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断句总结
一、寻找主谓,巧妙断句
断句时要特别留意句中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代词和动词。名词和代词经常做主语或宾语,它们做主语的时候,后面跟有动词做谓语,可在名词或代词前面断句;做宾语时,它们的前面有动词,我们可在名词和代词后面断句。
例1:(2006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①桀:夏桀,暴君。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分析:在这句话中,如果找到名词道俗天下,就可轻松断句。即: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二、关注虚词,确定句读
文言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或语气。在语文学习中,如果掌握了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例2:(2006年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分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赵与齐、楚的利害关系,断句时,如注意到也矣且者等虚词,再加上非常熟悉的唇亡齿寒成语,整个句子就容易断开了。即: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梳理文言虚词,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归纳:
1.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惟)、盍、夫、凡、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乎呜呼噫嘻等,前后都可断句。
2.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由是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3.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帮助断句。
4.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 相关推荐
【高考文言断句总结】相关文章:
文言文断句技巧07-03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举隅》的高三语文教案08-11
备战高考总结10-10
高考后的总结08-17
文言虚词练习07-12
高考词汇扩充总结10-14
高考冲刺要点总结09-15
关于高考的建议总结09-27
高考写作复习的总结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