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塑造孩子一生公益讲座听后感

2022-07-23

品质塑造孩子一生公益讲座听后感

  良好品质是做人的根本,是道德的基石,先成人,后成才,从小塑造孩子良好品质显得十分重要,品质塑造孩子一生。学校为了让我们家长得到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家校合作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心养小学邀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天赋亲职教育课题组的吕滨老师来校,为我们一年级家长做“品质塑造孩子一生”的专题讲座。

  听了吕滨老师的讲座,我感觉受益匪浅。吕老师用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案例分别从孩子的学习、独立以及习惯三种品质出发,为家长们介绍了塑造孩子良好品质的方法。通过内容讲演、案例透析,针对家庭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让家长重新审视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地位。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给我们家长带来强烈的震撼和反思,同时启发家长用现代科学理念来教育孩子,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成长。

  吕老师独特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与孩子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让家长们深受启发,为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点亮了一盏明灯。下面我说几点我听完吕老师的讲座后的心得:

  一. 学习

  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但是孩子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一年级阶段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通过吕老师的讲座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家长不要太多介入孩子的学习中,但是不是不让孩子学,而是让他们自主学,在快乐的感觉中学习。不要让孩子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迫使下学习,这样孩子学习起来往往会不快乐,会觉得学习很痛苦,痛苦则会选择逃避。

  因此一定不要用成人的惯性思维认识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学习不等于上课。不要让孩子感到学习兴趣匮乏,匮乏的孩子就不爱动脑筋,更难有学习上的

  明显表现。懂得鼓励、放大孩子的优点,才能帮助孩子成为学习的赢家。

  二. 独立

  听了吕老师的讲座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孩子独立的重要性。而孩子不独立的原因就在于家长。其实,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需要并且能够独立,孩子精神的成长与成熟应该和孩子身体的成长同步。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实际上,那是孩子的独立人格越大越明显。对孩子来说,家长的爱“会爱是真爱,不会爱是伤害”。我们常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孩子是我的”,觉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与其说是怕孩子如何,不如说是人性自私的泛滥。当呵护变成控制,孩子就会觉得没有自由,而没有了自由又何来的独立呢?

  三.习惯

  吕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孩子生活和学习中主要的三种习惯,资料《品质塑造孩子一生》。行为习惯、思维习惯、阅读习惯。听了讲座我才深深的认识到,让孩子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就拿阅读习惯来说吧:

  阅读能力决定孩子的综合素质。阅读是在拓宽知识面,如果不阅读,孩子知识面孩子的臂膀如何变得更加宽大?。读书多了可以提升孩子理解力、交往面、自信心等等。我们做家长的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在成长中,不断收获信心;对于孩子成长中的暂时过失,就需要我们家长的宽容,就需要我们家长有恒心、有耐心。

  • 相关推荐

【品质塑造孩子一生公益讲座听后感】相关文章:

《贾志敏老师的讲座及课堂实录》听后感09-13

《地球之歌》听后感08-28

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好底色的课题总结(精选11篇)05-09

《天空之城》听后感550字(精选6篇)12-13

《黄河大合唱》听后感(通用5篇)03-14

讲座报告范文(精选14篇)04-17

物业品质部的工作计划04-08

物业品质部的工作计划04-08

物业品质部的工作计划04-08

物业品质部的工作计划04-08