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环境教育应对环境挑战计划
1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自然资源被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环境的认识有限,没有关注到环境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早已达成共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重要的根本措施。转变环境道德观念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走向和谐、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教育就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自上世纪60年代起,发达国家就已开始关注环境的宣传和普及教育。1965年,在德国基尔大学召开的教育大会,就对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对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及理念等进行了研讨。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可以说是世界环境教育的起始,会议表明了交叉教育的重要性,论述了公办和民办教育、在校和普通民众教育的必要性。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比利斯召开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指出从其基本性质看,环境教育对更新教育过程可以做出贡献,还呼吁要有意识地将对环境的关心、活动及内容引入教育体系之中,并将此措施纳入到教育政策之中。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的地球高峰会议提出了《21世纪议程》,在联合国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我国也很快颁布了关于环境发展的十大对策,并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塞萨洛尼基召开会议,确定了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的理念。
2环境教育对象
尽管我国的环境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存在我国的环境教育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体制机制不完善、环境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资和教材缺乏、在职教育发展缓慢等。因此,要切实制定和分解环境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推进加强环境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要推进环境教育,必须认识到我国环境教育受众的的广泛性,环境问题涉及到国家的各个行业,牵涉到每个人的生活。要实现环境教育的全面性,必须对不同的受众进行划分,做到分类教育,有的放矢,其对象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2.1各级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组织和实施者,切实关系到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的政策和导向,特别是具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在环境教育的实施和普及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决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GDP论成败,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把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环境教育。
2.2国家公职人员
国家公职人员是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和实现者,在具体的业务办理过程中要始终有环境保护的理念,要依法办事、执法必严,对可能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安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项目要严格审批,各级行政人员必须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国情以及各地区的环境基础,将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目标。
2.3环保工作者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事业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有了一大批从事环境科研、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等专业人才,这是我所环保事业的主力军,要切实加强这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增强业务素质,提高环境保护的工作能力,同时利用好这部分人才,采用讲座、展览、交流互动等方式,推动全民的环境教育。
2.4企业管理人员
企业管理人员不应该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因素和影响,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上马环境风险大、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项目。对已经产生环境问题和造成生态破坏的项目要敢于自行整改,积极主动的治理。必须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环境教育与培训,使他们认识到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其对企业生存壮大的必然联系,切实认识到经济活动和产品必须符合生态环境要求。
2.5青少年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未来需要他们来创造,他们的环境意识决定了我国环境的未来。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而且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正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他们的环境教育可以说尤为重要。必须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根据青少年接受能力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环境教育。
2.6普通公众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通、所处的地域不同等等原因,接受的环境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群众对环境保护没有系统的认识和概念,但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环境事业参与者和执行者,要根据不同的受众目标,采取多种方式开展针对普通公众的环境教育,使他们提升环境意识,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3建议
针对我国环境教育面临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做好环境教育,必须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因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完善环境教育机制
环境教育要形成机制,不能搞一阵风,从根本上形成系统的环境教育机制,环境教育要常态化,政府积极制定相关的环境教育的政策法规,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把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纳入国家长远发展的规划,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环境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开展。
3.2要加强环境教育氛围
充分营造环境教育的氛围,从青少年环境教育抓起,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要及时向社会公开生态破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信息,激发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忧患意识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感,使不同层次、不同受众都能接受到相应的环境教育方式,各部门、组织和个人要紧密配合,打造人人参与环境教育的局面,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3扩展环境教育方式
环境教育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既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印刷类媒介,如报刊、图书、杂志等,又要注意利用电子类媒介,如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要特别注意发挥手机终端作用,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教育方式。手机已然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电子产品,可以说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由于其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资源共享方便、信息沟通迅速等特点,为普及环境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APP等形式可以通过漂亮的图形界面,丰富的声音和影片剪辑等使内容更加丰富,提高使用者的学习兴趣,环境教育知识更容易被人接受。
- 相关推荐
【推进环境教育应对环境挑战计划】相关文章:
乡镇宜居环境的建设计划03-20
环境调查感想03-19
寝室环境自评报告04-15
城乡环境综治工作小结03-20
推进绿地精细化工就业计划03-19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案(通用14篇)02-15
体育局城乡环境综治工作小结范文03-20
环境设计手绘表现图问题与教学方法01-04
关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