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教学反思

2024-03-19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篇一: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在四则混和运算中的反思

  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程艳红

  2011、3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数学的第一单元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即乘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以及带小括号的运算,这部分内容是以前学习了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概念的梳理。 教学时我才用了迁移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主要收获:

  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打算抓住以下四点进行教学:

  (一)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和口述运算顺序。

  在学习混合式题时,要求学生意读题。如:16×4+18 读作:16乘4的积再加18,和是多少。 50-35÷5读作:50减去3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差、积、商,乘、除以、除”等数学用语的含义,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读题时读错数的现象,也为后面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作了必要的渗透。

  (二)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1.观察:观察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样的数,含有几种运算符号及括号的位置。

  2.分析:分析题目中每个数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是否有简算部分,哪些运算可以同步进行。

  3.确定: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计算:在分析、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计算重要看准数字和计算符号,能简算的尽量简算。

  5.检查:在计算的每个步骤中,都要及时检查、及时验算。首先,看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否准确,然后,看步骤是否合理,在看结果是否正确。

  二、教学中的问题:

  我原以为学生只要掌握运算顺序就可以学的很好了,但通过作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学生在做混合运算时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格式不对,不少的同学总是把等号对齐题目,甚至有几个同学在横式后面加上了得数。

  (2)同学知道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或者还是从左往右计算。

  (3)计算态度有问题,比较粗心,如抄错数字,减法忘记借位。看错运算符号。

  (4)对于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很迷糊,在列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时总是忘记加。

  (5)特别是32+15-28+40这种形式的运算,学生经常出现计算顺序错误,没有认真审题目中的符号,就先做两边,再做中间了。

  将以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为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

  1、坚持每天进行计算练习,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

  2、对于有特点,容易造成审题失误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的训练,提高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和自觉性。

  3、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从心理指导方面进行沟通,达成教育教学共识。

  篇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这一单元,教材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教学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教材上的4个例题教学主要是梳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在整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教材中4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顺序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

  应该说关于四则计算的顺序,总结起来就三句话: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时候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加减乘除混合的时候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小括号的时候先算小括号内的。教学时结合问题的解决,运算顺序的理解比较顺利。而例题中的问题解决难度也不是很高,一般学生都能列式解决。即使如此,教学中出现着许多的精彩与意外,令人回味。

  现象(1)

  例题中的问题解决一般需要两步运算或三步运算,部分学生习惯用分步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综合算式或合并综合列式时有困难,从而影响了掌握运算顺序。

  策略 解决问题时,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审题。

  如:例3“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练习一第6题“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第7题“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第8题“哪一年植的树多?多多少棵?”;第9题“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类似的以上的题,我都带着学生从问题入手,以 “一根扁担两边挑” 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理解题意,一步到位列出综合算式。课上聪明的学生接上一句“一根扁担两边挑,一边挑鸡,一边挑鸭”其他学生在这样诙谐的语句中不但解决了此题,更对运算顺序有着很深的印象。在思考题“3333=2”时,学生更是就着这句“一根扁担两边挑”解决此题。

  现象(2)

  活跃的思维,呈现着不同的解题思路,或不同的解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人应接不暇。

  策略 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自主争论,自主内化。

  如:在解决例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时,学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做法“72-44+85”“72+85-44”“85-44+72”,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做法时,不但说出了解题思路和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而且通过三个算式的对比更体验了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计算的顺序,可谓一举两得。

  再如:在解决例2“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学生有两种做法“987÷3×6”“6÷2×987”,但也有个学生分步列“6÷2=3987×3=1974(人)”。学生在解说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后,对“6÷2=3”的“单位”提出了争议,有的批判着说美中不足,缺一个单位,应该写“个”,因为表示6天里面含有两个3天;有的辩解着可以不写,因为6天是3天的两倍,“倍”不要写。这样的意外,美不胜收!

  现象(3)

  内容如此简单,部分学生吃不饱。

  策略增设拔高题,拓展思维训练。

  例开放题“可可和乐乐的家与学校在一条直线上,可可离学校580米,乐乐家离学校720米,可可和乐乐家相距多少米?”

  读题之后,我让学生想办法用图示或线段表示出他们的位置。学生在画图或画段图后,开始议论纷纷,甚至干脆站起来质问我“汤老师,你出的题不严格,模糊不清!”“是呀,可可和乐乐的家位置不确定,可以在学校一边,或在学校两边”“学校也不确定,可以在他们的中间,也可以在一边。”??

  学生在黑板上表示出这两种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解决计算了可可和乐乐家的距离。

  是模糊也好,是开放也罢,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就是最好!

【运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6-19

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07-08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7-09

《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06-04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7-11

《混合运算》的数学教学反思07-09

简便运算教学反思内容07-09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07-10

运算教学反思报告三篇06-19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