干,那么“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再明白不过了。“照”字应“月”字,“双”字应“独”字,“双照”与“独看”对举成文,由虚入实,回忆过去的欢乐,感伤现在的孤独,将团聚寄托于将来。

  (三)、艺术特点:

  1)炼字精准。一二联中,“怜”、“忆”与“今夜”、“独看”联系起来看,则意味相当深厚。明月每月可见,特写“今夜”,又是“独看”,可以想见有往日的“同看”和将来的“同看”。将来的“同看”由结句点明,而往日的“同看”通过这二联和相关材料的分析可以了解清楚:安史乱前,杜甫曾困守长安十年,其间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共同度过的。这期间夫妻二人一定曾共同看过明月,留下的记忆应是很深刻的。当长安沦陷后,一家人逃到羌村,与妻子同看明月也一定会回忆起在长安时看明月的情景,一定是不胜酸楚的 !而如今,妻子一人在羌村“独看”明月又是“忆长安”,这“忆”不仅是辛酸,更是忧虑和惊恐的。那么,往日与妻子在羌村看月而“忆长安”,尽管百感交集,但毕竟二人团聚;如今只有妻子一人“独看”月而“忆长安”,“小儿女”们又天真幼稚,哪能为其分忧解难呢?此一“怜”字,可谓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②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采用了暗示手法,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眼,虚实结合,表达主题效果显著。

  (四)小结:这首诗虽只写亲情,但具有广阔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中写个人遭际,与亲人离散之痛苦,但其中所写夫妇、父子之爱已与忧君爱国、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恰如叶燮《原诗》所言:“杜甫之诗,随举其一篇,篇举其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忧君爱国、悯时伤乱,遭颠沛而不苟,处穷约而不滥,崎岖兵戈盗贼之地,而以山川景物、友朋杯酒抒愤陶情,此杜甫之面目也。”诗人抒发的不仅限于自己与妻子之间的离别之情,而且包含了战乱之中广大人民共同的心声。诗人在半年后所写的《述怀》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 (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地),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由此不难看出,在诗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的是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诗人对四海升平的理想。在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无时不在跳动。

  五、作业:背诵全诗,预习《哀江头》。

  一、 新课导入,检查背诵。

  二、学习《哀江头》

  (一)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春天。当时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名诗。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主旨) 全诗分三部分。

  1)第一部分为前四句,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荒凉景象。

  ①“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大加修建,宫殿楼阁连绵起伏,奇花异草四处种植,是皇室贵族和文人们的游览胜地。安史乱前,这里一到春天游人如织,车马繁华。安史乱中遭受严重破坏,游人稀少。一个明媚的春日,诗人前往曲江,偷偷行走在一个僻静的角落,看到眼前荒凉破败之景,不禁吞声忍气,暗暗哭泣。这就是如今的曲江的游人 !行人稀少,哭泣也不敢大声哭,只能吞声而哭。,重复用一个“曲”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心中愁肠百结、纡曲难伸的感觉。这两句,写出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因为当时江山易手,安史叛军已掌控长安。

  ②“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诗人在曲江所见到的又是什么样一番景象呢?“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见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对比。“细柳新蒲”,又是一个春天到来了,只见细柳袅袅,茵茵蒲芽,生机盎然。“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入敌手。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诗人不禁心中大恸,对往日的回忆自然而然地转入下段“忆昔”。

  2)第二部分为接下来八句,写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繁华盛景。

  ①“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总写往日繁华。南苑即曲江之南的芙蓉苑,在开元二十年 (732),从大明宫到南苑,修筑了复道夹城,帝室权贵可通过夹城直抵南苑。诗人想起当年御驾游苑时,霓彩旗帜飘扬,车驾豪华奢侈,珠光宝气映得花木也五光十色,绚丽无比。

  ②“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这几句具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同辇随君”用班婕妤典故,与唐明皇宠爱杨贵妃形成对比。当年汉成帝未能做成的事,唐明皇做出来了;班婕妤不屑于做的事,杨贵妃却自鸣得意地做了。言下之意,暗讽唐明皇荒淫好色。接下来四旬写杨贵妃的骄纵得意之态。“才人”是宫中女官,她们身着戎装,骑着有黄金勒口的白马,带着精美的弓箭,翻身仰天射中比翼双飞的鸟儿,杨贵妃为之嫣然“一笑”。“一笑”二字颇有言外之意。妃子“一笑”,唐明皇能不开心?联系周幽王为博妲己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这“一笑”之中又有多少讽刺之意!

  3)第三部分为后八句。写诗人在沧桑巨变之前的哀思,总结了全篇,且照应了开头。

  ①“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这几句写对李杨二人自食恶果而酿成悲剧的感慨。“明眸皓齿”既是写“一笑”的情态,又引出了杨贵妃那令人感慨万千的悲剧。杨贵妃在马嵬坡遭兵变而缢死,然而长安已是沦陷于敌手,血污的游魂也难以回京了。杨贵妃死后埋葬在渭水之滨的马嵬,唐玄宗入川,走的是崎岖难行的剑阁古道,生死别离,彼此之间音容渺茫,难通消息。诗人以“同辇随君侍君侧”与“去住彼此无消息”、“一笑正坠双飞翼”与“血污游魂归不得”的今昔对比,揭示了李杨二人的荒淫无度与大祸临头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写得惊心动魄,引人深思。

  ②“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人生总是有感情的,诗人触景伤怀,泪水夺眶而出;而大自然是无情的,江水自流,江花自开,它们不管人世多少沧海桑田,亘古如此,未有终极。这里以无情衬有情,更见伤痛之情深。此时天已黄昏,胡骑出动,扬起了满天灰尘,给人一种高压恐怖气氛。这样,开头写的诗人为何要“潜行”、“吞声哭”便有了答案。诗人忧愤交迫,心急如焚。末两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想回到城南住所,却反而走向了城北,心烦意乱竟辨不清南北方向;一是诗人明知住所在城南,却驻足眺望城北,翘首盼望官军的到来,因为唐肃宗此时在灵武,灵武在长安以北。诗人同时写的《悲陈陶》一诗中有句“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含意相同。陆游《老学庵笔记》云:“北人谓‘向'为‘望'。”可见“望城北”即“向城北”意。

  3、小结:全诗忧时伤乱的主题至为沉痛。诗人潜行曲江,今昔对比之中,寄托了深深的哀思。

  (三)艺术特色:

  1、全诗结构紧紧围绕主题而展开。由眼前翻到从前,又从回忆转回现实。纡曲有致,跌宕起伏,富有层次感。先是写哀,触景伤情,有物是人非之感;接写极度之乐,回忆李杨二人荒淫无度的豪奢生活;尔后又写乐极生悲,写出时代变幻的深哀巨痛。

  2、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中乐与哀因果转换,对比效果强烈,在今昔对比中,蕴含了诗人无尽的哀愁。这里既有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也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这是李唐王朝衰败的悲歌,也是诗人为国破家亡而泣,可谓句句伤心,字字血泪。

  三、学习《蜀相》。 中学语文在线(ywzx8.com)

  (一)写作背景简介: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1)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感慨。(主旨)

  2)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设为问答,以寻访丞相祠为由,点出诸葛亮庙在成都城外,为高大繁茂的柏树所遮掩。丞相祠堂即今武侯祠,在成都城南约二里处。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创下了令后人景仰的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何处寻”,口气急切,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追慕;锦官城,即成都,成都在汉代织锦业发达,朝廷曾在此设锦官专管,故有“锦官城”之称。“柏森森”,以苍松翠柏之茂密暗含人们对诸葛亮的景仰,透出一种肃穆、安谧的气氛;杜甫在夔(kuí)州时写有《古柏行》一诗,其中有句“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可为“柏森森”三字作一较好注脚。“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3)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进一步写丞相祠堂幽静的环境,表现了诗人追怀诸葛亮的寂寞之心。这里有把台阶都映得发绿的碧草,有藏在深树枝叶后鸣啭的黄鹂。“自春色”,写出春草茂盛之态,“空好音”,写游人稀少,鸟儿鸣声婉转,但并不引起游人的注意。丞相庙宇如此幽静、寂寞,先贤的功绩渐渐被人遗忘;诗人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知音者少,只有引古人为同调,这是多么寂寞的怀古之心啊 !其中亦可见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对世无贤才的深深失望之情。此联还命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确切地说,这两句应看成“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婉,就是生动的一例。

  4)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以凝练的笔墨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这里突出诸葛亮一生中的三件大事:一是三顾茅庐,定天下鼎足三分之大计;二是辅助刘备开创蜀汉政权;三是辅佐后主刘禅巩固帝业。诗人最为羡慕的是诸葛亮能与刘备的君臣际会,共创大业,一生才学得以施展。“天下计”,天下大计。指《隆中对》中所言:“东连孙权,北抗曹操,西取刘璋”。“老臣心”意指诸葛亮功成不居、忠心谋国之心。《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日:‘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初,亮自表后主曰:‘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此联既是对诸葛亮高尚人格的赞美,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隐衷。

  5)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写自己对诸葛亮一生遭际的沉痛感慨。诸葛亮一生对蜀汉政权耿耿忠心,最后于后主建兴十二年 (234)病逝军中。这年春天,诸葛亮第六次兵出祁山,与魏司马懿军在陕西渭南对垒,相持百余日,终因操劳过度,八月于五丈原离世,年五十四岁。“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就是这段史实。诸葛亮虽未能伐魏功成,却践行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崇高精神和品质光照千古,千百年来后人无不为此感动流泪。“英雄”,应是指千古以下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而赴汤蹈火之人,其中尤其如杜甫这样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之人。此句隐含着诗人感时伤乱之意。

  3.小结:本诗题目为蜀相,却直写诸葛亮,景中含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其间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和政治理想,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诗人对忧念苍生、济世扶危的诸葛亮极其崇敬景仰,希望在当时安史之乱中也能有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而又忠心为国之人出现;诗人对自己不能拯时济世而潦倒一生深感遗憾。

  (三)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天衣无缝。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富有艺术感染力。

  2.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中乐与哀因果转换,对比效果强烈,在今昔对比中,蕴含了诗人无尽的哀愁。这里既有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也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这是李唐王朝衰败的悲歌,也是诗人为国破家亡而泣,可谓句句伤心,字字血泪。

  四、作业:背诵《蜀相》,预习下两首诗。

  第三课时

  一、 新课导入,检查背诵。

  二、《又呈吴郎》

  (一)写作背景:看课文注释①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1)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劝告吴郎让老妇人打枣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真切的关心和深挚的同情。(主旨)

  2)首联“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开门见山,直叙其事。“扑枣”即“打枣”,“打”字显猛烈,而用“扑”字,有“打”得短促、量少之意;“任”,放任不管。原因正在于“无食无儿一妇人”。这句诗充满同情意味,口气自然,似乎直接面对吴郎说话。

  3)颔联“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紧接上联,进一步说明“扑枣”的原因。“困穷”正在于上句所言。意谓如果不是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 ?正由于她扑枣时心怀恐惧,所以我们不仅不应干涉,反而更应显得和善些,让她安心打枣才对。以上四句是诗人自叙以前之事,用以启发吴郎。

  4)颈联“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直接说到吴郎的行为。前句主语是寡妇,“防”,提防,心存戒备。“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多虑。后句主语是吴郎。此联意谓,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未免多心,但你一搬进草堂就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 ! 言外之意在于:这不能怪她多心,而是你有点不近人情。她本来打枣时就提心吊胆,你不表现亲善一些,反而一来就插起篱笆了 !此两句措辞委婉含蓄,如果话说得太生硬、直接,可能会引起吴郎的反感。

  5)尾联“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劝说强有力的理由,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前句是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这位寡妇、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穷困的社会根源在于官府的剥削,即“征求”。这也为寡妇的行为作了进一步的开脱。后句说得更远更深,诗人想到持续了十余年的安史之乱,不禁涕泪横流。而这也正是广大人民穷困的又一深刻时代根源。以此来点醒、开导吴郎,让他看得远一些,多一些同情心。

  3.小结:此诗富有强烈的人民性,是诗人忧国忧民精神的具体例证。诗人由二件普通的打枣小事,联想到广大人民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实,并为此涕泪横流。同时也是向吴郎、向广大尚处于战乱中的人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在此艰难岁月之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三)艺术特色:

  1、以诗代书信,词语明白如话却又委婉含蓄。诗人用了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承接关联,如“不为”、“只缘”、“已”、“正”、“即”、“便”、“虽”、“却''等,这样既有律诗的格律韵味,又具散文的灵活性,读起来抑扬顿挫,令人回昧不已。

  2、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如“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节奏感,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三、学习《登岳阳楼》

  (一)写作背景: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 (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1)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表达了自己衰暮之年仍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主旨)

  2)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即紧扣诗题,点明登临之意,只是感情复杂,不知是喜是悲。洞庭湖水方圆五百余里,蔚为壮观。诗人以“昔闻”入手,写出自己早已对之向往之情,只是如今在衰残之年方得以登临。杜甫一生怀才不遇,路途坎坷,但从未放弃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只是此时已值衰年,万事成空,所有的愿望即将化为泡影,在今昔对比之中,抑郁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流露无遗。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登临所见。广阔无垠的洞庭湖,浩浩荡荡,好像把东方的吴地和南方的楚地一分为二,连日月星辰都漂浮于湖水之中。此句写出了洞庭湖恢弘的气象和诗人博大的胸襟。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转而写自己之凄苦情状。这十字可谓字字辛酸:亲朋绝少而音讯难通;年老体衰而又病魔缠身;生活艰难,唯有一叶小舟顺流漂泊,困顿潦倒之状令人凄然。

  4)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泅流”紧承上联,显出诗人博大的胸襟。诗人凭栏遥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正表现了其宽广的胸怀,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3.小结: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感人至深。

  (三)艺术特色:气势恢弘的景物描写,“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境界之大,写洞庭诗句无出其右

  四、作业:背诵《登岳阳楼》,预习下一课。

  杜甫《月夜》——“361°的相思和意象渗融”课例

  【动点创意】平行渗融《月夜》、《望月怀远》、《声声慢》中“月”、“雨”之意象——不一样的相思,一样的情真:忧国忧民的杜甫曲笔思亲,即景抒情的张九龄掬月怅然,结着丁香愁怨的李清照最难将息。

  【个性课案】

  一、读读一些咏月的经典诗句,再以“月,是……”的格式写一个句子。

  二、“‘诗史’与‘诗圣’齐飞,念家共悯民一色。杜甫情怀何在?”——品杜甫之“月”:

  1、从“情”的角度给这首诗加一个题目。

  2、诗中“独看”可否换成“同看”?以“诗人妻子‘独看’的泪痕里,……”的格式写句子。

  3、“怜”和“忆”换成其它字眼试试看,“忆”中有几层意蕴?

  4、读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后,想想诗人妻子心中是否也是“风急,雨淅淅”,有兴趣的同学以她的身份仿拟《声声慢》,填一首词。(示例:缦缦立立,寂寂重重,凄凄切切凄凄。夜阑更深时刻,怎能入寝。三声两只虫鸣,透进他晚来风细。月如钩,低绮户,照见儿女梦呓。 一地月冷如水。盈手处,双臂云鬟俱湿。倚着窗儿,垂泪又到天明。星稀更兼淡云,想长安茫茫生死。这次第,怎一个忧字了得!)

  5、比较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想想杜甫为什么不也意兴阑珊“掬月盈手赠佳妻”,以“诗人‘双照’的清辉中,……”的格式写句子。

  三、读“月”品“雨”写思念(仿句):

  1、思念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思念是“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的黯然惆怅,思念是

  2、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点点滴滴梧桐更兼细雨到天明;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一代诗圣

  四、请以《收藏一轮月,思念到永远》为题写篇短文。

  • 相关推荐

【月夜教案】相关文章:

月夜感想的作文09-24

《月夜》杜甫赏析09-27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07-04

二十四桥明月夜感想06-28

插花教案与反思小班教案06-16

雾 凇(教案)优秀教案06-04

《坚强的锡兵教案》教案06-06

教案06-03

关怀教案设计优秀教案06-12

江南的冬景教案教案设计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