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

2022-07-01

《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2.体会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阐明事理的写法。

  3.领会本文阐述的“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联系实际,获得启示。

  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名诗人。乾隆时考中进士,曾任江宁(今江苏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华奢。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诗集《小仓山房文集》,著名诗评有《随园诗话》,散文名篇有《黄生借书说》《书鲁亮侪》等。

  2.背景资料

  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但旧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由于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旧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正因为如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

  一、初读文章

  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并注音后整理到下面空白处(要查字典)。

  强( )假 惴( )惴 庋( )藏 俟( ) 素蟫( )

  2.诵读课文,注意句间停顿,用“/”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处。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2)姑俟异日观云尔。

  (3)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二、疏通文意

  (一)解释下列词语。

  1.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2.无论: 3.强假:

  4.若业: 5.为吾所有: 6.俟异日:

  7.庋藏焉 8.汗牛塞屋 9.家贫难致:

  10.所览辄省记: 11.俸去书来: 12.可惜:

  13.惟予之公书: 14.若不相类: 15.然则予固不幸:

  16.读书也必专: 17.生固不幸 18.摩玩之不已

  (二)借助课下注释,联系前后文,翻译下列句子。

  1.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4.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5.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6.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7.故有所览辄省记。

  8.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9.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10.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方法链接

  1.翻译文言文,一般采用直译法,抓住关键词语,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等直接对译,将原文字句落到实处。

  2.如果遇到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及固定句式,要把这些特殊句式变成一般句式,再进行直译。

  三、深入探究

  1.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接着又运用什么方法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2.作者将自己幼时借书的遭遇讲给黄生听有什么用意?

  3.怎样理解“归书也必速”这句话。

  4.课文结尾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四、积累迁移

  1.请说说文中的哪些话给了你启示,并简要阐明理由。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想?谈一谈。

  3.积累跟读书有关的名言或事例。

  附参考答案及思路提示:

  一、

  1.强(qiáng)假 惴(zhuì)惴 庋(guǐ)藏 俟(sì) 素蟫(yín)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处。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2)姑俟异日观/云尔。

  (3)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二、

  (一)根据注释,解释词语。

  1.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非独书为然:这样。

  2.无论:不要说。

  3.强假:勉强借的。

  4.若业:如果已经。

  5.为吾所有:被。

  6.俟异日:等到。

  7.庋藏焉:搁起来

  8.汗牛塞屋:使……流汗

  9.家贫难致:得到。

  10.所览辄省记:览,阅读。辄,就。省,明了,明白。

  11.俸去书来:薪俸。

  12.可惜:值得珍惜。

  13.惟予之公书:只是;公用

  14.若不相类: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

  15.然则予固不幸:这样看来,那么……

  16.读书也必专: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17.生固不幸:原来

  18.摩玩之不已:摩挲

  (二)

  1.使牛流着汗拉来堆满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家认真读书的又有几个呢?

  2.其他祖辈、父辈收藏书,儿子孙子丢弃书的就不用说了。

  3.不只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

  4.不是那人的东西而勉强借来的,一定担心别人催还,因而感到忧惧不安,不停地抚弄它。

  5.如果已经被我拥有,一定把它捆好搁放得高高的,收藏起来,说:姑且等到将来再看吧。

  6.我去借,他不给,回来以后在梦中出现那种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的心情竟像这样。

  7.所以凡是看过的书就明白记在心里。

  8.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是多么专一,并感叹少年时的岁月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9.只是我愿意把书同别人共用,这和姓张的吝啬书好像不相同。

  10.既然这样,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姓张的呢,还是黄生本来幸运遇到我呢?

  三、

  1.课文以社会实例和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黄生及青年人要珍惜大好的学习条件,发奋读书

  提出观点之后先列举事实:天子之书、富贵家之书、其他祖父积、子孙弃的三种典型实例,接着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说理:课文第一部分把借物(书)者“惴惴焉摩玩不已”的做法和“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跟 藏物(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和“姑俟异日观”的心理作对比;又将作者年轻时“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的急切求书心理与通籍后有书“落落大满”却让书“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的情况作对比,有力地说明了藏书者不读书和借书者读书专,突出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把“张氏之吝书”跟“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再引出“黄生之幸”和“予之不幸”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寄托着对黄生的厚望。

  课文在安排内容上构思严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教育黄生及青年人要专心读书,但他并不急于把这个意思说出来,而是开篇晓之以理,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然后展开深入的论证。先举出社会上三种藏书丰富的人不读书的情况,侧重说明有书而不能读的原因。课文还宕开一笔,由书涉物,以借物摩玩为例,写出借物者和物为己者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道出了逆境之中多思危,顺境之下易安乐的人生哲理。然后收回笔触,叙说自己的切身体会,侧重说明唯借方能读书的道理。在说透道理的基础上,又动之以情,重提自己过去借书之难,以自己的“不幸”反衬黄生的“幸”。至此才顺理成章地向黄生提出“其读书也必专”,“其归书也必速”的希望。课文还做到起句和结句相呼应,中间用“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这个抒情色彩很浓的句子承上启下,更使课文内容浑然一体了。

  2.作者将自己幼时借书的遭遇讲给黄生听目的是:让黄生懂得“幸”与“不幸”,进而勉励黄生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读书。

  3.这句话表面上看是作者吝惜书而让黄生早点还书,实际上是作者以此督促黄生要抓紧时间读书,读得快一些,读得多一些。

  4.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

  课文以“为一说,使与书俱”作结,在结构上照应了课文开头的“授以书而告之”。在思想感情上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四、积累迁移

  1.示例:“书非借不能读也”我感受很多,我觉得作者说得也不是全是这个样子,借的书我们固然好好地读,但像我们手里的课本不是借的,我们也能好好地读,关键我觉得在我们的态度。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给我启示,我们确实,在拥有了一些东西之后就产生了懈怠不珍惜的心理,就不知道时间的松紧了。我觉得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克服这种懈怠的心理。“少时之岁月为可惜”给了我启示,我们一定要珍惜好我们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不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示例:我们现在的读书条件要比黄生好得多,我们更应该知幸与不幸,珍惜现在好的学习环境,发奋读书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才,如果是学有不成,并非他人之过而应自我反省。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 华罗庚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而读书,晋代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而读书,匡衡凿壁偷光而读书。

  • 相关推荐

【《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黄生借书说》袁枚07-04

关于黄生借书说复习导学案07-04

说茶教学设计07-19

说勤奋的教学设计06-06

说屏_教学设计06-12

《雨说》的教学设计范文06-20

语文《说勤奋》教学设计06-10

《左右》教学设计与说课06-09

马说的优秀教学设计06-05

课文《说茶》教学设计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