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后感

2022-04-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后感范文

  新课程,新理念,已经融入了每一位老师的心里。在这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们都在努力探究怎样才能把课上好,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一直以来任教四五年级的我这次终于真正走进新课程,去感受新课程。

  翻阅四年级的新课本,里面的课文是那样陌生,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也与老教材有明显的不同。新老教材变化如此之大,真有一种不会上课的感觉。幸好,这次有幸拜吴李英老师为师,我相信在吴老师的指点下,我一定会与新课程靠得更近。

  听吴老师上课,真是一种享受,她自然的教态,清新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和谐互动留给我深刻的印象。第一堂听吴老师上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课堂上,吴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

  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在一堂课中,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在问题的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周全,做到少而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吴老师能紧扣文章内涵,提炼了一个贯穿整堂课的问题──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自主学习,在探究交流中很好地领悟了文章的内在思想。

  二、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读书读书,离不开一个读字。阅读教学必定要引导学生多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吴老师一步步引领着学生自读自悟,指导学生以朗读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感悟。采用各种朗读形式,同学们读得带劲,悟得深刻,学习效果十分好。

  三、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小结

  整堂课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言踊跃,但答案一多,就会显得有些零乱。于是,吴老师设计了一个填空题来进行小结(我从 体会到中华不振?)同学们通过整理小结,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 相关推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后感】相关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总结06-1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方案07-0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总结06-08

关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设计06-2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教学反思09-1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精选21篇)12-2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教学反思07-08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08-22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教学反思09-22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