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反思
《黄河之水天上来》是现代著名作家刘白羽的一篇散文。本文描写了作者在刘家峡和在飞机上看黄河的不同感受,赞美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磅礴气势和神奇风采。整篇课文激荡着一股磅礴的气势,要想使学生透过文字感受到黄河的雄伟壮观,大气磅礴就必须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然后通过朗读将画面表现出来加深对文字的感悟和理解。况且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性的语言较多适合采取“将文字转化为画面”的阅读方法。
可能是我上课时的状态有些紧绷,所以上完这一课后感觉十分疲倦,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回顾整堂课,主要有这样几点不足:
首先,课堂容量太大,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造成了负担。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作者在刘家峡和飞机上看到的黄河,所以第一自然段中描写黄河的语段就不必做过多的讲解了,只需让学生找到、读出便可,作为线索中的一个点让学生知道即可。
其次,在教学描写黄河的第二个语段时,教师应用课件为学生呈现出这段文字,并变换句子的排列形式,为学生发现后三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搭建阶梯。如下所示:
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飙。
这些乌云先是从下面向上喷射,喷到半空,又跌落下来,化成茫茫银雾;
一卷卷银雾,被阳光找得闪亮,又飞上高空;
乌云白雾,上下翻腾,如浓墨,如淡墨,像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直耸高空,巍然不动。
另外教学此段时还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究竟是什么如乌云乱、如怒火、如狂飙一般?(黄河水)再让学生读一读画横线的三个分句看看其中主要描写了哪两种事物。(乌云和银雾)之后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乌云”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用“乌云”来比喻。在理解“乌云”指的是什么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书中的插图,直观感受到黄河水犹如乌云一般的形态:插图呈现的是什么情景?(黄河水从溢洪道口喷射而出的情景。)你看那滚滚喷出的黄河水像不像乱卷的乌云一般?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只考虑到了如何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却忽略了文字本身可能给学生造成的理解障碍。
再次,在教学第三个描写黄河的语段时,如下:
我到坝顶俯视,才看清黄河有如无数巨龙扭在一起飞旋而下,在窄窄的两山之间,它咆哮,它奔腾,冲起的雪白浪头竟比岸上的山头还高;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起,浩浩荡荡,汹涌澎湃。
我先提示学生发现其中的修辞手法,很明显是比喻,但有一个孩子却说是排比,当时我没有多加考虑便否定了他。课下再看这一句,才恍然大悟,孩子说的不无道理,这句中却有排比的修辞手法,就是划横线的地方,除了排比还有夸张,可惜当时我太过心急,对于这一插曲没有善加利用。
最后,在教学最后一个描写黄河的语段时应用课件呈现出这一段,并适当改变句子的排列形式,为后面学生的发现搭建阶梯,如下所示:
这条浩荡的黄河,
一下分散作无数条细流,如万千璎珞闪烁飘拂;
一下又汇为巨流,如利剑插过深山,势如长风一拂,万弩齐发。
实际教学时我让学生去发现后两个分句之间的“联系”,这“联系”一词便起到了提示作用,其实可以扩大这个问题的广度和思考空间:读读这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了?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黄河之水天上来》学案2(含答案)
19 黄河之水天上来
刘白羽
【学习目标】
1、 学习作者多角度细致传神描写景物的方法
2、 朗读课文,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 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懂得关爱母亲河,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多角度多视点的观察、感受和描写。
【难点】如何将博大的事物写的细致传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查找作者刘白羽的资料,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
课前预习,享受学习乐趣
字 词
积 累
语音 字 形
词 义
刘白羽的
资料
写黄河的
诗句
阅读课文
时发现的
问题
【学习要点】
学习有关宗璞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把握中心,体会作者的情感,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擦出智慧火花
学 生活动
组 织形式
一、诗词引读
看图片背诵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诗词。
边听边积累
一、诗词引读
教师出示课件。
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二、走进新课
看图片感悟黄河的雄壮美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她创造了华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气魄宏伟,势不可挡。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倒。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齐备)今天我们就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刘白羽先生的一篇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
三、预习检测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即兴()皋兰山( ) 埋怨()滂沱( )
狂飙() 万仞摩天( ) 舷窗( )苍莽( )
哺育() 璎珞( )巉岩( ) 霁雨( )
2.解释下列词语:
滂沱:
狂飙:
惊涛骇浪:
3.填空:
《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 ,现代 。
4.根据课前预习,说说你对作者的认识。
四、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
2.再跳读课文,把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我从__乘飞机到 __,这里的黄河太 ,令我 。
(2)在离 不远的 ,黄河向我展示了 的景象。
(3)我真正一览黄河的 ,是在从 飞回 的飞机上。
五、合作探究
1、作者记忆中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插叙记忆中的黄河有什么作用?
2、精读第四段找出表明作者写景角度的词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刘家峡水电站?刘家峡的黄河有什么特点?3、从第七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4、两次写到牧羊人的歌声各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都离不开借景抒情,那么本文借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作者为什么要用“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做文章题目呢?
六、课堂质疑
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还未解决的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完成。
七、总结归纳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
八、拓展深化
1.面对被污染的黄河,面对哭泣的母亲河,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感受,建议、标语、活动等均可。)
2、作文片段练笔:最美的风景
要求:多角度描写,要有顺序、有修辞、有感情。不少于300字
九、背诵积累
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语段积累背诵。
十、巩固练习
二、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黄河图片和视频,让同学感受黄河的气势和变化,以便更好的理解作者对黄河的描述和感情。
教师激情导入
三、预习检测
课件出示:
1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本上完成后订正。
2题、3题(1)抢答。
4、学生自由答: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出对作者的了解。
学生说完后,教师出示课件加以明确,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作者及写作背景,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四、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问题:
1.有感情的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完成文章的结构框架 。
2.跳读课文,完成填空题。
五、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结组讨论,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难。
1题指名回答,2题采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回答,看哪个小组回答得有多有准确。3题同学们各抒己见后明确。飞机上看到的的黄河特点和作者对黄河充满的感情4题同学各抒己见后明确
5题6题小组派代表发言
六、课堂质疑
学生之间先互相解答,再有不准确的由教师解答。
七、总结归纳
指名学生谈收获
八、拓展深化
1学生自由畅谈
2.即兴写作,教师巡视
写得好的同学展示作品。
九、背诵积累
学生竞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十、巩固练习
分层设计,学生自主完成。
巩固练习,体验成功喜悦
基础演练
1.下边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皋兰山gāo 埋怨mán 舷窗xuán B、滂沱pángtuó 狂飙biāo 惊涛骇浪hài
C、万仞摩天mó苍莽 mǎng 哺育 bǔ D、璎珞yīng lu 咆哮páo xiāo 巉岩ch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迂回曲折 巍然茸立B 惊心动魄 惊涛骇浪C 苍茫无银 奔腾呼啸 D万仞磨天 静谧安详
3、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A、“哪儿来的暴雨呢?我下车一看,怔住了,我看到的是什么?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飚。 ( )
B、生活有如迂回曲折的画廊,一下是幽深的峡谷,一下是开阔的原野。( )
4.填空:
(1)在对黄河进行细致的描写时,作者重点写了在________看到的黄河和在________看到的黄河。
(2)本文采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热爱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能力提高
1、两次写到牧羊人的歌声各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生活有如迂回曲折的画廊,一下是幽深的峡谷,一下是开阔的原野。”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峡谷”“原野”分别比喻什么?
拓展阅读
阅读《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完成12——16题。(11分)
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我们歌颂黄河,赞美黄河,岂能容忍有人这样“攻击”她!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朋友的这番话有一定道理。这难听的话刺到了我们的痛处。
黄土高原曾经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也曾经清澈碧绿。随着“坎坎”的伐木声,河畔的森林植被越来越少,河水由清变浊,由浊变黄,“一石水而六斗泥”,河改名叫黄河。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近5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表层土有0.2~0.7厘米厚。若筑起高和宽均为 1米的土堤,至少可以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长期的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了,每年随之而去的氮、磷、钾约3000万吨,相当于100座年产20万吨化肥厂产量的总和。在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每个劳动力耕种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七倍以上的农田。他们早出晚归,累死累活,即便是苍天保佑,风调雨顺,一亩地才打三四十公斤粮,收二三十公斤油籽。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浑浊不堪,因此有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之说。黄河的年径流量为432亿立方米,远比世界上的一些大河少,但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38公斤,每年输沙量达16.4亿吨,两项指标均高居世界各大河之首。黄河的流域面积不及密西西比河的1/4,但年输沙量却是密西西比河的5倍。
注入黄河的泥沙使黄河的河床每年增高5-10厘米。在黄河下流的一些地区,河床已高出两岸十多米,成为一条空中“悬河”,真的如李白所说的那样,“黄河之水天上来”。多少年来,这条悬河成为架在人们头上的长剑,历史上曾发生过1500多次大决口。黄河成为一条害河,人们望黄兴叹,谈黄色变。
水土流失是世界性的危机。世界各国水土流失的发生,无不是植被破坏的结果。
据研究,形成一厘米厚的表土,约需100年到400年时间,而若无植被的保护,风雨在短短的几个季度就可把这些沃土冲光。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
12.“美国朋友的这番话有一定的道理”中,“一定的道理”是指什么? (2分)
13.笫五自然段中列举了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4.黄河成为“悬河”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各是什么? (2分)
15.“黄河之水天上来”本来的意思是什么?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分)16.“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本文以此句作为结束句,有什么作用? (2分)
《黄河之水天上来》
诗词引读举例: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三、预习检测
1、jígāománpāngtuóbiāomó xiánmǎngbǔyīngluchán jì2、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狂飙:急骤的暴雨 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浪。
3、刘白羽 作家
整体感知
1、这篇散文描述了在兰州、在刘家峡、在飞机上三个地点所见到的黄河。
全文划分三部分:一(1—3)写在兰州看到的黄河。二、(4)写在刘家峡看到的黄河。三(5—7)在飞机上看到的黄河。
2、(1)北京兰州 安逸平静 失望(2)兰州刘家峡 雄美 壮观(3)雄姿 乌鲁木齐北京
合作探究:
1、奔腾呼啸惊心动魄与兰州的黄河形成对比,突出兰州看到的黄河的安逸平静令人失望。
2、(1)远望刘家峡,……我下车转身一看,……我再举首仰望,……我到坝顶俯视,(2)修辞:设问“哪儿来的暴雨呢?我下车一看,怔住了,我看到的是什么?”比喻“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飚。”拟物“它咆哮,他奔腾,冲起的雪白浪头比岸上的山头还高”反复“远去,远去,再远去,整个黄河都为白烟银雾所笼罩。”(3)刘家峡的黄河形势险峻气势宏伟景色壮观
3、飞机上的黄河是雄浑、磅礴与大地紧密联系的。作者满深情地描写黄河,称赞他似母亲的乳汁哺育了千万代子孙,表达了对黄河的崇敬、赞美之情。
4、第一次表现了作者对延安生活的怀念,也表达作者此时欢快开朗的心境,为下文描写黄河赞美黄河做铺垫,也暗含黄河哺育了革命的摇篮之意。第二次强调歌声从心底飞出,既与前文呼应,又对全文进行收束,将赞美黄河与赞美人民结合起来,同时,巧妙地将陕北人与自己、与黄河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对陕北人的热爱,对黄河的深厚情感。5、抒发了作者热爱西北高原、热爱黄河,热爱陕北人民的思想感情。。6、本文的题目表现出了文章的基调:大气磅礴,气概豪迈雄壮。
总结归纳:作家刘白羽笔下的黄河气势磅礴、雄伟神奇。中文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不断变换观察视角,呈现黄河在不同的角度下的不同风采,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采用积欲扬先抑的写法直抒胸臆。
基础演练1-4CB设问比喻排比 比喻在刘家峡看到是我黄河 在飞机上看到的黄河欲扬先抑
热爱黄河热爱黄土高原 热爱陕北人民
能力提高1、第一次表现了作者对延安生活的怀念,也表达作者此时欢快开朗的心境,为下文描写黄河赞美黄河做铺垫,也暗含黄河哺育了革命的摇篮之意。第二次强调歌声从心底飞出,既与前文呼应,又对全文进行收束,将赞美黄河与赞美人民结合起来,同时,巧妙地将陕北人与自己、与黄河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对陕北人的热爱,对黄河的深厚情感。2、峡谷比喻初到兰州对黄河的失望;“原野”比喻下文看到刘家峡壮观景色的惊喜。
课外拓展12.黄河严重的水土流失。 13.运用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黄河河水含沙量高,输沙量大。 14.直接原因:注入黄河的泥沙使黄河的河床每年增高。间接原因:植被破坏。 15.本来是说明黄河发源地地势之高,本文用来说明黄河河床之高。 16.无疑而问,加强了语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警示人们对水土流失引起高度的重视。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案4
9、黄河之水天上来
永和学校五年组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巉岩壁立,万仞摩天,纵横奔驰等词语;
2、学习“摘抄”这种读书方法、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体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4、通过课文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哺育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体会作者对母亲河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文中形象、优美的语言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的感受;
2、品读、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出示自学提示
1、导入:大家都听过李白的诗《将进酒》的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本文题目即表现黄河的大气磅礴,气概豪迈雄壮,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体会《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恢弘气势。(板书课题)
2、师生共同确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的生字、词语;
②初步理解课文。
③课文从哪几方面写黄河的磅礴气势。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扫清文中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想一想作者都写了在什么地方所见到的黄河,给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3、浏览课文,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哪几方面描写黄河的磅礴气势?(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1---3题,小组讨论4题
三、汇报交流,提出问题
1、小组内分段读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小组长汇报自学题3、4题。
3、学生质疑,预设
①在刘家峡看黄河有哪些雄伟壮观的景象?
②巉岩壁立,万仞摩天等词语是什么意思?
四、师生释疑
1、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解决,教师补充。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五、课堂练习
1、填空(必做题)
在地面上看黄河:____ 的黄河令我失望, ____ 的黄河展示了雄伟壮观的景象。
在飞机上看黄河: ____ , ____ , ____梦幻一般。
2、根据课文填空(选做题)
这些乌云先是从下面向上喷射, ____ ,又___ ,化成茫茫____ ;一卷卷 ____ ,被阳光照得闪亮,又____ ;乌云白雾,____ ,如____ ,如____ 像是 _________ 直耸高空,巍然不动。
六、总结全文
黄河的雄伟神姿令“我”震撼,令“我”惊讶,是辽阔无垠的西北高原的土地孕育了这样一条雄伟而美丽的河流。让我们赞美黄河,赞美苍莽的大地母亲,赞美我们的祖国。
板书设计:
9、黄河之水天上来
地面:直耸高空
磅礴的气势
飞机:梦幻一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加深认识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请同学们谈一谈脑海中的黄河。
学生自由畅谈
2、这节课你还想了解黄河的哪些特点呢?
3、师生共同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围绕目标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从哪几个角度描写黄河的磅礴气势?小组讨论
2、自主学习生字词,交流识字的方法。
3、摘抄好词完成书后的练习。
学生围绕自学提示自学
三、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小组出代表汇报自学提示第一题。
四、检查效果,课堂练习
1、填空(必做题)
qì p jīng yà yáng yì bǔ yǜ
tiào wàng shān luán mó gu fǔ shì
( ) ( ) ( ) ( ) 2、归类积累词语(选做题)
①写三个描写天气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三个描写黄河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三个描写山峦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找一个比喻句、一个排比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仿照课文描写黄河的写法,写一个片段。
六、总结
谈本节课收获
板书设计:
9黄河之水天上来
平视 直耸高空
仰视 万仞摩天 磅礴的气势
俯视 汹涌澎湃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案教学设计3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案设计
玉田第三中学 周光辉
明确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
能力目标:提高赏析品评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西北高原,热爱黄河,热爱陕北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多角度写景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所抒发的对陕北人热爱的思想感情
导语设计:(播放黄河图片)同学们,你去过黄河吗?听过黄河的声音吗?自古以来,提到黄河,人们自然会想到黄河波涛滚滚的气势李白曾在《将近酒》中这样吟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刘白羽一起去聆听《黄河之水天上来》
作者简介:刘白羽,是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1916年9月28日生,北京通州人193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38年作为一个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青年作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从此矢志不渝地投身到改变民族和祖国命运的斗争中半个多世纪来,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长江三日》、《日出》等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学、大学教材
配乐读文: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来读
(让学生在文中勾画词语,并摘抄在纸上)
词语积累:(把学生自己整理的词语上展台展示,找学生读,巩固加深)
万雷轰鸣 天崩地裂 惊心动魄
霁雨初晴 层峦叠翠 静谧安详
万仞摩天 巍然不动 烟雾缭绕
浪花飞溅 莽莽云流 云海怒涛
蜿蜒盘旋 惊涛骇浪 滂沱大雨
巉岩壁立 狂飙 万千璎珞 咆哮
文体明确:写景散文可分为两类,即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在描写黄河的同时体会作者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设疑:作者写了哪儿的黄河的景色?
脉络梳通:在上面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梳通
兰州看到的黄河
刘家峡看到的黄河
飞机上见到的黄河
师:本文写作的重点在刘家峡和飞机上看到的黄河,作者为什么先从兰州看到的黄河写起?
设计两个小问题:(学生合作进行)
(1)、开头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2)、兰州的黄河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样写用意何在?
主体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不同角度描绘刘家峡看到的黄河的?是如何描绘的?突出黄河什么特点?(细读文本从文中勾画)
(展示不同角度的图片)
师总结归纳写景的特点:多角度写景,生动传神突出景物特征
投影打出(语文宝典一)
2、作者写飞机上见到的黄河与刘家峡水库看到的黄河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先写起飞时见到的雪峰,突出雪峰的雄伟,景色的“白”又与飞机下的莽莽云流,沸腾的云海怒涛,再写一望无际的深褐色大地为写黄河渲染铺垫
(2)对黄河直抒胸臆,将描写与抒情有机结合,称赞黄河似母亲的乳汁哺育千秋万代的子孙,描写黄河像万千璎络飘忽如利剑插山,写黄河磅礴的气势
情感熏陶
从作者对黄河气势的细致描绘中,你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仅仅是赞美黄河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可以让学生结合语句自由发言)
重点探究两次写到牧羊人歌声有什么作用?
总结归纳出语文宝典之二:
佳句赏析
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读出来,谈谈你喜欢的理由(并说出自己是如何赏析语言的)
结语:黄河以其滔天的气势,豪迈的气概,感染了作者,所以刘白羽把满腔的激情化成了美妙的文字,让我们有机会用眼睛聆听了黄河,多少年来,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以它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所以黄河将永远流淌在我们心田上
附板书设计:
黄河之水天上来
刘白羽
《黄河之水天上来》评课
《黄河之水天上来》评课记录
钱春明:这节课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重点难点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在这里果老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巩固加深,从生字到词语解释到诗词链接,内容丰富这节课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结尾的板书简洁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足是对黄河的介绍是对课文的补充应该出现在知识链接里若放在预习前,起不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赵东博:果老师在处理教材时,按照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环节,用三个问题引领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问题的设置恰到好处,这应该是对文本的初次解读在精读细品的环节,引领学生赏析文中描写黄河的语句,感受黄河的壮美和作者对黄河由衷的热爱,老师在赏析前指导学生从写景的角度,修辞角度,调动感官等方面进行赏析,点拨的很好,在赏析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读,以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解决题目的含义突破了本课难点拓展部分,出示黄河的现状,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同时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于洋: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让学生学习作者多角度细致传神描写景物的方法,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提高学生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文章导入语句很富激情,能起到深深吸引学生的作用,“走进作者了解黄河”有利于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基础擂台”形式新颖,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效率“精读细品”这一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概括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郑翠华:看了果老师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感到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不但注重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且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重点引导学生结合文中语句感悟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但我感到,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处理字词时所用的时间有点长对于写作背景的介绍,可以安排在学生感悟情感时教师适时的补充,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其次精读细品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如果与赏析文中精美语句相结合,这样就避免了重复再有面对黄河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做一环节,应让学生多谈谈,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而不能就走一个形式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李艳华:果老师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安排合理,可见准备精心,关于黄河的资料非常丰富,足见果老师课外搜集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侧重于知识点的巩固,让学生板演生字,注重基础的积累品析句子这一环节,真正做到了从析词入手,侧重于朗读对文本情感的体验最后联系黄河的现状,由课内的知识拓展到课外的知识,对学生的认识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本节课目标明确,能够围绕重点来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思路清晰不足之处是前面导入以及对于背景的介绍内容太多,这样可能影响到后面课程的传授,所以建议压缩一下图片配的比较恰当,能很好的体现文本的意境但从量上来说图片太多,有些喧宾夺主如果将精读细品体会感情和前一个环节品词析句合并成一个环节,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会使得重点突出
赵国艳:果老师围绕重难点设计了以下环节:以激情文字导入,由情入境;走进作者,了解作家作品;了解黄河在地理上的概念;基础擂台,掌握基础字词;听读课文,整体感知部分,老师设置了两个问题:“文中写了作者哪几次看黄河?每一处的黄河各 有什么特点?不同地点,作者看黄河的心情如何?”“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找出文中原句;精读细品环节,为表达对黄河、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让学生品味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让学生试从写景的角度、修辞角度、调动感官等方面进行分析、欣赏通过学生自由朗读欣赏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概括问题,解决问题整节课的设计环节清晰,重点突出,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原则
李国艳:这堂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从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巧妙导入,直切主题;接着是作者介绍与黄河相关资料的展示,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黄河,然后是文本分析——先听读,整体感知黄河特点及作者观看黄河的心情,再精读细品体会作者为表达对黄河、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采用的方法,在师生共同总结写作方法,环节层层深入,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文本,很好的突出了重点
李丙臣:果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由预习导入,讲练结合,时间安排合理,体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加以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明确品味语言的方法紧接教师把赏析的方法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这样的课堂设计的有梯度,会使学生学起来轻松一些然后利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在段落上进行训练,学生点评后再进一步的实践教学效果会达到预设最后学生在质疑的环节,教师设置问题巧妙,一定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我认为这一环节,时间安排略显紧凑,学生消化的不好,可以把前边的环节适当的合并,效果会更好
《黄河之水天上来》导学案(河大版八年级下教案设计)
《黄河之水天上来》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习作者多角度细致传神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朗读课文,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 ,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懂得关爱母亲河,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的观察、感受和描写。
教学难点:如何将博大的事物写的细致传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www.ywzx8.com
(一) 导入:从单元主题导入——现代作家刘白羽的写景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
(二) 朗读课文,音汉互译:
Wēi然耸立( ) gāo( )兰山 pāngtuó( ) 狂biāo( )
即( )兴 埋怨( ) 万仞摩天( ) 舷窗( )咆哮( )
苍莽无垠( ) 哺育( ) 惊涛骇浪( )
(三) 再跳读课文,把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我从__乘飞机到__,这里的黄河太 ,令我 。
(2)在离 不远的 ,黄河向我展示了 的景象。
(3)我真正一览黄河的 ,是在从 飞回 的飞机上。
(四)你觉得本文写的最精彩的地方是哪儿?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五) 需要补充的问题: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www.ywzx8.com
(1) 找出表明作者写景角度的词语: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 运用到的修辞方法及其好处或作用:
(3) 两次写到牧羊人的歌声各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都离不开借景抒情,那么本文借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七) 拓展链接:
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向是( )
A看到世乒赛上中国女队的失利,他黯然神伤,离开了座位。
B熊猫美仪、美凤憨态可掬,正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嬉戏。
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D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意无法抹平她心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称职 气慨 销声匿迹
B真谛 阔绰 妙手回春
C幅射 荒谬 略胜一筹
D仰慕 淳朴 心旷神贻
3、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隐蔽 吆喝 抗拒 横眉怒对
B气慨 慈善 威武 大声疾呼
C贫溅 拘囚 痛斥 拍案而起
D施舍 汉青 暂时 高官厚禄
(八) 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现在我们的“母亲”在哭泣,她失望的眼泪注视着我们,好像在埋怨我们对她的伤害,也好像在向我们发出警告:如果我们再不爱惜黄河,最终的受害者将是我们自己!请用一段文字写一下保卫黄河的计划。(200字左右)
师生反思:
《黄河之水天上来》说课稿[河大版八年级下]
《黄河之水天上来》说课稿
行唐县第五中学 李雪霞
(一)教材分析:
《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河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以山水寄情为主题,选编的是《小石谭记》《岳阳楼记》《扬州一瞥》《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密西西比河风光》——古今中外全罗列,山川秀美皆文章。而刘白羽先生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其教学目标是:(1)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让学生学习作者多角度细致传神描写景物的方法(2)在过程和方法方面注重让学生多朗读课文,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3)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要提高学生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 ,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懂得关爱母亲河,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思路:
因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视点的观察、感受和描写。而教学难点又是如何将博大的事物写的细致传神,但学生绝大部分生活在远离河流的内陆地区,对黄河的认识十分抽象,所以很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强大震撼下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伟大的性格,从而更感性的去欣赏作者传神的笔法,更深刻的去理解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但我认为,在发展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的语文教学中,有时候过多的使用音频、视频可能会喧宾夺主,因此,本课的多媒体课件要设计的简单而实用。
(三)教学方法: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的感情之深和语言之美,启发式的对话问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探究式的解决问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我运用的是:阅读法(朗读);对话法(问答、讨论);研究法 (问题解决式、课题探究式);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八个环节:
(1) 导入:从单元主题导入,播放课件欣赏图片(一组黄河由远到近的图片)。
(2) 朗读课文,个别读齐读范读相结合,注意正字音辩字形。
(3) 跳读课文,补充问题:(其实是快速梳理文章内容)
我从__乘飞机到__,这里的黄河太 ,令我 。
在离 不远的 ,黄河向我展示了 的景象。
我真正一览黄河的 ,是在从 飞回 的飞机上。
(4)自主赏析:让学生找出本文写的最精彩的地方,找出他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这一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概括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时教师可先范读几句并赏析。)
(5) 老师引导:老师(也许)需要补充的问题:
找出表明作者写景角度的词语: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运用到的修辞方法及其好处或作用:
两次写到牧羊人的歌声各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中的抑和扬:
(6) 启发学生提炼文章的主旨: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都离不开借景抒情,那么本文借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黄河的崇敬和赞美,对大自然、祖国和人民的崇敬和赞美。
(7) 拓展链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的黄河是 什么样的:(课件辅助:歌曲《保卫黄河》和诗朗诵《黄河颂》)(用黄河奔腾的近景图和蜿蜒的远景图做背景,在听觉的冲击下充分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诗歌中的黄河:
歌曲中的黄河:
俗语中的黄河:
新闻中的黄河:
图片中的黄河:
地理中的黄河:
历史上的黄河:
老师眼中也有自己的黄河,展示对比鲜明的图片——面对被污染的黄河,面对哭泣的母亲河,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感受,建议、标语、活动等均可。)(课堂练习或课下作业)
(8):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作文片段练笔:最美的风景
要求:多角度描写,要有顺序有修辞有感情。不少于300字.
- 相关推荐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学反思02-27
seasons教学反思01-17
《大海》教学反思02-26
新诗教学反思03-19
《母鸡》教学及反思02-18
新诗教学反思03-19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3-19
岳飞教学反思03-19
赵州桥教学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学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