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七年级历史神奇的远古传说教案

七年级历史神奇的远古传说教案

时间:2024-08-06 23:17:09

七年级历史神奇的远古传说教案

七年级历史神奇的远古传说教案

七年级历史神奇的远古传说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前承《原始的农耕生活》,后启《夏传子 家天下》,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衔接。本课内容较少,仅《炎帝、黄帝和蚩尤》及《尧舜的禅让》两目;知识较为简单,没有难懂的概念。符合七年级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由易入难的认知规律。

  二、导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如下导学目标:

  1、了解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的传说。

  2、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和禅让的实质。

  3、通过将关于黄帝的传说与上一课介绍的出土文物相印证,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

  4、构建合作探究和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交往能力。

  5、通过学习炎帝、黄帝、蚩尤的贡献,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导学重点、难点。

  我把人文初祖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作为导学重点。

  而由于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对抽象事物难以理解,所以我把 “传说与史实的区别”、“禅让的实质”作为导学难点。

  三、导法学法。

  1、教师是导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所以我采用启法式提问法进行导学,并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我让学生采用讨论、探究、情境体验等方法学习。

  四、导学过程。

  我的导学过程设计为引入新课、导学炎帝、黄帝和蚩尤、导学尧舜的禅让、课堂总结、练习五个步骤。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有位从台湾来大陆祭祖的台胞,写了这幅对联:人文初祖定中华血脉,炎黄子孙盼和平统一。这里的人文初祖和炎黄子孙是谁,哪个能告诉我?

  布置学生自读第一目后,问:4000多年前的黄河中下游,有哪三个著名部落?学生回答后,把学生分为炎帝、黄帝、和九黎三个部落。各部落成员之间相互探讨本部落的情况,然后各部落民主推选一位导游,导游用第一人称向其它部落介绍自己部落的首领、地理位置等情况。在对黄帝介绍时,再提出两个问题,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他和他部属的发明有什么作用?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强化了人文初祖黄帝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使重点得以突出。

  在学生叙述部落迁移方向的同时,教师用动画展示,问:他们靠的这么近了,会有什么后果?这样,导入他们之间的战争。学生讲述涿鹿之战后。说:战争是血腥的,但客观上战争还有什么正面影响?学生回答了战争能使分散走向统一后,再通过动画的演示,学生对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就轻松搞定了。

  然后指导学生自读课后的史海拾贝——中华民族的由来。然后出示这个辨析题:

  辨析:中华民族就是华夏族,华夏族就是汉族,所以台湾人、西藏人、新疆人不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学生通过运用刚才所学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辨析,既加强了对知识的巩固,又加深了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理解。

  教师再用这样的话导入下一目《尧舜的禅让》“黄帝以后,长江中下游和平了很久,又出现了几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你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布置学生自读,然后由学生讲有关尧舜的传说。再设疑:舜和禹是通过什么制度当上首领的,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这种制度是禅让,其实质是民主。老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刚才民主推选发言人的情形,使学生加深对禅让的实质——民主的理解。从而使难点得以突破。

  而通过“为什么尧舜的禅让受到后人的赞扬?”这个问题的探讨,使学生体会到民主的优点,增强了民主的意识。

  对于本课总结,我通过“这节课,你会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把它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展示、提问。归还了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及时地反馈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于练习,我把它为分识记、理解运用、社会实践三个层次。识记层次的练习是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填空题,只要求学生口头回答。重点是放在理解运用层次的这个练习上。

  把黄帝的发明与第2课介绍的出土文物相互印证,你觉得哪些是可信的史实,哪些只是传说?

  学生通过这个印证练习,认识到有文物证明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史实,而没有文物证明的就只能是传说。这样,使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这一难点得以化解。社会实践活动,我安排学生搜集关于“炎帝故里在会同”的证据。因为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事,贴近生活实际。

  五、本课设计特点:

  1、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4000多年前原始部落的具体场景中,使全体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本课的导语和关于中华民族的辨析练习,紧扣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时政热点,解决现实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3、整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看、在思考、在讨论、在总结,教师只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作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新课改理念。

  六、对于教学中的思考。

  教材是导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教师不能禁锢于教材,可根据实际情况,巧做安排。如本课中,关于人文初祖黄帝的内容是安排在华夏族之后的,但为了知识的条理性,我把它放到前面与炎帝、蚩尤一起学习。

《七年级历史神奇的远古传说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七年级历史神奇的远古传说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上《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范文(通用7篇)04-18

炉石传说砰砰计划传说治疗园卡组攻略03-20

教学反思:炎帝的传说05-14

关于七年级历史培优补差总结03-20

语文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教案(通用12篇)03-01

炉石传说砰砰计划稳定传说蓝龙德卡组攻略03-19

炉石传说砰砰计划传说16天启骑卡组搭配攻略03-19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03-19

神奇的丝瓜的教学反思03-20

七年级的音乐教案范文(精选8篇)05-0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用户协议

七年级历史神奇的远古传说教案

七年级历史神奇的远古传说教案

七年级历史神奇的远古传说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前承《原始的农耕生活》,后启《夏传子 家天下》,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衔接。本课内容较少,仅《炎帝、黄帝和蚩尤》及《尧舜的禅让》两目;知识较为简单,没有难懂的概念。符合七年级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由易入难的认知规律。

  二、导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如下导学目标:

  1、了解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的传说。

  2、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和禅让的实质。

  3、通过将关于黄帝的传说与上一课介绍的出土文物相印证,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

  4、构建合作探究和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交往能力。

  5、通过学习炎帝、黄帝、蚩尤的贡献,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导学重点、难点。

  我把人文初祖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作为导学重点。

  而由于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对抽象事物难以理解,所以我把 “传说与史实的区别”、“禅让的实质”作为导学难点。

  三、导法学法。

  1、教师是导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所以我采用启法式提问法进行导学,并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我让学生采用讨论、探究、情境体验等方法学习。

  四、导学过程。

  我的导学过程设计为引入新课、导学炎帝、黄帝和蚩尤、导学尧舜的禅让、课堂总结、练习五个步骤。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有位从台湾来大陆祭祖的台胞,写了这幅对联:人文初祖定中华血脉,炎黄子孙盼和平统一。这里的人文初祖和炎黄子孙是谁,哪个能告诉我?

  布置学生自读第一目后,问:4000多年前的黄河中下游,有哪三个著名部落?学生回答后,把学生分为炎帝、黄帝、和九黎三个部落。各部落成员之间相互探讨本部落的情况,然后各部落民主推选一位导游,导游用第一人称向其它部落介绍自己部落的首领、地理位置等情况。在对黄帝介绍时,再提出两个问题,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他和他部属的发明有什么作用?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强化了人文初祖黄帝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使重点得以突出。

  在学生叙述部落迁移方向的同时,教师用动画展示,问:他们靠的这么近了,会有什么后果?这样,导入他们之间的战争。学生讲述涿鹿之战后。说:战争是血腥的,但客观上战争还有什么正面影响?学生回答了战争能使分散走向统一后,再通过动画的演示,学生对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就轻松搞定了。

  然后指导学生自读课后的史海拾贝——中华民族的由来。然后出示这个辨析题:

  辨析:中华民族就是华夏族,华夏族就是汉族,所以台湾人、西藏人、新疆人不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学生通过运用刚才所学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辨析,既加强了对知识的巩固,又加深了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理解。

  教师再用这样的话导入下一目《尧舜的禅让》“黄帝以后,长江中下游和平了很久,又出现了几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你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布置学生自读,然后由学生讲有关尧舜的传说。再设疑:舜和禹是通过什么制度当上首领的,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这种制度是禅让,其实质是民主。老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刚才民主推选发言人的情形,使学生加深对禅让的实质——民主的理解。从而使难点得以突破。

  而通过“为什么尧舜的禅让受到后人的赞扬?”这个问题的探讨,使学生体会到民主的优点,增强了民主的意识。

  对于本课总结,我通过“这节课,你会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把它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展示、提问。归还了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及时地反馈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于练习,我把它为分识记、理解运用、社会实践三个层次。识记层次的练习是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填空题,只要求学生口头回答。重点是放在理解运用层次的这个练习上。

  把黄帝的发明与第2课介绍的出土文物相互印证,你觉得哪些是可信的史实,哪些只是传说?

  学生通过这个印证练习,认识到有文物证明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史实,而没有文物证明的就只能是传说。这样,使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这一难点得以化解。社会实践活动,我安排学生搜集关于“炎帝故里在会同”的证据。因为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事,贴近生活实际。

  五、本课设计特点:

  1、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4000多年前原始部落的具体场景中,使全体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本课的导语和关于中华民族的辨析练习,紧扣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时政热点,解决现实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3、整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看、在思考、在讨论、在总结,教师只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作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新课改理念。

  六、对于教学中的思考。

  教材是导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教师不能禁锢于教材,可根据实际情况,巧做安排。如本课中,关于人文初祖黄帝的内容是安排在华夏族之后的,但为了知识的条理性,我把它放到前面与炎帝、蚩尤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