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24-07-30

第一单元分析

单元主题享受童年的快乐

春天,菜花丛中,追寻翻飞的蝴蝶是一种欢愉与惊喜;夏日,小溪岸边剥食新鲜的莲蓬是一种闲适与安逸。草地上,大家踢一会儿足球,是一种畅快与潇洒;河面上,放逐自己折叠的小船,则满载着憧憬和乐趣……

本组由五篇课文和阅读连接、综合学习组成的。《宿新市徐公店》和《清平乐》是古诗词,一个“古”字好像离孩子们的生活有点遥远,但是古代的“儿童”和现在的“儿童”都是“孩子”, 诗中记录的都是童年的足迹;留下的都是值得回味的记忆。《天窗》中那被关在乡下屋中的孩子,是那一方天窗让他们的想象丰富起来,也让他们的渴望丰富起来,天窗虽小,但是,却把他们的心引得好远,好远。《快乐的足球赛》是诗歌,足球赛是孩子们诗意的生活。课文为我们呈现的是孩子的群体形象,阅读的过程就是快乐在迅速地传递。孩子都有孩子的小把戏,芦叶船就是其中之一。芦叶是自然的赏赐,做芦叶船则可以看出孩子是否手巧,是否心灵。《女孩乌塔》中的乌塔的世界要大得多,而且,她的这个大世界是自己闯荡出来的,看起来很潇洒,也很让中国的孩子羡慕。女孩的故事给人的启示是多方位的,一篇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饶有情趣的儿童生活图,并在其中折射着一种思想,那就是人类特别是少年儿童,要想活得快乐、充实,就必须“回归自然,尊重天性,热爱生活”。

因此,学习这一单元要注意两个层面:一是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内容、体会乐趣、感悟生活。要通过阅读感受古代儿童、当代儿童还有外国儿童的不同生活情趣,丰富孩子的阅读感受,引发儿童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二是面对现实生活,师生要积极创造快乐、记录快乐,实实在在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可以组织孩子进行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娱乐游戏活动,踏春、调查访问等。为了使“阅读链接”“我的小笔头”内容更充实,活动开展更丰富,关于“儿时的游戏”邀请家长、任课教师、交流座谈可以提前布置。丰富了孩子的实践活动,也就丰富了孩子的对生活的体会、理解和感悟,从而促进孩子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以及人格素养的健康发展。

课时安排:

古诗二首……………………………..二课时

天窗…………………………………..2课时

快乐足球赛…………………………..1课时

芦叶船………………………………..2课时

女孩乌塔………………………………2课时

阅读链接………………………………1课时

综合学习……………………………..4课时课时

1、古诗二首

一、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徐公店投宿时所见到的景物,展现了春夏之交儿童捕蝶嬉戏的生动情景。全诗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喜爱乡村春天美景的思想感情。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清平乐 村居》一课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在教学时,从一开始的简介作者及背景到品词析句直至想象意境,都要注意把握着诗人的情感脉搏。同时,还要注重诗歌朗读的层次性。在研读古诗前只要求读通全诗,在品词析句中要求品读诗句,在想象意境中就要求放声感情朗读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品味古诗无穷的语言魅力,可以让学生搜集杨万里、辛弃疾的另外的诗、词来赏读,让学生在体会诗情美,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最终达到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篱、疏、蝶、吴、莲、徐、剥、锄、蓬、赖、媚、檐”十二个生字。

2、理解诗、词句意思,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感悟诗、词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来说说,你觉得最快乐事情?

今天,我们来看看,古时候小朋友在作什么?他们快乐吗?

(二)、学习《 宿新市徐公店》

1.简介作者,请学生根据已知进行介绍。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2、反复读题,理解题意。  

3、.自学理解诗的内容。

(1)自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全班交流解决。   

(3)围绕“诗人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理解古诗。   

农家菜园边有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篱笆,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路边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但是树叶长得还不茂密。儿童正在追逐黄色的蝴蝶。呀!蝴蝶不见了,原来它飞入了黄色的菜花丛中。)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了以往机械记忆古诗内容的方式,使诗的内容得到了真正的内化,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4)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5.拓展性练习,你还知道杨万里的哪些诗。

(把课内学习和校本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有效的教育资源)

第二课时

  1. 复习古诗

1、背诵。 2、说说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二、学习《清平乐.村居》

1、了解宋词的特点。

2、简介辛弃疾
3、读《清平乐村居》。

4提出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

5、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

上阕:边读边想你看到什么样的图画?

(1)一条小溪两岸上长满了青草。一对老夫妇坐在屋檐上,十分亲热,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2)这个家庭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这温馨和睦的家庭怎么读出来的。

(4)老婆子老头子喝酒聊天,絮絮叨叨,为什么在辛弃疾眼里就那么美好,他肯定很羡慕这对老人,他们是那样的无忧无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想象辛弃疾略带一点醉意,沿着小溪前行,看到一对……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看到这样的情景,他怎能不感到媚好呢?再读。

(5)这里的醉仅仅是喝醉了吗?是谁在陶醉?我们在读的时候,谁在陶醉。自由练读。指读。齐读。

(6)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村居?

(7)刚才我们从文中看到了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通过我们读书,体味,却发现村居是和谐的。

通过读中感悟,说中理解,加深学生对词的记忆。

下阕

(1)自读。指读。

(2)古诗中,一般都不能重复,但是课文里却有三次用了溪。     

板书:溪上、溪东、溪头。

(3)如果你到农村去旅游,你看到有人在锄豆子,有人在织鸡笼,你会感到有诗意吗?你觉得他的心情如何?

(4)我们从平淡琐碎的细节可以看出,是怀着平民的心态的去看,是因为心中有诗意,才能看到诗意,是对农民生活有美好的情感。

5)指名朗读。

拓展练习:

1、师生共同介绍辛弃疾的诗词

2、师介绍词:《如梦令》《满江红》《沁园春》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茅——醉?              

相媚——翁媪?              

溪上、溪东、溪头。?               

最喜——无赖?

教学反思:

2. 天 窗

教材分析:

课文语言朴实,没有多少雕琢,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童稚的真情。一方面作者抓住孩子好动、爱玩儿的天性。如“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最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 一处处生动的描写,会使我们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童年。表现童趣的另一方面是丰富的想象。爱幻想、爱想象是孩子的共有特征,作者抓住孩子爱玩、爱想的特点,把天窗下的孩童世界描写得细腻而生动。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中自觉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字,积累并了解“慰藉、一瞥、猛厉、锐利、阔达”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感受天窗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4、培养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5背诵课文4——6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你见到过的天窗。

(由学生的生活入手,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
2、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矛盾的散文《天窗》。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

1、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4—9节,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巡祝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加以归纳:

为什么作者把小小的天窗说是神奇的,是精神的慰藉呢?

(课堂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学生的问题很幼稚,零散,但这种问题意识还是应特别重视的。)

第二课时

(一)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感悟课文

为什么作者把小小的天窗说是神奇的,是精神的慰藉呢?

(二)预案:

1、读课文3-6小节,找找有关语句,多读几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2、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结合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欣赏3、4、5小节,出示:

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启发孩子结合自己生活谈感受,写感受。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这样,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有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会想到什么?

5、引导6节

(1) 读到这儿, 你还有什么问题呢?

(2) 为什么作者看到的很少,却想到的很多?

(3) 集体交流。

(4) 感情朗读。

小结:愿大家都能拥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天窗”,去想象。

四、拓展渠道,延伸学习

介绍茅盾有关作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与大师交朋友,上网查寻,以后也会成为一名大作家。

课后反思:

3. 快乐的足球赛

教材分析:

本诗语言通俗易懂,运用押韵诗歌形式,描写了孩子们在小河边的草地上进行足球赛的热闹场面,处处洋溢着幽默、风趣,充满着童真、童趣,无时不让人感受着这场足球赛的快乐气氛。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再现了一场精彩的球赛。先来感受一下孩子们的赛前准备吧,虽然不用海报,不贴门票,但球赛却异常火爆,瞧,没有正规的场地,双方不用限制人数的多少,球门是两个没有上学的“小豆豆”,没有比赛的时间,没有裁判,可从文中“热闹、飞跑、乱跑乱叫”这些词语却让人充分感觉到了球场上的孩子们早已是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了,让人不得不相信这场比赛将会进行得热热闹闹。

再看看比赛的过程,那一个个精彩绝伦的镜头又怎能不让你捧腹大笑?瞧,“球满场乱飞、人人大汗直冒”足以让人想象得到此时的孩子们是何等的兴奋与快乐,哎呀,“小胖把球射进了自家球门,他还在拍手叫好,我呢,才要进攻,球门却找不到了,原来是去草地上摔跤,”多么纯真、可爱的孩子呀。大家正在起哄,球又让小狗叼跑了,此时不要说那些球场上飞跑的孩子们会笑闹成一团,就是读着文字的我,也早已满脸笑意了。

比赛结束了,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着这份难得的快乐,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在小河里洗澡,有的在一起谈天说地,有的追跑玩耍…..看着这其乐融融的画面,会不由让人感动,又有谁忍心去打扰?是啊,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吧,充满笑声的童年生活真好!

教学目标:

1、认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

2、体会足球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1、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

3、体会足球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1)找出孩子们的足球赛和平时看到的足球赛有什么不同?

(场地、时间、队员、人数、守门、裁判、射门、比分)

(2)从哪体会出足球的快乐?读出快乐之情。

引导学生从“比赛前、比赛中”,足以让人捧腹的精彩镜头去体会,在学文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比如“小胖把球射进自家球门,他还拍手叫好,球门不见了,去草地上摔跤,球让小狗叼跑时”,这种种状况发生后,场上的其他小伙伴会有什么表现呢?想象当时场上的情景,让学生们一起去感受那份快乐,也是非常重要的。

4. 芦叶船

教材分析:

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玩什么却千差万别。在孩子的眼里,蓝天、大海、山、水、花、草,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然而,吴成笔下的童年欢乐则来自于小小的芦叶。他们用芦叶做成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这种快乐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一种自然的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

初读《芦叶船》,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河边,手拿芦叶船快乐嬉戏玩耍的情景便跃然纸上。那片片极其简单的芦叶,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成了天然的玩具,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不仅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小船,并能得心应手的操作。那娴熟的动作,动听的吹奏,欢乐的场面,不禁让人想起那悠远的童年时代……

文章脉落清晰,层次分明。作者先回忆了自己的家乡,那“像蜘蛛网一样的河道”,一个简单明了的比喻,便生动地再现了纵横交错、如迷宫般江南水乡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又怎能不让那些喜欢追寻快乐自由的孩子们眉开眼笑呢?这也正是孩子们快乐玩耍的基础。不仅如此,到了春天,随着一个“冒”字,那密密层层的芦苇便快速地生长起来,“像船上的桅杆,像升起的绿色风帆”这样两个生动的比喻,不仅描写了芦苇的样子,从中也体会到了那浓浓的春意,作者对家乡、对芦苇那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的确,美妙的江南水乡,本就是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再加上那纵横交错的河道旁密密层层的芦苇,那如绿色风帆般的芦叶随风摇曳,不禁会让人由衷想说:给作者带来快乐的地方真美。

知识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所带来的欢乐

3、抓住课文重点,通过“想象、感情朗读”等教学策略,品味语言。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体味作者愉快的童年生活,以及他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学习课文《芦叶船》。

汇报预习:

1、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2、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了解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感悟课文,理解感情。

1、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二、理解句子。

通过“折、做、叠”几个动词,体会孩子们的智慧,“吐、跑、扔”体会孩子们操作的得心应手,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把船放入江水中,吹奏动听的乐曲时,彼此可能会说些什么,心里可能会怎么想?(学生可能会想象到“还是我的船做得精致,肯定会跑得远,”“我的船比你的结实,一定不会输给你的…….”,

(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进一步体会芦叶让孩子们更富有创造力,也给孩子们带来的无尽欢乐。)

当学生谈到“我和表兄玩儿芦叶船”的情景时,引导学生勾划出描写表兄语言、动作的句子,从中体会表兄的自信与聪明。小小的芦叶船顺水而下,也将作者的思绪牵得好远好远。引导学生想象,小船可能会漂向哪里呢?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两句读,读中体会小作者的无限遐想。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3、展开想象,小小的芦叶船带着童年的快乐,票向了长江,票向了东海……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三、拓展:说说自己童年的快乐事情。

5. 女孩儿乌塔

教材分析

乌塔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课文主要写了她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通过攀谈,“我”知道了中德孩子所受教育的差异,中国的孩子从小依赖性强,是家里的宝贝,一般由爸爸妈妈带他们出去玩。而德国的孩子从小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见多识广,知识丰富。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我”与乌塔在旅馆相识,通过“我”的亲眼目睹和“我”与乌塔的交谈,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独自一人出门在外,并能从容处理各种事情,适应各种环境,做事有计划、果断、胆大而心细的小姑娘的形象。

课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突出乌塔鲜明的性格特点。

(1)在描写中展现性格特点。语言描写集中在第8、9自然段里,这些语言表现了乌塔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了她在思想上的独立。(2)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一是和作者对比。作者写了自己在青年旅馆里“筋疲力尽”“匆匆洗漱”“疲倦地回到旅馆”,而乌塔却可以在旅馆里“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二是和中国孩子对比。文中写了中国孩子的生活,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但父母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而乌塔却在14岁的年龄独自一人游欧洲。在这样的对比中突出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12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自己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4.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儿童的成长经历,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  

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地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课文。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看样去的?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3、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形成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⑴分组通读课文,教师发现错误,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2)认读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2、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3、再读课文,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1. 忆课文内容。  

二、深入学习,感悟课文。
  (一)你最佩服乌他塔的哪些地方?在文中找出理由谈谈自己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想法。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   

3、乌塔都到过的地方。

4、给家人买礼物。

(把课本中的人物经历和学生自己生活实际进行对照,使学生得到启示,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2、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反馈。   

3、教师根据情况行当评价。

(展开辩论,训练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打工挣钱    

乌塔  周游欧洲  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

          3.懂得自保、自救

阅读链接

这一“阅读链接”从“享受童年的快乐”这一文化主题出发,安排了“儿时的游戏”的系列内容。教材包括两部分:一是“我喜欢这样玩儿”,以“翻绳”“染指甲”“踢毽子”为例游戏的玩法与妙处作了介绍。二是以“昨天他们怎样玩儿”为内容,意在让学生更加广泛地了解过去的或者别人喜欢的各种各样的游戏。教材附有一张调查表,可以让学生做简单的采访记录。教材配有提示性的插图,包括跳方兜、拍手歌、跳皮筋、推铁环、转陀螺、编花篮等。

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课文中童年的生活,汇报自己的快乐游戏。
  2. 开展社会调查,体会长辈的童年乐趣,增长社会阅历。

课前准备:社会调查

教学过程:

  1. 活动准备。

为了把这次活动搞好,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做好准备。

  1. 让学生想清楚、讲清楚自己喜欢什么。

班里组织的一次重要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准备,争取在大家面前有一个好的表现,把阳光的一面,自己的特长展示给大家。这就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认真思考自己的特长是什么,自己最喜欢玩什么。要想清楚自己是怎么喜欢的,其中的甘苦与快乐是什么。必要时可以用实物或者行动展示。

  1. 邀请、鼓动其他教师或家长参加班级活动。

二、导入:

著名诗人雷抒雁说得好,说得实在,“一个不会游戏的人,大家总会觉着他的生活有点枯燥;而过些日子如果不去玩一玩,你也许会觉得生活太憋闷了”

你,儿时的游戏有哪些?哪些游戏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把蕴涵在“儿时的游戏”中的欢笑、哀愁、酸甜苦辣,跟大家尽情表白吧。这次语文活动给了大家畅所欲言的机会。

三、阅读课文,谈谈感受。

四、说说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要说出喜欢的理由。

五、汇报调查

1、汇报结果。

  1. 谈谈感受。

综合学习一

教学目标:

积累成语和充满童趣的古诗。学习好的读书方法。以让你我都快乐为题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写自己的童年趣事,逐步学会修改文章,提高习作的水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1. 学习我的采蜜集

1、读成语,比一比谁记得又准又多。

2、补充自己知道的有关成语。

面带微笑;

几声冷笑;

一脸奸笑;

哈哈大笑;

一阵爆笑;

会心一笑;

回眸一笑;

皮笑肉不笑

二、读读背背

1、读诗

2、了解诗的内容,谈谈感受。

3、背诵古诗。

三、我的好方法

1、学习书中的方法。

2、介绍自己的好方法。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1、看课文启发学生,拓展学生的思路。

2、想想怎样让别人和自己快乐。

3、小组交流

提出说的要求:第一、让大家听清楚快乐的根源或苦恼的根源是什么。

第二、听清楚表达的同学什么地方说得好。

第三、听众要积极想办法,并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要善意地、文明地讲究表达方式地说明自己的意思。

提出听的要求:

4、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准备活动:

在你的生活里,曾经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也许大家一时想不起来了。不要紧,老师建议大家先开展一个“趣味故事大搜捕”的活动。请同学们先认真地在课外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上找一找“趣味故事”,或者让大人们给讲一些“趣味故事”。

一、读短文,说说你从哪体会出有趣了?

“趣”的第一个要义:使自己快乐、好玩、高兴的事情。第二个要义:惊奇、意外、特别的情节或者结果”。这是幽默的艺术。这是高层次的趣。
二、学习作者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写作方法。

“那些地方让我们觉得作者或者文中的任务很快乐?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哪些语言现象(语句和段落)表达了作者的快乐的情感?”“在文章中,哪些情节让我们读者发笑?为什么会发笑?哪些语言把让人发笑的做法、情节很好的写下来了?”

三、指导习作:

看,这次习作是多么有趣呀!如果我们把童年的趣事写下来讲给大家听,那么每个人的生活中就会飞扬出一串串笑声,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
  为了让笑声在生活中响起来,我们来开展个“童年趣事大比拼”活动怎么样?如果喜欢的话,大家就一起来吧!  

趣味故事“大搜捕”  

把搜集来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完了、笑够了,就认真想一想:你觉得这些故事哪里有趣?为什么?  

童年趣事“集中营”  

读了、听了别人的趣味故事之后,你是不是也想起自己生活中的趣事了?好好想想:自己的生活中,哪件、哪几件事情想起来就好笑?这几件事的哪些地方好笑?如果你想好了,就把这几件事讲给同桌或者要好的伙伴听,看他们听了之后会不会发出开心的笑声。如果听完了他们真的笑了,要让他们谈一谈:他们为什么要笑,哪里有趣?如果听完了他们没笑,那就要让他们帮助分析一下:是这件事没有意思,还是自己讲得不好?听听他们的分析,认真想想:怎样讲才能让别人觉得有趣?  

为童年趣事“留影”  

根据伙伴的建议,把你自己选出来的趣味故事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把你或者同伴认为最有趣的地方写得细致一些。一边写一边读,看自己是不是又笑了起来。  

当然,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要把事情的前后经过交代清楚,让别人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可笑的事情,事情是怎么发生和发展的。写好以后,请老师给指点一下,按照老师的指点进行修改。  

在笑声中成长  

最后,我们可以把同学们写的童年趣事编印成小册子,每人一份。然后我建议大家对这些故事进行一下分类:哪些故事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哪些故事仅仅是让人一笑了之?哪些故事是善意的?哪些故事不值得效仿的?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建议“马上动笔”! 

三、自己习作。

四、作文讲评。

  • 相关推荐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03-20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03-20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单元测试卷三03-20

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03-20

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03-20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2-19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03-20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Is this your pencil》优秀教学设计03-14

最新版冀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提升测试卷及答案03-20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六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