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反思

2022-08-18

有关《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反思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开始。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且能够辩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上完《认识物体和图形》,细细回顾,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令人满意的是:

  一、准备充分,达到预期效果

  小学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从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课前,我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品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魔方等,圆柱体的茶盒、茶杯等,球体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画出数学模型图,如长方体、圆柱、球的线描立体结构图形。同时在课前让学生按要求收集好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实物各1个,还有各种形状的立体学具模型1袋。由于准备充分,这堂课学生很感兴趣,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活动,充分感知

  好的数学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形成各种形状的比较,能够辩别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充分感知其特征。所以,我在设计活动时,重点放在让学生感受这些物体的形状,我设计了几个不同层次的活动。

  1、看一看,摸一摸实物,并且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对物体形状的感受。

  2、闭眼想这四种物体的样子

  3、拿到各种形状的物体后,闭眼摸出它的形状。

  4、闭眼摸实物后,说出其形状(2人游戏)。

  5、小老师说某形状的名称,学生摸出相应的实物(4人“*子摸鱼”的游戏)。

  有学生单独的活动,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还有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让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中找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圆柱和球的共同点和区别,在动手操作实践中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圆柱和球能滚动等特征。

  不足之处:

  首先,这一节课是孩子们初步接触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下一课时便是让学生们探索从立体中抽象出简单的平面图形。而其中的“三角形”将由“三棱锥”立体图形中抽象出来。看来在认识立体图形时,还应补充认识“三棱锥”知道它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为后面认识平面图形“三角形”作好充分准备。

  其次,组织教学有待大大加强。这样的活动课,组织教学确实是比较难抓一点,尤其是物体不一样,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都比较自私,都想选自己喜欢的好的物体,那更应该多教育,让他们从小懂得互相谦让,是一种美德。另外,学具不是玩具,平时用学具时就要教育学生,要让学生养成轻拿轻放的习惯,这样老师就不用大声频繁地进行组织教学了,从而,可以多出大量的教学时间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落到实处,不是走过场。

  • 相关推荐

【《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图形教案04-15

认识图形教案04-15

认识图形教案04-15

认识图形教案04-15

认识图形教案04-15

认识图形教案04-15

认识图形教案04-15

认识图形教案04-15

认识图形教案04-15

认识图形教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