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社生活教案

2022-06-21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社生活教案

  第一课 多彩的校外活动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活动主要通过故事“冬冬的星期天”,让学生知道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大课堂,激发学生参与校外活动的兴趣;“说一说”活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校外活动的乐趣和收获,加深学生对校外活动好处的理解;“了解校外活动场所”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些对自己有益的校外活动场所,引导学生到有益的场所参加校外活动。最后,通过建议学生和爸爸妈妈利用节假日参加校外活动,整理自己校外活动的收获和感受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对活动的感知能力,使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大课堂,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并注意整理自己的收获。

  (二)能力目标

  了解当地一些校外活动场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校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通过交流校外活动的体验和收获,激发学生参与校外活动的兴趣,使学生玩得高兴,学得快乐,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知道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大课堂,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并注意整理自己的收获。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校外活动的兴趣。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2~3个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与学生校外活动相关的场所资料。

  2.让学生到自己居住的小区走走看看,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

  【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视频“户外活动”。)

  老师:同学们,大家参加过这些活动吗?这些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略)

  老师:对,它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强健,可这些我们在课堂上和书本中是学不到的。只有在一些校外活动中才能有所收获,是不是啊?

  学生:(略)

  老师:我们看一看冬冬的星期天是怎么过的?他都学到了什么?(过渡)

  【讲授新课】

  一、冬冬的星期天(板书)

  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页,我们看一看图中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冬冬的星期天是怎么过的?然后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大家说一说,冬冬在这些活动中,增长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略)

  老师:大家有没有参加过冬冬这些活动呢?你们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讲的很好,可见知识不仅在课堂上能够学到,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家说是不是啊?

  学生:(略)

  (让大家欣赏视频“到超级市场去”、“超级市场学知识”。)

  老师:校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它使我们充满欢乐,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们都有哪些校外活动呢?下面我们大家就来说一说。(过渡)

  二、说一说(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四页,认真看一看图中的同学们都在说什么?

  学生:(略)

  (让大家欣赏图片“参观农家仓库”、“参观热带植物”、“校外的公益活动”、“校外拉练活动”、“周末逛超市”。)

  老师:我们大家的校外活动都有哪些呢?我们在活动中都有哪些收获呢?下面大家可以自由结组,互相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大家说了很多,可见家庭、社会都是我们学习的大课堂,只要我们多观察,勤思考,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大家说对不对?

  学生:(略)

  老师:日常活动中我们能学到一些知识,而社会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学习和娱乐的场所,在那里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校外的活动场所。(过渡)

  三、了解校外的活动场所(板书)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看课本第五页,课本上画的这些场所大家都去过吗?

  学生:(略)

  老师:大家去这些场所能学到些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我们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游动物园”“科技馆”、“台湾原生稀有植物展览”和图片“河北省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游泳池”、“中国古车博物馆”、“电影院”;还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些活动场所如:“石家庄市青少年宫”、“河北省科技馆”、“石家庄市植物园”等,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大家还去过哪些地方,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略)

  老师:可以看出,有的同学很少去一些校外的活动场所,有的同学虽然参加了一些校外的活动,但是没有及时整理自己活动后收获,是不是?

  学生:(略)

  老师:我建议大家可以利用节假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参加一些校外活动,到校外的活动场所去经历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课本第六页的图中。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大课堂,只有多参与一些校外活动,勤思考,有创意地生活,及时整理自己的收获,才能玩得高兴,学的快乐,开阔我们的眼界。

  第二课 快乐地健身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活动主要通过 让同学们说一说课本第七页图中小朋友们的活动有什么好处?以及让同学们欣赏图片“荡秋千”、“登山”、“滑板健身”、“快乐健身(一)”、“快乐健身(二)”、和视频“骑车旅行”、“贝贝快乐骑车”、“夏日游泳乐”等,活动形式使学生知道一些快乐健身的项目和好处;然后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课本第八页同学们健身的方式好不好?”,继而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健身活动的注意事项,增强他们在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后带领学生到有健身设施的社区,让学生了解一些健身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指导下正确使用健身器材。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加校外健身活动的兴趣,进行快乐地健身。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健身设施是供大家使用的,要注意爱护。

  (二)能力目标

  了解健身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正确使用健身器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健康身体对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加校外健身活动的兴趣,增强他们在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健身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正确使用健身器材。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参加校外健身活动的兴趣,增强他们在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2~3个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科学健身知识资料。

  2.让学生在成人的带领下,到有健身设施地方看看,了解一些健身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视频“快乐地健身”。)

  老师:同学们,视频中的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啊!大家参加过这些活动吗?这些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略)

  老师:对,它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强健,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怎样快乐地健身。(过渡)

  【讲授新课】

  一、快乐地健身(板书)

  (一)健身活动项目(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七页,认真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然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这里主要有四幅图,图中的小朋友分别在做这些活动:跑步、跳皮筋、踢足球、郊游,这些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略)

  老师:这些活动不仅使我们能玩得开心快乐,还能锻炼我们的身体,使我们身体健康,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等等,所以说我们应该多参加一些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活动,对不对?

  学生:(略)

  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活动呢?

  学生:(略)

  (让大家欣赏图片“荡秋千”、“登山”、“滑板健身”、“快乐健身(一)”、“快乐健身(二)”、“轮滑健身(一)”、“轮滑健身(二)”、“轮滑健身(三)”、“骑车健身”、“趣味健身”、“跳舞健身”、“校外活动”、“游泳健身”和视频“骑车旅行”、“贝贝快乐骑车”、“夏日游泳乐”。)

  老师:健身的活动项目有很多,我们大家都参加过哪些健身活动呢?都有什么感受呢?把自己的感受、想法说给大家听。

  学生:(略)

  老师:健身活动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在健身活动中,我们还应注意安全,加强自我保护。下面我们就来看几种健身活动时的危险情况。(过渡)

  (二)健身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八页,大家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进行健身活动时,是怎么做的,这样好吗?

  学生:(略)

  老师:他们这么做有什么危险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略)

  老师:有的同学说的很好,第一场景,小男孩在抽陀螺,如果他不注意周围的人就有可能伤到其他人;第二场景,几个小男孩在做起自行车不扶车把的动作,这样就有可能摔伤他们,所以,我们不应该做类似的危险动作,要注意安全;第三个场景,一个女孩在和爸爸爬山,我们在爬山时应注意安全;第四个场景,一个男孩在马路上玩滑板,这样很容易被其他车辆撞伤,所以应选择安全的场地玩耍。这只是几个典型的例子,在健身活动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大家还知道哪些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呢?

  学生:(略)

  (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健身活动的注意事项,如:“体育锻炼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饭后不能立即进行剧烈活动”、“你喜欢登山吗”等,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我们只有在健身活动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才可能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伤害事件。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家庭和社区购置了健身器材,学会正确的使用它们能更好的锻炼我们的身体,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健身器材。(过渡)

  二、了解健身器材(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九页,看一看这些健身器材大家都玩过吗?大家会使用吗?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这些器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学生:(略)

  (有条件的学校,老师可带领学生到社区内实地操作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健身器材。)

  老师:健身器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锻炼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在成人的陪同下学会正确使用后,再去使用。我们课前,让大家在成人的陪同下,到有健身设施地方看看,了解一些健身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家做了吗?

  学生:(略)

  老师:下面大家把自己学到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互相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略)

  老师:大家是不是有新的收获啊,下面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听一听,想一想,自己能不能从中学到什么?

  (给同学们讲“注意安全,快乐健身”的故事,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大家把自己感受说一说。假如不正确使用健身器材,会怎么样呢?

  学生:(略)

  老师:下面大家打开课本第十页,互相讨论一下,这些健身设施是做什么用的,我们在健身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略)

  老师:这些设施都是为我们锻炼身体用的,像乒乓球馆、游泳池、体育场等,我们在进行这些健身活动时,不光要注意安全,同时还应爱护健身设施,保持健身设施周围的环境卫生。大家明白了吗?

  学生:(略)

  老师:只有我们积极参加快乐、安全的健身才能使我们更健康,更强壮。当然健身活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制订一个健身活动的小计划,长期坚持,促进我们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健康身体对人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健身设施的作用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激发学生主动参加校外健身活动的兴趣,增强他们在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3.遇到问题想办法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先通过小强和小丽同是丢钥匙,采用不同方法取得不同结果的正反事例比较,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应积极想办法解决;然后又以“问题1:和家人走散了怎么办?”和“问题2:球打到房顶上怎么办?”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结组想办法,想出办法进行奖励的方式,锻炼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想办法解决的能力;在“由‘司马光砸缸’引起的思考”的活动内容的学习中,通过故事进而讨论其它方法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遇到问题想办法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只有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才能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不怕困难。

  (二)能力目标

  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应积极地想办法解决。

  教学难点

  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1~2个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准备小红花(或其它奖励物品)数朵。

  2.通过网络下载、查图书等方式搜集一些积极应对、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故事资料。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如:丢钥匙、和家人走散等等,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些问题和困难呢?是守株待兔、回避问题消极等待,还是积极的想办法解决呢?我们来看一看小强和小丽的故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过渡)

  【讲授新课】

  一、遇到问题想办法(板书)

  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十二页,我们看一看小强和小丽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应对的?想一想,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他们两个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钥匙不见了,回不了家,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结果也不一样。小强急得哭了,还没吃好饭上好课;而小丽去邻居王阿姨家吃了饭,还给妈妈打电话说明了情况,他们的做法谁的好呢?为什么呢?

  学生:(略)

  老师:大部分学生认为小丽的做法好,因为她遇到问题后,没有消极的等待而是积极地想办法解决了它,战胜了它。而小强的做法就相对差一些,他只是消极的等待,以至于没吃成饭,还没上好课。假如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呢?

  学生:(略)

  (还可让大家欣赏视频“聪明的小孩”、“乌鸦喝水”;“捞皮球”;欣赏图片“小兔运南瓜(一)”、“小兔运南瓜(二)”、“乌鸦喝水”、“皮球浮上来了”;听音频“乌鸦喝水”、“聪明的乌龟”。)

  老师: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懂得: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积极想办法解决,才能战胜困难,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强者。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两个问题,看一看该怎样解决?(过渡)

  二、解决问题(板书)

  (一)问题:和家人走散了怎么办?(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十三页,看看小亮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说的很好,故事说的是:小亮和爸爸逛超市时,只顾着在玩具专柜玩玩具,结果和爸爸走散了,那么现在假如你是小亮该怎么做呢?

  (附: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组来回答问题,每组每想出一个办法,就发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红花最多。)

  学生:(略)

  老师:大家说了很多的方法,有的说让小亮站在原地等爸爸;有的说到广播室广播一下;还有的说请售货阿姨帮忙等等,但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走。

  (还可给大家讲“和家人走散了怎么办?”,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看他该怎样解决?(过渡)

  (二)问题:球打到房顶该怎么办?(板书)

  老师:下面给大家来看第十四页的故事,看看它说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略)

  老师:故事说的是玲玲和红红在院子里打羽毛球,不小心把球打到了房顶上。现在大家给她们想一想办法,怎样才能把球取下来,又不发生危险呢?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方法,有用长棍子把球捅下来的,有说搬梯子拿得等等,现在大家说一说: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

  学生:(略)

  老师:可见如果我们积极地想办法,我们就有可能解决我们遇到困难。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古代故事“司马光砸缸”,看一看,司马光小时候,遇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过渡)

  三、“司马光砸缸”想到的(板书)

  老师:我们一起打开课本第十五页,来看一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还可让大家听音频“司马光破缸救人”来加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老师:同学们说一说,我们是不是该向司马光学习呢?

  学生:(略)

  老师:现在大家想一想,讨论一下,假如你是司马光,在当时,你还会想到其它的办法来救人吗?

  学生:(略)

  (附:在讨论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救人的办法,如众人齐用力将水缸推倒、大家用瓢或盆子赶快把水缸里的水舀出来等,当然学生想出的办法可能是幼稚的,但只要合理,教师就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还可以让学生欣赏视频“曹冲称象”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不怕困难。懂得了遇到问题时应积极想办法解决,才能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社生活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08-06

《品德与生活》教案06-20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总结06-18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09-13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总结09-13

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9-07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设计06-20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红领巾胸前飘》说课稿06-20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范文09-11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们的大地妈妈》说课稿范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