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的感想

2022-07-10

关于北京旅游的感想

  引导语:怎样写一份关于北京旅游的感想?接下来是小编给大家手机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关于北京旅游的感想(一)

  因为天生没有方向感,一直以来都是跟团旅游 ,但自己又是一个喜欢自由、不被拘束的人。这次终于忍受不了团队旅游的压抑,鼓足十二分的勇气,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自助北京 之行”。

  出发之前在网上看了不少网友的攻略。在这里表示感谢。通过这次旅游,自己也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希望对还没有去北京的朋友有所帮助。

  我们这次三个人、行程是四天,连着往返是六天。住在崇文门汉庭快捷酒店 。这个酒店地理位置很好,就是不好找,在胡同里。

  第一天:前门步行街、天-安-门广尝故宫 、景山、

  北京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大。城市大,景点也大。不过我也从中发现了规律。北京的旅游景点都是都比较集中。比如天-安-门广场的前面就是前门步行街(建议大家晚上去,我们早上去的没有什么人,很有特色),天-安-门广场的后面就是故宫午门,故宫后面的神武门就正对着景山公园。我们从景山公园玩完以后,从它挨着的门就直接去了北海公园,因为景山西边(也许是东边,没有方向感不好意思)的门正对着北海公园的一个门。建议去北京玩的朋友可以这些地方连着走。据了解北海公园还有一个门和什刹海相连。只是当时时间实在来不及,再加上走了那么多地方很疲惫,所以没有去什刹海。

  第二天:天坛 公园、雍和宫 、孔庙国子监、簋街。

  由于比较累,早上八点半才不情愿的起了床。本来打算去长城 和十三陵 的。只好改了去天坛。

  于是我又有了一个新发现,北京的交通真的太发达了。昨天去故宫,从崇文门坐地铁2号线一站就到了。今天去天坛坐5号线也只用了一站就到天坛东门了。游玩天坛后,又从东门出去坐5号线直接到达雍和宫、在雍和宫附近随便吃了点午餐,因为打算好晚上大吃一顿。在雍和宫逛了约一个半小时(雍和宫在北京的景点中相对较小)。然后就去了隔壁的孔庙和国子监。从国子监出来继续座5号线到,一个叫北新桥的站下,下来后就是京城大名鼎鼎的簋街。由于中午没有吃好,所以晚上精心挑选了一家饭馆,狼吞虎咽的吃了一顿。那条街真的名副其实。特别是到了晚上,整个街上都弥漫着麻辣的香味。特别是麻辣小龙虾,味道不错。

  第三天:长城,十三陵

  今天起来比较早,一大早就坐地铁二号线去了积水潭。然后在德胜门后面乘坐919大巴去了长城。由于不熟悉,那里的919特别多,好像有去延庆的,还有去昌平的,一定要看好。我们当初犯了傻。在去延庆的那个车站排了一段时间的队,等排到了才知道去八达岭长城的在隔壁。晕!大概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到了八达岭长城。路上还经过了居庸关。在车上听讲解员说长城有好多个停车场,实际上她瞎说。我们租的电子导游(叫什么品游电子导游)告诉我们只有两个停车场:一个前山停车场,一个后山停车常当时我们也不知道那个讲得对,后来幸好没有相信那个讲解员的。游完长城后我们在后山停车场座回市区的919在昌平一个站下了(这个地方实在想不起来了,就挨着高速,边上还有个李自成铜像广常)然后打车起步价去了十三陵。下午从十三陵定陵座314回到昌平东关,在昌平东关座919支路回到了市区。

  第四天:颐和园 、圆明园 、鸟巢水立方。

  早上一大早在前门座690直达颐和园新建宫门。不过真的很塞车。我们坐了近两个小时才到。奉劝去颐和园的朋友要么早去,要么晚点去,八点过去就是这个下常差点没把我坐吐;在颐和园里走了一圈,由于怕走不完今天的景点,没敢全走完。然后从北门出去做公交车到圆明园(颐和园北宫门好像有地铁了,我看到了地铁站,不过好像还没有开通。)从圆明园出来后,本来打算去清华北大的,(都挨在一起)结果我老妈居然把身份证忘在了酒店。北大也太霸道了,没身份证就不让进,还什么开放的学府。开放个啥!!!干脆就不去了。比较累,打车直接去了鸟巢水立方。其实现在才发现失误了,应该在昨天从十三陵回市区经过鸟巢附近时就去,当时比较累就没有去。今天更累。而且路程比昨天远。

  第五天:王府井、走人。

  特地安排到今天上午去王府井。因为我们的酒店离王府井非常近,地铁只有两站路,不过要换一次车。离火车站更近,只有地铁一站路,如果没有建筑物遮挡,视力好点估计能看见火车站上钟表的时针转动。呵呵,也许夸张了点,反正我看不到。逛了两个小时左右就回酒店拿上行礼闪人了。

  这次出游比较顺利,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在这里要感谢各位网友,因为酒店是网友推荐的。崇文门汉庭快捷除了在胡同里这点不好以外,其他都很不错,在地铁2号线和5号线的交叉口。

  关于北京旅游的感想(二)

  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松并增长见识的经历。这话一点也不错,平常不大爱出游的我算是亲身体会到了。

  时间到了8月23日,我们一家的北京之旅也划上了句号。短暂的六天,要是在平时我会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但在北京的这几天却觉得时间过得好慢,每天都安排的满满的,生怕会错过遗漏的景点。不过有人说过来北京欣赏的是皇宫文化,真正要了解六朝古都的北京得在那儿呆个4,5年,用这仅有的几天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玩到的。但作为中国人,来到北京有些地方是必定会去的——天-安-门,那可是北京以及全中国的象征。虽说在电视中看过很多次,但真正处在其中还是会有些激动。其后又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逛了前门大街、游玩了故宫、清华、北大、颐和园、明皇宫蜡像馆 、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鸟巢、水立方、王府井步行街、天坛、恭王府。其间品尝了前门大街的全聚德烤鸭,崇文门的老北京炸酱面;也去了传说中的王府井小吃一条街;有幸参观了天-安-门降旗仪式。

  除了拍照留恋外,总觉得还是该把所看所闻所想记录下来。

  住宿:

  首先在北京住的地方是关键,我们是住在天-安-门附近的旅馆,选择原因其一: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天-安-门附近,而天-安-门又处于市中心对于游玩有很多便利,回来时还能顺便逛逛古老的长安街;其二:公共汽车、地铁都集中在这一带,换乘很方便,对自助游的人来说节省了不少时间;三:那边的旅馆绝对不比北京站附近的旅馆差而且价格还公道。还有个主要原因就是爸爸的推荐了,那个旅馆是他20年前住过的,有了经验才不会吃亏呀~

  交通:

  北京虽然人多,但交通我觉得还是很便利的,初次来北京玩的游客对于交通路线并不是特别难掌握,只要事先研究下地铁的路线就行了,因为地铁可比地上的交通方便多了,来到北京会收到很多旅行社发的传单广告,其中有的就会印有北京的地铁路线,再买张北京交通地图,在确定游玩某个景点的当晚将需要乘坐的地铁路线和公交路线明确知晓后,第二天就可以直接奔那儿了,又省了不少时间。要知道在北京短暂的旅游,时间可是最宝贵的。

  饮食:

  烤鸭和炸酱面等北京小吃毕竟只是品尝,要真正解决平常三餐的话,在北京绝对不是问题。北京的饮食给我的印象就是便宜、量大。也许南方人并不能适应北京的饮食,但北方人有他们的饮食习惯,他们更偏向于吃粗粮,面食。记得在网上看过一则话,说要是上海人去北京饭馆点菜的话千万别点过多,北京的菜两、三盘就够让你吃饱了。恩,来到北京发现确实如此。所以虽然我对于北京的口味不是太适应,但我觉得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既来之,则“吃”之。呵呵~~

  每天行程:

  8月17日 天-安-门广尝人民大会堂、前门大街

  也许是因为第一天坐火车的疲劳,我和爸妈就在所住的附近逛了逛。第一站当然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广唱—天-安-门广场,人不是一般的多啊!但运气好的是刚下火车时北京还是小雨绵绵,我们在旅馆小歇片刻后出来时,天空已放晴了,温度刚好适中,一点也没有夏日的炎热。不过去了那儿遗憾的是天-安-门和人民英雄纪念碑都在整修,有些部分都被围上了,应该是为了国庆60周年做准备吧。本想先去毛主席纪念堂的,但因为星期一对外不开放,我们就先去了人民大会堂,之后步行20分钟左右就到了前门大街。自明朝以来前门大街就是有名的商业街了,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前门大街是已经改造过的了,虽说已经对游客开放,也恢复了全聚德等百年老店,以及具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有轨电车,但里面的一些商铺还没有完全开张,不过这丝毫也不受影响,前来玩的游客依然很多,我完全能想象出它将来的繁华。北京最出名的就是北京烤鸭了吧,全聚德前门店人不是一般的多,价钱也不是一般的贵,个人感觉好吃是好吃,但值不上那个价钱,卖的纯粹就是老字号的名声。既然提到了北京烤鸭,就不得不提北京炸酱面了,我们在北京基本上是没怎么浪费时间的,但如果非要说在哪儿最白花时间,那就是花个1个多小时步行到崇文门找老北京炸酱面了。主要还是怪我去之前没准备足,只记得当时查网上说崇文门有家卖炸酱面的比较正宗,但具体名字我也没留意,而崇文门又那么大,虽说炸酱面北京到处都有,但要吃就吃个地道点正宗点的啊~那怎么办?找呗!问了几个北京人,终于找到了——老北京炸酱面大王。或许是对它期望值过高,或许是走得也够累了觉得两者不能等价,真正品尝后,就觉得也就那样嘛,至于好吃不好吃,各人口味吧。

  8月18日 毛主席纪念堂、故宫

  我们当时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时是早上8点多钟,完了出来已是10点多钟了,因为排队就花了1个多小时。我在北京的这些天,看到排队人数最多的就属毛主席纪念堂了,但令我感动的是虽说排队人数众多,队伍移动也很缓慢,不过大家都很遵守秩序。瞻仰完毛主席纪念堂直接就去了故宫,时间已经是11点了,其实去故宫玩最好是早上去,这样才有充足的时间,把些重要的景点看完。要是每个地方都去,一天也走不完。由于我们是自助游,不会像导游带队那么规范合理,我们由天-安-门进入,穿过一片青砖铺地的广场,便到达紫禁城的正门——午门。穿过午门,又是一个大广场,过桥经太和门便是雄伟的太和殿,在经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过乾清门,便进入内廷,内廷分中路、东路和西路三条路线,大多数人会沿着中路走可以看到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嫔妃所住的地方和御花园,当然这是最理想的参观路线了。但我们穿过乾清门后选择了西路,一路走来转到了嫔妃住的地方和御花园,最后本想直接从神武门出去的,但想想时间还有些还是往回走吧,说不定有好多地方错过了。确实如此!往回走时才知道差点错过了乾清宫、坤宁宫和交泰殿。真是庆幸啊~~要不然也太遗憾了!在故宫令我遗憾的是没能参观到珍宝馆和珍妃井。珍宝馆是因为错过买票时间了,我们到那儿时已将是4点半,买票时间是4点截止,当时只让出不让进了。而珍妃井我想应该是在后花园附近吧,但转了三四回都没找到,都不知道在哪儿,后来我们回旅馆后,爸爸回忆说其实我们所在位置已接近那儿了,是个不起眼的地方,在个小角落里,但我们当时并没有注意到。现在想想怪不得那边怎么会那么多人,就没去看看。回到家后在网上搜了下,故宫里11个你不能错过的经典景观中就有珍妃井。不过去游玩故宫的人都知道谁也不能将所有地方都参观下来,但时间上一定得要把握好,否则想看都不一定有时间。

  8月19日 清华、北大、颐和园

  这天早上雨很大,原本计划先去颐和园再去清华北大的,但由于大雨而改变了行程,后来发现选择先去清华北大还是对的,反之,若先去颐和园的话,估计一天都得泡在那里。从天-安-门东站乘地铁1号线到东单转乘5号线到立水桥北,再转乘13号线到五道口。出了站再走不到一站路就到了清华大学,我们所进的校门应该是新校门吧,也许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来清华大学玩的游人并不多。在清华大学也没怎么逛,主要是想找到西校门,也就是最老的那个校门,问了两个学生,走了将近十分钟终于是看到“清华园”了,留了影出了西校门过马路往左走,步行约15分钟,就到了北大。看来清华、北大还真是挺近的,也就不奇怪在电视上看到一北大学生说骑自行车到清华大学食堂吃饭了。进入北大没走多远,就发现了一座塔,那就是博雅塔了吧。顺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来到了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未名湖。游玩片刻后,找到北大西校门照样是留了影。呵呵~此生也算是来过中国最高的两大学府了吧。在北大西门站乘坐394路经过3站到终点站——颐和园。到了颐和园时已是要到下午两点了,这次我们买的不是联票,因为这个时间就是不要钱的景点都不会逛完。颐和园真不愧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其主要是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据说水面就占了全园的四分之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长廊和十七孔桥,长廊的梁枋上绘有精美的彩画8000多幅,其中有名胜古迹,历史故事还有神话传说等;而十七孔桥就是柱上雕有500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说是仿了芦沟桥。而我们后来走到的后山的苏州街也是仿照苏州的买卖街建的,昆明湖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造的。我和妈妈本想租个脚踏船的,但爸爸说本来时间就不多,那个至少要花1个小时,还有好多该看的都没看到,就别浪费时间了。我们最后乘的是游船,从石舫到南湖岛也就7、8分钟吧。走出颐和园乘坐322路到动物园下,再转7路经过一站到西直门,由西直门乘地铁2号线到复兴门转1号线到天-安-门东站。出了站还能顺便逛逛长安街夜景。

  8月20日 明皇宫蜡像馆、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鸟巢、水立方、王府井步行街

  在北京的这几天当中,这一天算是玩的地方最多的了,可能是因为就这一天我们是跟团队走的吧。跟队走的好处是玩的地方会多点,在路上也会节约不少时间,不好的就是时间有所限制,每个地方导游都有一定的时间给你,到了那个时间点就得集合。我们起初并不是想跟团走的,从天-安-门东站乘地铁1号线到复兴门再转乘2号线到积水潭站,从积水潭地铁站A口出去,往东走到德胜门919直快车站500米,大概5、6分钟就到了。919支线特别多,开往八达岭长城的是919直达快车(德胜门——八达岭),但遗憾的是,我们被告知由于八达岭长城附近交通管制,919开往八达岭长城的路线那几天暂时没有。但已经到了那儿,往回走又浪费时间,而且后面也没几天可以玩了,来北京一趟去不了长城就太可惜了。在919直快车站路边有一些人,在旁边还摆了幅大广告牌,内容说是从德胜门一路带到明皇宫蜡像馆、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最后再将游客返送到德胜门,或者也可应游客要求送到鸟巢和水立方。他们肯定是知道来这边有很多人是等919专线到八达岭长城的,所以也很容易收到游客。没办法,虽然八达岭长城是去不了,那就去看看居庸关长城吧。我们一家也只好选择这个方式了。在车上,导游讲了很多景点的由来和一些北京历史,所以也不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经过了大概1个小时,先是把我们带到了第一站—— 明皇宫蜡像馆,这个是在我们游玩计划外的,但既然跟了车就得听他的了。进入馆内有二十六场景,有个讲解员专门负责讲解,主要是记录了明朝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每一个场景都是一个历史故事,还是值得看看的,爸爸把所有的场景都照了相,出馆后可以在旅游纪念品那儿买个小册子,上面有讲解员所讲的内容,如果有的场景没听清楚,回到家可以对着照片和讲解内容慢慢看。参观完明皇宫蜡像馆后,车又开了有20分钟吧,以为会直接到达长城的,没想到被带到了一个卖玉的商场,具体名字记不清了,总之就是旅游团一惯的伎俩了,这也是跟团走的一个弊端。怪不得在车上导游大谈如何分辨玉手环和貔貅的来历,原来是引导我们到那儿消费的。其实在那儿看的人多买的人还是少数吧,在商场转了个15分钟就上车了,车子没开多远,这回真是到了居庸关长城,居庸关长城看上去没有八达岭长城壮观,但给人感觉更险峻。导游只给了我们两个小时的时间,不过也够用了,因为当天的气温还蛮高的,而且我看没多少人是真能爬上顶的,意思意思就行了,出来旅游身体还是最重要的,越往上爬越觉得陡峭,真的还蛮恐怖的。长城是感受过了,接着是去了十三陵,但在去之前,又被莫名其妙带到了卖北京特产小吃的商店,有点类似超市。买了点小吃继续上路。在十三陵印象最深的就是参观了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接着往回走到定陵门口,有个十三陵博物馆进去参观后就出来了。这个景点是我们参观时间最短的,也没拍什么照,因为听导游说有些地方有忌讳,只能取景不能取人,再者本来给的时间就不充足,当时又已很晚了,加上才爬完长城,腿脚真的是没劲了。究竟是直接回去还是再到鸟巢呢,最后决定还是去鸟巢看看吧,毕竟有车直接带到那儿,要不然又得安排一天去那儿。到达鸟巢已是6点钟了吧,不过广场上的人依旧很多,我感觉也并非都是外地游客,北京本地人前来玩的也很多,将来作为一个广场倒是挺好的。我们也就在鸟巢和水立方的外面转转留了影,主要是感受下去年奥运会的气氛以及这一标致性的建筑带给我们的震撼。回去也不难,都靠地铁就行了,先是乘坐8号线(奥运专线)到北土城转乘10号线到惠新西街南口转5号线到东单再转1号线经过一站到王府井。当然也可以再往前一站到天-安-门东站直接回去的,不过当时我和我妈肚子真的蛮饿的,一心想先填饱肚子。我们是在王府井小吃一条街随便找了一家吃的,吃了才知道上当了!贵就不用说了而且还很难吃,各个摊位生意倒是超好,人流量很大,估计那儿也就名气好,外地游客都奔那儿去吃的多。回家上网查了下,果然大多数人都说不建议去那儿,北京人都不去那儿吃,价钱不但贵还没有老北京特色。

  8月21日 天坛、王府井步行街、天-安-门降旗仪式

  由于前一天游了那么多的景点,真的太累了,这一天的计划主要就是去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从天-安-门东站乘地铁1号线到东单转乘地铁5号线到天坛东门出站,往南走几分钟就到了。一进入天坛公园,里面的环境绿化非常好,来这里并非都是游客,其中自娱自乐、强身健体的老年人也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祈谷坛上的祈年殿,一座不但宏伟壮观又极具民族风格的独特建筑,其次就是回音壁和圜丘台中心的天心石。回音壁,像是很普通的围墙,以前在电视和文章中都有看过对它的介绍,说它的弧度十分规则,因此对声波的折射也很规则,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很是神秘。不过现在已经在回音壁围了一圈栏杆,也只能是摸摸了,虽然大家都照样去试试,但没有办法真正体会到这边说话那边听的神奇效果了。天心石,上坛共有九环,每环扇形石的数目都是“九”的倍数,我还大致数了一下,确实,很多人来到这儿,都要站在上面留影,听说在上面可以许愿的。从天坛出来已经1点多了,按原来的路线到王府井,这次是在王府井地下的美食街吃的,名字记不得了,跟前一天在王府井小吃一条街比,这边的不仅卫生好,而且味道价格都还可以,很多地方的美食都有。那天晚上都没怎么逛,这次是粗略的逛,毕竟也是北京的一个特色埃从王府井到天-安-门就一站的路,我们是走回来的,不是从外围走而是从王府井街道里面绕的,相对近些,也不用走回头路。回到旅馆已经5点了,这个时间是我们这几天从出去再返回到旅馆最早的时间了,因为这是我们计划好的,这一天要观赏天-安-门降旗仪式。在旅馆吃完晚饭休息会儿,步行5分钟到天-安-门广场,当时国旗下面已聚集了很多人了,而周边都有警-察围护,大家都是在等着观赏天-安-门降旗仪式,我们算是来的晚了,有些人为了观赏降旗仪式已经等了一两个小时了,我们的位置并不能看得十分清楚。这天的降旗时间大概是6点10分左右,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终于,正对着长安街的天-安-门城楼中门打开,一群训练有素的护旗士迈着威武的步伐迎面走来,而就在此时,长安街早已被封严,所有的车辆行人禁止通行。周围的人们都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护旗的队伍。没过多久,五星红旗徐徐从旗杆缓缓地落下来,天-安-门广场的灯火也逐渐亮了起来,车辆也恢复了几分钟前的川流不息。直到护卫队走进天-安-门城楼内,大家都还留连在广场久久不舍离去,我突然想到了艾青的现代诗《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想这时的中国人心中都充满着对这一片神圣的土地的热爱和敬仰吧!

  8月22日 恭王府

  故宫的王气,长城的霸气,十三陵的灵气,颐和园的秀气,当然也要去沾沾恭王府的福气。从我们住的地方是没有公交车或地铁直接到恭王府的,我们是打的过去的,不过离住的地方也不远。差不多十分钟吧,就到了。恭王府在北京胡同小巷中,是目前现存王府中规模最大,保护最好的一座。恭王府的建筑,前面是府邸,由四合院组成,后面就是后花园了。在游玩过程中,听到某个带队导游说,著名学者侯仁之先生曾说过“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可想而之他对恭王府地位和意义的评价有多高。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福”字碑,贯穿在后花园的假山中,要去看这个“福”字碑还得排队,因为人太多了。这是所有游客必去的地方,大家都想沾沾福气。在恭王府的时间我们并不长,中午就出来了,原因是前天不小心感冒受凉了,导致我当天一点精神也没有,游玩时没走多少路就得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坚持了半天真的是受不了,父母只能带我回去。出去旅游最怕的就是身体不舒服,一来是游玩没有兴致,二来是出去玩就是要靠走路,躺在旅馆的床上等于就是浪费时间和钱。本来后面的计划是再去恭王府附近的公园看看,还有钟鼓楼,还有中华世纪坛,皇家四合院等,第二天再到前门逛逛,买点北京特产和小纪念品之类的,晚上坐火车回家。但由于我的感冒,不得不提前一天回家了,我一回到旅馆就躺在了床上,真的是没精神,得好好睡一觉。爸妈先是到北京站将第二天的火车票换成了当天的,再到前门简单买了点吃的东西和药,在火车上备用。他们回来时也下午4点多了吧,当时睡得模模糊糊的,不过起来好点了,吃了药又吃了晚饭,再回到旅馆收拾东西,整个北京行程就算是结束了。

  后记:

  在北京的整个旅程总的来说,我们一家还是玩得很开心的。离回到家也有一周的时间了,每当想到一个个景点时,那些场景还是会立刻浮现在脑海中。虽然有些景点遗漏了,有些景点因为时间的关系错过了,但我还是有收获的。其实去北京玩就是去感受一下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内涵。很感谢父母能够带我去北京旅游,希望将来有机会我也能带着我的子女去趟北京,让他也亲眼看看拥有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