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优秀教学设计

2022-06-30

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优秀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是《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更多的探究性实验不仅符合课标中提出的“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以此为基础,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来认识物理现象,认知物理过程,让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述观察到的超、失重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再引导学生将生活语言转化成科学规范的物理语言阐述物理规律。通过实验让学生暴露错误的前概念,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经过构建从而获得物理知识,形成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避免学生对概念的混淆,教学中不提出“实重”“视重”。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学生对解决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已有所了解,但对定律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很难从理论上自主地得到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学生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现象时会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容易把生活中说的有些“超重”与物理学上的超重混为一谈,把物理学上的失重误认为是物体“失去重力”;容易把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2.能运用牛顿第二、三定律定量分析超重与失重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过探究实验发现超重失重现象,通过引导、小组讨沦、再实验寻找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

  2.用科学方法探究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一些身边的超重失重例子和日常的小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知道物理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成就感;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从探究中体验科学之美,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为切入点,让物理学习更贴近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利用弹簧秤和钩码自主探究如何测量物体的重力,并让学生明白弹簧秤的读数直接反映的是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然后让学生“玩一玩”来发现弹簧秤的读数有时不等于物体的重力,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物体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在演示自由下落的可乐瓶没有水柱喷出时,充分挖掘实验的内涵,让学生理解水的喷出是由水的压力引起。

  通过放在台秤上的砝码在水平加速运动时读数不变实验,演示和例举一些并非超重失重实例,如磁铁吸引铁质的砝码弹簧秤读数变大实验,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让学生理解,物体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是物体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

  课外通过对“超摩擦”“失摩擦”的研究,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所需器材(四人一组):弹簧秤、砝码。

  2.教师所需器材:弹簧秤、砝码、物理支架、小台秤、小车、磁铁、可乐瓶、超重失重演示仪、多媒体投影仪。

  • 相关推荐

【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超重与失重教学的物理老师反思07-09

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06-26

高中物理《波动图象的应用》的教学设计06-26

高中物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教学设计06-26

优秀教学设计06-08

高中物理《电磁学楞次定律》的教学设计06-21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06-21

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的教学设计06-21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07-02

《碧螺春》优秀教学设计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