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心得体会

2022-06-17

有关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

  我们大家都知道,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地形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其实,“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在各个领域都是适用的,对于学习当然也不例外。

  学习上的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不同的学科的特点和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方法;而因时制宜就是在不同的复习、应考阶段制定不同的策略以突出重点。借用周总理的一句话,那就是要“求同存异”。在教师讲授主流知识的节奏下,把握好每个人“各异”的方向。

  一、记忆的方法 —— 文综三科

  “记忆力也是一种能力。”

  都说文科就是背书,但大家似乎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我确实很用功地看过书了,但还是背得乱糟糟——历史事件先后分不清,评价无法对号入座;政治要点记不全,等等。这确实恼人。我认为,所谓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书,就是在合上书本以后几乎可以条理清晰地复述。照着这个目标,可以尝试一下如下几点小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自问自答法

  知道自己背的是什么是背好一切的前提。在一章书讲完后,可以把知识用问题的形式展现。即分割成块。

  比如“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评价是什么?”,“国体与政体的含义是什么?关系是什么?”等等。肉要一块一块的吃,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背书也如此。向自己提问的过程,就是熟悉知识的过程,一个个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书本的脉络。

  2、关键词法(key words)

  用最精炼的词来代替冗长或是修饰性的句子,既可以减少记忆负担,又可以保证要点不重不漏。

  比如“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答为,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等。那么把它归为“铁”“水”“牛”,或“水”“铁”“牛”,三个字便可以串联起全部的内容,要点一个不会丢。当然,这样高度概括的前提是我们要读熟课本,这样才可以由关键词组出答题时需要的正确句子。

  这个方法对于政治学科也是适用的。政治术语常常有一些定性的名词,例如“关键”“核心”“本质”等等,而这些词在答题中又是绝对不能随意更改的,那么不妨就以这些词作为关键词记忆。三个代表的内容,就可以这样记忆。

  tips:小贴士

  在整个串联关键词的过程中,可以把各个关键词的首字编一些短句,五言或七言为佳,像背诗歌一样背下来,这样印象也是很深刻的。多用于列举的情况。

  举例:

  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都有哪些?可简记为:英日泰比西瑞挪;

  又如:实行单一制结构的国家有哪些?可简记为:中法意日匈波蒙。

【学习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习跆拳道心得体会学习总结08-01

听课学习的心得体会07-30

高研班学习的心得体会07-30

观摩学习心得体会08-02

军训学习心得体会08-02

最新的学习心得体会08-02

学习卓越课堂心得体会07-30

高研班学习心得体会07-30

学习衡中心得体会范文06-27

学习残奥精神的心得体会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