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修学校年工作计划

2022-07-28

教师进修学校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带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坚持部室团队建设,以每一个部室的精益管理,推动学校工作效能的整体提升;坚持学校主流文化建设,以“持续学习、精细研究、有效指导、满意服务”为宗旨,以“学高德馨”校训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推动高效优质教学”之职能,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推进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铸就区域有效教学特色品牌,促进区域教学走上减负增效的健康轨道。

  2.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信息采集与反馈功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学校发展、学科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作用。

  3.提高区本研修的效果与质量,促进学科团队共同发展,促进学科质量整体提升。

  4.优化各类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推动全体校长、教师分层发展,共同进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5.调动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6.做好各级各项“十一五”课题的结题验收、推广应用工作。

  7.加强信息设备、信息资源建设,拓宽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8.全方位提高教研队伍素养,全面塑造“教师之师”形象。

  三、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有效教学,减负增效

  1.制定“有效教学年”活动方案,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蓬勃开展有效教学课例研究活动,以课例为载体,深化、细化有效教学主题研修,推选出一批有效教学精品课例和优秀研究团队。

  2.下发“三有效”操作策略体系及不同课型有效教学模式,全面、有序、深入推进有效教学实践,推动全区教学走上减负增效的健康轨道。

  3.认真组织“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结题验收会,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促进有效教学的常规化。

  4.积极实施有效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策略,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5.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两级研修,系统实效

  1.系统思考学科团队当前普遍存在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中的薄弱环节,系统设计学科教师全员培训、分层培训方案,借助外力、挖掘内力,切实解决制约学科团队专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2.以确定内容——自我训练——展示汇报为流程,扎实开展学科教学基本功提升工程。年末组织跨学科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

  3.融课例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于区本研修中,通过专题讲座、参与研究、亲自体验等途径,培养学科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4.校本研修要配合“有效教学年”活动,掀起学习有效教学理论,研究有效教学策略,改进完善有效教学为主线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新热潮,深化有效教学的学习、研究与实践。培训部、教研部、科研部要深入校本研修现场,加强指导和服务。

  (三)优化评价,扩展信息

  1.指导学校建立和运行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意识。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关注质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评价为导向,关注学校培养目标及达成效果。

  2.完善教学质量分析、反馈、指导系统。引进教学质量评价软件平台,扩大信息采集项目,提高信息反馈效率,实现对学校、学科、教师、学生各层次的跟踪评价,及时发现和弥补薄弱环节,提高评价的效能,促进学校、教研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能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体,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校教学工作,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

  3.结合学校特色项目评价,引导学校抓实学校体艺教学及活动,推动学校艺术活动开展和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掌握受用终身的一至两项体育技能、一件以上的乐器,能探究几项科技问题或现象。

  (四)分类培训,提高实效

  1.区本全员培训,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师德教育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切实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师德境界。

  2.不断反思调整、务实开展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通过主题论坛、专题研讨、外出考察学习等一系列有效培训活动,促进名优校长团队和专家型教师团队形成,注意积累显性成果,出专集予以推广宣传。

  3.举办第一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集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实践体验、反思论坛于一体,努力提高骨干队伍整体素质。

  4.继续办好农村学科核心教师培训班,缩小城乡差距。

  5.继续办好新大学生入职培训班,帮助新教师缩短适应期,迈好第一步。

  6.继续办好青年干部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培训和拓展培训。

  7.按计划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和骨干班主任研修活动,有效发挥班主任工作室作用,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

  8.校长全员培训要以教学研究力、指导力提升为重点,优化课程内容,改进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五)激活动力,自主发展

  1.以《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基本标准》为指导,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三型教师”自评与互评活动,引领教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激活专业发展意识,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

  2.以有效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和“我最精彩的教育瞬间”叙事交流活动为载体,放大教师教育教学精彩瞬间的美好心理体验,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职业幸福感。

  3.开展优秀教师教学思想、教学风格推介系列活动,以身边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激励广大教师,做自我专业发展的主人,不断完善专业素质结构,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六)加强指导,提升成果

  1.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抓好国家、省、市、区“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结题、成果提升与推广工作。

  2.加大教师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高标准完成我区核心课题“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结题任务。

  (七)优化信息设备、资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1.引进双向视频互动系统,增加覆盖面,提高全员培训、学科培训、区本研修的效率,促进均衡发展。

  2.继续丰富学科站,加强资源更新及资源应用方法指导,发挥促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健康稳步发展,区域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作用。

  3.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引进资源应用技巧的培训,使优质资源走进课堂,发挥作用。

  4.建章立制加强三级网站管理,保障网站内容及时更新,发挥宣传全区及各中小学教育成果与风貌的职能。

  5.继续加强专项培训,提高电教人员业务素质。

  6.加强对农远工程的应用指导,发挥农远示范校作用,引领全区农村学校有效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讨活动,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7.有效发挥演播教室功能,与双向视频系统配合,促进教研、培训走向信息化,提升活动效果。

  (八)优化管理,提升素质,提高工作成效

  1.以“学高德馨”为目标,加强全校教职员工自身建设,树立教师之师形象。提高教研员在学科团队中的精神影响力,业务指导力,树立学术威信。

  2.加强部室精细管理及学习文化建设,加强专题研讨,形成共享、共进的学习团队、研究团队。加强部室网络平台管理,畅通对外信息交流渠道。

  3.创建学校社团,丰富教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愉悦身心,再谋发展。

  4.建立进修学校团队博客,及时发布研究成果、学习心得、工作感悟,培养阅读、思考、写作习惯,促进教研员快速成长为学科教学专家。

  5.制作教师进修学校宣传片,提高对外宣传效果。

  • 相关推荐

【教师进修学校年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关于2019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计划04-01

关于2019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计划04-01

关于2019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计划04-01

关于2019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计划04-01

关于2019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计划04-01

关于2019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计划04-01

关于2019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计划04-01

关于2019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计划04-01

关于2019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计划04-01

关于2019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计划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