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顺序结构教学反思

2024-08-14

程序的顺序结构教学反思

  《程序的顺序结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的执行方式,掌握赋值语句、输入数据的函数InputBx()和输出语句Print。

  为了让学生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的执行方式,我用了一个主题为“惠若琪与詹姆斯互换签名球”的实例,给出规则:换球时,每人手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球。要求学生给出解决问题的算法,毫无意外地,学生给出了“直接互抛”的算法,我“将错就错”,引出了赋值语句。但学生在理解赋值语句时遇到了困难,为了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我把变量比喻为一个匣子,赋值语句就相当于往匣子里面放东西。自以为学生理解了赋值语句之后,我请学生写出了“直接互抛”的程序:a=1,b=2,b=a,a=b(1代表篮球,2代表排球),并放到VB6.0中运行,由运行无结果引出了输出语句Print,将输出语句加入到之前的程序中后,运行结果让学生觉得难以理解:交换前是a=1,b=2,交换后结果应该是a=2,b=1才对呀,为什么结果是a=1,b=1?我跟学生解释:每个匣子(变量)只能存放一个数,当有新的数被送到匣子中时,旧的数就被冲刷掉了,所以在执行完b=a时,b的值变成了1,把a=b,a的值也是1。由此引出在程序中交换两个变量的值无法像交换球一样“直接互抛”,需要借助“第三者”——变量c,大部分学生还是觉得难以理解。我灵机一动,借助讲台抽屉里的一次性杯子(上次公开课剩下的),从我的保温杯里往倒了2杯水出来,其中一杯加了料——彩色粉笔,然后问学生:如果我想交换这两个杯子里面的液体,怎么办?“再拿1个杯子……”“哦,我明白了!”

  启示:

  1. 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保证教学内容让绝大部分的学生完全理解,不理解就要反复讲,不关注效果的教学是失败的;
  2. 要善于运用其他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一种方法行不通时要赶紧转换思维;
  3. 课堂是活的,要随机应变,根据需要生成一些事先没有准备的环节或其他东西,有时能起到好的效果。

  

  • 相关推荐

【程序的顺序结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02-03

说明顺序02-26

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03-20

《On the farm》的教学反思02-27

seasons教学反思01-17

《大海》教学反思02-26

新诗教学反思03-19

《母鸡》教学及反思02-18

新诗教学反思03-19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