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中教学反思

2022-07-08

窃读记中教学反思

  《窃读记》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写的一篇散文,回忆少年时代因贫穷买不起书,但又酷爱读书,只能到书店蹭书看的少年往事。文章因为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以对当时窃读的心情描写得惟妙惟肖,相当的生动感人。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我在教学设计上,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以窃引领全文

  我上课时首先问学生,窃是什么意思?很多学生都知道是偷、盗窃的意思。我问那读呢?学生说是读书、阅读的意思。我接着问,说窃书可以,但阅读怎么可以窃呢,这里的窃和盗窃的窃一样吗?学生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然后我马上要他们通读全文。

  二、紧抓心理描写,体会窃的滋味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通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窃读感受的一个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接着,围绕这一个句子展开学习,如从哪些方面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等。学生很快在书中找到许多,因为窃读的快乐和惧怕无处不在,作者其实就是在这样的矛盾的描写里,充分的体现窃读的欣喜。比如学生找到了开头写到饭店的香味,但放学后她急匆匆赶去的,不是饭店,而是书店,让人充分的体会到作者对书的喜爱,对读的迫切。还有一处典型的描写最令人开心的事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这个描写显然是有违常理的,但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个矛盾,细细体会有关的句段,学生很快得到原来如此的收获。

  在阅读感悟作者爱书之切的情感,品析作者细致入微的表达方法的基础上,我接着向学生述说了自己相仿的窃读经历:将书置于腿上,老师一来,就踮起脚尖,刚好将书顶到课桌底面。有了我的提示,学生也情不自禁联想起自己窃读的情景,纷纷述说自己的窃读经历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台下低头窃读自己喜欢的闲书,或将书夹藏于课本中,或放于桌斗里,窃读的原因自然各不相同,窃读的情景也不尽然,各有奇招。这样学生准确体会到作者很快乐,也很惧怕的窃读滋味。

  三、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

  我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直面文本,品读重点词句,充分感受小女孩在窃读过程中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在结合文中语句,联系自身实际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后,我再让学生研读课文,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为散发点,从具体语句中咀嚼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的滋味,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如从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感受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从为了读书,想尽千方百计,藏于别人身边,冒充别人的孩子,为了读书,经常忍饥挨饿,饱受站立之苦,体会到作者小时候对读书的渴望;从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体会到作者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机灵。这些句子都使人如临其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活动。

  本节课,虽有许多收获,可也有许多不足,如朗读不充分,朗读指导也不够具体。还有,学生找到不少写心理活动的句子,可有些句子仔细一读又感觉不太像。如: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应该算动作描写,可似乎也是作者窃读时的感觉。我自己到现在也还没弄明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