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语文导学案

2022-07-03

最后的常春藤叶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常春藤叶内涵,感受作品主旨

  2、学会珍爱生命,拥有坚强的信念

  一、自主学习

  1、 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作家、作品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贫穷的医生家里,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4、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逛( )来逛去 矮墩墩( ) 砖砌( ) 昵( )称

  蹑( )手蹑脚 苔藓( ) 气吁吁( ) 殡( )仪馆

  一筹( )莫展 一幢( )楼 撒( )手 咆哮( )

  窗槛( ) 瞥( )见 掺( )假 唠唠叨叨( )

  2、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三、合作探究

  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请说明原因。

  2、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作者是如何来塑造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不是“杰作”?为什么? 它对琼珊来说意味着什么?试分析琼珊能康复的原因。

  4、贝尔曼为琼珊冒着风雨画藤叶是小说中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

  处理有什么好处?

  四、当堂练习

  想像片段:贝尔曼画最后一片藤叶

  要求:1、符合人物性格,合情合理。

  2、有适当情境描写,100字左右。

  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题。

  ①就在这一瞬之间,忽然有一个奇怪的声音传到我耳边,我在仓猝之中一下子不明白这是什么声音,但这是活生生的——人的声音。我吓了一跳,侧耳静听:这声音又重复了一遍。这……这是一个婴儿,一个吃奶婴儿的啼哭声!在这荒山野岭,这里一切的生命似乎早已绝灭了,永远绝灭了,竟然还会有婴儿的啼哭声! ②我的惊讶突然为另一种感情所代替。于是我急不择路地朝着这啼哭声,这微弱的、可怜的、求救的声音拼命奔去…… ③一会儿,在我面前闪过一点摇曳不定的火光。我奔得更快了——忽然,我看见一幢低矮的小房子。这小房子是用石头垒成的,上面有低低的平屋顶,通常是阿尔卑斯山的牧人躲避风雨的,可以在里面住上几个星期。 ④我推开半掩的门,直冲进屋子,仿佛死神就在背后追逐我。 ⑤一条长板凳上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正安详地给婴儿喂奶。牧人,大概是她的丈夫,微笑着坐在她身边。他们两人都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我。可是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微笑着向他们点头…… ⑥拜伦,曼弗雷德,自杀的念头,我的高傲,我的伟大,这一切都到哪儿去了? ⑦婴儿继续啼哭着——我却要感激他,感激他的母亲和他的父亲。 ⑧一个人的,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的充满活力的啼哭声啊,你拯救了我,这生命的礼赞治愈了我内心的创痛!

  思考: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试作分析。

  六、作业布置:

  本文结尾出人意料,戛然而止,当琼珊知道藤叶是贝尔曼所画,她会怎么样?试续写,字数约300字。

  1、 运用想像,要合理,符合人物的性格;

  2、 多描写,少记叙,要求生动形象。

  • 相关推荐

【最后的常春藤叶语文导学案】相关文章: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07-03

关于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导学案07-05

苏教版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07-03

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06-16

《最后的常春藤叶》语文教案08-14

高中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08-14

《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06-11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07-09

高三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优秀教学设计 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