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墓志铭优秀教案

2022-05-13

柳子厚墓志铭优秀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墓主一生主要经历和事迹,掌握墓志铭的一般格式。

  2抓住叙述墓主事迹的精彩语段,了解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3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4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二、 教学重点

  1读懂文句,理解文章思路,掌握墓志铭的一般格式。

  2认识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三、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叙述墓主事迹的精彩语段,了解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2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

  (二)课前预习

  1结合书下注释与搜集到的相关资料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2划出初读时的疑难点,以便课上研讨解决。

  (三)教学进程

  1导入

  面对亲人、朋友的逝去,除了伤心、流泪,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呢?这是我想到了一个词“长歌当哭”,用歌咏诗文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这是祖先留传给我们多好的一种祭奠亡灵的方式啊!《祭十二郎文》、《祭妹文》、《芙蓉女儿诔》等等,在这些饱蘸伤痛与泪水的一篇篇祭文中,有这么一篇祭文被称作“古今墓志第一”,这就是韩愈哀悼柳宗元的《柳子厚墓志铭》。

  为什么韩愈的这篇祭文被称作“古今第一”,相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研讨后,同学们自然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2阅读与研讨

  ①初读文本后,请概括出柳宗元一生的经历与事迹。(检查预习情况)

  明确:墓主家世、少年才俊、出仕被贬、柳州政绩、以柳易播及文学成就。

  ②在这些经历中你认为哪部分写得最感人、最精彩?表现了柳宗元怎样的品格?

  明确:第五段——以柳易播,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③请概述“以柳易播”的事件经过。

  A学生朗读第五段,纠正字音。

  亦在遣(qiǎn)中

  当诣(yì)播州

  请於(yú)朝

  虽重(chóng)得罪

  士穷乃见(jiàn)节义

  诩诩(xǔ)强(qiǎng)笑语以相取下

  此宜(yí)禽兽夷狄(dí)所不忍为

  亦可以少(shǎo)愧矣

  B学生依据课前划出的疑难点提问

  C教师利用多媒体以提问的方式归纳重要知识点。

  实词:亦在遣中(被贬出京城)

  当诣(前往)播州

  吾不忍梦得之穷(困窘)

  无辞(借口,理由)以白其大人

  将拜疏(上呈奏章)

  死不恨(遗憾)

  梦得於是改刺(用作动词,任职)连州

  酒食游戏相征(约之来)逐(随之去)

  诩诩(融洽地聚在一起的样子)强笑语以相取下

  不一引(伸,拉)手救

  闻子厚之风(风尚,节操)

  亦可以少(稍微)愧矣

  虚词:士穷乃(才)见节义

  愿以(用)柳易播

  遇有以(把)梦得事白上者

  而其人自视以为(认为)得计

  活用:又下(名词动用,扔下)石焉(兼词,于之,在那里)者

  D学生生动的语言概述“以柳易播”事件。

  明确:元和十年(815),柳宗元由礼部员外郎贬为永州司马期满进京又外任为柳州刺史。同时,他得知刘禹锡(字梦得)也被贬为播州刺史。柳宗元落着泪说:“播州不适合人居住,非常荒远,而梦得是个孝子,家有老母亲,我不忍心梦得身陷困境,又没有可以劝慰老母亲的话语,且没有母子同去播州的道理。”于是,柳宗元向朝廷请求,上奏疏给皇帝,愿用自己任所的柳州与刘禹锡对换,就是再加一重罪,也死而无怨。恰好有人把梦得的事上报给皇上,梦得被改任连州刺史。

  ④教师补充“以柳易播”事件背景:刘禹锡写了《玄都观看花诗》恼怒了执政者,柳宗元也跟着受牵连,才被贬柳州,但柳宗元不但不怨刘禹锡,反而为刘禹锡着想,冒死上请以自己将被贬的柳州交换刘禹锡要去的播州。柳宗元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呢?

  明确:播州非人所居,梦得有老母健在,不易远行。

  ⑤可见,柳宗元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至孝之心,这种孝心与柳家的家风不无关联,请找出文中的依据。

  明确:

  原句: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知识点: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以(为了)

  求为县令(于)江南(省略句)

  第一段叙述其父柳镇为了侍奉母亲,辞去太常博士之职,求为江南县令时就强调了孝道,可见墓志铭或传记文学中对墓主或传主家世的叙述很必要的,这样就交待清楚了墓主或传主性格、品格的成因。

  ⑥柳宗元能够舍己为友,可见他十分重视友情,文中还有那些段落介绍了柳宗元的交友经历?

  明确:第二段:柳宗元不慕权贵,但别人仰慕愿与之为友。

  原句: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知识点:一时皆慕(之)与之交。(省略句)

  诸(众)公

  交口(众口)荐誉(推荐、赞誉)之

  第三段:政治上交友不善,遭遇贬谪。

  原句: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知识点:用事者(掌权者,指王叔文)

  例(名词用作状语)出(按规定遣出)

  第七段:死后获朋友相助,归葬故土

  原句: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

  葬子厚於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知识点:其(他)得归葬也

  行立有节概(节操气概)

  重然诺(许下的诺言)

  子厚亦为之尽(尽心,尽力)

  竟(最终)赖其力

  学问不厌(通“餍”,满足)

  遵从而家(意动,以为己家)焉

  逮(等到)其死不去

  又将经纪(安排料理)其家

  庶几(近似,差不多)有始终者

  • 相关推荐

【柳子厚墓志铭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五柳先生传的教案06-13

五柳先生传教案08-13

《左公柳》优秀教学设计06-06

《五柳先生传》精品教案05-31

柳笛和榆钱优秀教学设计06-06

《七子之歌》教案06-10

关尹子教案09-08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06-09

《尹子教射》教案的内容06-03

《关尹子教射》的教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