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范文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总结
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旨在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揭示农村信用社贷款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回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判断、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我们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了农村信用社推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必要性:
(一)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贷款五级分类是建立在动态监测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担保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连续监测的基础上,判断贷款的风险程度和实际价值。
(二)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管理的需要。贷款五级分类具有事前、动态、综合识别风险的特点,对加强信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信贷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完整的信贷档案,收集、整理并更新最基本的信贷资料,全面、动态、准确地了解与贷款有关的全部定性和定量信息,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解决在目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信贷管理有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基础。
(四)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与国际通行做法和商业银行接轨的需要。五级分类是许多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总结的一种比较科学的贷款分类方法,是当前世界上贷款分类的主流方法。
(五)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提高农村信用社队伍素质的需要。贷款五级分类包含了大量具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定性分析,覆盖的知识领域包括信贷分析、会计原理、经济管理、法律法规、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含量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我社接实施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文件通知后,即组织了社主任、副主任、主管会计、信贷会计、外勤有关同志,到我联社的贷款五级分类试点社总管信用社参观学习贷款五级分类经验、方法、步骤。并将总管信用社的经验认真加以总结,回来后进行具体实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1、成立组织机构
为加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组织领导,保证我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我蒲城信用社特成立贷款风险五级分类领导小组,组长由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副主任担任,成员有主管会计、信贷会计,做好进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前期准备工作。
2、制定贷款五级分类实施方案。
根据联社《长垣县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我社把推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分为六个阶段,一是从10月1日至10月10日为学习阶段;主要学习五级分类的目的意义、分类范围、分类原则、分类操作、分类标准、分类程序等内容。二是自10月11日至11月10日为信贷人员收集并填写贷款分类的基础信息,建立健全信贷档案。三是自11月11日至11月30日为信贷人员根据信贷档案、调查、座谈等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查、分析,对贷款的正常与否做出初步判断;同时对财务、现金流量、非财务、担保等因素进行认真分析,评估偿还的可能性;然后提出初步分类意见,并写明理由和填写贷款分类认定表。四是自12月1日至12月15日信用社组织有关人员对信贷人员的初分意见,进行信贷讨论,共同分析,提出信用社的分类意见。最后由社贷款审批小组对贷款分类认定表中贷款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初分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后,由社主任签具审核意见。五是自12月16日至12月25日建立明细帐和总帐管理,逐户、逐笔、逐类别、逐信贷员进行登记;并对贷款借据进行复印,其复印件专夹管理。六是自12月26日至12月30日对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进行总结;并做好统计上报准备工作。
方案对贷款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和基本特征、贷款分类标准、贷款风险分类的操作程序、特别规定、担保分析、贷款风险分类的基本资料、管理考核、贷款风险分类的管理、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等都作了详细说明和规定,对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学习培训,提高认识。
为了使全体干部职工切实提高对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认识,我蒲城信用社把学习培训、提高认识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一是组织信用社主任、副主任、主管会计、信贷会计、外勤人员,学习了联社下发的《长垣县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实施方案》等文件,及《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手册》等相关书籍,首先认识到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必要性、重要性及重要意义、掌握五级分类的基本知识,提高开展此项工作的认识;二是把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相关知识、要求社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三是加强陪训,统一思想,真正解决为什么要从“四级分类”向“五级分类”转变的思想问题。我们把贷款风险“四级分类”向“五级分类”转变的宣传材料组织全员尤其是信贷人员集中学习,真正解决嫌麻烦、思想认识不高的问题。
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时,我们着重强调、学习由“四级分类”向五级分类“转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1、“四级分类法”主要注重贷款期限,即在还款日到来之前的贷款都被视为正常的未发生风险的贷款,贷款到期后未偿还即被视为不良贷款,这并不能真实反映贷款的风险程度,其实在“四级分类法”的正常贷款里,有的虽然未到期,但部分已出现了问题,有的甚至已形成呆账损失;特别是有的贷款因外部干预在发放时就存在收不回来的可能,已成为事实上的不良贷款;在“四级分类法”的逾期贷款中,有的却是安全的,并未发生风险,因为有的贷款期限是与贷户生产周期不同步的,造成暂时的逾期,贷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不存在问题,贷款收回有保证,但按“四级分类法”却划入不良贷款之列。所以“四级分类法”并不能真实反映贷款质量和风险程度。而“五级分类法”可以有效克服上述不足,它按照贷款风险程度进行分类,以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能力确定贷款风险,以贷款风险程度为基础划分贷款质量等级。在这种分类方法下,无论贷款是否逾期,只要存在风险,就根据其风险程度将其划分为相应形态,从而可以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贷款的实际价值,为业务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因此实行“五级分类法”具有提高贷款管理质量的必要性。2、实行“五级分类法”可以促进贷款风险的及时发现和化解。“五级分类法”要求对每笔贷款进行连续性不间断的监控,整个监控工作覆盖的是从贷款发放到贷款收回的全过程。无论贷款是否逾期,都要根据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变化随时调整其分类档次,对有问题的贷款及时采取措施催收,使信贷风险能够得到及时防范和化解,同时也增强了信用社对每笔贷款的关注程度。3、实行“五级分类法”有利于增强信用社呆账核销能力。“五级分类法”既评价贷款的质量,又估价呆账准备金的充足性,按“五级分类”要求,无论贷款是否逾期,只要形成呆账,都要真实地反映在损失类中,对真实损失的贷款按有关税收政策可以及时得到核销。这种贷款呆账准备的计提和核销办法,有利于大大增强农村信用社呆账核销能力,便于及时处置呆账贷款风险。
通过学习宣传,解决了干部职工对实行“五级分类法”认识不清的问题,增强了大家学好“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知识、搞好具体操作的积极性。
三、组织实施,全面推开
在解决了组织领导、思想认识和基本操作知识等问题之后,我们贷款五级分类领导小组亲自参与五级分类的具体操作,按工作流程:
一、信贷员填写贷款五级分类的情况调查表,
二、根据“调查表”再由认定领导小组审核后调整贷款形态。
这两项工作的前提工作需要做大量调查、审核、座谈等等细致的工作,有时加班到晚上10点多钟。付出了艰苦劳动;我们的具体认定做法是:
1、正常贷款:如河南省亿隆高效农林开发有限公司7月31日在我蒲城信用社借贷款300万元用作流动资金;经贷前调查、贷后检查和这次分类核查;河南省亿隆高效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隶属于河南省亿隆企业(集团)公司,是一个集苗木培育、园林绿化、高效观光农业、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科研、培训实习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底该公司总资产为26566万元,负债9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093万元,流动资产21473万元。元---11月实现销售收入14000万元,获利润4300万元,负债为总资产的26.3%,该企业的总资产远远大于负债+在我社所借贷款的总和,具有较高的变现偿债能力。结论:各方面情况正常,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偿还的消极因素,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基本特征是“一切正常”。分类认定档次为“正常贷款”。
2、关注贷款:如借款人程彩霞,12月14日在我蒲城信用社付息换约贷款50000元,12月14日到期,该贷款是我农联社接收城信社前1995年9月20日发放的以房产作抵押的抵押贷款,在原发放时所抵押的房产未办理抵押登记,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规范该手续;但该贷款自发放后一直能按时付息换约,使贷款保持在正常状态。结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存在下去,则可能影响到贷款本息的偿还,基本特征是“潜在缺陷”。分类认定档次为“关注贷款”。
3、次级贷款:如借款人苏广玺,11月22日在我蒲城信用社付息换约贷款25000元,11月22日到期。该贷款是我农联社接收城信社前1997年7月8日发放的担保贷款,担保人祖增林。该借款人因经营不善经营收入已很微小,面临破产;担保人祖增林长期卧病在床已无担保能力。结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基本特征是“缺陷明显,可能损失”。分类认定档次为“次级贷款”
4、可疑贷款:如借款人邵洪森,1995年8月27日在我蒲城信用社借贷款20万元,1995年11月27日到期,担保人郑保平。该贷款是我农联社接收城信社前发放的担保贷款。该借款人因经营不善已破产无偿还能力,担保人郑保平为其生意合伙人,偿保能力也已极其有限。结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基本特征是“肯定损失”。分类认定档次为“可疑贷款”。
5、损失贷款:如借款人长垣县造纸厂,1997年5月28日在我蒲城信用社借贷款11万元,1997年7月13日到期。该贷款是我农联社接收城信社前发放的贷款。该贷款在发放时就存在外部干预的因素,该贷款企业已破产倒闭,无偿债能力。结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须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基本特征是“损失严重”。分类认定档次为“损失贷款”。
三、信贷会计、信贷员对各项贷款逐户、逐笔进行核对。
四、建立新的贷款档案,包括登记五级分类台账、填制贷款五级分类汇总表、各类认定文本(表)、审批表等,分类归档,统一集中保管。
对每一笔贷款的形态归类,工作组在详细了解贷户具体的动态情况和与信用社具体管理信贷员认真研究后,才进行登记分类。因此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我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主要是准确性问题。“五级分类”既要求定性分析,也要求定量分析,由于信用社信贷人员的平均文化水平、观念、视野、业务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农信社又是初次推行甚至是初次接触“五级分类法”,分析判断难免出现误差,准确性难保百分之百。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杜绝主观故意,其次要通过对每笔贷款连续的、动态的分析,逐渐提高准确度、真实性,逐步修正技术上、操作上的误差。
五、严格验收,科学总结。
1、我们在信用社全部完成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具体业务手续后,又组织了人力认真自查一遍,自我验收,以科学的态度写出总结报告,对我社的“五级分类”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总结。
2、几点体会:
通过这次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实践,我们学到了新知识、树立了新观念,掌握了更前沿更科学的信贷管理模式,收获很大。
第一,更新了信贷管理理念。通过“四级分类”与“五级分类”的比较,我们看到“五级分类法”把对贷款风险的管理由事后变为事前,由静态变为动态,而“四级分类法”只是在贷款逾期后对贷款的风险和质量做出一种被动的事后统计,并不能使信用社在贷款风险发生前就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五级分类法”促使信贷人员从贷款发放之日起就要对自己放出的贷款进行全方位的随时跟踪管理。所以我们认识到贷款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监控和规避,而不是期限划分,这是管理理念的更新;同时管理方法也更趋科学,过去放出贷款即坐等到期收回之日,逾期就作记录,平时对贷户的跟踪监控不够,贷款放出后随机风险、贷户具体情况掌握不够,实行“五级分类”之后,信贷员再也不能在信用社坐等了,他们必须经常巡视贷户,掌握信息,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使信贷管理方法更加细致科学,对信贷人员的素质提高也大有益处。
第二,掌握了贷款的真实状况。根据我蒲城信用社贷款的分类结果,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贷款余额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占比分别为%、%、%、%、%,户数分别为户、户、户、户、户。
第三,加强贷前管理成为重点。虽然我们完成了从“四级分类法”向“五级分类法”的转变工作,但不能指望所有信贷管理毕其功于一役,新的分类方法只是信贷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信贷管理是综合的、连续的工作,贷款分类本身不会提高贷款质量,我们必须利用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科学原理和指导意义,发现存量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在最佳时点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置,而不会错失良机。同时还要用以指导新增贷款发放工作,在发放前应对贷户经营活动是趋好还是劣化、现金流量是否充足、是以来自哪方面收入为主、现金流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担保、抵、质押物是否有效等方面作出全面的分析判断,不至造成贷款收回时难度加大。。
七、政策建议
实行“五级分类”后,使许多贷款由过去的呆滞、一般逾期甚至正常状态转为损失类,加之历史和体制原因,造成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损失类贷款金额加大,包袱沉重,靠自身力量难以消化,也无力按照新的标准提取损失准备金。因此国家应在利率、税收、财政等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信用社的发展,如免征农业贷款营业税,适当减免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扩大税前列支范围,逐步提高呆账准备金计提比例,对农信社付出的保值储蓄利息给予补贴,人行再贷款加大力度、利率优惠等等,增强信用社“造血机能”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其发展后劲。
- 相关推荐
【农信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相关文章:
常用的压电材料分类总结10-30
先进联户单位事迹材料总结03-20
材料结构分析复习总结(通用10篇)05-16
最新《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精选12篇)03-09
材料供应的计划及保证措施02-16
西部计划宣传材料04-23
雷锋事迹证明材料(精选15篇)03-01
材料成型专业实习报告范文02-22
先进双联户事迹证明材料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