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2022-07-04

诗词鉴赏1

  一、巧用修辞

  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下几种:

  1.比喻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再如: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在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虽然意境开朗壮阔,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伟气象,但这只是表象。内里还包含着作者当时的处境(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龄58岁,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国家的处境——沉浮。

  其它修辞,如反复、排比、夸张、比兴等手法,由于比较简单或常用于现代诗歌中,不予分述。

  二、表现手法

  (一)象征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卜算子咏梅》);等等。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析: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类似的还有于谦的《石灰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张九龄的《感遇》等等。

诗词鉴赏2

  本期解读的是疏桐倩影女士的《五律·山中寄语》。

  附作品原文:

  花开并蒂根,莫待逐红尘。山外诗书断,郊原草木春。

  抚琴孤对客,欲语意明人。谁识今时貌,江梅点绛唇。

  译文:

  (山里的)鲜花都依托在花蒂上竞相开放着;可怜的人啊你莫要等到它们都飘零(逐红尘)了才懂得来欣赏啊?与山外的诗书(书信来往)已经终断,许久没有往来了;郊外的原野上草木青青,宣示作这一年春花烂漫的季节已来临。“我”弹奏出幽怨的琴音,独自地面对那些过往的山客;欲想着能将“我”心中夙愿表达给某个懂得的人听。可谁能够理解“我”今时之处境呢?但见江边红梅点点,恰似绛色的`嘴唇(似乎也像在共同述说“我”心中的怨情)一般。

  赏析:

  起联:“花开并蒂根,莫待逐红尘。”这里作者起笔就将读者带到了一种幽怨的境界里去。一个“莫”字引领得很好,但“并蒂根”在此我觉得意义不大,有点浪费,若换作其它更有引申意义的语句更好。

  颔联:“山外诗书断,郊原草木春。”这里的“郊”不能作城市郊区来讲,不然与“山外”难相对应,应是指“她”住宅小院外的荒野之地吧。这儿看来其实不但对“莫待逐红尘”作了进一步诠释,也大有告慰那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感慨,看样子“她”心中的那位真有些不识青春的啊?

  颈联:“抚琴孤对客,欲语意明人。”真可谓“知己难求”啊,更何况是“蓝颜知己”呢!不过这“孤对客”在此有点叫人犯难,与前两联的景象不够协调,感情“她”家是在山野开茶楼或客栈的呢?这“客”虽然可以理解为山中其它事物的代指,但始终给人以错觉,不如直接换郊野其它事物会更好些。

  尾联:“谁识今时貌,江梅点绛唇。”这“点绛唇”本是一词牌名: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得名。但这里明显与词牌名无关,“绛”大赤也——《说文》,故可依字面来解。但结尾我感觉在整体意向上有些偏离,作者自己的解释是:“如今谁能晓得愁容,只有江梅花点缀我的唇并染红了唇,才显得美丽。”可这跟前三联似乎也找不到多少衔接的因果关系来,而且意境的氛围也处于对立面,前三联一路愁绪,这儿似乎却转得挺悠然了,感情有失粘连性,有点突兀。当然,一定要表达这样的意境也并不是不可,但至少在颈联有所转承来引领才是。再则这“江梅点绛唇”在时间对接上也与前面的“郊原草木春”不协调,梅花开时尚且初春,怎能见“草木春”呢?从时间上看见“桃红点绛唇”到也能相映衬?若要能表达出与前三联一气呵成的效果我看还是写作“落红吟绛唇”好些,这里的“落红”当然是暗指“她”这佳人的眼泪了。

  总结:此作属“孤雁出群格”体。就全诗来看感情起“并蒂根”用得意义不大,另外就是结句“江梅点绛唇”意境上失粘,再则“客”可以磋商一下外,对于其它在意向及感情线的表达上还是联系紧密的,基本算是闺怨诗词上的一篇好作吧。

诗词鉴赏3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晏殊《清平乐》

  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白居易《寄殷协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朝《凉州词二首·其一》

  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赵令畤《蝶恋花》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

  ——朱敦儒《鹧鸪天》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冯延巳《长命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自遣》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前赤壁赋》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问月》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苏轼《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杜甫《杭州春望》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如梦令》

  举杯遥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柳永《蝶恋花》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李清照《蝶恋花》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唐寅《桃花庵歌》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冯延巳《鹊踏枝》

诗词鉴赏4

  一、鹧 鸪 郑谷 晚唐诗人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晚唐袁州(宜春)诗人郑谷,“尝赋鹧鸪,警绝”(《唐才子传》),被誉为“郑鹧鸪”。可见这首鹧鸪诗是如何传诵于当时了。

  郑谷咏鹧鸪不重形似,而着力表现其神韵,其诗正是紧紧抓住神韵这一点来构思落墨的。开篇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鹧鸪“性畏霜露,早晚希出”(崔豹《古今注》)。“暖戏烟芜锦翼齐”,开首着一“暖”字,便把鹧鸪的习性表现出来了。“锦翼”两字,又点染出鹧鸪斑斓醒目的羽色。在诗人的心目中,鹧鸪的高雅风致甚至可以和美丽的山鸡同列。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工雕细镂的描绘,而是通过写其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从而启迪人们丰富的联想。

  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咏其声。然而诗人并不简单地摹其声,而是着意表现由声而产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韵。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这一带,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这样的特殊环境,已足以使人产生幽思遐想,而诗人又蒙上了一层浓重伤感的气氛: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荒江、野庙更着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消肠断的氛围。此时此刻,畏霜露、怕风寒的鹧鸪自是不能嬉戏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鸣了。然而“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反复吟咏,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这二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未拟其声,未绘其形,而读者似已闻其声,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风韵了。对此,沈德潜赞叹地说:“咏物诗刻露不如神韵,三四语胜于‘钩辀格磔’也。诗家称郑鹧鸪以此”(《唐诗别裁》),正道出这两句诗的奥秘。

  五、六两句,看来是从鹧鸪转而写人,其实句句不离鹧鸪之声,承接相当巧妙。“游子乍闻征袖湿”,是承上句“啼”字而来,“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鹧鸪声而发。佳人唱的,无疑是《山鹧鸪》词,这是仿鹧鸪之声而作的凄苦之调。闺中少妇面对落花、暮雨,思念远行不归的丈夫,情思难遣,唱一曲《山鹧鸪》吧,可是才轻抒歌喉,便难以自持了。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在诗人笔下,鹧鸪的啼鸣竟成了高楼少妇相思曲、天涯游子断肠歌了。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最后一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诗人笔墨更为浑成。“行不得也哥哥”声声在浩瀚的江面上回响,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这是颇富想象的。“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那些怕冷的鹧鸪忙于在苦竹丛中寻找暖窝,然而在江边踽踽独行的游子,何时才能返回故乡呢?终篇宕出远神,言虽尽而意无穷,透出诗人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清代金圣叹以为末句“深得比兴之遗”(《圣叹选批唐才子诗》),这是很有见地的。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难怪世人誉之为“警绝”了。

  二、鹧鸪词 李益 唐代诗人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李益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湘江一带的女子。诗的开头写她怀远的愁情,不是用直陈其事的方法来正面描写,而是用“兴”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有韵致。

  如前两句都是用兴的手法。首句“湘江斑竹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为舜南巡而死,泪下沾竹。这种染上斑斑泪痕的'竹子,称为“湘妃竹”,又称“斑竹”。诗中人看到湘江两岸的斑竹,自然会想到这个优美而动人的爱情传说,连类而及,勾起自己怀念情郎的愁绪。正在这时,诗中人又看到引动她愁绪的另一景物,那长着锦色羽毛的鹧鸪,振翅而飞,且飞且鸣,其声凄清愁苦,听到鹧鸪的啼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绪。鹧鸪喜欢相对而啼,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游子、思妇,都怕听鹧鸪的啼叫。看到听到鹧鸪的飞鸣,自然会使这位思妇的愁怀,一发而不可收了。

  接着诗句自然地过渡到“处处湘云合”一句,以笼罩在湘江之上的阴云,来比喻女主人公郁闷的心情。以阴云喻愁怀,这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文镜秘府论·地·六志》引《赠别诗》曰:“离情弦上急,别曲雁边嘶,低云百种郁,垂露千行啼。”释曰:“??上见低云之郁,托愁气以合词。”《鹧鸪词》的“处处湘云合”,既是对实景的描写,又巧妙地比喻女子愁闷的心情。

  诗的前三句,诗人用湘江、湘云、斑竹、鹧鸪这些景物构造出一幅有静有动的图面,把气氛烘托、渲染得相当浓烈,末句突然一转,向苍天发出“郎从何处归”的问语,使诗情显得跌宕多姿而不呆板。它写出了主人公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我们仿佛看到她伫立湘江岸边翘首凝望的身影,感觉到她盼郎归来的急切心情,人物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一致,绘出了一幅湘江女子怀远图来。

诗词鉴赏5

  浣溪沙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欧阳修词作鉴赏

  此词描写泛舟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

  作者对湖面天光水色作了传神而准确的描绘,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创造出幽美的诗情画意。上片写湖面风光。首句写游客们乘坐着豪华的车子,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来到西湖游赏春光,传达出一种喧腾热闹的气氛。第二句溶溶春水浸春云写湖水里映出了云的影子,云、水、天空都融一起了。溶溶,水盛貌。春水,言水之柔和;春云,言云之舒缓。一句之中,并列两个春字,这倒是名副其实的加一倍写法,目的就是把这个字突现出来。这句里的浸字也用得好,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来,从观察体验的错觉中描绘景物的状态。碧琉璃滑净无尘,用琉璃的光洁平滑来比喻西湖的水面,表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

  下片写游兴未尽的留连之情。前两句是对偶句: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这两句描写春物留人,人亦恋春,是全词的重点所。游丝,是春季里昆虫吐出来的细丝,随风飘舞花草树木之间,游丝本无情而有情,网住春光,留住游人。欧阳修却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人赏春纵饮,也有游人被美景所也是唤住之意,与游丝萦客同。总的是说春色无多了,何不再流连些时,这正是惜馀春之意。明明是游人舍不得归去,却说成是游丝、啼鸟出主意挽留。把游丝、啼鸟说成颇通人性的灵物,这便是词体以婉曲写情的特别处。末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奈何春三个字使得全词更显得精彩,它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留连惆怅之情。这首词的结尾,是用陡转直下的笔法揭示了游人内心深处的思维活动,表现了由欢快而悲凉这种两极转换的心理状态,故而能够取得含蓄蕴藉、余味不绝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春光的深深眷恋。词中的春光,使读者联想到人生的青春、爱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隽永蕴藉的意境,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

诗词鉴赏6

  《墨萱图》原文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墨萱图》作者简介

  王冕(1287年9月1日~1359)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老村、梅翁等。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代表作……他对画做了很大的`贡献。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中国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生于1287年七月二十二日(9月1日),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儿时喜欢作诗,《墨梅图题诗》便是其中最的一篇:“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词鉴赏7

  1、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黄升《南乡子·冬夜》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3、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6、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

  8、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

  9、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早梅》

  10、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1、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13、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14、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15、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16、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18、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梅花绝句》

  19、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瓶梅》

  20、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白梅》

  21、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诗词鉴赏8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 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以寄托词人的思亲之情的?请具体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词的前两句写寒冷的北风、深夜的大雪,这是环境描写,实写眼前景色;然后回忆了“桃花月”,即与妻子快乐生活的时光,又写了好梦等,是想象的内容,是虚写。

  答案:上片既写边塞夜半三更,北风猛烈、大雪纷飞的苦寒荒凉的实景,又写与妻子在一起的温馨快乐的梦境,两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两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所谓“景与情”,即描写的景物以及借此抒发的情感等。词的末两句拓开情境,让读者领受到一股悲怆无依的愁绪、一种苍茫阔大的意境。考生只要结合上下片内容,对末两句从内容、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的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响。这两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塞外冬夜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以健笔写柔情,烘托出了词人梦醒后内心的悲凉寂寥。

诗词鉴赏9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理解五首古诗的思想内涵,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熟读并背诵五首古诗。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五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诗的内涵韵味深远,今天我们来学习五首新的古诗。

  二、展示目标

  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理解五首古诗的思想内涵,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熟读并背诵五首古诗。

  三、先学

  (一)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要求:默读古诗,遇到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求助组员解决。

  2. 读出节奏。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

  3.默读诗文,了解古诗大意。

  (二)自学检测

  1.抽查朗读古诗,注意读音节奏。

  2.组内接龙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三)我的疑惑

  四、后教

  自主思考下列问题后组内交流,时间6分钟,准备集体交流。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体会古诗内涵,先自主思考,后组内交流。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什么含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什么含义?

  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点拨

  五、 当堂检测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

  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婵娟、玉兔、夜光、素娥、

  冰轮、玉蟾、顾兔、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

  等。 6.婉约 李清照 柳永

  7.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相并列的另一种风格吗?

  并举一两个作家。

  点拨: 5.婵娟、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蟾、顾兔、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等。 6.婉约 李清照 柳永

  六、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可以是有关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你人生的启迪、心灵的震撼,请你认真、条理的总结在下面。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也请你总结在下面。

  1.我的收获。

  2.我的易错点 。

  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诵读这五首古诗,感受诗意美!

  板书

  诗词曲五首

  悠闲恬淡

  寓情于景

  诗中有画

  寂寞寥落

  诗作创新

诗词鉴赏10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这两句是说,自从宋玉写成了《高唐赋》后,人们便怀疑写了男女情爱的诗都是另有所指了。诗句实指自己所写含意深曲的作品,以致随便一句诗也会引起人们的猜疑和误会。清人纪昀说:“义山深于讽刺,必有以诗贾怨者,故有此辩。”辩得委婉含蓄,情韵独到。

  出自李商隐《有感》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①高唐赋: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因用作帝王艳遇或男女欢会的'典故。

  ②楚天云雨:指情爱、性爱描写。

  • 相关推荐

【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诗经》原文及鉴赏07-28

鉴赏诗歌的手法06-11

《诗经》鉴赏(精选17篇)04-20

《鸡》的全诗鉴赏总结01-10

鉴赏诗歌之表达技巧06-11

古代诗歌鉴赏(精选10篇)04-18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07-04

杜甫诗三首鉴赏07-04

《文学鉴赏》语文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